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惠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 学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得折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6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广东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下列物质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A.吴川陶鼓 B.揭阳木雕 C.潮汕英歌舞服饰 D.佛山剪纸用纸2.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配制 溶液,需用盐酸溶解FeCl 固体B.纯碱溶液可以去油污C.实验室盛放 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D.要除去FeCl 溶液中混有的 可通入适量氧化剂Cl 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文艺创作:画师用孔雀石做颜料 是蓝色的B 工厂生产:用海水提溴 将海水中的 Br— 还原为C 家务劳动:豆浆加石膏“点卤”制豆腐 石膏使豆浆胶体聚沉D 学农活动:铵态氮肥在使用时应深施盖土 铵盐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分解第1页/共8页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含有的中子数是5.4NAB.1mol Fe与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 标准状况下, 22.4LNO和11.2LO 混合,生成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D. pH=3的HF溶液中含有H 数目为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用装置乙制备乙酸乙酯C.用装置丙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用装置丁验证 FeCl 对H O 分解的催化作用7.已知断裂1mol某些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下表所示:化学键 C-H C-C C=C H-H断裂 1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mol 413 347 614 4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C-H键所需的能量一定小于断裂H-H键所需的能量B.由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H 的燃烧热C.乙烷脱氢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乙烯加氢制备乙烷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8. CO 和甲醇在 Ru-Rh(釨铑)基催化剂表面加氢可以制取乙酸,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LiI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①是取代反应C.反应④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D.根据该反应机理,可以由制备第2页/共8页9.恒温恒容下,对可逆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 c(NH )=c(NO)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 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 消耗x mol NH 10.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 H O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C. 能与Na CO 溶液反应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11.部分含N及 Cl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B与过量a反应可以产生白烟B. 工业上通过a→c→d→e来制备HNO C.向亚铁盐e的溶液中滴加A溶液,无明显现象D. c+a→b和d+a→b, 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实现12. 利用“Cr O7 (橙色) (黄色)+2H ”研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关于试管中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微热试管a中溶液,黄色加深,故△H<0B.试管b加水后,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C.试管c比试管b黄色更深,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D.试管d 比试管b橙色更深,原因是 c(H )增大第3页/共8页13.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Y与R所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W>R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D. Z的单质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14.丙烷脱氢是制备丙烯的一种常见方法,Ga O 催化该过程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X为丙烷,Y 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Ga O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未参与反应B.反应X(g)→Y(g)+H (g) △H=-167kJ mol-lC.以上反应历程中主要包含了四步变化,其中第三步反应速率最慢D.1mol丙烷的总键能小于1mol丙烯与1mol氢气的总键能之和15.氮氧化物(NO )能引起雾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某科研机构设计方案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氮氧化合物(NO),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H 通过质子交换膜由A极向B极移动C.该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D. 当A 电极转移0.6mole时, 两极共产生2.24LN (标况下)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00mol L 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B.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C. 若选用100mL 容量瓶配制稀硫酸, 需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84g mL 、98%的浓硫酸5.43mL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第4页/共8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17.(14分)某实验小组探究 溶液与 Cu的反应。Ⅰ.配制 溶液(1)配制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溶解→转移→操作1→转移→混匀→定容→操作2→装瓶贴标签。操作1、操作2依次为 、 (填标号)。A.干燥 B.搅拌 C.摇匀 D.洗涤(2)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 (填“偏高”或“偏低”)。Ⅱ.探究反应中氧化 Cu的微粒实验小组测得0.6mol·L Fe(NO ) 溶液中 并完成实验i。序号 操作 现象i 向 溶液中加入1.0gCu粉, 振荡 一段时间后, Cu粉部分溶解,得到深棕色溶液,未观察到气体产生(3)经检测,实验i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据此可知,实验i的反应体系中,(填离子符号)氧化了 Cu。(4)甲同学根据实验i中现象推测NO —未氧化 Cu,并通过实验 ii验证其推测(已知Na 不参与反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序号 操作 现象ii 向 溶液中加入质量为① 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的② (填化学式)固体, 再加入1.0gCu粉, 振荡, 并测溶液c(H ) 较长时间内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基本不变(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严谨,在实验i的反应体系中还存在Fe 的影响。查阅资料:Fe 可与NO结合生成 在水溶液中呈深棕色。资料整理: 溶液与 Cu的反应过程如下:①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5页/共8页②由反应2可知,氧化性: (填“大于”或“小于”)。实验结论: 溶液与 Cu的反应体系中, 直接氧化 Cu;在 的影响下,NO —间接氧化 Cu。因此,微粒的氧化性受体系环境影响。结论分析:③向实验 ii中再加入少量FeSO 固体,振荡后也可观察到 Cu粉部分溶解,其原因是 (已知 不参与反应)。18.(14分)铍(Be)可用于宇航器件的构筑。一种利用铍精矿(主要含BeO,还含有少量 )依次分离氟、铁、铝并制备铍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酸浸”时, CaF 中的F 会与Be 结合形成(1) B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2)“酸浸”前铍精矿需粉碎处理,目的是 ;“浸渣”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主要为 (填元素符号)。(3)“沉淀”时,“含氟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有NH ·H O、 和 (填化学式)。(4)“碱溶”时,Be(OH) 与 Al(OH) 分别转化为 与 其中Al(OH)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水解”时,加入一定量水并煮沸, 转化为 沉淀。“含铝滤液”中经分离再生的物质可进入步骤 中循环利用。(6)“煅烧”生成的BeO 经过系列反应转化为 Be。①BeO与C、Cl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BeCl 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高温下, Mg在惰性气氛中与 反应,可置换出单质 Be。不能选择 作为惰性气氛的原因为 。第6页/共8页19.(14分)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气普遍含有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利用。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K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 (平衡常数)(用含K 和K 的代数式表示)。(2)下列叙述一定能说明反应②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A. 断裂4mol C-H 键的同时生成4mol H-H 键B.恒温恒容,CS 和H 浓度之比不再变化C.恒温恒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恒容绝热, 不再变化(3)列举两种可提高反应②中CH 转化率的措施 、 。(4) 在恒压密闭容器内, 充入0.2mol CS (g)与0.4mol H (g)只发生反应③。(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请回答:比较压强:p2_____p1(填“>”“<”或“=”),维持温度不变,向A 点状态的容器中充入氩气, 的转化率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②B点处,容器体积为2L,则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③比较A、B、C三点的平衡常数大小: (用 表示)。(5)若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③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 的转化率a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上图,其原因是 。第7页/共8页20.(14分)聚丙烯酸乙二醇酯是一种良好的水溶性涂料。工业上以煤为原料依据图中所示合成路线可制得聚丙烯酸乙二醇酯:已知:①F为C 和E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得到的产物。②查阅资料获得信息:(1)C的分子式为 ,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对图中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a.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b.化合物A和D一定互为同系物c. 化合物1molE 能和足量的 Na CO 反应生成1mollCO 气体d. D、E、F、G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参照上述物质转化,用苯乙烯和甲酸(HCOOH)为原料(无机物任选)合成甲酸苯乙酯()(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 (写结构简式)。(b)相关步骤涉及到加成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第8页/共8页惠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详解一、选择题答案ADCBABCDADCDCCBD一、选择题详解1.A.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A正确;B.木雕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错误;C.服饰主要成分为涤纶、棉麻等,C错误;D.剪纸用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D错误;故选A。2.A.加盐酸是为了抑制三价铁离子的水解,A不符合题意;B.纯碱溶液水解显碱性,可以去油污,B不符合题意:C.Na2CO3和Na2SO3水解呈碱性,腐蚀玻璃,需橡胶塞,B不符合题意:D.除去FCL,溶液中混有的时通入氧化剂C1,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与水解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3.A.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故A错误;B.用海水提溴的反应原理是氯气将海水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故B错误:C.豆浆属于胶体,豆浆加石膏“点卤制豆腐的原料是电解质石膏使豆浆所含蛋白质发生聚沉而产生沉淀,故C正确:D.铵态氮肥成分为铵盐,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降低氮肥肥效,但铵盐不具有挥发性,故D错误;故选C。4.A.0.1mol1Xe的中子数为131-54=77,总中子数为0.1×77=7.7mol,即7.7NA,而非5.4NA,A错误:B.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1 mol Fe完全反应时失去3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3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1 mol NO与0.5molO2恰好反应生成1 mol NO2,但NO2会部分转化为N2O4,导致分子数小于NA,C错误:D.未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H*数目,且HF为弱酸,H浓度不完全等于总电离量,D错误;故选B。5.A.醋酸部分电离生成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COO+H,故A正确;B.醋酸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a-=CH3COO+Na,故B错误;C.磷酸是中强酸,在水溶液中分步电离,第一步部分电离生成磷酸二氢根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PO4=H+H,PO,故C错误:第1页/共8页D.KOH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OH=K+OH,故D错误:故选:A。6.A.H2O2分解生成的O2可以通过长颈漏斗逸出,也缺少秒表测量测量反应时间,A错误:B.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为了放倒吸,导管不需要伸入液面,B正确:C.金属的导热性较好,该实验中应该用玻璃搅拌器,C错误:D.温度和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要验证FCl,对HO2分解的催化作用,应该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D错误:故选B。7.A.由于C-H键与H-H键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确定断裂C-H键所需的能量是否一定小于断裂H-H键所需的能量,A项错误:B.缺少O-H、O=O键的键能,无法计算H2的燃烧热,B项错误;C.根据(413×6+347-436-4×413-614)kJ/mol=+123kJ/mol,C项正确:D.乙烯加氢制乙烷的△H<0,△S<0,根据△G=△H-T△S<0可知,乙烯加氢制备乙烷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D项错误;故选C。8.A.LI在反应①中作反应物、反应⑤作生成物,所以L是该反应是催化剂,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反应①是CHOH+LiI→LiOH+CHI,反应①符合取代反应的特征,B正确;C.反应④中Rh*I键、O-Rh*键、H-H键断裂,同时有O-H键、H-I键的形成,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生成,C正确:D.由整个机理图可总结得到总反应:ROH+CO2+H2→RCOOH+H2O,因此异丙醇制备得到的应该是异丁酸,D错误;故选D。9.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4vE(O2)=5y(NO),A正确:B.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而非相等,B错误:C.反应前后全是气体,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体积也不变,平衡之前和平衡之后密度永远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错误:D.任何时间生成x mol NO同时,消耗x mol NH3,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错误;故选A。10.A.根据维生素C结构简式,结合C原子价电子数目4,可知其分子式是C6HO6,A错误:B.维生素C中含有醇羟基、碳碳双键,它们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紫色褪去,因此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B错误:C.根据维生素C分子结构可知:维生素C分子中不含有羧基,因此不能与N2CO3溶液反应,C错误:D.维生素C、该物质分子的分子式都是C6HO6,二者分子结构不同,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故选D。11.A.由图可知,B为氯气单质具有氧化性、为氨气具有还原性,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同时生成氯化铵固体,可以产生白烟,A正确:B.工业上通过氨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水生成硝酸,故可通过a→c→d→e来制备HNO3,B正确;C.A溶液为盐酸溶液,向亚铁盐的溶液中滴加A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将亚铁离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试题.docx 参考答案详解.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