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素养评价卷(1_3单元)(试题)-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综合素养评价卷(1_3单元)(试题)-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素养评价卷
考试范围:1~3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12分)
1.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是( )。
A.7×(8-3) B.(45-21)÷6 C.67+(30-25)
2.我们在写字时要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里的“一寸”是指手距离笔尖约( )比较合适。
A.33米 B.33厘米 C.33分米 D.33毫米
3.下面是4位小朋友跑步比赛的成绩,其中跑得最快的是( )。
姓名 小莆 小田 小顶 小墩
成绩 96秒 1分55秒 2分 1分28秒
A.小莆 B.小田 C.小顶 D.小墩
4.下面的算式中,先算减法的是( )。
A.20-7×2 B.24÷(9-6) C.48÷6-4
5.文文看到的是图( )。
A. B. C. D.
6.洋蒲桃,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扶桑,可作药用。某水果店购进8盒洋蒲桃,每盒9个,______,还剩多少个洋蒲桃?列式为(8-3)×9,横线上应填( )。
A.卖出3个 B.卖出3盒 C.又购进3盒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39分)
7.
小明吃了2块,是个蛋糕;
妈妈吃了3块,是个蛋糕;
爸爸吃了4块,是个蛋糕;
剩下( )块,是个蛋糕。
<<<
8.
=6千克 =( )千克 =( )千克
9.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0.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长1318( )。
(2)一袋大米重5( )。
(3)一部手机大约厚7( )。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1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千米=( )米 5厘米=( )毫米
70厘米=( )分米 8000千克=( )吨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共10分)
13.一堆重6000千克的沙子,用一辆载重量2吨的卡车运,3次满载能运完。( )
14.计算24÷4+2时,先算4+2更简便。( )
15.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得多。( )
16.求比6个9的和少5的数是多少,列式为9×6-5。( )
17.5000千克的铁比5吨的棉花重。( )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共36分)
18.脱式计算。
294+6×8 (251-215)÷6 796-(200-9
19.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20.脱式计算。

21.算一算.
28厘米+72厘米=( )厘米 =( )分米
63毫米—23毫米=( )毫米=( )厘米
10毫米+3分米=( )毫米      8分米-8厘米=( )厘米
5厘米+8毫米=( )毫米       1米-4分米=( )分米
评卷人得分
五、解答题(共30分)
22.二年级64名师生去春游。还要租几辆小客车?
23.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实验小学新购进篮球20个,比足球的2倍还多6个。实验小学购进了多少个足球?
24.王叔叔家和李叔叔家相距18千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下图表示的是经过10分钟后他们所在的位置。
(1)这时王叔叔和李叔叔共走了全程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千米?
(2)照这样计算,再过多少分钟两人能够相遇?在图上画一画,说一说。
25.28人去划船。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2)如果租一条大船40元,租一条小船30元,哪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26.王叔叔和3名同事乘火车出差。
一等座票价 二等座票价
354元 245元
(1)如果他们往返都买二等座票,2000元够吗?
(2)请你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11月1日小学数学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D D B B B
1.C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别计算出带括号时和去掉括号后的结果,找到结果不变的即可。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A.7×(8-3)
=7×5
=35
7×8-3
=56-3
=53
因为35≠53,计算结果不相同。
B.(45-21)÷6
=24÷6
=4
45-21÷6,因为21÷6=3……3,所以45-21÷6的结果不等于4,计算结果不同;
C.67+(30-25)
=67+5
=72
67+30-25
=97-25
=72
因为72=72,所以计算结果相同。
故答案为:C
2.D
【分析】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手离笔尖一寸远,所以手距离笔尖约33毫米比较合理。
【详解】我们在写字时要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里的“一寸”是指手距离笔尖约33毫米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D
3.D
【分析】相同距离,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根据1分=60秒,将1分55秒、2分、1分28秒换算成秒,再比较,谁用的时间最短,那么就跑得最快。
【详解】1分55秒=115秒
2分=120秒
1分28秒=88秒
88秒<96秒<115秒<120秒
即1分28秒<96秒<1分55秒<2分
由此可知小墩所用时间最短,小墩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D
4.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算式,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式。没有括号是: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不同级运算,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据此结合选项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A.20-7×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B.24÷(9-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C.48÷6-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所以先算减法的是24÷(9-6)。
故答案为:B
5.B
【分析】观察图片,文文所在的位置在桌子后面,往前看可以看到完整的一个立着一个倒下的瓶子,立着的瓶子在文文的左边,倒下的在右边,据此作答。
【详解】
观察图片,由分析得,文文看到的应为。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题意,算式中的8是8盒洋蒲桃,减去3也就是去掉3盒,求出还剩的盒数,再和每盒的个数相乘,就是剩下的总个数,由此解答。
【详解】A.卖出3个,则先用每盒的数量和盒数相乘,求出总个数,再减去卖出的个数,是剩下的个数,即8×9-3,不符合题意;
B.卖出3盒,则用总盒数减去卖出的盒数,计算出剩下的盒数,再和每盒的数量相乘,即(8-3)×9,符合题意;
C.又购进3盒,则总数量应增加,而不能计算出还剩的数量,不符合题意。
所以横线上应该补充的条件是卖出3盒。
故答案为:B
7.见详解
【分析】由图可知,这块蛋糕被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整个蛋糕的,每份蛋糕是个。小明吃了2块,是个蛋糕;妈妈吃了3块,是个蛋糕;爸爸吃了4块,是个蛋糕;剩下1块,是个蛋糕。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1<2<3<4,所以<<<。
【详解】
小明吃了2块,是个蛋糕;
妈妈吃了3块,是个蛋糕;
爸爸吃了4块,是个蛋糕;
剩下1块,是个蛋糕。
<<<
8. 3 2
【分析】已知1个西瓜重6千克,且1个西瓜的重量等于2个哈密瓜的重量,所以用西瓜的重量除以2,即可得到1个哈密瓜的重量。
由图可知4个哈密瓜的重量等于6个菠萝的重量,先算出4个哈密瓜的重量为3×4千克,再用4个哈密瓜的重量除以6,就可得到1个菠萝的重量。
【详解】据分析可得:
6÷2=3(千克)
3×4÷6
=12÷6
=2(千克)
=6千克 =3千克 =2千克
9. ② ① ③
【分析】由题意得,从前面看时,可以看见三个几何体的正面。最左边的圆柱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中间的球看到的是一个圆,最右边的长方体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从上面看时,可以看见三个几何体的上面。最左边的圆柱看到的是一个圆,中间的球看到的也是一个圆,最右边的长方体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从右面看时,可以看见三个几何体的右面。最左边的圆柱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中间的球看到的是一个圆,最右边的长方体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且三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据此解答。
【详解】
10.(1)千米/km
(2)千克/kg
(3)毫米/mm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和千米。我们知道,食指宽大约1厘米,一支笔的长度约1分米,小学生展开双臂大约1米,连续步行10分钟所走的路程大概就是1千米;根据实际数据可知,计量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长度用千米作单位;计量一部手机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我们知道,两枚回形针大约重1克,两瓶矿泉水大约重1千克,两头牛的重量大约是1吨;根据实际数据,计量一袋大米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1)由分析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长1318千米。
(2)由分析可知,一袋大米重5千克。
(3)由分析可知,一部手机大约厚7毫米。
11. < > > <
【分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越小的分数就越大,分母越大的分数就越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越小,则分数越小,据此比较大小。
【详解】2<4,<;
4<6,>;
7>5,>;
3<7,<。
12. 4000 50 7 8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1厘米=1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10厘米=1分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1吨=1000千克进行单位换算。
【详解】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
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5厘米=50毫米;
因为10厘米=1分米,所以70厘米=7分米;
因为1吨=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8吨。
13.√
【分析】1000千克=1吨,6000千克里面有6个1000千克,也就是6个1吨,是6吨。用卡车满载的质量2吨乘3求出3次一共能运多少吨,再与6吨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6000千克=6吨
2×3=6(吨)
6吨=6吨,正好运完。则一堆重6000千克的沙子,用一辆载重量2吨的卡车运,3次满载能运完。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24÷4+2
=6+2
=8
若先算4+2=6,再算24÷6=4,结果错误。
所以,先算4+2更简便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15.×
【详解】直角的大小是固定的,与所在的位置或图形的大小无关。数学书封面和黑板上的直角都是直角,度数相同。
【分析】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得多。说法错误,直角都是一样大。
故答案为:×
16.√
【分析】用6乘9,再减5可求出比6个9的和少5的数是多少,列式为9×6-5,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求比6个9的和少5的数是多少,列式为9×6-5。”原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1吨=1000千克。将二者重量换算为同一单位,据此判断。
【详解】1吨=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即5000千克=5吨,铁和棉花都是5000千克(或5吨),质量相同,一样重。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342;6;692
【分析】294+6×8,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51-215)÷6,含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796-(200-96),含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详解】由分析可得:
294+6×8
=294+48
=342
(251-215)÷6
=36÷6
=6
796-(200-96)
=796-104
=692
19.8;72;9×(6+2)=72;32;109;141-4×8=109
【分析】第1题:先计算出6加2的和,再用9与这个和相乘,最终的结果是两个数的积,综合算式中有加法和乘法,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加法要加小括号。
第2题:先计算出4乘8的积,再用141减去这个积,最终的结果是两个数的差,综合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详解】
综合算式:9×(6+2)
=9×8
=72
综合算式:141-4×8
=141-32
=109
20.478;428;291
【分析】第1题,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第2题,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第3题,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详解】
=109+369
=478

=437-9
=428
=701-410
=291
21. 100 10 40 4 310 72 58 6
【详解】略
22.2辆
【分析】由图可知,64人去春游,一辆大客车坐了46人,剩余的人坐小客车,每辆小客车坐9人,先用减法求出剩余人数,再用剩余的人数除以每辆小客车可以坐的人数,即可求出要租几辆小客车,据此作答。
【详解】(64-46)÷9
=18÷9
=2(辆)
答:还要租2辆小客车。
23.7个
【分析】根据题意,用篮球的个数20个减多的6个,得到足球个数的2倍;再用足球个数的2倍除以2,即得到足球的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20-6)÷2
=14÷2
=7(个)
答:实验小学购进了7个足球。
24.(1),6千米;
(2)20分钟,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王叔叔和李叔叔家相距18千米,图中表示将这18千米平均分成了9份,那么每份的长度是18÷9;10分钟王叔叔骑自行车行驶了1份,李叔叔骑自行车行驶了2份,那么他们一共走了3份,据此即可算得两人共走了全程的几分之几,以及多少千米;
(2)因为10分钟两人行驶了3份路程,那么总共9份路程,用9÷3,即可算得需要多少个10分钟,又因为已经行驶了1个10分钟了,故减掉1个10分钟就是还需要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图见详解,据此解答。
【详解】18÷9=2(千米)
1+2=3(份),总共是9份,故两人共走了全程的;
3×2=6(千米)
答:王叔叔和李叔叔共走了全程的,是6千米。
9÷3=3(个)
3×10=30(分钟)
30-10=20(分钟)
答:再过20分钟两人能够相遇。
图如下:
25.(1)可租7条小船;或可租4条小船和2条大船;或可租1条小船和4条大船
(2)租1条小船和4条大船
【分析】(1)根据题意,可先用总人数28人分别除以小船限坐人数4人和大船限坐人数6人,找到没有余数的结果,从而找到符合题意的一种方案;再依次减少小船数量增加大船数量,用两种船的限坐人数乘条数,分别求出两种船可坐的人数,再把两种船可坐的人数相加求到总人数,找到总人数(或总座位数)等于28的方案即可。
(2)在符合条件的方案中,用租一条小船或租一条大船的价钱乘它们的条数,分别求到两种船各需要的钱数,再把两种船的钱数相加,求到总钱数;最后比较各方案的总钱数,找到总钱数最少的即为最省钱的方案。据此解答。
【详解】(1)28÷4=7(条)
28÷6=4(条)……4(人)
所以,首先可以租7条小船;
6×4+1×6
=24+6
=30(个)
30-28=2(个)(空2个座位)
5×4+2×6
=20+12
=32(个)
32-28=4(个)(空4个座位)
4×4+2×6
=16+12
=28(个)(每条船都坐满)
所以,可以租4条小船和2条大船;
3×4+3×6
=12+18
=30(个)
30-28=2(个)(空2个座位)
2×4+4×6
=8+24
=32(个)
32-28=4(个)(空4个座位)
1×4+4×6
=4+24
=28(个)(每条船都坐满)
所以,可以租1条小船和4条大船;
答:可以租7条小船,也可以租4条小船和2条大船,还可以租1条小船和4条大船。
(2)方案一:租7条小船:
30×7=210(元)
方案二:租4条小船和2条大船:
30×4+40×2
=120+80
=200(元)
方案三:租1条小船和4条大船:
30×1+40×4
=30+160
=190(元)
190<200<210
答:租1条小船和4条大船最省钱。
26.(1)够
(2)问题:如果他们往返都买一等座票,需要多少钱? 2832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总共有3+1人,每人往返共2趟,四个人则有8趟,用8×245求得总价钱,再与2000比较即可。
(2)所提问题合理即可。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他们往返都买一等座票,需要多少钱?在(1)的基础上,乘354即可解答。
【详解】(1)(3+1)×2
=4×2
=8(趟)
8×245=1960(元)
1960<2000
答:2000元够。
(2)问题:如果他们往返都买一等座票,需要多少钱?
(3+1)×2
=4×2
=8(趟)
8×354=2832(元)
答:需要2832元。
(答案不唯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