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苏州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苏州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二)
(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亲近自然,徜 ① 徉其中,你会感动于自然,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使我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到大自然中去!
千千世界丰富而深沉,在大自然的垂爱中,我们见证了太多美好。进入绚烂的春天,我们看见初春田野上一家人以温情化解分qí ② ;漫步秋天的北海,我们感动于史铁生在那片烂漫的菊花中领悟生命的真谛;走进温晴的冬天,我们体会济南人心中有了着 ③ 落的幸福……走过四季,走进自然,我们领略叫天子(云雀)从草间直窜云霄的身影,体悟童真的美好;观察雨中荫bì ④ 红莲的荷叶,我们深感母爱的细腻伟大……凡此种种,都会让你由衷地感慨生命之美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正楷或行楷)。(4分)
①徜徉( ) ②分qí( ) ③着落( ) ④荫bì( )
(2)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喜欢”“应该”“愿意”“是”“走”都属于动词。
B.“敌人夹着尾巴跑了”此句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
C.“小气——吝啬”“请求——恳求”都属于近义词。
D.“令尊”“惠存”是敬辞,“鄙人”“高见”是谦辞。
2.漫步诗词文苑,感受四季情感。七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魅力四季”开展语文活动。请把下面空缺的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8分)
风花水月,为我们描绘了或清新,或凄美,或伤感的意境。春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① ,还有各种花的香”(《春》),是朱自清带给我们嗅觉上的清新之感;秋风中②“ ,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秋夜行船,③“ ,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描绘的清江月影美景;柳絮纷飞,④“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营造的凄凉悲惋氛围;⑤“ , ”(《江南逢李龟年》)却寓含着杜甫个人身世之悲和时代落幕的感慨。
3.下列五个句子填入文段空白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文学即是人学,表现“人”,是文学的永恒主题。_______。阅读这些“小人物”故事的过程,其实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的过程,那种虽平淡却绵长的温暖,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散。
①这些“小人物”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豪迈的言语,也没有火一样的愤怒与冰一样的沉静。
②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与杰出人物同行,感受崇高的震撼,沐浴于理想、责任、正义、气节、博爱、睿智的光辉之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③但是他们仍然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一种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④然而,社会中杰出人物毕竟是少数,“小人物”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体。
⑤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定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
A.①④⑤②③ B.②④①⑤③ C.①④⑤③② D.②④①③⑤
4.七年五班开展“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交友的诗词名句,你认为最不适合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庄子)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C.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请你仿照示例,另外设计两种活动。(2分)
示例:“君子之交”故事分享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甲方认为,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乙方认为,网络交友方式有弊,你支持哪一方?并谈谈理由。(3分)
二、阅读(45分)
(一)整本书阅读(4分)
5.阅读下面《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关题目。
选段(一)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贝,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 哦,原来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
(1)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选段(一)(二)中提及的两部书,请写出两部书的名称。(2分)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古人写诗,言简义丰。按照提示,对下面诗句进行赏析批注。
诗句 赏析角度 赏析批注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修辞 批注1:(1)
炼字 批注2:(2) 批注3:悬,是高悬、高挂的意思,也是“风正”的结果。顺风行船,微风和煦,白帆高高悬挂。“悬”字既展示了风的和顺与船帆的端直,又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平静和淡泊。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12分)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此》)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②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③,家人发箧④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⑤,虽多忌克⑥,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⑦,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①普:即赵普,北宋开国功臣。②阖(hé):关闭。③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叫“薨”。④箧(qiè):小箱子。⑤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⑥忌克:妒忌刻薄。⑦龌龊循默:拘谨、顾小节。
7.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殆”有“危险”“疑惑”“大概,恐怕”等义项,“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是“疑惑”的意思。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是“以……为乐”的意思,与“乐亦在其中矣”中的“乐”意思相同。
C.“少”有“数量少”“时间短”“不久”“年轻”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普少习吏事”中的“少”是“年轻”的意思。
D.“处决如流”中的“如”是“像,如同”的意思,与“逝者如斯夫”中的“如”意思相同。
8.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赵普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今天我们阅读《论语》同样获益匪浅,请从甲文中任选一则联系实际谈谈它对你的启示。(4分)
10.《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的论述,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乙文中赵普在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两方面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9分)
【材料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看书到听书,从无声到有声,用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读书姿态。有声阅读有哪些优势呢?某种程度上,有声阅读解放了双手、双眼,优质的声音、顿挫的情绪还有助于增进用户对内容的认知,让阅读成为“悦读”。与此同时,每个人的阅读需求不一样,传统的纸质书很难满足大量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而有声阅读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更为关键的是,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能够静下心来潜心读书,耐心咀嚼知识的时间颇为有限;而有声阅读只需灵活利用吃饭、通勤、户外娱乐等碎片化时间,就能随时随地开启阅读模式,用耳朵感知书里的精彩、体验阅读的愉悦。
(摘自《人民日报》2022.01.18,有删改)
【材料二】
作为有声阅读的方式之一,听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我们容易在听书时走神,再加上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在一些噪声环境中,如地铁、飞机的轰鸣等,对言语感知的干扰就很大。而且,听书时,朗读者的语气会影响我们自主理解书中字面的意思。另外,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在看书的时候,10%~15%的眼球运动是有“回溯”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经常会倒退重看。这个过程很快,我们有时候并没察觉,但这显然能加深我们对书的理解。听书却通常不会倒回去重听,所以自然会损失对一部分内容的理解,留下的印象可能不如看书深。
(摘自《听书太被动,看书才有用?》,有删改)
【材料三】
对成年国民听书习惯的考察发现,2023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6.3%)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高于2022年的35.5%,较2021年的平均水平(32.7%)提高了3.6个百分点。
(摘自《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24.04.23)
11.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习惯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写出两点)(2分)
12.小文计划在寒假期间阅读七年级下册的名著,但她纠结要不要采用“听书”的方式。请结合上述材料,拟发一条短信,给小文一些阅读建议。(4分)
1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听书成为一种新的读书姿态。
B.快节奏的生活限制了潜心读书、耐心咀嚼知识的时间。
C.目前,依然存在不少因素影响了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
D.看书时眼睛常会倒退重看,导致阅读的速度比听书慢。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6分)
花园(节选)
汪曾祺
①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②“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③草被压倒了。有时我的头动一动,倒下的草又慢慢站起来。我静静地注视它,很久很久,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有时,不在意,怜惜它的苦心,就算了。这种性格呀!那些草有时会吓我一跳的,它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当我看天上的云。我的鞋底是滑的,草磨得它发了光。
④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嘻,难闻死人。沾上身子了,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⑤紫苏的叶子上的红色呵,暑假快过去了。
⑥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嗤,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⑦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⑧有时一只鸟冒冒失失飞进那个花厅里,于是大家赶紧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甚至把自己帽子向空中摔去。可怜的东西这一来完全没了主意,只是横冲直撞地乱飞,碰在玻璃上,弄得一身蜘蛛网,最后大概都是从两椽之间空隙脱走。
⑨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祖母的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常常是我换新。对于这个孝心的报酬是有需掐花供奉时总让我去,父亲一醒来,一股香气透进帐子,知道桂花开了,他常是坐起来,抽支烟,看着花,很深远的想着甚么。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蜡梅的朵子,再掺着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瓷碟子里放在妈和二伯母妆台上,再去上学。我穿花时,服伺我的女佣人小莲子,常拿着掸帚在旁边看,她头上也常戴着我的花。
⑩我们那里有这么个风俗,谁拿着掐来的花在街上走,是可以抢的,表姐姐们每带了花回去,必是坐车。她们一来,都得上园里看看有甚么花开得正好,有时竟是特地为花来的。掐花的自然又是我。我乐于干这项差事,爬在海棠树上,梅树上,碧桃树上,丁香树上,听她们在下面说:“这枝,唉,这枝这枝,再过来一点,弯过去的,喏,唉,对了对了!”冒一点险,用一点力,总给办到。有时我也贡献一点意见,以为某枝已经盛开,不两天就全落在台布上了,某枝花虽不多,样子却好。有时我陪花跟她们一道回去,路上看见有人看过这些花一眼,心里非常高兴。碰到熟人同学,路上也会分一点给她们。
我爱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我自低头有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地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他们都说这是不好的,有甚么不好呢?
大雨忽然来了。一个青色的闪照在槐树上,我赶紧跑到柴草房里去。那是距我所在处最近的房屋。我爬上堆近屋顶的芦柴上,听水从高处流下来,响极了,匐——,空心的老桑树倒了,葡萄架塌了,我的四周越来越黑了,雨点在我头上乱跳。忽然一转身,墙角两个碧绿的东西在发光!哦,那是我常看见的老猫。老猫又生了一群小猫了。原来它每次生养都在这里。我看它们揽着吃奶,听着雨,雨慢慢小了。
四月二日。月光清极。夜气大凉。似乎该再写一段作为收尾,但又似无须了。便这样吧,日后再说。逝者如斯。
(选自《中学生阅读》)
14.打开作者的记忆宝箱,我们能找到作者哪些童年趣事?请参照示例,再写四个。(4分)
示例:拔巴根草;赶走飞进花厅的鸟
① ② ③ ④
15.仿照示例,设计朗读卡(提示:可以从重音、语气等角度设计)。(4分)
示例:【原文】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嗤,蹦出来了。
【朗读设计】朗读时,“这儿了”可以重读,读出“我”认真聆听的和发现蟋蟀时的惊喜;整句话可以用欢快的语气朗读,表现出“我”一心扑在游戏中的童真童趣。
【原文】这枝,唉,这枝这枝,再过来一点,弯过去的,喏,唉,对了对了!
16.都说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有时看似平淡的词句同样极有韵味,极有情致,汪曾祺的文章就是这样,值得细细品味。请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4分)
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
17.小温想建议教材编委将本文选入七上第三单元,你觉得合适吗?请根据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和单元目录,并结合本文,说说自己的理由。(4分)
【单元导语】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
【单元课文】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 往事依依/于漪 11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
三、作文(60分)
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春大步流星走来,朱自清妙笔一挥,记录了春最美的样子;当冬翩然而至时,老舍满怀爱意,镌刻了冬天最美的模样;莫怀戚一家散步时小分歧的化解,描摹了和谐有爱的家庭模样;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都定格为鲁迅童年记忆中最难忘的样子……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一些难忘的景、人、物,请以“我要记住你的样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 cháng 歧 zhuó 蔽
(2)前三单元的学习,使我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到大自然中去!(或: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我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到大自然中去!)
(3)D
2.混着青草味儿 秋风萧瑟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D
4.(1)D
(2) 示例: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征文比赛/舞台剧比赛等) “网络交友利弊”辩论赛
(3)示例一:我支持甲方。网上交友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想与身边的朋友交谈总会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支持乙方。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难得有真心话说,而且网上所说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5.(1) 《山海经》 《天演论》 (2) C
6.对偶,“潮平”对“风正”,“两岸阔”对“一帆悬”,对仗工整,描绘出江水与岸齐平,春风吹拂,船帆高挂的画面,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示例一:“阔”是开阔的意思,也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潮平两岸阔,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人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阔”字写出了江面因风正一帆悬。阔字表现了春潮上涨而开阔无边的场景,也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示例二:“正”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
7.B
8.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则在学习态度给了我启示:只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优点,善于向他人学习,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人,都可从中得到提高。
10.①学习态度:从他“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可见他是一个态度专注且能够持之以 恒的人。②修身做人:从他年少时“寡学术”,后来在太祖的劝说下发奋读书,可见他是一个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
【乙】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常用读书这件事来劝他。赵普到了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就关上门,打开书箱取出书来,整天读书。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如同流水一样顺畅。(赵普)去世以后,家里人打开书箱查看,发现里面原来是二十篇《论语》。赵普性格深沉有城府,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他能够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11.①2023年我国有三成以上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②成年国民听书主要通过移动有声APP平台、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等形式。
12.示例:小文,听书是一种新的读书方式,有很多优势,比如能解放双手双眼,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还能让阅读成为“悦读”。但听书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在一些噪声环境中会受干扰,对内容的理解可能不如看书深刻。寒假时间比较充裕,如果名著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你可以选择听书,感受听书的乐趣;如果名著内容较复杂,需要深入理解,建议你还是看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13.D
14.捉“都溜” 捉蟋蟀,喂蟋蟀 院子里掐花 弄含羞草,听雨看猫。
15.朗读时,“这枝”可以轻读,“这枝这枝”“对了对了!”可以重读,读出她们发现认为更好看的花枝时的兴奋与欢快;整句话要用欢快的语气朗读,表现出掐花的喜悦开心和天真。
16.示例①:通过“举”“蹑手蹑脚”“找”等一系列动作,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我全神贯注捉“都溜”时的情景,充满童趣,表现了孩童爱玩的天性。
示例②:运用短句,给人想象空间,“拍”“得了”,写出我捉“都溜”时的得意与喜悦之情,富有画面感。
17.示例一:适合入课本,课本第三单元主要是写学习生活,了解不同时代年少儿童的学习状况的成长经历。这篇文章主要记述小时候“我”拔草牙槽,抓蟋蟀,掐花等童年乐事,突出“我”的童真与欢乐,符合单元学习目标。
示例二:不适合纳入课本,虽然《花园》这篇文章回忆了童年,突出童真和欢乐。但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写回忆童年生活的。类型有点相似,课本内容有限,不宜选择类型相同的,可以当作必读篇目推荐。
18.【例文】:
我要记住你的样子
时光匆匆,如潺潺溪流,不经意间带走了许多回忆,但你的样子,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因考试失利而心情低落,独自徘徊在街头。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我却浑然不觉,满心都是对自己的失望与沮丧。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是你,我的朋友。
你穿着厚厚的棉衣,脸被冻得红扑扑的,但眼神中却满是关切。你快步走到我身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柔地说:“别难过了,一次考试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你的声音如春风般温暖,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
我抬起头,看着你真诚的眼睛。那眼睛里闪烁着信任与鼓励的光芒,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你微笑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我黑暗的世界。
接着,你拉起我的手,说:“走,我们去散散心。”你的手温暖而有力,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安慰。我们漫步在街头,你一路上都在给我讲笑话,逗我开心。你的幽默风趣让我渐渐忘记了烦恼,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到了分别的时候,你再次鼓励我:“加油,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你用力地握了握我的手,然后转身离去。望着你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你的样子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关切的眼神、温暖的笑容、鼓励的话语,都给予我无穷的力量,让我有勇气去面对一切挑战。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但你的样子永远鲜活在我的记忆里。我要记住你的样子,记住你在我最失落时给予的温暖与鼓励,记住我们之间那份珍贵的友谊。这份记忆,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