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外国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外国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外国语中学九年级(上)质检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3题,共 18分。1-8题,每题 1分;9-13题,每题 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
理变化的是( )
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2.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我国许多城市遭受了严重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 2.5
3.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会出现事故或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
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B.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管湿润,后将玻璃管旋转插入橡胶管
C.眼睛里溅进药液,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严重时还要请医生治疗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4.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如图是元素周
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原子核外有 49 个电子
C.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1.8 D.锑原子的质量比铟原子的质量小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
B.使用含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
C.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6.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第 1页,共 10页
A. B. C. D.
7.如图是某班级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吸管等生活用品设计出的简易供氧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反应仓的试剂可以是高锰酸钾 B.使用前,加湿仓应注满水
C.加湿仓类似于排水集气装置 D.加湿仓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8.下列关于 2、 2、 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 2 个氧原子
C.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都含有氧元素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在氧气中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因此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
显负价
10.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利用防水透气膜将海水和电解槽隔离开,从根本上解
决了海水杂质离子对设备的腐蚀问题,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第 2页,共 10页
A.理论上,该设备制得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
B.防水透气膜选择性允许气态的水分子透过
C.电解槽中 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电解槽中的氢氧化钾可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11.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B.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⑤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D.①、⑤可形成 2 型化合物
1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氢气验纯
B. 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C. 室温下,证明 2能催化 2 2的分解
D.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13.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是一种检测空气污染指数的仪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该仪器和实验探究等方法
检测某工业园区气体的成分,并绘制了相关图像,集气瓶的内部体积 250 ,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
第 3页,共 10页
了 30 的水,实验后瓶内水的体积为 75 ,分析如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A.①中显示屏上可显示出 2的含量
B.②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③中 段上升只因为红磷燃烧反应放出热量
D.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是 20.5%
二、非选择题(共 32分)
14.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
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
铸之”
(1)“烬”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请写出其化学式______。
(2)“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
(4)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1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为自由氯,然而自由氯消毒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副产物
三氯甲烷( 3)。二氧化氯( 2)因其不与水中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在控制 3生成方面效果显著。
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 2)和盐酸为原料制备 2,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某自来水厂比较使用 2
和自由氯消毒时对 3生成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如图 1.图中 去除率(%)越高,表明对 3生成的
控制效果越好。
2受热、见光易分解,我国科研人员测试 2溶液浓度随放置时间的变化,如表。
第 4页,共 10页
放置时间/ 1 2 4 6 12 24 48
浓度/( / ) 685 681 680 670 668 665 662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该工艺可有效控制水中 3的生成。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2的化学性质有(写一点即可)______,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
①臭氧—生物活性炭和 2都可以控制自来水中 3形成______。
②在放置的时间范围内, 2溶液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大______。
(3)对比图 1 中两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结合本文,你对保存 2的建议是______。
16.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进行合成农业上一种重要的化肥—尿素的工艺
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它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2)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医疗急救
B.食物防腐
第 5页,共 10页
C.航天火箭
(3)空气分离出 气体和氧气的变化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______变化。
(4)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的工厂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C.在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D.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新型清洁能源
(5)写出合成尿素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
17.“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保持氢气可燃性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符号)。
(2)爆炸性的高能 +5阳离子(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7)被美国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研究高能材料的化学家合成。
关于 +5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粒子的电子数为 34
B.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34
C.该粒子由 5 个氮分子构成
D.它是一种由 5 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3)已知电子层数越大的原子体积越大,若电子层数相同则质子数越多原子体积越小。写出第二、三周期中
(除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体积最小的元素和原子体积最大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18.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③______;
(2)若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同学们从以上装置中组合一套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
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
法是______。
19.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镁条在氧气燃烧能产生氧化
镁固体,以此想利用镁条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进行图 1 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
第 6页,共 10页
中有少许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点燃的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
成氨气。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过程】进行图 2 所示实验:取燃烧产物于烧杯 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烧杯 和 。
【实验结论】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据此可推断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
【反思交流】
(2)进行图 1 所示实验时,在确保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大
1
于”、“小于”或“等于”) 5。
【拓展延伸】“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
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如下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3)冰箱中常用的是“气调保鲜”,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填“富氧空气”或
“富氮空气”)。
(4)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1:3
B.1:4
C.1:5
D.1:6
第 7页,共 10页
20.2023 年 9 月 21 日,我国“天宫课堂”第四课成功授课。兴趣小组同学对航天员桂海潮演示的“蜡烛球
形火焰实验”很好奇,于是一起开展如下探究。
任务一:对比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
同学们将一块打磨光亮的铁纱窗置于蜡烛火焰之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
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由此说明 ______ 。
任务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却没有火焰。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 600
铁 1535 2750 约 1800
钠 97.8 883 约 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______ (选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
钠燃烧时, 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任务三:球形火焰之谜
地面上蜡烛的火焰呈锥形,空间站中蜡烛的火焰形状却近似球形。请你找出导致这种差异的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第 8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放出;
过滤;
分子在不断运动
15.受热易分解或见光易分解;+4;
正确;错误;
在消毒剂投入量相同的情况下, 2对 3生成的控制效果比自由氯好(答案不唯一);
避光、低温保存
16.78%;

物理;

低温加压
氨气+二氧化碳 → 尿素+水
第 9页,共 10页
17. 2;


18.试管;集气瓶;
加热
;高锰酸钾 →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19.烧杯 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大于;
富氮空气;

20.外焰温度最高 沸点 有 在地面上垂直点燃蜡烛,空气受热膨胀,密度降低,在重力的作用下,热气体
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浮力对流,所以火焰呈锥形,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空气浮力对流几乎消失,
无论将蜡烛朝向哪个方法点燃,气流向每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则火焰形状更类似球形
第 10页,共 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