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10月份阶段测试
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C-12
第Ⅰ卷(选择题 共51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51分)
1. 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通过扫大闸蟹二维码获得以下信息,与化学研究关系密切的是
A. 大闸蟹的打捞时间 B. 大闸蟹的营养成分及功能
C. 物流数据信息 D. 大闸蟹的产地在哪里
2. 下列“诗、情、画、意”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可以形成丁达尔效应
B. “熬胆砚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置换反应
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过程
D.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沙中淘金”是物理变化
3.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碱性氧化物
A 稀硫酸 石墨
B 空气 胶体 铁
C 氯水 水银
D 晶体
A. A B. B C. C D. D
4. 下列指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A. B.
C. D.
5.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
B.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
C. 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Cl-
D. 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
6. 向一定体积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H2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溶液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产物BaSO4是非电解质
B. BC段溶液中:Mg2+、Na+、和Cl-可以大量共存
C. 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过量的Ba(OH)2发生电离
D. 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BaSO4↓+H2O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B. 石灰石溶于醋酸中:
C. 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D. 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
8. 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9. 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有两种元素
B. O2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 铜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D. 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10. 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2NaBrO3+Cl2=Br2+2NaClO3
②NaClO3+5NaCl+3H2SO4=3Cl2↑+3H2O+3Na2SO4
③2FeCl2+Cl2=2FeCl3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l2在反应③中作氧化剂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NaClO3>NaBrO3>Cl2>FeCl3
D. 溶液中可发生:NaClO3+6FeCl2+3H2SO4=NaCl+4FeCl3+Fe2(SO4)3+3H2O
11. 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C.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减弱 D. 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12. 某研究小组研究过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与实验结论
1 向中加入稀盐酸 有微量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经检验该气体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
再加入少量 有大量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2 向中加入浓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 经检验生成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中含有
再加入少量 有微量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A. 实验1与稀盐酸反应主要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实验2产生氯气的原因是浓盐酸被过氧化钠氧化
C. 实验1、2加入后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不相同
D. 综合实验1、2,得出的结论是:反应物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13. 下列关于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化合反应
②可作供氧剂,而不能
③、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发生变质,最后变为粉末
④与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分别为、
⑤向酚酞溶液中加入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14. 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15. 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Ⅰ中的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快的是Na2CO3
B. 当稀盐酸足量时,装置Ⅰ中气球鼓起体积较小的是NaHCO3
C. 加热装置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一侧中的白色固体是Na2CO3
D. 装置Ⅲ中两个烧杯均可看到白色浑浊,故无法鉴别
16. 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①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 溶液 产生气泡
③ 酸化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④ 溶液 溶液变为无色
由上述实验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质与对应实验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A. ①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
B. ②发生的反应为:
C. ③说明新制氯水中有,发生的反应为:
D. ④说明氯气具有酸性,发生的反应为:
17. 下图为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和⑥均可以通过溶液与反应实现
B. 发生反应④和⑤的转化均有产生
C. 碳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③和⑧生成氯化钠
D.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碳酸氢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1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质:① ② ③ ④ ⑤氢氧化钠溶液 ⑥ ⑦乙酸 ⑧稀硫酸 ⑨固体 ⑩。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③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 化合物 B. 电解质 C. 酸性氧化物 D. 碱性氧化物
(2)上述物质中②___________电解质(填“是”或“不是”)。
(3)和物质⑥是氧元素___________。
(4)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物质⑩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则属于碳酸盐。以上分类方法采用的是___________分类法。
(5)写出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6)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则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9. 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制备中经常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实现,其发生的反应为。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反应方程式: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12个,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个。
(3)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
①(浓);
②(浓);
③(浓)。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II.已知反应④:,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已知反应条件越简单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性质越强烈。则、、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0. 现有含有杂质的样品1.95g,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测定其杂质含量:
(1)装置B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
(2)将1.95g样品充分反应后,待冷却后读出装置F中水的体积,将其折算成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4g,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若无装置D,测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下列有关和比较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B. 相同条件下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C. 保持温度不变,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有晶体析出
D.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
21. 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工具,也是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一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氯水和漂白粉都有漂白作用,可用于水体的杀菌消毒。
①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C.常温下氯气能和Fe反应,不能用铁质容器储存氯气
②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得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家庭中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两者同时使用容易引起中毒,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利用如图装置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反应。当注射器中的洁厕灵注入试管中时,回答下列问题:
①可观察到湿润pH试纸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在湿润淀粉KI试纸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棉花团上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10月份阶段测试
高一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C-12
第Ⅰ卷(选择题 共51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51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18题答案】
【答案】(1)AC (2)是
(3)同素异形体 (4)交叉分类法
(5)
(6)或NaHSO4+NaOH=Na2SO4+H2O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①. ②. 12
(3) ①. ②.
【20题答案】
【答案】(1)除去CO2中混有HCl
(2)
(3)偏高 (4)B
【21题答案】
【答案】(1)Cl2O7
(2) ①. C ②. Ca(ClO)2
(3)
(4) ①. 先变红后褪色 ②. Cl2+2KI=I2+2KCl ③.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外逸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