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本学期,我们进入名人的生活,认识了和善而正直的藤野先生,了解了朱德母亲在恶劣社会环境中艰难bá(  )涉的一生……我们走进散文的时空,去欣赏那没有婆娑倩影却永远笔直挺立的白杨,去感悟连绵雨季里密匝匝鲜yú(  )的花朵中所蕴含的美丽风情……我们走近精美的建筑世界,认识中国石拱桥,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徜徉于苏州园林,陶醉于《清明上河图》,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恶劣   
婆娑   
密匝匝   
瞻    仰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bá     涉
鲜yú    
(3)将文中画线句子工整地抄写到下面。(3分)
2.(2分)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中细柳是一个地名,其中“军”的意思是军队,讲述的是周亚夫的军队在细柳营发生的故事。
B.复述是对原材料内容的复原表述;转述是对他人故事或话语的信息传递。二者都要把握原材料原信息的要点,都要求准确、完整。
C.哲理散文一般是披露作者思想历程,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让人获得思想启迪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以议论为主。
D.介绍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茅以异就是抓住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造型优美的特征予以介绍的。
3.(8分)默写。
望即是看,用目观瞧,用心感悟。望又不同于看,望是登高,望是远眺,望中更是杂有无尽的情思。王绩登东皋,望见的是“    ,    ”的秋日晚景(《野望》);崔颢登黄鹤楼,望见的是“    ,    ”美丽风光(《黄鹤楼》);杜甫在京城远望,望见的是“    ,    ”的残破景象(《春望》);朱敦儒在金陵城楼北望,见到的是     ,又想到“中原乱”,不禁悲从中来:    (《相见欢》)。
4.(8分)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我们的网络时代”综合性学习研究。
(1)第一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了近年流行的网络词汇和用语,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个:
杠精:指喜欢抬杠、与人争执的人,与过去的“抬杠”一词相比,更具贬义色彩。
家人们:常用于网络直播或社交媒体中,作为对观众的称呼,显得更加亲昵。
薅羊毛:指利用各种优惠活动或漏洞获取利益的行为,过去常被称为“捡便宜”。
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曾经非常火爆,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
雨女无瓜:与你无关。这句话曾经非常有趣,但现在也很少见了。
这些网络流行词语和用语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搜集整理前几年流行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的网络词语和用语后,做了以下总结:
网络词汇和用语往往是伴随着网络某一具体情境或事件产生的,如果网络词汇只是在某一特定语境下的表述,而这一情境又不具有普遍性,那么,随着情境的消失,这些词汇和用语就会很快失去生命力,失去吸引力。
这段总结中有一句话语序不当,请找出来并予以修改。(2分)
(3)AI软件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小黎同学发现,AI软件可以替自己写作文,只要输入题目和要求,AI就能快速地生发出一篇作文来,并且老师也发现不了破绽。作为同桌,你将怎样劝告小黎同学不要这样做。(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5.(14分)阅读《夜深花睡》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爱一切的花朵。在任何一个千红万紫的花摊上,各色花朵的壮丽交杂,成了都市中最美的点缀。
②其实我并不爱花圃,爱的是旷野上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的野花和那微风吹过大地时的感动。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花回家。对于离开泥土的鲜花,我总有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还是要买的。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
③在所有的花朵中,如果要说“最爱”,我选择一切白色的花,尤其是长梗的百合。
④许多年前,我尚在大西洋的小岛上过日子,那时,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我在家中种菜,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那种东西,艺术品位高,并不差的。我不买花。
⑤有一日,丈夫和我打开邮箱,又是一封求职被拒的回信。那一阵,其实并没有山穷水尽,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没有悲伤,可是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已不敢奢求。那是一种恐惧,眼看存款一日日减少,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这种情况只有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明白。
⑥我们眼看求职再一次受挫,没有说什么,去了大菜场,买了些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就出来了。不知怎么一疏忽,丈夫不见了,我站在大街上等,心事重重的。一会儿,丈夫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小束百合,兴冲冲地递给我,说:“百合上市了。”
⑦那一瞬间,我突然失了理智,向丈夫大叫起来:“什么时候了?什么经济能力?你有没有分寸,还去买花?!”说着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丢到地上,转身就跑。在举步的那一刹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我回头,看见丈夫呆了一两秒钟,然后弯下身,把那些撒在地上的花,慢慢拾了起来。
⑧我向他奔过去,喊着:“荷西,对不起。”我扑上去抱他,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回到家里,把那孤零零的三五朵百合放在水瓶里,我好像看见了丈夫的苦心。他何尝不想买上一大缸百合,可口袋里的钱不敢挥霍。毕竟,就算是一小束,也是他的爱情。
⑨那一次,是我的浮浅和急躁伤害了他。之后我们再没提过这件事。
⑩四年后,我去给丈夫上坟,进了花店,我跟卖花的姑娘说:“这五桶满满的花,我全买下,别担心价钱。”坐在满布鲜花的坟上,我盯住那一大片花色和黄土,眼睛干干的。
以后,凡是百合花上市的季节,我总是站在花摊前发呆。
一个清晨,我去了花市,买下了数百朵百合,在那间房中摆满了它们。在那清幽的夜晚,我打开家里所有的窗和门,坐在黑暗中,静静地让微风吹动那百合的气息。
那是丈夫逝去了七年之后。又是百合花开的季节了,看见它们,我就仿佛看见了多年丈夫弯腰从地上拾花的景象。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
(作者三毛)
(1)作者说,在所有花中,“最爱”的是长梗的百合,而这,缘于文中所述的一件什么事?(2分)
(2)文章④⑤两段记述了在大西洋小岛上时怎样的生活状况?记述这些有什么作用?(4分)
(3)文中两次写到丈夫弯腰从地上拾花的情形,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情感?(4分)
(4)本文所述故事极其简单,却能引发深度的思考。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①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刻,丈夫居然还买花送给妻子。物质生活极度困难时,该不该追求精神享受呢?(2分)
②情感的伤害,即使是道歉、弥补,能否修复内心的伤痕?(2分)
6.(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地沟油”上天
①2017年1月21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人们注视着HU497航班的波音787客机在跑道上滑翔、起飞……历时飞行11小时41分,于11月22日凌晨2点,飞机平稳降落在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②谁能想到,这架搭载了186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的飞机,跨洋飞行万里依靠的燃料竟是从“地沟油”中提取出来的。这种绿色环保的燃料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
③普通航煤对环境污染严重。航空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占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3%,仅2013年,飞机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7亿吨,这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让飞机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形势下,生物航煤的诞生可谓意义深远。
④生物航煤是以餐饮废油为主要原料生产加工的,以1:1的比例与普通航空煤油调制而成。生产过程首先会对餐饮废油进行预处理,因为餐饮废油盐含量高,所以需要先对它进行脱盐,完成初步“变身”。
⑤然后,把经过预处理的废油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加氢提质,就是加氢脱氧与烯烃饱和,将其转变为精制油。接下来是异构降凝,通俗地说就是降低它的冰点,防止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低温时航空煤油发生凝固。
⑥最后一步是进行分离,就是把需要的航空煤油分离出来。让异构降凝得到的混合物进入分馏塔,利用这些有机物沸点不同的特性,将其分馏,最终得到包括航空煤油在内的多种产物。
⑦制造生物航煤的原料广泛,除了餐饮废油以外,还可以采用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酸化废油、微藻油FT合成油等作为原料,这些都是可再生资源,运用好了,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巨大,生物航煤可以说是变害为宝。
⑧早在2013年,我国就已经掌握了生物航煤技术,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2015年,海南航空集团一架航班加注生物航煤从上海飞往北京,首次飞行成功,到2017年11月22日HU497航班跨洋飞行圆满成功,证明了我国的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
⑨有人算了一笔账:1吨石油基航煤排放3.2吨二氧化碳,我国目前航煤消费量约3000万吨,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每吨生物航煤至少减排30%的二氧化碳,一年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碳约3300万吨,相当于种植了近3亿棵树。
⑩航空业使用生物航煤是大趋势,然而目前推广最大的障碍是成本太高。废油的来源主要依靠废油收集厂到各餐馆收集,而餐馆产生的废油量少,要想收集到一定规模,仍是个难题。所以,从原料采购环节到加工过程,生物航煤的生产是一般矿物航煤生产成本的2~3倍。所以,为了促进生物航煤的普及,国内外都在研究如何降低其成本。一旦成本问题得到解决,那生物航煤带给人类的福祉将不可估量。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2期,作者李志辉,有改动。)
文本二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有淘挖者对其进行加工,仅仅经过简单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一旦食用“地沟油”,它会破坏人们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严重后果。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7月发布文件,决定组织开展地沟油等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2011年9月13日,中国警方全环节破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案。2011年12月卫生部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并于2012年5月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检测法。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本一第③、⑨两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生物航煤相对石油基航煤的巨大优越性。
B.生物航煤都是从“地沟油”也就是餐厨废油中提炼出来的。
C.文本一第⑧段说明我国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技术已日趋成熟。
D.影响生物航煤替代传统石油基航煤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
(2)生物航煤的炼制需要经过哪些过程?(4分)
(3)文本一题目有什么特别之处?(2分)
(4)文本一第⑦自然段“变害为宝”的意思是什么?请结合两个文段予以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7.(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B.委而去之 委: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甲】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是从反面论述,请从正面回答“域民”“固国”“威天下”要依靠什么?(2分)
(4)【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观点是什么?其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3分)
8.(4分)阅读《饮酒》,完成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心远地自偏”一句怎样理解?(2分)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中,“见”换成“望”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四、名著阅读(4分)
9.(4分)阅读科普作品,一要了解作品介绍的科学知识;二要学习作者的科学态度;三要体会作品蕴含的科学精神,四要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请结合你对《昆虫记》的阅读,简要说说你是如何在阅读中落实以上阅读目标的(选择两项即可)。
五、作文(50分)
10.(50分)作文。
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才发现,我认为理所当然的,原来并不是那样的;我认为难以理解的,原来是情有可原的:我认为绝不可能的,原来是可以做到的……只有体验了整个过程,才会真正地了解,也才会有“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或由衷慨叹。
请以“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解答】答案:
(1)liè suō zā zhān
(2)跋 腴
(3)我们走进散文的时空,去欣赏那没有婆娑倩影却永远笔直挺立的白杨,去感悟连绵雨季里密匝匝鲜腴的花朵中所蕴含的美丽风情……
2.【解答】ACD.正确。
B.有误,转述时都只要把握原材料原信息的重点要点,准确,不一定要完整。
故选:B。
3.【解答】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意“晖、萋、鹦、鹉、洲、倩”的书写)
4.【解答】答案:
(1)①语义变化明显,有的词在原有含义基础上增加贬义色彩;②称呼更具亲昵感;③表述形象生动,多为谐音或通俗说法;④具有时效性,部分流行语随着时间推移使用频率降低。
(2)“这些词汇和用语就会很快失去生命力,失去吸引力”此句“吸引力”和“生命力”语序不当,应交换位置。
(3)小黎,虽然AI软件能快速生成作文,但这其实是在“偷工减料”呀。写作文是锻炼我们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过程,用AI代写,就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啦。而且,老师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真实的想法和努力,靠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就算有不足,也能让老师更好地帮助我们进步,咱还是自己写吧,你觉得呢?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5.【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找出与作者“最爱”长梗百合相关的事件,需梳理文章中涉及百合的情节。可以抓住了时间(多年前在大西洋小岛上)、背景(丈夫失业、家庭经济拮据、求职受挫)、事件(丈夫买百合送作者,作者情绪失控丢花后又后悔并体会到丈夫苦心)等关键要素,概括出作者“最爱”长梗百合,缘于多年前在大西洋小岛上,丈夫失业近一年,家庭经济拮据,求职再次受挫后,丈夫在买了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后,还买了一小束百合送给作者,作者当时因情绪失控将花丢到地上,之后后悔并感受到了丈夫的苦心和爱情。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从文章④⑤段中提取关键信息,如“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不敢奢求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等,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准确地描述了当时的生活状况。在分析作用时,从情节铺垫和对比两个角度入手。情节铺垫方面,说明艰难的生活状况为下文丈夫买花的行为设置了背景,突出其行为的特殊性和对妻子的爱。对比方面,指出与后文作者经济状况改善后买大量百合形成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对丈夫的怀念和愧疚),还深化了文章中夫妻感情深厚这一主题。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第一次拾花心理或情感:结合上下文,丈夫在被妻子斥责丢花的情境下拾花。此时他的无奈体现在面对妻子的愤怒却无法辩解,委屈则来自于自己的心意被误解。而对妻子的包容以及对花所代表的爱情的珍视,通过他弯腰拾花的动作得以体现,因为他不想让这份爱意被丢弃,尽管妻子不理解。
第二次拾花心理或情感:第二次是作者的回忆,此时作者的内心充满了对丈夫的怀念,回忆起当初的场景,她意识到自己对丈夫的伤害,愧疚和自责油然而生。胃开始抽痛这一身体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她内心的痛苦,说明这份回忆对她的触动很大。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①对于“物质生活极度困难时该不该追求精神享受”这一问题,先表明观点:应该追求精神享受,然后结合文章中丈夫买花的情节进行分析,阐述了精神享受在困境中的作用:给人带来力量和慰藉,代表爱和希望,帮助保持积极生活态度,并进一步说明追求精神享受的方式不一定需要大量金钱。示例:在物质生活极度困难时,也应该追求精神享受。虽然经济拮据,但精神享受可以给人带来力量和慰藉,让生活不那么枯燥和绝望。就像文中的丈夫,在艰难的生活中依然买花送给妻子,这束花代表着他对妻子的爱和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物质的匮乏只是暂时的,而精神的富足可以支撑人们度过艰难的时光。追求精神享受并不一定要花费很多金钱,一些简单的美好事物,如一朵花、一首诗、一次与亲人的谈心等,都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②对于“情感的伤害,即使道歉、弥补,能否修复内心的伤痕”这一问题,答案先表明观点:很难完全修复,接着依据文章中作者的表现“看到百合想起丈夫拾花场景,胃抽痛”来支撑观点,说明伤害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痕迹。同时也提到道歉和弥补的作用“缓解痛苦,带来温暖和安慰”,使观点更加全面客观。示例:情感的伤害,即使道歉、弥补,也很难完全修复内心的伤痕。虽然作者在当时就向丈夫道歉,并且后来也通过买大量百合等行为来表达对丈夫的怀念和愧疚,但在她心中,始终无法忘记自己当初对丈夫的伤害。从她看到百合就会想起丈夫拾花的场景,并且胃会抽痛可以看出,那份愧疚和自责一直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有些情感的伤害是深刻而持久的,即便双方都选择原谅,曾经的伤害也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一种难以抹去的遗憾。不过,道歉和弥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让人们在回忆起过去时,多一些温暖和安慰,而不是只有悔恨。
答案:
(1)作者“最爱”长梗百合,缘于多年前在大西洋小岛上,丈夫失业近一年,家庭经济拮据,求职再次受挫后,丈夫在买了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后,还买了一小束百合送给作者,作者当时因情绪失控将花丢到地上,之后后悔并感受到了丈夫的苦心和爱情。
(2)生活状况: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家中没有鲜花装饰,只有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除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外,不敢奢求其他物质享受,因存款减少而内心恐惧,缺乏安全感。
作用:①为下文丈夫买花这一情节作铺垫,突出在如此艰难的经济状况下丈夫买花行为的不易和对妻子的爱;②与后文作者生活条件改善后买大量百合形成对比,更能体现出作者对丈夫的怀念以及当初对丈夫伤害的愧疚,同时也突出了夫妻之间感情的深厚。
(3)第一次:丈夫被妻子斥责并丢花后,他弯下身拾花,表现出他的无奈和委屈,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妻子的包容以及对这束花所代表的爱情的珍视,不想让这份爱意被丢弃。
第二次:作者回忆丈夫弯腰拾花的景象,此时表现出作者对丈夫深深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当初伤害丈夫的愧疚和自责,这一回忆让她内心痛苦,所以胃开始抽痛起来。
(4)示例一:在物质生活极度困难时,也应该追求精神享受。虽然经济拮据,但精神享受可以给人带来力量和慰藉,让生活不那么枯燥和绝望。就像文中的丈夫,在艰难的生活中依然买花送给妻子,这束花代表着他对妻子的爱和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物质的匮乏只是暂时的,而精神的富足可以支撑人们度过艰难的时光。追求精神享受并不一定要花费很多金钱,一些简单的美好事物,如一朵花、一首诗、一次与亲人的谈心等,都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示例二:情感的伤害,即使道歉、弥补,也很难完全修复内心的伤痕。虽然作者在当时就向丈夫道歉,并且后来也通过买大量百合等行为来表达对丈夫的怀念和愧疚,但在她心中,始终无法忘记自己当初对丈夫的伤害。从她看到百合就会想起丈夫拾花的场景,并且胃会抽痛可以看出,那份愧疚和自责一直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有些情感的伤害是深刻而持久的,即便双方都选择原谅,曾经的伤害也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一种难以抹去的遗憾。不过,道歉和弥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让人们在回忆起过去时,多一些温暖和安慰,而不是只有悔恨。
6.【解答】(1)ACD.正确。
B.有误,根据文本一第⑦段“制造生物航煤的原料广泛,除了餐饮废油以外,还可以采用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酸化废油、微藻油FT合成油等作为原料”可知,生物航煤的原料并非仅限于“地沟油”也就是餐厨废油,还可以采用其他可再生资源。
故选:B。
(2)根据文本一第④段“生产过程首先会对餐饮废油进行预处理,因为餐饮废油盐含量高,所以需要先对它进行脱盐,完成初步‘变身’”可知,第一步是对餐饮废油进行预处理(或:脱盐);
根据第⑤段“然后,把经过预处理的废油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加氢提质,就是加氢脱氧与烯烃饱和,将其转变为精制油”可知,第二步是加氢提质(或:加氢脱氧与烯烃饱和,转变为精制油);
根据第⑤段“接下来是异构降凝,通俗地说就是降低它的冰点,防止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低温时航空煤油发生凝固”可知,第三步是异构降凝(或:降低冰点);
根据第⑥段“最后一步是进行分离,就是把需要的航空煤油分离出来。让异构降凝得到的混合物进入分馏塔,利用这些有机物沸点不同的特性,将其分馏,最终得到包括航空煤油在内的多种产物”可知,第四步是分离(或:分馏得到航空煤油)。
(3)文本一的题目“‘地沟油’上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地沟油”这一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行为(“上天”),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沟油”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可以作为生物航煤用于飞行,实现了从废弃物到有价值资源的转变,即变废为宝后的巨大价值。同时,题目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继续阅读文本,了解“地沟油”如何“上天”。
(4)“变害为宝”的意思是将原本有害的事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结合文本一第⑦段“制造生物航煤的原料广泛,除了餐饮废油以外,还可以采用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酸化废油、微藻油FT合成油等作为原料,这些都是可再生资源,运用好了,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巨大,生物航煤可以说是变害为宝”可知,地沟油原本是餐厨废弃物,甚至可能通过非法渠道重返餐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经过科技创新和加工处理,地沟油可以被提炼出生物航煤,这种燃料不仅环保,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因此,生物航煤的提炼实现了从“害”到“宝”的转变。结合文本二“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一旦食用‘地沟油’,它会破坏人们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严重后果”可知,地沟油原本是劣质油,对人体健康有害。但通过科技手段将其转化为生物航煤后,它成为了一种有价值的能源资源,为航空业提供了环保的燃料选择。这进一步证明了“变害为宝”的可能性和价值。
答案:
(1)B
(2)生物航煤的炼制过程包括:对餐饮废油进行预处理(或:脱盐);加氢提质(或:加氢脱氧与烯烃饱和,转变为精制油);异构降凝(或:降低冰点);分离(或:分馏得到航空煤油)。
(3)文本一题目的特别之处在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地沟油”这一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行为(“上天”),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沟油”变废为宝后的巨大价值,同时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变害为宝”的意思是将原本有害的地沟油转化为有价值的生物航煤。结合文本一可知,地沟油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可以提炼出生物航煤,这种燃料不仅环保,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结合文本二可知,地沟油原本是劣质油,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经过科技创新,它被转化为生物航煤,实现了从“害”到“宝”的转变。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7.【解答】(1)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A.句意: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环:包围。
B.句意:放弃城池并离开它。委:放弃。
C.句意: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边界。域:使……定居。
D.句意:威慑天下不能依靠武器装备的锐利。威:威慑,震慑。
(2)太空舱翻译句子。
重点词:至,极点;畔,同“叛”,背叛;顺,归顺。翻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3)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
正面回答:根据甲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以及前文论述可知,“域民”要依靠施行“仁政”,让百姓归顺,即“得道”;“固国”同样要依靠“得道”,因为“得道者多助”,民心所向,国家自然稳固;“威天下”也要依靠“得道”,凭借“天下之所顺”,凭借人心所向,才能真正威慑天下。也就是依靠施行“仁政”,让人心归服,从而达到“域民”“固国”“威天下”的目的。
(4)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
共同强调的观点及论证方法:共同观点:两文都强调了“得民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甲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强调了得民心(得道)就能获得胜利;乙文“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直接阐述了得天下要得民心的道理。论证方法:甲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等具体例子,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通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突出了“得道”的重要性。乙文主要采用道理论证,通过孟子的论述,层层递进地阐述了得天下、得民心的方法和道理,如“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从得天下到得民心,再到得民心的具体做法,逻辑清晰地论述了观点。
答案:
(1)A.包围。
B.放弃。
C.使……定居。
D.威慑,震慑。
(2)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3)是依靠施行“仁政”,让人心归服,从而达到“域民”“固国”“威天下”的目的。
(4)共同观点:两文都强调了“得民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论证方法:甲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乙文主要采用道理论证。
8.【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2)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不能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为“望”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见”字表现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是无意间的看到,表现的是作者淡然的心态。而“望”则表现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看,与本诗写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相悖。
答案:
(1)只要心情闲适、志向高洁,即使身居闹市也能获得内心的宁静。
(2)示例:不可以。“见”指的是无意中看到,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相吻合。“望”是有目的地观望。“见”更能表现悠然自得的心境。
参考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四、名著阅读(4分)
9.【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常识和评价。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昆虫记》相关内容,组织合理的语言回答即可。
示例:①了解作品介绍的科学知识:在阅读《昆虫记》时,我专注于法布尔对昆虫生态和行为的描述。例如,法布尔详细记录了蚂蚁如何合作搬运食物、蜘蛛如何织网捕食等,这些内容让我对昆虫世界的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②体会作品蕴含的科学精神: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法布尔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昆虫世界。他不仅记录了昆虫的行为,还尝试解释这些行为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答案:
示例:①学习作者的科学态度:在阅读《昆虫记》时,我特别注意法布尔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他对待昆虫的研究充满了耐心和细致,不轻易下结论,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例如,法布尔为了研究蝉的生命周期,花费了多年时间进行观察,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作品。法布尔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昆虫的世界,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阅读时,我会特别关注法布尔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升阅读的乐趣。
五、作文(50分)
10.【解答】例文:
原来如此
“这是谁的钱包?”公交车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手里高举着一只棕色的钱包大声问道,不知怎的,看到这情景,一股暖流涌向心头,我不禁细细地打量起他来:高挑的个头,白净的皮肤,鼻梁上还架着个宽边眼镜,一幅文质彬彬的样子。我暗暗在心中给他打了100分。
“噢,是我的。”坐我旁边的一位衣着得体,看上去特别文静平和的女孩站了起来,小伙子走了过来,问女孩钱包里都装了些什么东西,女孩都一一作了回答。“看来真是你的,你想要回去吗?”我怎么听着小伙子这话特别不顺耳呀,就这说话的水平,给他60分就有多的。
“是我的,我干吗不要?”看来女孩也生气了。
“你别生气,现在是经济社会,凡事都讲究实惠,我总不能白捡你的钱包吧!”没想到当着全车人的面,小伙子倒还振振有词,真没见过这样的人。“那你想怎样?”女孩问道。
“你给20元算我的辛苦费,怎样?”真没料到小伙子竟是这样的人。全车人都向他投来鄙夷的目光,我也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个大鸭蛋。
“小伙子,做人可不能这样啊,把钱包还给人家算了。”一位老大爷实在看不过去了。
“大爷,这钱包里可装着500元钱呢,我才问她要了20元,够少的了。”小伙子似乎并不在意那一束束鄙夷的目光,依然微笑着解释。女孩不情愿地从兜里掏出一张钱,看也不看就气呼呼地扔在了地上。小伙子弯腰捡起,然后双手把那钱包递给女孩并说了声谢谢,“装模作样,讨厌鬼。”我在心里暗骂道。
公共汽车到了一个站口,女孩下了车。“大爷,这20元钱还给您。”又是那小伙子的声音,循声望去,小伙子正站在老大爷的跟前,手里拿着一张20元的钞票。
老大爷莫名其妙,我也莫名其妙,全车的人也都莫名其妙。
“大爷,看看您是不是丢了20元钱?”大爷摸摸衣兜,可不是?正好少了20元。
“大爷,您刚才掏钱买票时,掉了20元钱,刚巧被你身后的那个女孩捡到塞进了自己的衣兜,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她捡钱时,自己的钱包也掉了出来。”哦,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女孩的钱包丢了身上还有钱,并且刚好是20元,我怎么刚才就没看出破绽呢?
“对不起,小伙子,是大爷错怪了你。”老大爷接过钱真诚地道歉。
“没关系。”小伙子的笑容很灿烂,仿佛一朵盛开的菊花,全车人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我也在心里暗暗给他打了12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