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6年高考(2021-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专题02化学实验基础(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6年高考(2021-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专题02化学实验基础(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02 化学实验基础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实验室安全 (5年1考) 2023山东卷第4题 山东卷选择题对化学实验基础的考查比较重视,不回避最基础的实验常识,如实验室事故处理、试剂的保存和仪器的使用等,这些都是近年高考的热门命题点,特别是2025年高考题,选择题中通过两道选择题考查了试剂的保存和实验仪器的选用。而有关实验装置图——目的分析型的题目则基本没有涉及。
考点2 试剂的保存、取用与仪器的使用 (5年5考) 2025山东卷第3题 2025山东卷第11题 2022山东卷第2题 2021山东卷第3题 2021山东卷第11题
考点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5年4考) 2024山东卷第6题 2023山东卷第8题 2022山东卷第6题 2021山东卷第7题
考点4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5年1考) 2023山东卷第6题
考点1 实验室安全
1.(2023·山东卷)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的硼酸溶液冲洗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
考点2 试剂的保存、取用与仪器的使用
2.(2025·山东卷)实验室中,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液溴加水封保存在广口试剂瓶中 B.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C.高锰酸钾与苯酚存放在同一药品柜中 D.金属锂保存在盛有煤油的广口试剂瓶中
3.(2025·山东卷)完成下列实验所用部分仪器或材料选择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 仪器或材料
A 灼烧海带 坩埚、泥三角
B 加热浓缩溶液 表面皿、玻璃棒
C 称量固体 电子天平、称量纸
D 量取稀 移液管、锥形瓶
4.(2022·山东卷)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5.(2021·山东卷)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④不可加热 B.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 D.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
6.(2021·山东卷)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NaCl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FeCl3溶液
C 测定NaOH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a2CO3溶液
考点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7.(2024·山东卷)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A.调控滴定速度 B.用试纸测定溶液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8.(2022·山东卷)实验室用基准配制标准溶液并标定盐酸浓度,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并以盐酸滴定标准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量筒量取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B.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
C.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固体
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
9.(2023·山东卷)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
②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
③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④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对于上述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即可
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即可判定达滴定终点
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
D.滴定读数时,应双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
10.(2021·山东卷)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mL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10%NaOH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mL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2%CuSO4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A.1 B.2 C.3 D.4
考点4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11.(2023·山东卷)鉴别浓度均为的、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A.测定溶液 B.滴加酚酞试剂
C.滴加溶液 D.滴加饱和溶液
1.(2025·山东淄博·三模)实验室根据化学试剂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少量白磷可选用乙醇液封 B.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C.AgBr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D.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2.(2025·山东聊城·二模)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和试剂保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做钾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应佩戴护目镜 B.苯酚沾到皮肤上,依次用乙醇、水冲洗
C.液溴保存时,常加少量水进行液封 D.蒸馏液体时出现暴沸,停止加热并立即补加沸石
3.(2025·山东济宁·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通过CuSO4溶液可除去C2H2中的H2S杂质
B.用浓氨水溶解试管内壁上的氯化银固体
C.实验室取用少量白磷时,可在水中用小刀进行切割
D.用过滤法分离苯和三溴苯酚的混合物
4.(2025·山东泰安·一模)泰山豆腐,古法精制,源远流长。选豆为先,洗净浸泡,磨浆为次,滤浆以布,点浆于釜,点卤为要,压制成型,豆腐乃成。该工艺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研磨 B.过滤 C.渗析 D.聚沉
5.(2025·山东淄博·一模)有关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点燃前,需检验其纯度
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金属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醇、水冲洗
6.(2025·山东日照·二模)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合理的是
A.乙醇制备乙烯:③⑤ B.反萃取法提取碘单质:②④⑤⑥
C.提纯混有泥沙的苯甲酸:①②③ D.分离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②③⑤⑥
7.(2025·山东聊城·一模)某苯甲酸样品中含少量氯化钠和泥沙,实验室提纯苯甲酸,下列实验仪器必须用到的有
A.②④⑦⑧ B.①②⑥⑨ C.③②⑧⑨ D.①②③⑥
8.(2025·山东淄博·三模)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NaHCO3固体 B.制备AlCl3固体
C.比较Cl2和I2的氧化性 D.验证牺牲阳极法保护铁
9.(2025·山东滨州·二模)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 B.收集
C.制备乙酸乙酯 D.保护铁件
10.(2025·山东济宁·一模)下列实验装置设计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可证明碱性:Ca(OH)2>NH3·H2O B.用乙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C.用丙装置可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D.用丁装置可制备甲酸
11.(2025·山东泰安·一模)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步骤
A 除去NH3中的H2O(g) 将气体通过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B 检验溴乙烷中的官能团 加热溴乙烷和2 mL5%NaOH混合溶液,停止加热后,取水层于试管中,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几滴2%AgNO3溶液
C 制备乙酸乙酯 向试管中加入3 mLCH3COOH,再加入3 mL C2H5OH和碎瓷片加热
D 银氨溶液的配制 向试管中加入1 mL2%AgNO3溶液,边振荡加入2%氨水溶液至沉淀恰好溶解
12.(2025·山东烟台、德州、东营·一模)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灼烧法鉴别淀粉和纤维素
B.用KMnO4溶液除去C2H2中的H2S
C.用NaHCO3溶液鉴别苯酚和乙酸溶液
D.用溴水鉴别苯和甲苯
13.(2025·山东日照·二模)甲苯经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钾,再经酸化可得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100℃左右升华),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甲苯中加入合适的冠醚,可以加快高锰酸钾氧化甲苯的速率
B.“加热回流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MnO4→+MnO2↓
C.若“趁热过滤”所得滤液仍呈紫色,可加少量NaHSO3溶液使紫色褪去,重新过滤
D.“操作 X”包括过滤、洗涤、低温烘干、重结晶
14.(2025·山东青岛·一模)实验室提取桂花精油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①”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B.“操作②”为过滤,所得的石油醚可循环利用
C.“乙醇洗涤”可提高桂花精油的收率
D.“减压蒸馏”可防止桂花精油在较高温度下变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2 化学实验基础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实验室安全 (5年1考) 2023山东卷第4题 山东卷选择题对化学实验基础的考查比较重视,不回避最基础的实验常识,如实验室事故处理、试剂的保存和仪器的使用等,这些都是近年高考的热门命题点,特别是2025年高考题,选择题中通过两道选择题考查了试剂的保存和实验仪器的选用。而有关实验装置图——目的分析型的题目则基本没有涉及。
考点2 试剂的保存、取用与仪器的使用 (5年5考) 2025山东卷第3题 2025山东卷第11题 2022山东卷第2题 2021山东卷第3题 2021山东卷第11题
考点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5年4考) 2024山东卷第6题 2023山东卷第8题 2022山东卷第6题 2021山东卷第7题
考点4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5年1考) 2023山东卷第6题
考点1 实验室安全
1.(2023·山东卷)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的硼酸溶液冲洗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
【答案】A
【解析】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故A错误;
B.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尽可能减少酸或碱对眼睛的伤害,再用20%的硼酸中和残余的碱,故B正确;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正确;
D.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所以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故D正确;
答案为A。
考点2 试剂的保存、取用与仪器的使用
2.(2025·山东卷)实验室中,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液溴加水封保存在广口试剂瓶中 B.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C.高锰酸钾与苯酚存放在同一药品柜中 D.金属锂保存在盛有煤油的广口试剂瓶中
【答案】B
【解析】A.液溴为液体,应使用细口瓶保存,广口瓶通常用于固体,加水封正确但试剂瓶选择错误,A错误;
B.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棕色细口瓶避光且适合液体保存,B正确;
C.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苯酚有还原性,两者混合可能反应,不能放在同一药品柜中,C错误;
D.锂密度小于煤油,无法被煤油浸没隔绝空气,保存方法错误,应保存在固体石蜡油中,D错误;
故选B。
3.(2025·山东卷)完成下列实验所用部分仪器或材料选择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 仪器或材料
A 灼烧海带 坩埚、泥三角
B 加热浓缩溶液 表面皿、玻璃棒
C 称量固体 电子天平、称量纸
D 量取稀 移液管、锥形瓶
【答案】A
【解析】A.灼烧海带需在坩埚中进行,并用泥三角支撑坩埚于铁架台上加热,仪器选择正确,A正确;
B.加热浓缩NaCl溶液应使用蒸发皿(而非表面皿)和玻璃棒,表面皿无法直接加热,B错误;
C.NaOH易潮解且腐蚀性强,称量时应置于烧杯或表面皿中,而非称量纸上,C错误;
D.量取25.00mL的稀硫酸可以用25mL的移液管量取,并注入锥形瓶中,但移液管需要洗耳球配合使用,D错误;
故选A。
4.(2022·山东卷)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答案】C
【解析】A.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避光保存,A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B正确;
C.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易挥发,且能够溶解塑料,故其不能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应该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错误;
D.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后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广口瓶中、阴冷处密封保存,D正确;
故答案为:C。
5.(2021·山东卷)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④不可加热 B.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 D.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
【答案】A
【分析】①是锥形瓶,②是酸式滴定管,③是蒸馏烧瓶,④是容量瓶,⑤是梨形分液漏斗
【解析】A.锥形瓶可以加热,但需要加石棉网,容量瓶不能加热,A项符合题意;
B.酸式滴定管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都不能作反应容器,B项不符合题意;
C.蒸馏烧瓶用于蒸馏操作,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操作,分离相互不溶解的液体,两者均可用于物质分离,C项不符合题意;
D.酸式滴定管带有旋塞、容量瓶带有瓶塞、分液漏斗带有瓶塞和旋塞,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021·山东卷)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NaCl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FeCl3溶液
C 测定NaOH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AB
【解析】A.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选项中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A符合题意;
B.往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并加热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B符合题意;
C.用标准稀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可测定出氢氧化钠的浓度,取待测液时需选取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则盛装标准盐酸溶液,所以所选仪器还应有碱式滴定管,C不符合题意;
D.制备乙酸乙酯时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所选试剂中缺少浓硫酸,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考点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7.(2024·山东卷)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A.调控滴定速度 B.用试纸测定溶液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答案】A
【解析】A.调控酸式滴定管的滴加速度,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向内扣住玻璃活塞,手心空握,所以A选项的操作符合规范;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B操作不规范;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C操作不规范;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该在试管上方竖直悬空,D操作不规范;
故选A。
8.(2022·山东卷)实验室用基准配制标准溶液并标定盐酸浓度,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并以盐酸滴定标准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量筒量取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B.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
C.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固体
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
【答案】A
【解析】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并以盐酸滴定Na2CO3标准溶液,则应将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将待测盐酸置于酸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A.量筒的精确度不高,不可用量简量取Na2CO3标准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5.00 mL 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A说法错误;
B.Na2CO3溶液显碱性,盛放Na2CO3溶液的容器不能用玻璃塞,以防碱性溶液腐蚀玻璃产生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而将瓶塞粘住,故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标准溶液,B说法正确;
C.Na2CO3有吸水性且有一定的腐蚀性,故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Na2CO3固体,C说法正确;
D.Na2CO3溶液显碱性,甲基橙滴入Na2CO3溶液中显黄色,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之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故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9.(2023·山东卷)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
②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
③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④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对于上述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即可
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即可判定达滴定终点
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
D.滴定读数时,应双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
【答案】C
【解析】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然后玻璃塞旋转180度后再倒置一次,故A错误;
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回原色,才是达到滴定终点,故B错误;
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C正确;
D.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不能一上一下拿持滴定管,会造成误差,故D错误;
答案为C。
10.(2021·山东卷)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mL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10%NaOH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mL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2%CuSO4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第1处错误: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的醛基时,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否则作水解催化剂的酸会将氢氧化铜反应,导致实验失败,题干实验过程中蔗糖水解后溶液未冷却并碱化;第2处错误: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不能用玻璃瓶塞,否则NaOH与玻璃塞中SiO2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会导致瓶盖无法打开,共2处错误,故答案为B。
考点4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11.(2023·山东卷)鉴别浓度均为的、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A.测定溶液 B.滴加酚酞试剂
C.滴加溶液 D.滴加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溶液显弱碱性,溶液显强碱性,溶液显酸性,则测定溶液是可以鉴别出来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显弱碱性,溶液显强碱性,滴入酚酞溶液,两种溶液颜色变色深浅不一样,溶液显酸性,滴入酚酞不变色,则滴加酚酞试剂是可以鉴别出来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滴入碘化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液面会由无色变成黄色,振荡后会变成无色,而溶液,溶液滴入碘化钾溶液后,因不与两者反应而没有现象,则仅用滴加溶液无法鉴别,则C符合题意;
D.饱和溶液和溶液不反应,和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则滴入饱和溶液是可以鉴别出来的,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2025·山东淄博·三模)实验室根据化学试剂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少量白磷可选用乙醇液封 B.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C.AgBr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D.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答案】A
【解析】A.白磷性质活泼,暴露在空气中易自燃,通常保存在水中(水封)以隔绝空气。乙醇易燃,且白磷在乙醇中可能更易发生反应或增加火灾风险,因此不宜选用乙醇液封,A错误;
B.氢氟酸(HF)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SiO2)反应,腐蚀玻璃,故应保存在塑料瓶(如聚乙烯瓶)中,B正确;
C.溴化银(AgBr)具有光敏性,见光易分解(2AgBr=2Ag + Br2),棕色瓶可避光;广口瓶常用于固体试剂的保存,C正确;
D.金属钠(Na)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水和氧气反应,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可隔绝空气和水分,D正确;
故选A。
2.(2025·山东聊城·二模)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和试剂保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做钾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应佩戴护目镜 B.苯酚沾到皮肤上,依次用乙醇、水冲洗
C.液溴保存时,常加少量水进行液封 D.蒸馏液体时出现暴沸,停止加热并立即补加沸石
【答案】D
【解析】A.钾与水反应剧烈,做钾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应佩戴护目镜,故A正确;
B.苯酚易溶于酒精,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苯酚沾到皮肤上,依次用乙醇、水冲洗,故B正确;
C.溴易挥发,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液溴保存时,常加少量水进行液封,故C正确;
D.蒸馏液体时出现暴沸,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沸石,故D错误;
选D。
3.(2025·山东济宁·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通过CuSO4溶液可除去C2H2中的H2S杂质
B.用浓氨水溶解试管内壁上的氯化银固体
C.实验室取用少量白磷时,可在水中用小刀进行切割
D.用过滤法分离苯和三溴苯酚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A.CuSO 溶液可与H2S反应生成CuS沉淀,H S + CuSO = CuS↓ + H2SO4,而乙炔(C2H2)不与CuSO4溶液反应,可用此方法除去H2S杂质,A正确;
B.浓氨水能与AgCl反应生成可溶的[Ag(NH3)2] 配离子,AgCl + 2NH3 = [Ag(NH3)2] + Cl ,即可以用浓氨水溶解试管内壁上的氯化银固体,B正确;
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在水中能隔绝氧气,因此在水中切割可防止白磷燃烧,C正确;
D.苯是有机溶剂,三溴苯酚易溶于苯中,无法通过过滤分离,D错误;
故选D。
4.(2025·山东泰安·一模)泰山豆腐,古法精制,源远流长。选豆为先,洗净浸泡,磨浆为次,滤浆以布,点浆于釜,点卤为要,压制成型,豆腐乃成。该工艺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研磨 B.过滤 C.渗析 D.聚沉
【答案】C
【解析】A.磨浆为次其中包含了研磨,A正确;
B.滤浆以布是过滤豆浆的过程,B正确;
C.过程中无渗析,C错误;
D.卤水中含有电解质,遇到豆浆发生胶体的聚沉,D正确;
故选C。
5.(2025·山东淄博·一模)有关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点燃前,需检验其纯度
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金属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醇、水冲洗
【答案】C
【解析】A.H2为易燃气体,在点燃前需验纯,A正确;
B.溶液应盛放在细口瓶中,因为浓硝酸见光发生分解,需要避光保存,因此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正确;
C.与二氧化碳反应,与水也可剧烈反应,故金属着火,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可用沙土盖灭,C错误;
D.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物质中,苯酚沾到皮肤上后应立即用乙醇冲洗,稀释后再用水冲洗,D正确;
故答案选C。
6.(2025·山东日照·二模)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合理的是
A.乙醇制备乙烯:③⑤ B.反萃取法提取碘单质:②④⑤⑥
C.提纯混有泥沙的苯甲酸:①②③ D.分离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②③⑤⑥
【答案】A
【解析】A.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在17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则乙醇制备乙烯时需要用到蒸馏烧瓶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故A合理;
B.反萃取法提取碘单质时,不需要用到球形冷凝管②、酸式滴定管④、蒸馏烧瓶⑤,故B不合理;
C.提纯混有泥沙的苯甲酸时,不需要用到球形冷凝管②、温度计③,故C不合理;
D.分离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为蒸馏,蒸馏需要用到直形冷凝管,不需要用到球形冷凝管②,故D不合理;
故选A。
7.(2025·山东聊城·一模)某苯甲酸样品中含少量氯化钠和泥沙,实验室提纯苯甲酸,下列实验仪器必须用到的有
A.②④⑦⑧ B.①②⑥⑨ C.③②⑧⑨ D.①②③⑥
【答案】D
【解析】实验室提纯苯甲酸需要用到的操作有过滤、重结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等,答案选D。
8.(2025·山东淄博·三模)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NaHCO3固体 B.制备AlCl3固体
C.比较Cl2和I2的氧化性 D.验证牺牲阳极法保护铁
【答案】C
【解析】A.极易溶于水,直接将通入饱和食盐水会发生倒吸,因此通入的导管口应在广口瓶瓶口处,而将通入气体的导气管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不符合题意;
B.溶液在空气中直接加热会促进水解而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再受热分解可能生成,不能制备固体,B不符合题意;
C.向高锰酸钾固体中滴加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将氯气通入到溶液中,若溶液变蓝,则可说明氯气将氧化为,能比较Cl2和I2的氧化性强弱,C符合题意;
D.该装置为原电池,比活泼,作负极,被氧化为,不断被腐蚀,而作为正极的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但本实验中未生成,滴加溶液不能验证牺牲阳极法保护铁,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5·山东滨州·二模)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 B.收集
C.制备乙酸乙酯 D.保护铁件
【答案】B
【解析】A.固体Na燃烧制备,应该在坩埚中进行,故不选A;
B.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故选B;
C.制备乙酸乙酯时,收集乙酸乙酯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故不选C;
D.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铁件,铁件应该与活泼性大于铁的金属相连,铁作正极,故不选D;
选B。
10.(2025·山东济宁·一模)下列实验装置设计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可证明碱性:Ca(OH)2>NH3·H2O B.用乙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C.用丙装置可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D.用丁装置可制备甲酸
【答案】C
【解析】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用于检验氨气生成,生成氨气是因为氧化钙溶于水放热,促进浓氨水分解,没有涉及强碱制弱碱的反应,无法比较二者碱性强弱,A错误;
B.食盐水中提取 NaCl 应采用蒸发的方法,应该用蒸发皿,不能用坩埚加热,B错误;
C.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若产生白烟,则证明生成了氨气,能达到实验目的,C正确;
D.用足量的酸性氧化甲醇通常会生成 而难以得到甲酸,D错误;
故选C。
11.(2025·山东泰安·一模)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步骤
A 除去NH3中的H2O(g) 将气体通过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B 检验溴乙烷中的官能团 加热溴乙烷和2 mL5%NaOH混合溶液,停止加热后,取水层于试管中,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几滴2%AgNO3溶液
C 制备乙酸乙酯 向试管中加入3 mLCH3COOH,再加入3 mL C2H5OH和碎瓷片加热
D 银氨溶液的配制 向试管中加入1 mL2%AgNO3溶液,边振荡加入2%氨水溶液至沉淀恰好溶解
【答案】BD
【解析】A.无水氯化钙不仅能够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NH3,因此不能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NH3,而应该使用碱石灰干燥,A错误;
B.要检验溴乙烷中的官能团,应该使有机物中的溴原子转化为溴离子,然后用AgBr的不溶性进行检验,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充分加热溴乙烷和2 mL5%NaOH混合溶液,停止加热后冷却,然后取水层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硝酸,中和未反应的NaOH溶液,使溶液显酸化,然后再加入几滴2%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就证明水溶液中含有Br-,则原有机物中含有C-Br键,B正确;
C.制备乙酸乙酯时,应该先向试管中加入3 mL C2H5OH,然后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加入3 mLCH3COOH,加入碎瓷片,然后再进行加热操作,C错误;
D.要配制银氨溶液,操作方法是:向试管中加入1 mL2%AgNO3溶液,边振荡加入2%氨水溶液,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就得到银氨溶液,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D。
12.(2025·山东烟台、德州、东营·一模)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灼烧法鉴别淀粉和纤维素
B.用KMnO4溶液除去C2H2中的H2S
C.用NaHCO3溶液鉴别苯酚和乙酸溶液
D.用溴水鉴别苯和甲苯
【答案】C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均为糖类,燃烧现象相同,A错误;
B.高锰酸钾也会氧化乙炔,不能保留乙炔,B错误;
C.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泡的为乙酸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苯酚钠溶液,C正确;
D.加入溴水,振荡后静置,苯、甲苯出现的现象都为下层无色、上层呈橙红色,用溴水不能鉴别苯、甲苯,D错误;
故选C。
13.(2025·山东日照·二模)甲苯经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钾,再经酸化可得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100℃左右升华),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甲苯中加入合适的冠醚,可以加快高锰酸钾氧化甲苯的速率
B.“加热回流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MnO4→+MnO2↓
C.若“趁热过滤”所得滤液仍呈紫色,可加少量NaHSO3溶液使紫色褪去,重新过滤
D.“操作 X”包括过滤、洗涤、低温烘干、重结晶
【答案】B
【分析】向甲苯和水中加入高锰酸钾加热回流氧化生成苯甲酸钾和二氧化锰,趁热过滤分离两者,再向冷却后的滤液中加浓盐酸酸化得到微溶于冷水的苯甲酸,再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重结晶得到苯甲酸。
【解析】A.在甲苯中加入合适的冠醚可与K+结合,将携带进入甲苯中,使游离或裸露的反应活性很高,加快高锰酸钾氧化甲苯的速率,故A正确;
B.化学方程式原子不守恒,故B错误;
C.KMnO4与NaHSO3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硫酸钠、硫酸钾和水,通过过滤分离MnO2和苯甲酸钾,故C正确;
D.由于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100℃左右升华,故酸化后的苯甲酸固体经过过滤、洗涤、低温烘干、重结晶得到苯甲酸产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4.(2025·山东青岛·一模)实验室提取桂花精油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①”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B.“操作②”为过滤,所得的石油醚可循环利用
C.“乙醇洗涤”可提高桂花精油的收率
D.“减压蒸馏”可防止桂花精油在较高温度下变质
【答案】B
【分析】向桂花中加入石油醚,充分振荡,过滤,分离除去不溶物,得到溶液,然后根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将溶液进行蒸馏,分离出沸点低的石油醚和桂花浸膏,再向桂花浸膏中加入无水乙醇回流1小时,进行抽滤,并用乙醇洗涤固体残渣,充分回收桂花精油,将分离得到溶液进行减压蒸馏,分离得到桂花精油。
【解析】A.“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操作,该操作名称为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A正确;
B.“操作②”为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混合物,名称为蒸馏,所得的沸点较低的石油醚可循环利用,B错误;
C.残留在固体上的桂花精油能够溶于乙醇,“乙醇洗涤”抽滤时的固体残渣,可提高桂花精油的收率,C正确;
D.桂花精油不稳定,高温易变质。利用物质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降低的性质进行“减压蒸馏”就可防止桂花精油在较高温度下变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