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二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酒泉二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甘肃省酒泉二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化学是一门造福人类的学科。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新材料的研发 B. 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
C. 药物的研制 D. 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2.小红拿来一块固体塑料,有的同学说该固体塑料能点燃,有的同学说不能点燃。老师建议他们用酒精灯加热一下。“用酒精灯加热一下”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做出假设 B. 进行实验 C. 得出结论 D. 反思评价
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担水劈柴 B. 擦拭桌椅 C. 剥蒜切菜 D. 生火做饭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引燃酒精灯
C. 取块状固体 D. 从滴瓶里取出液体
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石灰水 B. 二氧化碳、纯净的空气
C. 液氧、冰水混合物 D. 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
6.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品尝实验室中没有腐蚀性的试剂 B.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
C. 将刚结束加热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D. 直接在瓶口嗅闻试剂气味
7.下列反应均与“水”有关,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二氧化碳+水→碳酸 B. 钠+水→氢氧化钠+氢气
C. 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钠+水 D. 碳酸→二氧化碳+水
8.实验室中有许多化学品标志,下列标志适合贴在存放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试剂柜上的是(  )
A. B. C. D.
9.下列是某同学做的化学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与化学成就:闵恩泽——定量研究空气组成
B. 实验现象: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
D. 实验室安全;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浇灭
10.实验室用10mL6%的过氧化氢溶液和3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发生,可以得到如图坐标曲线,其中纵坐标表示的可能是(  )
A. 二氧化锰的质量
B. 过氧化氢的质量
C. 液体的质量
D. 氧气的质量
11.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B. 反应的剧烈程度:燃烧<缓慢氧化
C. 化学性质活泼程度:氮气>氧气
D. 等量的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加二氧化锰>不加二氧化锰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硫粉燃烧的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从A处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硫粉熔化、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步骤2:一段时间后,改通入氧气,观察现象。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1中,硫粉只发生化学变化
B. 步骤2中,可观察到硫粉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含量的高低是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一
D. 为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氧气,通一段时间后,再将导管移出液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13.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
(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
(3)用仪器E量取20mL水时,若仰视读数,则量取水的体积会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0mL。
1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图1是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______(填“甲”、“乙”或“丙”)中包含稀有气体。
(2)图2中步骤②利用液氮、液氧的 ______不同进行分离;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这种说法 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______(填字母)。
A.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B.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工业废气
C.积极植树造林
15.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无需标注的实验图标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用文字表示铁丝燃烧时发生的反应:______。
(3)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______。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6.阅读下面材料。
水银体温计里是银白色有剧毒的重金属汞。因为汞具有较强挥发性,水银体温计摔碎后必须及时处理。如果空间狭小,汞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就会引起中毒。
正确的处理过程:1.先开窗通风。让汞蒸气对流到室外;2.戴口罩和手套,避免从呼吸道吸入和直接接触;3.收集水银。比较大的水银珠子用硬纸片、小点的用潮湿的棉签收集,装到瓶子里。如果有注射器,可以将水银抽入注射器内;4.处理水银。将收集水银的瓶子拧紧瓶盖,贴上标签,注明是水银,扔到有害垃圾箱里。
如果不小心接触了泄漏的水银,出现头晕、恶心就表明中毒了。在家需马上服用富含蛋白质的流质食物,如牛奶、蛋清等。利用蛋白质将汞离子反应,减少水银对人体的伤害。必要时到医院治疗。
结合材料回答:
(1)从材料可知,汞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填序号)。
①银白色②有挥发性③有毒
(2)水银中毒需马上服用______(填字母)。
A.蛋清
B.牛奶
C.水
D.白酒
(3)以下几种清理水银的方式中可取的是______(填字母)。
A.直接用手去清理
B.将水银收集起来倒入下水道
C.水银洒在地上,用扫帚、拖把清理
D.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和手套再处理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
(1)诗文释义:“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剪烛是因为蜡烛燃烧久了烛芯露出过长,易分叉、炭化,影响烛芯传输石蜡的速率,且燃烧时易冒黑烟,需要适时修剪烛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烛芯过长,石蜡燃烧更完全 b.  修剪烛芯,可使烛光更明亮
(2)创新实验:兴趣小组借助U型管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点燃固定在桌面的蜡烛,将干燥U型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观察到U型管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______生成。
②蜡烛燃烧10秒后,将U型管快速倒转过来,立即向U型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3)隔空点火:吹灭蜡烛的瞬间可以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刻用火柴点燃白烟,发现白烟能燃烧,并将蜡烛重新点燃。该白烟是______。
18.为比较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小明分别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1)用文字表示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发生的反应:______。
(2)对比分析图2中的 ______(填字母)两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3)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19.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A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改正的一处是______,用文字表示试管中发生的反应______。
(3)若用装置B和装置C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应将图B中______(填“a”或“b”)导管与c相连。
(4)图D是学习小组设计的自制简易供氧器,右瓶中的水除了具有湿润氧气的作用,还可以观察氧气输出的______(填“速率”或“质量”)。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通过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用文字表示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______。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若红磷量不足,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B.燃烧匙内的红磷可以换成铁丝
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实验改进】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并运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接通电源,用发热电阻丝引燃红磷;③待红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读数。
(3)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 ______,最终停留在刻度“4”处。
(4)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的图2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写一点)。
【继续探究】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可知:加热条件下,铜+氧气→氧化铜,他们利用该原理和图3装置重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分析】
(5)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 ______。
(6)完成表格:(玻璃管中空气忽略不计)
左侧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右侧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结论
实验前 5mL 10mL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完全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后 0 ______ mL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药匙;
A;
大于
14.【答案】丙。
沸点;不正确。
AC
15.【答案】B。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16.【答案】①②;
AB;
D
17.【答案】b。
①水。②变浑浊。
石蜡固体小颗粒
18.【答案】;
b、d(或a、c);
二氧化锰或MnO2
19.【答案】量筒;
导管口应伸到集气瓶底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
速率
20.【答案】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
先下降后上升;
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加速空气流通,使铜和氧气充分反应;
12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