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流程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以核能、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被寄
予厚望。我国核电站主要使用低浓缩铀作为核燃料。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铀元素的相关信息。说法中错误的是 ______。
A.铀的原子序数是 92
B.铀的元素符号为
C.铀原子的质子数为 92
D.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8
(2)铀 235 和铀 238(235、238 是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都属于铀元素,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中的
______数不同。
(3)氢能被视为 21 世纪的“终极能源”。镁基储氢材料(主要成分 )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储氢、
释氢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如图。
①写出氢氧化镁的化学式 ______。
②通过比较,写出释氢过程中方法 1 和方法 2 各自的一条优点:______。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2.薪柴能源时代以木材、秸秆等为核心燃料,其获取依赖人力砍伐与简单加工。薪柴燃烧后得到的草木灰
中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施入农田可快速被作物根系吸收,促进植物生长。由草木灰加水浸
泡过滤制得的枧水,可用于制作广式月饼、粽子等。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第 1页,共 7页
A.砍伐树木
B.锯切木材
C.点燃木材
D.收集灰烬
(2)木材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 ______。(不定项)
A.化合物
B.混合物
C.单质
D.氧化物
(3)秸秆焚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物质,其中会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______。
A. 2
B. 2.5
C.
D. 2
(4)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2 3)。 2 3中 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价。碳酸钾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
需的钾元素,碳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5)实验室中用草木灰制取枧水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①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不定项)。
A.
取草木灰
第 2页,共 7页
B.
量取液体
C.
溶解搅拌
D.
过滤液体
②用量筒量取 50 水,读数时视线与 ______相平。
③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同学检查了滤纸发现没有破损,则导致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3.煤炭主要成分是碳,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大规模使用的化石能源,它不仅推动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还改变了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
(1)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
A.发出白色的光
B.生成黑色固体
C.产生蓝色火焰
D.生成二氧化碳
(2)分析下表,说明含碳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______。
1 碳 产物 释放热量/
完全燃烧 2 32.8
不完全燃烧 9.2
(3)蒸汽机利用水蒸气推动活塞或涡轮做功。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
A.水分子的质量
B.水分子的种类
第 3页,共 7页
C.水分子的大小
D.水分子的间隔
(4)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如图是它们的结构。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 ______;石墨质软,可用于制
作铅笔芯。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______。
(5)《天工开物》中记载中国古代重要的冶金技术之一火法炼铜:“凡铜砂入炉,与木炭同煅,火力到时,
铜质如流,泻出成砣”。氧气充足时炼铜炉内炭火温度可达 1200℃左右;铜的熔点为 1083℃。
①铜砂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 2( )2 3],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
本类型是 ______。
②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装置如图所示。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反应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液体,再熄灭酒精喷灯并迅速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待 ______后取出固体,这
样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实验过程中还
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的原因是 ______。
③用上图装置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不定项)。
A.当试管中黑色粉末变红时,证明碳粉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
B.当烧杯中开始出现气泡时,证明碳粉与氧化铜开始反应
C.反应结束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说明碳粉一定有剩余
D.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大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④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我们可以进行化学反应中的相关定量计算。在实际生产中,人们
通过计算调控不同物质的质量,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减少污染及调控产物等目的。将质量为 80 的氧化铜
第 4页,共 7页
粉末和足量的木炭粉反应,最多得到铜的质量多少克?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 ______。(列出具体步骤)
⑤研究表明碳与氧化铜高温反应可能生成 和 2 ,两者均呈红色。实验后经过分离处理,共得到红色固
体 70 ,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 2 ?请说明理由 ______。
⑥“火力到时,铜质如流,泻出成砣”,此法冶炼得到的铜不是粉末状而是块状的原因是 ______。
4.油气资源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和“经济的命脉”,我国“西气东输”工程
将西部天然气输送至东部,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柴油和煤油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
具。它们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能量,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石油通过分馏塔实现在不同温度下的连续性多次汽化和冷凝过程,从而分离出不同 ______范围的物质。
A.熔点
B.沸点
C.密度
D.气味
(2)内燃机革命将汽车燃料升级为汽油(主要成分为 8 18), 8 18由 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的
个数比为 ______。
(3)汽油在燃烧过程中若未能完全燃烧,残留的碳会形成内燃机积碳现象。
①向内燃机压缩空气可以改善燃烧效率。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
②提高氧气浓度也可以促进燃料充分燃烧。某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当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和氧气分
离,获得高浓度氧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这种高浓度氧气属于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空气经过分子筛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多选)
A.分子种类 .分子间隔 .分子质量 .分子大小
(4)小组同学研究了某市售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第 5页,共 7页
①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是过碳酸钠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写出第二步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
③在看到反应仓内产生气泡后,马上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氧气出口处,却没有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你
认为原因可能是 ______。
④氧气能从加湿过滤仓中逸出,是因为氧气具有 ______的性质。
⑤医疗氧气瓶上有湿化瓶装置,湿化瓶装置类似于下图。关于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多选)
A. 导管连接制氧机 .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的塑料管
C.可以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该装置可以使病人吸到的氧气湿润
⑥为测定家用制氧机制得氧气的纯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实验时,打开止水夹 和 ,向 中缓慢鼓入制氧机中导出的气体,至露出固体白磷后,关闭止水夹 和 ,此
时, 中水进入到 中 200 。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白磷,白磷开始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 中的水倒吸入 中,测得此时 中剩余水的体积变为 20 。该制氧机导
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占百分之 ______。
第 6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
中子;
① ( )2;
②方法 1:快速高效;方法 2:节约能源(答案不唯一)
2. ;


+4;56.5%;
① ;
②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③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3. ;
燃料完全燃烧生成 2气体,且释放的热量多;

制作玻璃刀;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①分解反应;
②黑色固体变红;装置冷却至室温后;防止空气中氧气进入试管,使生成的铜被氧化;升高;反应生成的
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③ ;
④64 ;
⑤含有 2 ;由④可知充分反应后只能得到 64 固体,而 70 > 64 ,故存在 2 ;
⑥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高于铜的熔点,反应过程中铜熔化成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凝固成块状
4. 。
2;4:9。
①21%;②混合物;③ ;④ ;⑤催化作用;⑥氧气的浓度不高;⑦不易溶于水;⑧ ;
⑨ ; ⑩90;九十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