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联考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现象未能明显体现这一结论的是
A.质壁分离 B.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
C.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融合 D.神经递质的释放
2. Treg细胞通过主动调节的方式,抑制正常机体内 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避免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组织细胞。下列疾病最有可能与 Treg细胞功能缺失有关的是
A.过敏性鼻炎 B.艾滋病 C.类风湿关节炎 D.苯丙酮尿症
3.科研人员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富集培养,下列关于培养过程中的设置或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B.利用CO2维持培养液的pH
C.用胃蛋白酶处理发生接触抑制的细胞 D.在 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某生态学家在生态修复中提出了“构建生态廊道,连接破碎化的森林、湿地和草原,以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理念。这一理念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D.协同进化原理
5.沃森和克里克揭示了 DNA双螺旋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结构提出的基础的是
A.高质量的DNA 衍射图谱
B. DNA 中碱基数量的关系
C. DNA 半保留复制的发现
D.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
6.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减数分裂,又可进行有丝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均可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B.二者分裂前均需进行DNA 复制
C.二者均可发生染色体交换片段 D.二者均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高三生物学 第1页(共6页)】
7.胚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涉及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存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 B.发生细胞分化的胚胎不能进行胚胎分割
C.孵化是原肠腔扩大而透明带破裂的过程 D.卵裂期每个细胞的相对表面积逐渐减小;
8.电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将刺入穴位的针连接电疗仪,通以微量脉冲电流的中医疗法。该方法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来缓解多种急慢性疼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穴位处肌肉细胞发挥了感受器的作用
B.电刺激不会改变神经细胞对Na+、K+的通透性
C.上述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上双向传递
D.兴奋在传导过程中存在信号形式的转换
9. bZIP蛋白是肝、小肠上皮、脂肪细胞以及某些脑细胞中存在的一类具有拉链结构的蛋白质,其特征是能与碱基序列CCAAT特定区结合,调控基因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蛋白时,多聚核糖体结构会降低翻译效率
B.该蛋白形成拉链结构后,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C. bZIP 蛋白可与mRNA 特定区域结合,调控翻译过程
D. bZIP 基因转录形成 mRNA链时延伸的方向是3'端→5'端
10.拟南芥细胞中液泡膜上相关转运蛋白的种类及作用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2O 与水通道蛋白结合后才能被转运进出液泡
B.水进出液泡和 Cl 进液泡的跨膜运输都不消耗ATP
C. Na+进液泡不消耗 ATP 供能,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D. H+进出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完全相同
11.在生物学研究中,染色体变界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等遗传变化现象
D.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
12.某种生物体内,存在两个基因G1和G2,它们分别编码两种关键酶E1 和 E2。基因G1和G2的转录过程均受同一转录因子TF 的调控。现发现一个突变体生物,其体内E1和E2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研究发现,该突变体生物中G1和G2基因的转录水平并未明显下降,但G2基因的mRNA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而G1基因的mRNA 含量则接近正常。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突变体生物中G1和G2基因均发生了甲基化
B.突变体生物中G2基因的mRNA 降解速率可能会加快
C.突变体生物中编码转录因子 TF 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D.突变体生物中G1 和G2基因的编码区一定发生了突变
13.研究人员提出,整个基因组中遗传系谱关系的变化可以使用祖先重组图(ARG)来描述,ARG描绘了遗传物质从祖先传给后代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RG技术可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重要的证据
B.不同物种之间因存在生殖隔离,在ARG中无法找到其联系
【高三生物学 第2页(共6页)】
C.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现象增加了遗传系谱构建的复杂性
D. Y染色体 DNA 和线粒体DNA 遗传系谱有助于寻找人类共同的祖先
14.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来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鹿种群
B.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
C.狼追捕兔子的过程中,捕食者与猎物间存在双向信息流动
D.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能降低鹿个体被捕食的风险
15.为探究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对封育的响应规律,研究人员以三类典型草地————温性荒漠(TD)、温性草原(TS)和山地草徇(MM)为研究对象,对封育10年区(GE)和自由放牧区(FG)的植物群落丰富度进行测定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牛羊捕食均可以增加植物群落丰富度
B.10年封育期间 TD发生了初生演替
C.10年的封育对于 MM 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
D. TD的植被恢复可能还需通过人工辅助式干预来实现
16.两品种玉米在移植到干旱环境后,其根与茎叶生长长度的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 ABA为脱落酸。下列相关分析或推测正确的是
A.脱落酸的合成场所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B.干旱环境下,ABA缺失突变体中根的生长速率远大于茎叶
C.干旱环境下,脱落酸可能促进根生长并抑制茎叶生长
D.据图可推测,干旱环境下,野生型玉米体内 ABA含量逐渐升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52分。
17.(10分)栀子为茜草科多年生灌木,常生长于山坡的灌丛或林中。探究干旱胁迫对栀子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栀子的栽培管理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研究人员利用一年生栀子幼苗,设置了4个盆栽控水实验:以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100%为对照(CK);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和40%分别设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其处理编号依次为D1、D2、D3,研究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栀子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 浓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图2和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生物学 第3页(共6页)】
处理编号 初始荧光 最大荧光 光反应中心光能转化效率 光化学猝灭系数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CK 202 1112 0.813 0.258 0.833
D1 205 1083 0.804 0.198 0.844
D2 216 1017 0.794 0.182 0.853
D3 227 1003 0.781 0.172 0.859
注:初始荧光大小可反映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光化学猝灭系数表示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部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可反映植物以热耗散的方式耗散光能的比例。
(1)光照时,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捕获光能,将其转化为 中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经 释放并转化为糖类中的化学能。
(2)由实验结果可知,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栀子的净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变化。分析以上数据,请从光合作用过程的角度分析,导致栀子的净光合速率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① ;② 。
18.(11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野生水稻容易感染虫害而导致产量下降。现发现两种不同的水稻突变体甲、乙,均表现出抗虫性状。为探究这两种突变体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让野生型水稻植株分别与甲、乙突变体杂交,F1均表现为不抗虫性状,F1分别自交,F2表型及比例均为不抗虫:抗虫=3:1。据此推测,甲、乙突变体出现的原因是 。
(2)三体(2n+1)植株减数分裂I后期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分配。请从该水稻纯合野生型的各种三体植株中选择实验材料,探究甲突变体的抗虫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实验思路:将 杂交,留种并种植F ,实验中人为使F1随机授粉,收集种子并单独隔离种植F2,观察F2的表型及比例。如果 ,则说明甲的抗虫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3)研究发现,乙突变体的抗虫基因a是由野生型的基因A突变而来的,对两植株的基因A、a转录的非模板链进行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基因A发生了碱基的 ,产生了基因a,造成翻译出的蛋白质在第 位氨基酸后提前终止。(终止密码子:UAA、UAG、UGA。图中碱基标号从起始密码子对应序列开始算起)
19.(10分)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病因导致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进而使机体组织代谢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研究显示,CHF的发病机制与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呈慢性功能性亢进状态有关,HPA轴的调控如图1所示。为研究黄连一肉桂不同配比对CHF患者HPA轴的干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某科研小组将患有CHF 的模型大鼠分别给予不同的黄连—肉桂配比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大鼠体内CRH、ACTH、CORT 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单位: 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生物学 第4 页(共6页)】
处理方式 CRH ACTH CORT
空白对照组 5.26 4.19 0.84
CHF模型组 6.99 9.58 1.75
黄连一肉桂10:1组 7.08 5.55 1.25
黄连—肉桂1:10组 7.11 6.86 1.42
黄连一肉桂1:1组 7.02 7.07 1.44
注:对空白对照组的正常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劸水,对CHF模型组的CHF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 ,该中枢可通过调7 (填“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或“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来调节心脏的节律性。
(2)据图分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之间存在的 HPA 调控的途径称为 CHF患者体内 HPA 轴呈慢性功能性亢进,可能原因是 CHF 患者下丘脑细胞表达的 水平下降导致负反馈减弱。
(3)据表分析,与CHF 模型组比较,经过黄连—肉桂不同配比干预后,CHF 大鼠体内ACTH CORT的含量下降,而CRH 的含量变化不大,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20.(10分)胶州湾凭借湾内丰富的饵料资源和相对封闭的海湾环境,成为多种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湾内全年都有鱼、虾和头足类交替繁殖,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某研究院于某个时间段,分析了该海湾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包括 和 。
(2)为增加当地渔民的收入,政府倡导渔民利用立体养殖法养殖水产品,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有利于 化外,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各水产的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意义是 。
(3)根据胶州湾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生物学特征和食性特点,研究者将该海域的生物划分为21个功能组,该21个功能组及渔业捕捞组的混合营养关系如图所示。结果表明, 对其他功能组具有较明显的负面效应。针对上述情况,为改善胶州湾生态系统的功能,请给出合适的建议: (答出1点)。
注:白色圆点表示该功能组生物量的增加对其他功能组生物量的增加有积极影响,起促进作用;黑色圆点表示功能组生物量的增加对其他功能组起抑制作用,圆点的大小表示影响的强弱。
【高三生物学 第5 页(共6页)】
21.(11分)tPA是在凝血平衡调节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蛋白质,将tPA 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可以大量生产tPA。选取的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LacZ 基因(该基因编码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及一些酶切位点,tPA 基因的结构(a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质粒及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和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识别序列
Sal I
Hind Ⅲ
BamH I
EcoR V
EcoR I
Pst I
Bck I
(1)从动物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tPA 最常用的方法是 PCR 扩增,该过程需要使用引物 。为保证tPA 基因与质粒正确连接,应分别在俩引物的5'端加上限制酶识别序列 和(第一空引物和后两空限制酶识别序列顺序需一一对应)
(2)使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能增加含氨苄青霉素的筛选平板上的菌落数,原因是 。
(3)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含氨苄青霉素,还含有的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答出2种)。
(4)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落将呈现的颜色为 ,原因是 。
【高三生物学 第6页(共6页)】高三联考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n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现象未能明显体现这一结论的是
心I
A.质壁分离
B.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
C.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融合
D.神经递质的释放
2.Treg细胞通过主动调节的方式,抑制正常机体内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避免免疫细胞攻击自

身组织细胞。下列疾病最有可能与Treg细胞功能缺失有关的是
A.过敏性鼻炎
B.艾滋病
·C.类风湿关节炎
D.苯丙酮尿症
8科研人员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富集培养,下列关于培养过程中的设置或操作的叙
述,错误的是
A.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B.利用CO2维持培养液的pH
C.用胃蛋白酶处理发生接触抑制的细胞
D.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某生态学家在生态修复中提出了“构建生态廊道,连接破碎化的森林、湿地和草原,以优化生
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理念。这一理念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线
C.系统学和工程学原
D.协同进化原理
5.沃森和克里克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结构提出的基础的是
A.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

B.DNA中碱基数量的关系
C.DNA半保留复制的发现
D.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
6.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减数分裂,又可进行有丝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均可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B.二者分裂前均需进行DNA复制
C.二者均可发生染色体交换片段
D.二者均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发货使用
【高三生物学第1页(共6页)】
7.胚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涉及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下列相关说
法合理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存在细胞衰老和细胞调亡B.发生细胞分化的胚胎不能进行胚胎分割
C.孵化是原肠腔扩大而透明带破裂的过程D.卵裂期每个细胞的相对表面积逐渐减小
8.电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将刺入穴位的针连接电疗仪,通以微量脉冲电流的中医疗
法。该方法通过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来缓解多种急慢性疼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穴位处肌肉细胞发挥了感受器的作用
B.电刺激不会改变神经细胞对Na+、K+的通透性
C.上述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上双向传递
D.兴奋在传导过程中存在信号形式的转换
9.bZP蛋白是肝、小肠上皮、脂肪细胞以及某些脑细胞中存在的一类具有拉链结构的蛋白质,
其特征是能与碱基序列CCAAT特定区结合,调控基因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蛋白时,多聚核糖体结构会降低翻译效率
B该蛋白形成拉链结构后,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C.bP蛋白可与mRNA特定区域结合,调控翻译过程
D.bZIP基因转录形成mRNA链时延伸的方向是3'端→5'端
10.拟南芥细胞中液泡膜上相关转运蛋白的种类及作用如图所示,下列
H
液泡膜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Na
A.H2O与水通道蛋白结合后才能被转运进出液泡
B.水进出液泡和C1进液泡的跨膜运输都不消耗ATP
C.Na+进液泡不消耗ATP供能,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累ADP+Pi
D.H进出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完全相同
⊙载体蛋白目通道蛋白
11.在生物学研究中,染色体变界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等遗传变化现象
D.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
12.某种生物体内,存在两个基因G1和G2,它们分别编码两种关键酶E1和E2。基因G1和
G2的转录过程均受同一转录因子T℉的调控。现发现一个突变体生物,其体内E1和E2酶
的活性均显著降低,研究发现,该突变体生物中G1和G2基因的转录水平并未明显下降,但
G2基因的mRNA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而G1基因的mRNA含量则接近正常。下列相关
推测正确的是
A.突变体生物中G1和G2基因蹰发生了甲基化
B.突变体生物中G2基因的mRNA降解速率可能会加快
C,突变体生物中编码转录因子T℉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D.突变体生物中G】和G2基因的编码区一定发生了突变
13.研究人员提出,整个基因组中遗传系谱关系的变化可以使用祖先重组图(ARG)来描述,
ARG描绘了遗传物质从祖先传给后代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ARG技术可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重要的证据
B.不同物种之间因存在生殖隔离,在ARG中无法找到其联系
【高三生物学第2页(共6页)】高三联考生物学参考答案
1.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主要体现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B项符合题意。
2.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Treg细胞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而避免T细胞功能过强。Treg细胞功能缺失会导致 T细胞过度活化与增殖,从而损伤组织结构导致出现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C项符合题意。
3.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培养,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若细胞发生接触抑制,应使用胰蛋白酶对其进行处理,C项错误。
4.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生态廊道的构建通过将破碎化的生态系统连接起来,恢复了生态系统内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A项符合题意。
5.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史,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DNA半保留复制是揭示 DNA双螺旋结构后提出来并证明的,C项符合题意。
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D项错误。
7.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胚胎工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有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A项正确;通常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囊胚期的细胞已发生细胞分化,B项错误;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C项错误;卵裂期胚胎的总体积不增加,每个细胞的体积减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逐渐增大,D项错误。
8.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的传递,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上述过程中,感受器为分布于穴位处的感觉神经末梢,A项错误。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细胞兴奋,增大对Na 的通透性,B项错误。上述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C项错误。
9.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调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合成该蛋白时,多聚核糖体结构会提高翻译效率,A项错误;bZIP 蛋白可与DNA 特定区域结合,调控转录过程,C项错误;bZIP 基因转录形成mRNA链时延伸的方向是5'端→3'端,D项错误。
10.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水通道蛋白运输H O时,不需要 H O与其结合,A项错误;水进出液泡和Cl 进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项正确;Na 进液泡利用H 浓度梯度供能,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项错误;H 进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H 出液泡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运输的,两者运输方式不相同,D项错误。
11.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变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项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类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特别是短臂缺失)所引起的遗传病,而非单个基因的突变,B项错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会导致
【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1页(共4页)】
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该变异,D项错误。
1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表达,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基因的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转录。突变体生物中G1和G2基因的转录水平并未明显下降,A项错误;G2基因的mRNA 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而转录水平并未明显下降,说明G2基因的mRNA在细胞内的降解速率可能会加快,B项正确;G1和G2基因的转录均受同一转录因子TF的调控,且G1基因的mRNA含量接近正常,说明 TF的活性或表达量并未受到显著影响,C项错误;虽然基因突变是导致酶活性降低的一种可能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mRNA的稳定性、翻译效率、翻译后修饰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酶的活性,D项错误。
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ARG描绘了遗传物质从祖先传给后代的过程,不同物种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体内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基因,B项错误。
1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片草原上的雌雄鹿群是同一种群,A项错误;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等,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可构成群落,B项正确;“鹿角效应”假说,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能降低鹿个体被捕食的风险,D项正确。
1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图可以看出,TS和MM的自由放牧区(FG)内植物群落丰富度均呈下降趋势,A项错误;封育期间 TD原本就存在一定数量的植物,并未发生初生演替,B项错误;由图可以看出,10年的封育对TS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C项错误;仅靠单纯的封育时,TD的植被丰富度指数较低,还需要人为干预,D项正确。
1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脱落酸的合成场所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A项错误;干旱环境下,ABA缺失突变体根与茎叶生长长度的比值小于1,B项错误,与ABA缺失突变体相比,野生型玉米中根与茎叶生长长度的比值更大,说明脱落酸可能促进根生长并抑制茎叶生长,C项正确;由图无法得出野生型玉米体内ABA 含量逐渐升高,D项错误。
17.(1)NADPH、ATP(2分)暗反应阶段(或卡尔文循环)(2分)
(2)①干旱胁迫下,为减少水分散失,植物气孔导度减小,导致植物吸收的CO 减少,CO 的固定过程受阻,暗反应速率减慢(3分) ②干旱胁迫下,光反应阶段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热耗散的部分增多,合成的ATP、NADPH减少,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1)光照时,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捕获光能,将其转化为NADPH、ATP 中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经暗反应阶段释放并转化为糖类中的化学能。(2)由图2曲线可知,随干旱程度增加,胞间CO 浓度下降,干旱胁迫下,为减少水分散失,植物气孔导度减小,导致植物吸收的CO 减少,CO 的固定过程受阻,暗反应速率减慢。由表可知,随干旱程度增加,光化学猝灭系数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增加,导致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热耗散的部分增多,使
【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2页(共4页)】
得合成的ATP、NADPH 减少,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
18.(1)甲、乙突变体均发生了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2分)
(2)突变体甲与2号染色体多1条的三体植株(3分) F 出现不抗虫:抗虫=8:1(2分)
(3)缺失和替换(2分) 443(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基因定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让野生型水稻植株分别与甲、乙突变体杂交,F 均表现为不抗虫性,F 的表型及比例为不抗虫:抗虫=3:1,说明甲、乙突变体均发生了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2)假设野生型与抗虫相关的基因为B,甲突变体与抗虫相关的基因为b,若甲的抗虫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甲突变体( bb)与2号染色体多1条的三体植株(BBB),F 的基因型为1/2 BBb、1/2 Bb。F 产生的配子为1/6 Bb、5/12 B、1/12 BB、1/3b,随机授粉后产生的 F 中抗虫植株(bb)的比例为1/9,不抗虫植株的比例为8/9。(3)结合题图判断,第1 320位碱基对发生缺失(或替换),第1321位碱基对发生替换(或缺失)。图中基因序列为转录的非模板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 序列与此一致,且图示标号从起始密码子对应序列开始算起,那么1 320位碱基对应第440位氨基酸,以此类推到第443位氨基酸后出现碱基序列 TAG,即对应 mRNA的UAG为终止密码子。
19.(1)脑干(2分)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分)
(2)分级调节(2分) CORT 受体(2分)
(3)黄连一肉桂只调控 HPA轴的下游,导致 ACTH 和 CORT 含量下降,而对 CRH 含量的影响不大(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一体液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脑干,该中枢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来调节心脏的节律性。(2)人体CORT 的分泌在调节方式上存在分级调节, CHF 患者体内 HPA 轴可持续性亢进,CORT 水平升高,推测可能原因是 CHF 患者下丘脑细胞表达的 CORT 受体水平下降导致负反馈减弱,使 HPA 轴持续激活。(3)据表分析,与CHF 模型组比较,经过黄连一肉桂不同配比干预后, CHF 大鼠体内ACTH、CORT 的含量下降,而CRH的含量变化不大,考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黄连一肉桂只调控 HPA轴的下游,导致ACTH 和CORT 含量下降,而CRH 含量基本无影响。
20.(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分) 食物链、食物网(1分)(两空可换顺序)
(2)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2分) 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
(3)菲律宾蛤仔和渔业捕捞(2分) 严格执行休渔制度,休渔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增加菲律宾蛤仔的捕捞量(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立体养殖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此外,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各水产的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意义是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3页(共4页)】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菲律宾蛤仔和渔业捕捞对其他功能组具有较明显的负面效应,故严格执行休渔制度,休渔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或增加菲律宾蛤仔的捕捞量等措施可改善胶州湾生态系统的功能。
21.(1)2和3(2分) TGATCA(1分) GAATTC(1分)
(2)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能提高转化效率,成功导入了质粒的大肠杆菌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筛选平板上生长(2分)
(3)琼脂、X-gal(2分)
(4)白色(1分) tPA 基因的插入破坏了LacZ基因的结构,使其不能正常表达,不能形成β-半乳糖苷酶,底物 X-gal 也就不会被分解(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羟基端为3'端,a链的右侧和b链的左侧结合引物可通过 PCR得到目的基因。 SalⅠ(破坏标记基因)、HindⅢ(破坏启动子)、EcoRV(质粒上有两个切割位点)、PstⅠ(破坏终止子)均不能用于切割质粒,故选择BamHI 和EcoRI切割质粒。目的基因上有 BamHI 的识别序列,故不能选择 BamHⅠ切割目的基因,BclI 与BamHI 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故目的基因两边加上BclI和EcoRI的识别序列,根据a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可知引物2加上TGATCA(BclI识别序列)、引物3加上 GAATTC(EcoRI识别序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