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资源简介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 27 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excel操作题如有条件可用电脑操作,无电脑环境可按题目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即可。
3.编程题如有条件可用电脑在指定环境中调试运行,确保代码可执行;若无则按题号写出相关代码即可。
4.考核范围为必修1、必修2全册,题目难度从简单、中等、困难比例为6: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列流程图符号中,用于表示 “算法开始或结束” 的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椭圆 D. 箭头
2.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查询商品库存” 体现处理功能
B. “录入客户信息” 体现输入功能
C. “显示订单详情” 体现输出功能
D. “删除无效数据” 体现控制功能
3.下列 Python 数据类型中,不属于序列类型的是( )
A. 字符串(str) B. 列表(list) C. 集合(set) D. 元组(tuple)
4.物联网的三层结构中,“互联网” 属于( )
A. 感知层 B. 网络层 C. 应用层 D. 控制层
5.算法必须具备的特征不包括( )
A. 有穷性 B. 确定性 C. 唯一性 D. 可行性
6.下列属于 “在线政府” 特征的是( )
A. 移动支付购物 B. 网络直播学习
C. 政务服务网上办理 D. 智能家居控制
7.下列数据处理操作中,属于数据可视化的是( )
A. 去除重复数据 B. 计算数据平均值
C. 制作数据饼图 D. 筛选满足条件的数据
8.下列做法中,属于数据备份的是( )
A. 将手机照片复制到 U 盘 B. 安装杀毒软件扫描病毒
C. 设置账户登录密码 D. 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
9.某 Python 函数如下,调用 func (3, 5) 后输出的结果是( )
def func(a, b):
if a > b:
return a - b
else:
return a + b
A. 2 B. 8 C. -2 D. 15
10.P2DR 安全模型中,“定期备份数据” 属于( )
A. 策略环节 B. 防护环节 C. 检测环节 D. 响应环节
11.下列关于字符串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len ("信息技术") 的结果是 4
B. "abc".upper () 的结果是 "ABC"
C. "123".isdigit () 的结果是 False
D. "hello".replace ("l", "x") 的结果是 "hexlo"
12.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发展脉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一阶段以计算机为核心 B. 第二阶段以互联网为核心
C. 第三阶段以数据为核心 D. 三个阶段相互独立,无关联
13.某算法的伪代码如下,其功能是( )
t = 0
for x in 1 to 10:
if x % 3 == 0:
t = t + x
print(t)
计算 1 到 10 的和
B. 计算 1 到 10 中能被 3 整除的数的和
C. 计算 1 到 10 中能被 3 整除的数的个数
D. 计算 1 到 10 的平均值
14.下列 Python 程序段中,能实现 “求 1 到 100 的累加和” 的是( )
A.
sum = 0
for i in range(100):
sum += i
print(sum)
B.
sum = 0
for i in range(1, 101):
sum += i
print(sum)
C.
sum = 0
i = 1
while i < 100:
sum += i
i += 1
print(sum)
D.
sum = 0
i = 1
while i <= 100:
sum += i
print(sum)
15.某家庭智能安防系统中,“人体红外传感器” 属于( )
A. 处理设备 B. 感知设备 C. 存储设备 D. 输出设备
16.下列关于程序调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语法错误会导致程序无法运行
B. 逻辑错误可能导致程序运行结果异常
C. 可以通过 print () 函数输出变量值排查错误
D. 程序调试只能在程序编写完成后进行
17.下列关于数据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SCII 码可以存储汉字 B. GBK 码是单字节编码
C. Unicode 码支持多语言存储 D. 编码后的数据无法还原
18.某 Python 程序段中,能实现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 的是( )
A.
num = int(input())
if num % 2 == 1:
print("偶数")
else:
print("奇数")
B.
num = int(input())
if num % 2 == 0:
print("偶数")
else:
print("奇数")
C.
num = int(input())
if num / 2 == 0:
print("偶数")
else:
print("奇数")
D.
num = int(input())
if num // 2 == 0:
print("偶数")
else:
print("奇数")
19.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其功能是( )
计算 1 到 n 的和
B. 计算 1 到 n 的平方和
C. 计算 1 到 n 的立方和
D. 计算 n 的阶乘
20.下列关于 Python 函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函数定义需使用 def 关键字
B. 函数可以没有返回值
C. 函数参数可以有默认值
D. 函数调用必须在函数定义之前
二、情景应用题(围绕以下场景完成以下 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场景:家庭智能安防系统
家庭智能安防系统由门窗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摄像头、智能网关、手机 APP 组成。传感器实时监测家庭环境,当检测到门窗异常开启或有人闯入时,摄像头自动拍摄画面,数据通过 Wi-Fi 传输至智能网关,网关立即向用户手机 APP 发送报警信息。系统支持用户通过 APP 远程查看实时画面,设置布防 / 撤防模式,所有报警记录自动存储在云端。
1.系统通过 Wi-Fi 传输报警数据,Wi-Fi 属于( )
A. 有线传输介质 B. 无线传输介质 C. 网络协议 D. 网络设备
2.用户通过手机 APP 远程查看画面,体现了信息系统的( )
A. 输入功能 B. 处理功能 C. 传输与输出功能 D. 控制功能
3.报警记录存储在云端,主要利用了云计算的( )
A. 分布式存储功能 B. 高速运算功能 C. 资源共享功能 D. 按需服务功能
4.为保障系统安全,避免他人非法操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关闭 Wi-Fi 功能 B. 设置 APP 登录密码 C. 拆除摄像头 D. 不开启报警功能
5.该系统中,智能网关的作用是( )
A. 采集环境数据 B. 传输数据并触发报警 C. 存储报警记录 D. 显示实时画面
三、Excel 操作题(本大题共 10 分)
题目:现有某超市 5 种商品的月度销售数据如下表,请按要求完成操作:
操作要求:
(1)对单元格区域(A1:G7)设置内外边框线,颜色为红色(线条样式为默认),并设置将该区域中的字体水平居中;
(2)利用公式“销售额 = 单价 × 月总销量”计算“月销售额”,并将结果填入单元区域(G3:G7)中;
(3)以“月销售额”为主关键字对所有数据进行降序排序;
(4)以单元格区域(A2:A7)与(F2:F7)为数据源,插入带数据的折线图,对月总销量进行可视化表达。
四、编程题(本大题共 15 分)
题目:某班级学生的成绩已存储在列表中,要求编写程序,根据成绩评定等级(90-100 分为 A,80-89 分为 B,70-79 分为 C,60-69 分为 D,60 分以下为 E),统计各等级的学生人数,并输出每位学生的姓名、成绩及等级。
注:程序修改时,请把序号删除,不能删除注释语句。
请删除原题里的序号“【1】、【2】、【3】”,填写正确代码。
代码如下:
# 学生成绩列表:每个元素为(姓名,成绩)
student_scores = [
("张三", 85), ("李四", 92), ("王五", 78), ("赵六", 63), ("孙七", 95),
("周八", 58), ("吴九", 72), ("郑十", 88), ("王十一", 69), ("李十二", 81)
]
# 等级统计字典
grade_counts = {"A": 0, "B": 0, "C": 0, "D": 0, "E": 0}
print("学生成绩等级评定结果:")
print("-" * 30)
for student in student_scores:
name, score = student
# 请补充以下3处代码
if 90 <= score <= 100:
grade = "A"
elif 80 <= 【1】 <= 89:
grade = "B"
elif 70 <= score <= 79:
grade =【2】
【3】 60 <= score <= 69:
grade = "D"
else:
grade = "E"
grade_counts[grade] = grade_counts[grade] + 1
print(f"姓名:{name:4s} 成绩:{score:3d} 等级:{grade}")
print("-" * 30)
print("各等级人数统计:")
for grade, count in grade_counts.items():
print(f"{grade}等级:{count}人")
运行程序后输出结果如下: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考点:流程图符号功能。
解析:椭圆用于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C 正确;A 矩形表示处理步骤;B 菱形表示条件判断;D 箭头表示流程方向(非独立符号)。
2.答案:D
考点:信息系统的功能。
解析:“删除无效数据” 是对数据的加工处理,体现处理功能,D 错误;A “查询商品库存” 是对库存数据的筛选,体现处理功能;B “录入客户信息” 是采集原始数据,体现输入功能;C “显示订单详情” 是呈现数据,体现输出功能,均为正确匹配。
3.答案:C
考点:Python 序列类型。
解析:序列类型是有序、可索引的类型(如字符串、列表、元组),集合(set)是无序、不重复的,不属于序列类型,C 正确。
4.答案:B
考点:物联网的三层结构。
解析:物联网网络层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负责传输感知层采集的数据,B 正确;A 感知层负责采集数据(如传感器);C 应用层负责智能分析与应用(如手机 APP);D 物联网无 “控制层” 这一结构。
5.答案:C
考点:算法的核心特征。
解析:算法的五大核心特征是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数据输入、数据输出,不包括唯一性(同一问题可有多套算法),C 正确。
6.答案:C
考点:信息社会的 “在线政府” 特征。
解析: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公共服务,体现在线政府特征,C 正确;A 移动支付购物体现数字生活;B 网络直播学习体现数字学习;D 智能家居控制体现物联网应用,均与在线政府无关。
7.答案:C
考点:数据可视化的定义。
解析: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图像形式呈现(如饼图、柱状图),C 正确;A 去除重复数据、B 计算平均值、D 筛选数据均为数据预处理操作,不属于可视化。
8.答案:A
考点:数据备份的定义。
解析:数据备份是将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如 U 盘、云端)以防丢失,A 正确;B 安装杀毒软件是防范恶意代码;C 设置密码是身份认证;D 关闭不必要服务是网络安全防护,均不属于数据备份。
9.答案:B
考点:Python 函数的条件判断与返回值。
解析:调用 func (3,5) 时,a=3<b=5,执行 else 分支,返回 3+5=8,B 正确。
10.答案:B
考点:P2DR 安全模型的环节。
解析:定期备份数据是主动预防数据丢失,属于 “防护” 环节,B 正确;A “策略” 是安全指导规则(如 “定期备份制度”);C “检测” 是监控风险(如检测数据完整性);D “响应” 是风险发生后的处理(如恢复备份数据)。
11.答案:B
考点:Python 字符串操作方法。
解析:upper () 方法将字符串转为大写,“abc”.upper () 结果为 “ABC”,B 正确;A len ("信息技术") 结果为 4? 修正:“信息技术” 是 4 个字符,len () 返回 4,A 正确? 注:中文每个字符占 1 个长度单位,A len ("信息技术")=4 正确,但 B 也正确,原题设计为单一答案,B 为最优选项;C "123".isdigit () 返回 True(判断是否为数字字符串);D "hello".replace ("l","x") 结果为 “hexxo”(替换所有 “l” 为 “x”),但 B 的描述完全正确,为正确答案。
12.答案:D
考点:信息技术发展脉络的关联性。
解析:信息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以计算机、互联网、数据为核心)是递进关联的:计算机为数据存储和处理奠定基础,互联网实现数据跨时空传输,数据成为核心资源推动智能化发展,D 错误;A、B、C 均为正确的阶段特征。
13.答案:B
考点:伪代码的功能分析。
解析:伪代码遍历 1-10,当 x 能被 3 整除(3、6、9)时,累加至变量 t,功能是计算这些数的和,B 正确;若统计个数需将 t=t+1,而非 t=t+x。
14.答案:B
考点:Python 循环结构(for、while)实现累加和。
解析:range (1,101) 生成 1-100 的整数,循环累加得总和 5050,B 正确;A range (100) 生成 0-99,和为 4950;C while 循环条件 i<100,缺少 100,和为 4950;D while 循环缺少 i+=1,陷入死循环。
15.答案:B
考点:智能安防系统的设备类型。
解析: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感知人体移动,属于感知设备,B 正确;A 处理设备是智能网关(分析数据);C 存储设备是云端服务器(存储报警记录);D 输出设备是手机 APP(显示报警信息)。
16.答案:D
考点:程序调试的时机。
解析:程序调试可分段进行(如编写完一个函数后调试),并非只能在全部编写完成后,D 错误;A 语法错误(如缺少冒号)会导致程序无法运行;B 逻辑错误(如循环条件错误)会导致结果异常;C print () 函数可输出变量值排查错误,均为正确说法。
17.答案:C
考点:数据编码标准的特性。
解析:Unicode 码是通用编码标准,支持多语言(中文、英文、日文等)存储,C 正确;A ASCII 码不能存储汉字;B GBK 码是双字节编码(一个汉字占 2 个字节);D 编码后的数据可通过对应解码方式还原(如 GBK 编码的汉字可通过 GBK 解码还原)。
18.答案:B
考点:Python 条件判断实现偶数判断。
解析:偶数是能被 2 整除的数,判断条件为 num%2==0,B 正确;A 条件与结果颠倒(%2==1 是奇数);C 使用除法(/)会产生浮点数(如 2/2=1.0≠0),判断不准确;D 整除(//)无法正确判断(如 4//2=2≠0)。
19.答案:B
考点:流程图功能分析。
解析:流程图中 sum 累加的是 i 的平方(i ),循环遍历 1 到 n,功能是计算 1 到 n 的平方和,B 正确;若计算总和则累加 i,计算立方和累加 i ,计算阶乘则累加 i 的乘积。
20.答案:D
考点:Python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解析:Python 函数调用必须在函数定义之后(解释器按顺序执行代码,未定义则无法识别),D 错误;A 函数定义需用 def 关键字;B 函数可无返回值(如仅打印内容);C 函数参数可设默认值(如 def func (a=1)),均为正确特性。
二、情景应用题
1.答案:B
解析:Wi-Fi 是无线局域网技术,属于无线传输介质,B 正确;A 有线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光纤等;C 网络协议是 TCP/IP 等规则;D 网络设备是路由器、交换机等。
2.答案:C
解析:远程查看画面需将摄像头采集的画面通过网络传输至手机 APP 并呈现,体现传输与输出功能,C 正确。
3.答案:A
解析:云端存储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功能(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服务器,安全可靠),A 正确;B 高速运算功能用于复杂计算(如大数据分析);C 资源共享功能用于共享软件、硬件资源(如共享云盘文件);D 按需服务功能指按使用量付费,均与报警记录存储无关。
4.答案:B
解析:设置 APP 登录密码可验证用户身份,避免他人非法登录操控系统,B 正确;A 关闭 Wi-Fi 会导致系统无法传输数据;C 拆除摄像头会使系统失去画面采集功能;D 不开启报警功能会丧失安防作用,均不合理。
5.答案:B
解析:智能网关是系统的核心枢纽,接收传感器数据并传输至云端,同时触发手机 APP 报警,B 正确;A 采集环境数据是传感器的功能;C 存储报警记录是云端的功能;D 显示实时画面是手机 APP 的功能。
Excel 操作题(评分要点)
(1)选中 A1:G7 数据区域→单击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边框”→颜色设为红色点击外边框、内边框,点击“对齐”→“垂直对齐”→“居中”(3分);
(2)在 G3 单元格输入=B3*F3,下拉填充至 G7(3分);
(3)选中 A2:G7 数据区域→“排序和筛选”→“自定义排序”→主要关键字 “月销售额”→降序(2分);
(4)选中 A2:A7(商品名称)和 F2:F7(月总销量)→“插入”→“折线图”→“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2分)。
四、编程题(参考答案)
1.第 1 空: score
2.第 2 空:”C”
3.第 3 空:elif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