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1章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课时)
1.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3.科学探究
4.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多种细胞的形态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通过归纳不同细胞的共同结构,初步建立细胞的“统一性”观念。
独立规范地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和高倍显微镜的操作;能够根据观察材料的特点(如颜色深浅)调整显微镜的观察条件
通过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培养比较、分类和归纳的思维能力;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并能运用原理解决视野中物像移动、细胞数目计算等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养成爱护公物、严谨操作的实验习惯。
(1) 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如物像移动、放大倍数的含义),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1)高倍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流程。
一、观察细胞
1.1 显微镜的种类与结构
当堂训练
小结
1.2 显微镜的组成结构
三、目录 CONTENTS
1.3 探究·实践 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 图中有几种细胞?他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红细胞
白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分裂期的
植物细胞
看看右图中的四张照片,是否似曾相识?这些细胞都是我们初中生物实验课上观察过的。
问题探讨
思考
2.试举一两个例子,说说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
呈长方形,排列紧密,起到保护作用。




葱表皮细胞
问题探讨
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具有统一性
说明
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
细胞具有多样性
说明
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的这些特点都是借助什么工具观察到的呢?
3.这些细胞似乎都不相同,那他们有相同的结构吗?
问题探讨
1.1显微镜的种类与结构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叫显微结构。
①显微结构(细胞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
双目生物显微镜
②亚显微结构(细胞器水平):
电子显微镜
利用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结构叫亚显微结构。
例子:
细胞的基本形态(如细胞壁、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
组织的排列(如植物的导管、动物的肌肉纤维)。
例子:
细胞器的精细结构(如线粒体的嵴、内质网的膜结构、核糖体);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的排列;
病毒颗粒的结构。
一、观察细胞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有光圈)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压片夹
通光孔
(1) 显微镜的组成结构
一、观察细胞
(1)目镜与物镜的判断
①目镜:
无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呈反比。
1.2 显微镜的组成结构
②物镜:
有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呈正比。
特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距玻片距离越_____


特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一、观察细胞
显微镜的成像:
上下左右颠倒的放大虚像。


物像:
将原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即可。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的字母“e”
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 ,而不是指_________ 。
长度或宽度
面积或体积
一、观察细胞
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
移动;若在显微镜下逆时针运动,则其实际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
物像在右上方,玻片往右上移
逆时针
·
·
实物
物像
在视野中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
右上
(3)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的方法
物像偏哪往哪移
一、观察细胞
1.3 探究·实践 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①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② 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单细胞生物
真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多细胞生物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低等植物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
酵母菌
衣藻
草履虫
水棉细胞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鸡的红细胞
2.观察材料
一、观察细胞
1.目的要求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视频)
一、观察细胞
1.2 探究·实践 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3.实验步骤
_______下找到物像。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将物像移至_________。
转动________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取镜
安放
对光
压片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下不能动粗准焦螺旋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观察细胞
1.3 探究·实践 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3.实验步骤
(1)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的实验原理:高倍显微镜可以将细胞放大,能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 制作装片时材料要少,切片要薄。
(3) 擦镜头时要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不能用滤纸、纱布等)。
(4) 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用凹面镜或大光圈;但无色材料(颜色浅或透明),需将视野调暗观察,选择小光圈或平面镜。
注意事项:
1.3 探究·实践 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一、观察细胞
口诀详解:
一低:先用低倍镜(物镜)
二转: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三对光:对光(转动遮光器用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看到白亮圆形视野)
四放:放置玻片标本于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五降:降下镜筒(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防止压碎玻片)
六粗找:用粗准焦螺旋找寻物像(眼睛看目镜)
七升:找到物像后,升高镜筒一点点
八细:用细准焦螺旋调至最清晰
九归位:用完将镜筒升高,取下玻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呈八字形归位
十清洁:用擦镜纸清洁镜头,罩上防尘罩
《显微镜使用七字诀》
一低二转三对光,
四放五降六粗找,
七升八细看清楚,
九归位来十清洁。
巧记口诀:
一、观察细胞
1.3 探究·实践 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的实验原理:高倍显微镜可以将细胞放大,能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 制作装片时材料要少,切片要薄。
(3) 擦镜头时要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不能用滤纸、纱布等)。
(4) 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用凹面镜或大光圈;但无色材料(颜色浅或透明),需将视野调暗观察,选择小光圈或平面镜。
核心注意事项巧记口诀:
能用低镜不用高,下降镜筒侧面瞧。
高倍镜下禁粗焦,收镜记得八字飘。
一、观察细胞
1.3 探究·实践 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注意事项:
(1)视野中细胞数量的计算:
①视野内细胞排成一行,细胞数目与增大倍数成反比。
②视野内细胞均匀分布,细胞数量与增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8个
64个
放大倍数增大4倍后


2个
4个
目镜10×
物镜10×
目镜10×
物镜40×
知识拓展
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
装片、物镜、目镜。
移动装片
在装片上
移动目镜
在目镜上
在物镜上
污点移动
污点
不移动
污点移动
污点
不移动
知识拓展
(2)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显微镜的种类与结构
显微结构(细胞水平):
亚显微结构(细胞器水平)::
低倍镜观察
显微镜
使用方法
高倍镜观察
细胞的基本形态、组织的排列。
细胞器的精细结构、生物大分子、病毒颗粒的结构。
取镜
安放
对光
压片
低倍镜观察




小结
1.如果操作熟练的话也可以直接用高倍镜寻找物像节约时间( )
2.当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时,适当降低视野亮度有利于观察( )
3.低倍镜下慢慢降低镜筒直至找到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条清晰( )
4.利用黑藻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
5.由于设计的低倍镜与高倍镜物镜的焦点几乎在一个平面上,所以换高倍镜后无需粗准焦螺旋,只用细准焦螺旋就轻易调清物像( )
6.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保持细胞形态可在载玻片上滴加2滴清水再放上细胞盖上盖玻片( )
7.高倍镜下能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 )

×
×
×

×
×
当堂训练
2.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 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
A. 1、3、5 B. 2、4、6 C. 2、3、5 D. 2、4、5
当堂训练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玻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当堂训练
3. 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换用高倍镜前,应先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B. 高倍镜下视野变暗,可调节反光镜或光圈
C. 换用高倍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 高倍镜下可以使用粗准焦螺旋快速调焦
高倍镜下物镜与玻片的距离很近,使用粗准焦螺旋极易压碎玻片和损坏物镜,因此高倍镜下严禁使用粗准焦螺旋。
当堂训练
4.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 调节细准焦螺旋 ②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 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 ④ 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②→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本节课到此结束
请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