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自主学习效果评估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自主学习效果评估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26 届高三上学期 10 月自主学习效果评估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 2 , ∈ , = | = ln( + 1) ,则 ∩ =( )
A. ( 1, + ∞) B. C. D. (0, + ∞)
2 +i.若 = 1 + 2 ,则 4 =( )
A. 1+ 3i B. 1 3i C. 1 + 3i D. 1 3i
3 1.已知函数 ( )的定义域为 ,当 < 0 时, ( ) = 3 1;当 1 1 时, ( ) = ( );当 > 2时,
( + 12 ) = (
1
2 ),则 6 =( )
A. 6 B. 1 C. 0 D. 2
4.某校开展“强国有我,筑梦前行”主题演讲比赛,共有 4 位男生,6 位女生进入决赛.现通过抽签决定
出场顺序,记事件 表示“第一位出场的是女生”,事件 表示“第二位出场的是女生”,则下列选项错误
的是( )
A. ( ) = 35 B. =
5
9 C. ( ) = ( ) D. ( ∪ ) =
13
15
5.已知菱形 的边长为 2,∠ = 120°, 是菱形 内一点,若 + + = 0,则 =( )
A. 1 B. 1 C. 32 2 D. 2
6 1.已知不等式 2 + + 1 > 0 的解集 | 2 < < 1 ,若对 ∈ [4, + ∞),不等式
2 2 ≥ 0 成
立,则实数 的最大值为( )
A. 3 B. 4 C. 5 D. 8
2
7.已知 tan + = 1 sin2 cos 4 2,则 1+cos2 的值为( )
A. 53 B.
5
6 C.
1 3
6 D. 2
8.已知实数 , 满足 ln(2 + ) +2 + + 2 ≥ 0,则 + 的值为( )
A. 1 B. 2 1 13 C. 3 D. 5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 π.已知函数 ( ) = sin + cos ( > 0)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 ( ) ≤ ( 12 )对于 ∈ R 恒成立,则( )
第 1页,共 10页
A. ( ) π π在区间 6 , 2 单调递减
B. ( ) π π在区间 3 , 2 有两个零点
C. π3 , 0 是曲线 = ( )的一个对称中心
D.当 = π3时,函数 ( )取得极值
10.已知函数 ( ) = 3 + 3 2 + 3,则( )
A.当 = 4 时, ( )在 上单调递增
B.当 < 3 时, ( )有两个极值
C.过点(0,1)且与曲线 = ( )相切的直线恰有两条
D. ( 1 + ) + ( 1 ) + 2 + 2 = 0 恒成立
11.如图,棱长为 3 的正方体 1 1 1 1,动点 在正方体 1 1 1 1内及其边界上运动,点
在棱 上,且 =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 + 1,且 + = 1,则三棱锥 1 1 体积为定值
B.若 1 ⊥ 1 ,则动点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9 2
C.若 sin∠ = 2sin∠ ,则 1的最小值为 3
D.若动点 满足 = 1 = 0
3 2
,则 的轨迹的长度为 4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 1.已知函数 ( ) = 22 2 ,则满足 ( 5 ) + (6) > 0 的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13.在 中, = 2 ,点 在线段 上且与端点不重合,若 = + ,则 ln + ln 的最大
值为 .
14.若存在实常数 和 ,使得函数 ( )和 ( )对其公共定义域上的任意实数 都满足 ( ) ≥ + ≥ ( )恒
成立,则称直线 = + 为 ( )和 ( )的“媒介直线”.已知函数 ( ) = 2( ∈ R) 1, ( ) = ( < 0),若
( )和 ( )之间存在“媒介直线” = + ,则实数 的范围是 .
第 2页,共 10页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在 中,内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且 3sin sin + cos sin = sin + sin .
(1)求角 ;
(2)若 边 上的中线 的长度为 6,求 面积的最大值.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函数 ( ) = 2 2 + 1 + ( > 0),函数在区间[2,3]上的最大值为 4, (0) = 1.
(1)求 ( )的解析式;
(2) ( ) = ( )设 ,若不等式 2
≥ 2 在[ 1,1]上有解,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 15 分)
红蜘蛛是柚子的主要害虫之一,能对柚子树造成严重伤害,每只红蜘蛛的平均产卵数 (个)和平均温度 (℃)
有关,现收集了以往某地的 7 组数据,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
(1)根据散点图判断, = + 与 = (其中 = 2.71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哪一个更适合作为平均产卵
数 (个)关于平均温度 (℃)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
(2)由(1)的判断结果及表中数据,求出 关于 的回归方程.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 )( )
附:回归方程中 = + = =1 = , =1 ( )2 2 2 , =

=1 =1
参考数据( = ln )
7 7 7
2
=1 =1 =1
5215 17713 714 2781.33.6
(3)根据以往每年平均气温以及对果园年产值的统计,得到以下数据:平均气温在 22℃以下的年数占 60%,
对柚子产量影响不大,不需要采取防虫措施;平均气温在 22℃至 28℃的年数占 30%,柚子产量会下降 20%;
第 3页,共 10页
平均气温在 28℃以上的年数占 10%,柚子产量会下降 50%.为了更好的防治红蜘蛛虫害,农科所研发出各
种防害措施供果农选择.
在每年价格不变,无虫害的情况下,某果园年产值为 200 万元,根据以上数据,以得到最高收益(收益=产
值 防害费用)为目标,请为果农从以下几个方案中推荐最佳防害方案,并说明理由.
方案 1:选择防害措施 ,可以防止各种气温的红蜘蛛虫害不减产,费用是 18 万;
方案 2:选择防害措施 ,可以防治 22℃至 28℃的蜘蛛虫害,但无法防治 28℃以上的红蜘蛛虫害,费用是
10 万;
方案 3:不采取防虫害措施.
18.(本小题 17 分)
如图,在三棱锥 中, = = = = 4, = = 2 2, 是线段 上的点.
(1)求证:平面 ⊥平面 ;
(2) 6若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4 ,求 的长;
(3)若 ⊥平面 , 为垂足,直线 与平面 的交点为 ,当三棱锥 体积最大时,求 的
长.
19.(本小题 17 分)
函数 ( )的定义域为( 1, + ∞), (0) = 0, ′( ) = ln(1+ )1+ , 1为 , ( ) ( ≠ 0)处的切线.
(1) ′( )的最大值;
(2)证明: 1 < < 0,除点 外,曲线 = ( )均在 1上方;
(3)若 ( ) = (1 + )e ′( ),证明:对任意的 , ∈ (0, + ∞),有 ( + ) > ( ) + ( ).
第 4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3)
13. ln6
14.[ 4,0]
15.解:(1)在 中,sin = sin π ( + ) = sin( + ) = sin cos + sin cos ,
代入 3sin sin + cos sin = sin + sin 整理得 3sin sin = sin cos + sin ,
又因为 , ∈ 0, π ,sin ≠ 0,所以 3sin = cos + 1,
3sin cos = 2sin π = 1 sin π = 1所以 6 ,解得 6 2,
因为 π ∈ π , 5π π π π6 6 6 ,所以 6 = 6,解得 = 3.
(2)因为 是 1中点,所以 = 2 + ,
2 1
两边平方得 = +
2
= 1
2
+
2
+ 2 4 4 ,
1
所以 6 = 4
2 + 2 + 2 cos∠ ,即 2 + 2 + = 24,
又由均值不等式可得 2 + 2 + ≥ 2 + = 3 ,
当且仅当 = = 2 2时等号成立,所以 ≤ 8,
第 5页,共 10页
所以 1 = 2 sin ≤ 2 3,即 面积的最大值为 2 3.
16.解:(1) ( ) = 2 2 + 1 + = ( 1)2 + 1 + ,其图象对称轴为 = 1,
∵ > 0,∴ ( )在[2,3]单调递增,
∴ (3) = 4 即 9 6 + 1 + = 3 + + 1 = 4,∴ 3 + = 3,
又 (0) = 1,则有 1 + = 1 即 = 0,所以 = 1, = 0,
所以 ( )的解析式为 ( ) = 2 2 + 1.
2
(2)由(1)得 ( ) = ( ) = 2 +1 = + 1 2,
1
则 2 ≥ 2 在[ 1,1]上有解,即 2 2 = 2 + 2 2 2 ≥ 0 在[ 1,1]上有解,
= 2 1 ≤ ≤ 2 1 2令 2 ,则 ≤ 1 + 2 在[ 1,1]上有解,
≤ 1 + 1 2 1所以 2 , ≤ ≤ 2,max 2
1 + 1 2 = 1
2
1 1 ≤ 1
2
又 2 ,2 ≤ 2
1
,故当 = 2
1 2 1
时,1 + 2 = 1 取到最大值 1,
1
即 1 + 2
2
= 1,所以 ≤ 1,max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1].
17.解:(1)由散点图可以判断, = 更适宜作为平均产卵数 关于平均温度 的回归方程类型.
(2)将 = 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可得 = + ,
令 = ln , = ln ,即方程为 = + .
7
由题中的数据可得, 7 = 33.6,
=1
7 =1 ( )
2 = 7 =1
2 7 2 = 112,
7
所以 = =1 7 33.6
7 2
= = 0.3,
=1 7
2 112
则 = = 3.6 0.3 × 27 = 4.5,
所以 关于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0.3 4.5,
故 关于 的回归方程为 = 0.3 4.5;
(3)用 1, 2和 3分别表示选择三种方案的收益.
采用第 1 种方案,无论气温如何,产值不受影响,收益为 200 18 = 182 万,即 1 = 182;
第 6页,共 10页
采用第 2 种方案,不发生 28℃以上的红蜘蛛虫害,收益为 200 10 = 190 万,
如果发生,则收益为 100 10 = 90 万,
190,不发生28° 以上的红蜘蛛虫害
即 2 = ,
90,发生28° 以上的红蜘蛛虫害
200,不发生虫害
同样,采用第 3 种方案,有 3 = 160,只发生22° 28° 虫害.
100,发生28° 以上虫害
所以, ( 1) = 182,
( 2) = 190 × ( 2 = 190) + 90 × ( 2 = 90) = 190 × 0.9 + 90 × 0.1 = 171 + 9 = 180,
( 3) = 200 × ( 3 = 200) + 160 × ( 3 = 160) + 100 × ( 3 = 100)
= 200 × 0.6 + 160 × 0.3 + 100 × 0.1 = 178.
显然, 1 最大,所以选择方案 1 最佳.
18.解:(1)取 的中点 ,连接 、 ,
因为 = 4, = = 2 2,则 ⊥ ,
所以 2 + 2 = 2,所以 ⊥ 1,所以 = 2 = 2,
又因为 = = = 4,所以 ⊥ ,则 = 2 2 = 42 22 = 2 3,
又因为 2 + 2 = 2,所以 ⊥ ,
又因为 ⊥ , ∩ = , 、 平面 ,所以 ⊥平面 ,
又因为 平面 ,所以平面 ⊥平面 ;
(2)因为 ⊥平面 , ⊥ ,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2,0,0)、 (2,0,0)、 (0,2 3, 0)、 (0,0,2),所以, = ( 2,0,2),
因为 为棱 上的点,设 = = (0,2 3, 2) = (0,2 3 , 2 ),其中 0 ≤ ≤ 1,
所以, = + = ( 2,0,2) + (0,2 3 , 2 ) = ( 2,2 3 , 2 2 ),且 = (4,0,0),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1, 1, 1 ,
第 7页,共 10页
= 4 1 = 0则 ,
= 2 1 + 2 3 1 + (2 2 ) 1 = 0
不妨取 1 = 1,可得 = (0, 1, 3 ),
因为线 6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4 ,
|cos , | = |2 3 | 6所以 = ,
4 ( 1)2+( 3 )2 4
2
则4 2 2 +1 = 1,化简可得:4
2 2 1 = 0,
= 1+ 5解得: 4 或 =
1 5
4 (舍去),
所以 = = 1 + 5;
(3)设 0, 0, 0 ,因为 = = (0,2 3 , 2 ) = ( 0, 0, 0 2),其中 0 < < 1,
0 = 0 0 = 0
所以 0 = 2 3 ,可得 0 = 2 3 ,即点 0,2 3 , 2 2 ,
0 2 = 2 0 = 2 2
1
因为 ⊥平面 ,则点 0,2 3 , 0 , = 2 0 = 2 0 = 4 3 ,
1 1 8 3 8 3 +1 2 2 3 = 3 0 = 3 × 4 3 ·(2 2 ) = 3 (1 ) 3 ·( 2 ) = 3 ,
当且仅当 = 1 (0 < < 1) 1时,即当 = 2时,等号成立,
2 3
故当点 为线段 的中点时,三棱锥 的体积取最大值 3 ,
此时,点 0, 3, 0 ,
由(2)可知,此时,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0, 1, 3),
设 = = (0, 3, 2) = (0, 3 , 2 ),其中 0 1,
则 = + = ( 2,0,2) + (0, 3 , 2 ) = ( 2, 3 , 2 2 ),
因为 平面 ,则 ⊥ ,
所以 = 3 + 2 3(1 ) = 3(2 3 ) = 0 2,解得 = 3,
= (0, 2 3 , 4所以 3 3 ),
所以| | = 2 7 2 73 ,即 的长为 3 .
第 8页,共 10页
19.解:(1)构建 ( ) = ′( ),可知函数 ( )的定义域为( 1, + ∞),
1 (1+ ) ln(1+ )
且 ′( ) = 1+ = 1 ln(1+ )(1+ )2 (1+ )2 ,
令 ′( ) > 0,解得 1 < < e 1;令 ′( ) < 0,解得 > e 1;
可知 ( )在 1, e 1 内单调递增,在 e 1, + ∞ 内单调递减,
1 1
则 ( ) ≤ e 1 = ′e,所以 ( )的最大值为e.
(2) ′( ) = ln(1+ ) ln(1+ )因为 1+ ,则切线 1的斜率为 1+ ,
( ) = ln(1+ ) ( ) = ln(1+ )可知直线 1的方程为 1+ ,即 1+ ( ) + ( ),
( ) = ( ) ln(1+ ) ( ) + ( ) ′( ) = ln(1+ ) ln(1+ )构建 1+ ,则

1+ 1+ = ( )
′( ),
由(1)可知: ′( )在( 1,0)上单调递增,且 1 < < 0,
当 1 < < 时,则 ′( ) < ′( ),可得 ′( ) < 0;
当 < < 0 时,则 ′( ) > ′( ),可得 ′( ) > 0;
≥ 0 ln(1+ )当 时,则 ′( ) = ≥ 0,且 ′ ′1+ ( ) < (0) = 0,可得
′( ) > 0;
可知 ( )在( 1, )内单调递减,在( , + ∞)内单调递增,
则 ( ) ≥ ( ),当且仅当 = 时,等号成立,
所以除点 外,曲线 = ( )均在 1上方.
(3)由题意可知: ( ) = (1 + )e ′( ),则 ′( ) = e ln(1 + ) + 11+ ,
构建 ( ) = ′( ),则 ′( ) = e ln(1 + ) + 21+
1
(1+ )2 ,
2
构建 ( ) = ln(1 + ) + 2 1 ′ 1 2 2 +11+ (1+ )2,则 ( ) = 1+ (1+ )2 + (1+ )3 = (1+ )3 > 0,
可知 ( )在[0, + ∞)上单调递增,则 ( ) ≥ (0) = 1 > 0,
即 ′( ) > 0 在[0, + ∞)上恒成立,可知 ( )在[0, + ∞)上单调递增,
原不等式等价于 ( + ) ( ) > ( ) (0),
构建 ( ) = ( + ) ( ), ( , > 0),即证 ( ) > (0),
因为 ( ) = ( + ) ( ) = e + ln(1 + + ) e ln(1 + ),
第 9页,共 10页
则 ′( ) = e + ln(1 + + ) + 11+ + e
ln(1 + ) + 11+ = ( + ) ( ),
因为 ( )在(0, + ∞)上单调递增,则 ( + ) > ( ),可得 ′( ) > 0,
可知 ( )在(0, + ∞)上单调递增,且 , > 0,可得 ( ) > (0),
所以对任意的 , ∈ (0, + ∞),有 ( + ) > ( ) + ( ).
第 10页,共 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