山西省太原市现代双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现代双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现代双语学校九年级(上)10 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通过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阿伏加德罗 C.闵恩泽 D.门捷列夫
2.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下列行为符合该要求的是( )
A.多烧煤 B.直接焚烧垃圾 C.多用塑料袋 D.随手关灯
3.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节放烟花 B.端午赛龙舟 C.中秋赏明月 D.重阳插茱萸
4.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C.镁条逐渐变短 D.放出大量的热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人工降雨 B.氮气——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活性炭——作吸附剂
7.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8.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氧气和氮气、鉴别它们的最好方法是( )
A.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B.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C.分别称量各自的质量、比较 D.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9.生活中存在很多的物质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醋的酿造 B.食物的腐烂 C.细胞的呼吸作用 D.酒精燃烧
10.给 30 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 ⑥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④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⑥
11.下列物质燃烧时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第 1页,共 7页
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3.“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清除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
化学”理念的是( )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14.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信工具,一款智能手机通常含有 4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
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透光性好 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15.蜡烛(足量)在如图 1 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 2 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C.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6.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山西省政府采取了多项举措,并取得了积极成效。请分析信息,就相关问题表达观
点,完成下列小题。
(1)自 2017 年山西颁布“禁煤令”以来,山西省各地的空气质量大幅提高。煤中含有硫,燃烧时会生成一
种有毒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其生成物的一条物理性质为______。
(2)空气无处不在,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空气。空气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
净物”)。
(3)空气是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可作______,利用的是稀有气体通电发光的______性质(填“物理”或
“化学”)。
第 2页,共 7页
(4)每年三月份,省政府倡导全省人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植物光合作用将气体 ______和水转化为葡萄糖
和气体 ______,气体 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为______。
(5)各种先进技术的加持使环保部门能快速准确监测当地每天的空气质量,为提升空气质量,我们能采取的
措施还有______。
17.山西制醋历史悠久,酿醋产业遍布各地,其中老陈醋以其独有的绵,靓、香、鲜著称,已成为山西醋的
文化符号,享誉全国。古法酿醋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蒸料”是将优质高粱粉碎、浸泡,然后入甑用炭火蒸熟,炭火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发酵属于______变化。发酵过程中加入“大曲”,可促进熟料醋化,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______。
(3)“水淋”是将熏焙后的醋粉用水淋滤,以提取出醋粉中的营养物质,这一步骤利用了醋粉中营养物质
______的性质。
18.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世界之最
2021 年 1 月 13 日,全球第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问世,它运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
互吸引”的原理。运行时速可达 620 公里每小时,这一发明,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
高温超导的“高温”是 196℃左右的温度,是相对于 270℃至 240℃之间的温度而言的,不是我们传统
认知里的“高温”。而超导就是超级导电。科学研究发现,当把超导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神奇
消失,从而具有超级导电性。
第 3页,共 7页
液氮在磁悬浮列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在 196℃时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高温超导磁悬浮
列车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向轨道上喷射液氮后,可
以降低轨道和车轮的温度,既能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同时也能在列车底部形成气垫,使列车与轨道隔离,
减少摩擦和空气产生的气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不需要燃油,液氮的
来源也比较丰富,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1)高温超导的“高温”,所指的温度是______。
(2)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具有环保特性的原因是______。
(3)液氮在磁悬浮列车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液氮来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
(4)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利用了氮气的化学稳定性,该性质还可用于______,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
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用文字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
19.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将过氧化氢与氧气的有关知识进行了结构化梳理,请思考分析,解决以下问
题:
(1)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其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在医疗上可用于______。
(3)保存过氧化氢时应注意______。
(4)细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集气瓶底需放入一
些水,其作用是______。
(5)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______的性质。
(6)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_____不同,属于______变化。
20.同学们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实验。
(1)实验用品:试管、______、单孔橡胶塞、乳胶管、玻璃导管、集气瓶、酒精
灯、玻璃片、棉花、火柴,高锰酸钾(其余试剂自选)。仪器组装完毕,下一步
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_。
(2)实验原理: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第 4页,共 7页
(3)实验步骤:①按如图连接装置。
②向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的操作为______。
(4)问题与交流: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证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②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第 5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点燃
16.硫 +氧气 →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混合物;
电光源;物理;
二氧化碳;氧气;21%;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答案不唯一)
点燃
17.碳+氧气 → 二氧化碳;
化学;催化作用;
易溶于水
18. 196℃左右的温度;
运行不需要燃油,不产生污染物;
作制冷剂;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较多,可通过空气为原料获得;
一定条件
用作保护气;氮气+氧气 → 一氧化氮
第 6页,共 7页
二氧化锰
19.过氧化氢 → 水 +氧气;分解反应;
消毒(答案不唯一);
密封或避光或放在阴凉处(答案不唯一);
点燃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铁丝 +氧气 → 四氧化三铁;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
炸裂瓶底;
能供给呼吸;
沸点;物理
20.铁架台;检查装置气密性;
加热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先将试管横放,把盛有高锰酸钾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竖立起来;
①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②集气瓶未装满水(或者导管口刚有气
泡冒出就收集)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