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3.科学探究
4.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
阐明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元素组成及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理解糖类作为主要能源物质、脂肪作为良好储能物质的特性,建立“物质与能量观”。
结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脂肪”等实验,提升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运用归纳、比较等方法,分析单糖、二糖、多糖的异同及脂肪、磷脂、固醇的异同; 通过分析“多糖结构差异导致功能不同”等实例,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合糖尿病、高血脂、膳食指南等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合理饮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1)多糖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1)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元素组成、功能。
(2)糖类与脂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2)糖类与脂质转化的机制及程度差异。
一、细胞中的糖类
1.1 糖类的概念
二、细胞中的脂质
2.2 元素组成
当堂训练
小结
2.1 概念
2.3 化学性质
三、目录 CONTENTS
1.2 糖的种类
2.4 种类
问题探讨
在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经常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在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提供营养。绝大多数情况下,培养基中都会含有葡萄糖。
1.对于培养的细胞来说,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
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
2.在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使没有向培养基中添加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出现油滴。这说明什么?
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思考
一、细胞中的糖类
1.1 糖类的概念
糖类分子一般是由 三种元素构成,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C、H、O
因为多数糖类分子(如葡萄糖C6H12O6、蔗糖 C12H22O11、果糖C6H12O6、麦芽糖C12H22O11等)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所以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一、细胞中的糖类
【探究活动1】
阅读课本p23~24,完成以下表格。
1.2 糖的种类
种类 主要分布(动物/植物) 功能
一、细胞中的糖类
【探究活动1】
阅读课本p23~24,完成以下表格。
1.2 糖的种类
种类 主要分布(动物/植物) 功能
一、细胞中的糖类
种类 分布(动/植) 功能
单糖
(1) 划分依据
概念:
种类:
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不能水解的糖类。
特征:
五碳糖
C5H10On
葡萄糖
脱氧核糖
核糖
果糖
半乳糖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组成DNA的成分
组成RNA的成分
主要的能源物质
能源物质
能源物质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六碳糖
(C6H12O6)
1.2 糖的种类
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
(2) 种类一:单糖
HO
OH
单糖
孤独患者
哎!!!
五个碳
六个碳
一、细胞中的糖类
核糖(C5H10O5)
脱氧核糖(C5H10O4)
五碳糖
1.2 糖的种类
一、细胞中的糖类
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一般需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HO
O
OH
HO
OH
单糖
HO
OH
单糖
脱水缩合
H2O

概念:
特征:
(2) 种类二:二糖
1.2 糖的种类
找到了好朋友
H2O

一、细胞中的糖类
种类 组成 分布 功能
二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植物细胞,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
植物细胞,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
提供能量
葡萄糖
葡萄糖
果糖
葡萄糖
葡萄糖
半乳糖
种类:
一、细胞中的糖类
乳糖不耐受症,是指某些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
与生活的联系
1.2 糖的种类
乳糖不耐受机制(视频)
一、细胞中的糖类
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HO
O
O
OH
HO
OH
单糖
HO
OH
单糖
H2O
HO
OH
单糖
H2O
多糖


(3) 种类三:多糖
概念:
1.2 糖的种类
脱水缩合
2H2O

特征:
需水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
哇!!!
又找到了一个好朋友
一、细胞中的糖类
种类 举例 分布 (动植物细胞) 功能
多糖
植物细胞
淀粉
纤维素
植物细胞
形成动物甲壳
及昆虫外骨骼
糖原
动物细胞(主要在肝脏和肌肉)
几丁质
动物细胞
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构成植物细胞壁
①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②参与血糖调节
种类:
壳多糖
一、细胞中的糖类
化学结构式
几丁质
又称为壳多糖,是构成节肢动物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概念:
分布: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真菌的细胞壁。
用于废水处理;
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
用于制造人造皮肤等。
用途:
一、细胞中的糖类
A
B
C
思考: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为什么功能却相差很大?
结构
功能
决定
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造成三种多糖的结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功能。
(3) 种类三:多糖
一、细胞中的糖类
易错提示:单糖、二糖和多糖的转化
多糖
二糖
单糖

水解
淀粉
麦芽糖

水解
葡萄糖

氧化分解
释能
易错提醒:多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 )
区分“水解”与“氧化分解” 。多糖和二糖水解的终产物是其单体,如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CO2和H2O,即糖参与有氧呼吸后的最终产物。
×
一、细胞中的糖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各种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肥胖、高血压、龋齿、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
与社会的联系
将下列糖填入下列集合中:
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葡萄糖
核糖
脱氧核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半乳糖
乳糖
糖原
当堂训练
二、细胞中的脂质
动物体内脂肪含量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二、细胞中的脂质
分子结构差异 、通常 、溶于 。
C、H、O
N、P

有机溶剂
脂肪
磷脂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不溶于水
2.1 概念:
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2.2 元素组成:
主有 有的含有 。
2.3 化学性质:
丙酮、氯仿、乙醚
2.4 种类:
二、细胞中的脂质
(2)功能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1g脂肪
39kJ
17KJ
1g糖原
脂肪
糖原
种类一:脂肪
(1) 元素组成: C、H、O
二、细胞中的脂质
企鹅依靠厚厚的脂肪抵御严寒
鸡的内脏周围含有大量的脂肪,能够保护内脏。
(2)功能2: 保温
(2)功能3: 缓冲、减压
二、细胞中的脂质
同为脂肪,为什么常温下动物脂肪呈现固态,而植物脂肪却呈液态?
动物脂肪
植物脂肪
动物脂肪大多数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高,在室温时呈固态。
植物脂肪大多数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在室温时呈液态。
脂肪是由三分子______与一分子 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 (又称 )。
脂肪酸
甘油
三酰甘油
甘油三酯
二、细胞中的脂质
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1
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原因
2
脂肪不是主要能源物质的原因
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C”“H”含量高,“O”含量低,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O2多,产生的H2O多。
①脂肪不溶于水;糖类可以。②脂肪氧化分解速率慢;糖类则较快。
③脂肪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糖类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可。
④有些器官或组织(例如:大脑和神经组织)必须由糖类来供能。
二、细胞中的脂质
(3) 作用:
(2) 分布:
(1) 组成元素:
C 、H、O、P、N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种类二:磷脂
二、细胞中的脂质
维生素D
性激素
胆固醇
(2)固醇类
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鸡蛋黄、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易引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促进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1) 元素组成:
种类三:固醇类
C 、H、O。
三、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关系
葡萄糖
首先
多余
再富余
细胞利用
合成糖原储存起来
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
注: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三、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关系
归纳总结: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糖类 项目 脂质
C、H、O 元素组成 C 、 H 、 O,有些含有N 、P
单糖、二糖、多糖 种类 脂肪、磷脂、固醇
淀粉:叶绿体;纤维素:高尔基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合成 部位 主要是内质网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脱氧核糖 生理 作用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脂肪)
②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性激素)
小结
1.(2024·甘肃·高考真题)甘肃陇南的“武都油橄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B.苏丹Ⅲ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油橄榄子叶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有机物的总量减少,但由于发生了有机物的转化,故有机物的种类增多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当堂训练
2.(2024·全国·高考真题)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
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因此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
当堂训练
3.下列关于脂肪和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B.脂肪分子中氢含量低于糖类,氧含量高于糖类
C.不同脂质的分子结构差异不大,通常都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D.在一定条件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当堂训练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中“C”“H”含量高,“O”含量低。

1.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2.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 。
3.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 。
4.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 。
5.被称为生命燃料的糖是 。
糖类
脂肪
淀粉
糖原
葡萄糖
当堂训练
本节课到此结束
请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