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1-4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一袋土豆50千克,吃了它的,还剩( )千克。
A.20 B.30 C.18 D.12
2.一盒饼干,小红吃了,还剩kg,这盒饼干原来有( )kg。
A. B. C. D.
3.一个数的是12,这个数的是多少?( )
A.9 B.10 C.12 D.16
4.100克糖水中含糖10克,则水与糖的比是( )
A.10∶1 B.11∶1 C.9∶1 D.100∶1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4∶5,这是一个( )三角形。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6.3∶( )==( )∶20=15÷( )=( )(填小数)。
7.( )米的是600米,比40千克多的是( )千克,20吨比( )吨少
8.一根电线长15米,用去它的后,又用去米,还剩下( )米。
9.一项工程原计划125天完成,实际用的天数比原计划少,实际用了( )天。
10.一辆汽车行驶km耗油L,那么1L油可以行驶( )km,行驶km耗油( )L
11.一批棉布,运走它的,还剩下210米,这批棉布有( )米。
12.分数的倒数是( );0.4的倒数是( )
13.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4.一批货物重84t,由甲、乙两人运送,甲与乙运送的质量比是4∶3,甲运送( )t,乙运送( )t
15.一批书有96本,按2∶4的比分配给五、六年级,五年级可分( )本。
16.一种盐水含240g盐,盐和水的比是1∶5,如果再放入10g盐,那么盐和水的比是( )
17.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18.小明一家假期的行走路线。如图,小明一家从游乐园到宾馆,应向( )方向行( )米到达广场,再向( )方向行( )米到达宾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9.鸭的只数的是鹅的只数,鹅的只数是单位“1”的量。( )
20.A×=B÷(A、B都不等于0),则A>B。( )
21.电影院在奶奶家南偏西60°方向800m处,则奶奶家在电影院北偏东30°方向800m处。( )
22.一个自然数(0除外)与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 )
23.单独做一项工程,甲要的时间比乙多,甲乙的工效比是4∶3。( )
四、计算题。(24小题8分,25小题18分,26小题6分。共32分)
24.口算。
= = 0×=
6+4÷= = 3.6÷= ×÷×=
25.脱式计算,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

26.解方程。
五、作图题。(共6分)
27.根据下图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1)图书馆在学校的( )偏( )( )方向,距离学校( )米处。
(2)小红家在学校西偏北45°方向75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小红家的位置。
(3)星期六上午9:45,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去图书馆看书,平均每分钟骑行200米。他到达图书馆的时间是( )
六、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8.商店里运来420千克梨,运来的苹果比梨多,运来的苹果和梨一共多少千克?
29.校园里有柳树35棵,樟树是柳树的,是桂花树的,校园里有桂花树多少棵?
30.小雯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三天看的是第二天的,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31.学校图书室买回120本故事书,买回的科普书比故事书多,比作文书少,买回作文书多少本?(用方程解答)
32.运送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90吨,第二天运走70吨,这时剩下的货物和运走的货物的比是3∶2,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参考答案
1.B
【分析】将这一袋土豆质量看作单位“1”,吃了,则还剩下,再用50乘剩下所占分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将这一袋土豆质量看作单位“1”,则还剩下:
(千克)
故答案为:B
2.B
【分析】小红吃了这盒饼干的,把这盒饼干看作单位“1”,那么剩下的饼干占原来饼干的比率为:(1-)。剩下的饼干重量是kg,且剩下的饼干占原来饼干的(1-),用除以(1-)计算即可。
【详解】把这盒饼干看作单位“1”。
÷(1-)
=÷
=×
=(kg)
这盒饼干原来有kg。
故答案为:B
3.B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12除以即可求出这个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即可求解。
【详解】12÷
=12×
=16
16×=10
则这个数是10。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据此表示出水与糖的质量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详解】(100-10)∶10
=90∶10
=(90÷10)∶(10÷10)
=9∶1
水与糖的比是9∶1
5.B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把180°平均分成(1+4+5)份,算出每份是多少度。再乘最多的份数算出最大的内角。根据三角形按角来分的标准判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详解】180°÷(1+4+5)
=180°÷10
=18°
18°×5=90°
90°的角是直角,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6.4 15 20 0.75
【分析】分数的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除法中的除数;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同一个非0的数,分数不变;
【详解】

7.1500 48 25
【分析】求多少米的是600米,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求比40千克多的是多少千克,把40千克看作单位“1”,则要求的质量是40千克的(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
求20吨比多少吨少,把要求的质量看作单位“1”,则20吨是它的(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解。
【详解】600÷
=600×
=1500(米)
40×(1+)
=40×
=48(千克)
20÷(1-)
=20÷
=20×
=25(吨)
(1500)米的是600米,比40千克多的是(48)千克,20吨比(25)吨少。
8.5/5.4/
【分析】把这根电线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去它的后,还剩下它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全长乘(1-)即可求出这时剩下多少米。又用去米,那么再减去即可解答。
【详解】15×(1-)
=15×
=6(米)
6-=5(米)
则还剩下5米。
9.100
【分析】把原计划所用天数看作单位“1”。已知实际用的天数比原计划少,且原计划125天完成,实际用的天数比原计划少的天数即为原计划所用天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少用的天数为125×=25天;最后用原计划用的天数减去少的天数即可计算出实际用了多少天。
【详解】125-125×
=125-25
=100(天)
所以,实际用了100天。
10.
【分析】已知汽车行驶km耗油L,根据“每升油行驶的路程=行驶的路程÷耗油量”,用除以即可。求行驶km耗油多少升,根据“每千米的耗油量=耗油量÷行驶的路程”,用除以计算后,再乘即可。
【详解】
(km)

=(L)
1L油可以行驶km,行驶km耗油L
11.294
【分析】把一批棉布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运走它的,还剩下(1-),是210米,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用对应数量210米除以对应分率(1-),即可解答。
【详解】210÷(1-)
=210÷
=210×
=294(米)
一批棉布,运走它的,还剩下210米,这批棉布有294米。
12. 或2.5
【分析】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对于分数,求倒数只需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对于小数,需先将其化为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位置求倒数。
【详解】的倒数:
根据倒数的定义,分数的倒数是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所以的倒数是。
0.4的倒数:
将0.4化为分数:
求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位置,得到(或化为小数2.5)
13.5∶8 0.625
【分析】①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非0数,比不变;
②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比值,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由此即可填空。
【详解】①,化成最简整数比是5∶8;
②,比值为0.625。
14.48 36
【分析】总共有货物84t,甲与乙运送的质量比是4∶3,即总货物共有4+3=7份,用总货物量除以7求出每份的重量,再分别乘4、乘3求出甲、乙各自运送的货物重量。
【详解】84÷(4+3)
=84÷7
=12(t)
12×4=48(t)
12×3=36(t)
所以甲运送48t,乙运送36t。
15.32
【分析】将96本书按2∶4的比分配给五、六年级,先求出总份数为2+4=6份,再用总本数除以总份数,得到每份的数量;再用每份的数量乘2即可计算出五年级分得的总本数。
【详解】96÷(2+4)
=96÷6
=16(本)
16×2=32(本)
所以五年级可分32本。
16.5∶24
【分析】盐和水的比是1∶5,盐水中水是盐的5倍,所以盐水中有水(240×5)g,再放入10g盐后,水的重量没变,盐的重量变为(240+10)g,再根据现在盐和水的重量求出它们的比即可解答。
【详解】240×5=1200(g)
240+10=250(g)
250∶1200
=(250×4)∶(1200×4)
=1000∶4800
=10∶48
=5∶24
一种盐水含240g盐,盐和水的比是1∶5,如果再放入10g盐,那么盐和水的比是5∶24。
17.>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数;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原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原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1,所以>
<1,所以<

18.西偏北20° 1000 西偏北45° 1500
【分析】由图可知,图上每一格距离表示500米,从游乐园到广场有2格就是1000米,从广场到宾馆有3格就是1500米,再根据方向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描述位置。
【详解】(米)
(米)
由图小明一家从游乐园到广场,应以游乐园为观测点应向西偏北20°是广场;
从广场到宾馆,应以广场为观测点应向西偏北45°是宾馆。
所以小明一家从游乐园到宾馆,应向西偏北20°方向行1000米到达广场,再向西偏北45°方向行1500米到达宾馆。
19.×
【分析】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根据单位“1”位置在“是、占、比”的后面,“的”前面,来确定单位“1”
【详解】鸭的只数的是鹅的只数,是把鸭的只数是单位“1”的量。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观察两个算式的得数相等,可以设它们的得数都是1;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分别求出A、B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判断。
【详解】设A×=B÷=1
A=1÷=1×5=5
B=1×=
5>
则A>B。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东对西,南对北,所以南偏西对北偏东,角度和距离不变,进行解答。
【详解】电影院在奶奶家南偏西60°方向800m处,则奶奶家在电影院北偏东60°(东偏北30°)方向800m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分数分为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值小于1 )和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值大于或等于1 )。当自然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时,例如,自然数取2,真分数取,那么2÷=2×2=4,因为4>2,此时商大于这个自然数,这是由于真分数小于1,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当自然数(0除外)除以等于1的假分数时,例如自然数3除以,3÷=3÷1=3 ,此时商等于这个自然数,这是因为一个数(0除外)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原数;当假分数大于1时,例如自然数4÷,4÷=4×=3,3<4,此时商小于这个自然数,这是由于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原数。
【详解】一个自然数(0除外)与分数相除,商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这个自然数,所以“一个自然数(0除外)与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这一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由甲要的时间比乙多,就是把乙的时间看作单位“1”,甲的时间是乙的时间的1+,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则甲的工作效率是:1÷(1+),乙的工作效率是:1÷1,然后求出甲乙的工效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最后再判断
【详解】甲的工作效率是:1÷(1+)
=1÷
=1×

乙的工作效率是;1÷1=1
甲乙的工效比是:∶1
=(×4)∶(1×4)
=3∶4
所以单独做一项工程,甲要的时间比乙多,甲乙的工效比是3∶4
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0
14 0.35 4.2
25.
【分析】(1)用乘法交换律移动的位置,先计算,最后计算
(2)把÷4改写成,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先计算得,再运用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求出+的和,最后求差;
(4)先通分计算括号里面的加减法,算出结果再乘4
(5)把99写成(98+1),再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6)先用乘法分配律简算中括号里面的算式结果,最后再算除法。
【详解】(1)
(2)
(3)
(4)
(5)
(6)
26.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1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解方程即可;
(2)先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将方程左边化简为,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即可。
【详解】(1)
解:
(2)
解:
27.(1)东 南 30 2000
(2)见详解
(3)10:00
【分析】(1)从题意可知: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500米,图书馆与学校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实际距离是400×5=2000米。地图上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以学校为观测点,结合方向、角度、距离,即可表示图书馆与学校的位置关系。
(2)小红家与学校的实际距离是750米,图上距离是750÷500=1.5厘米,以学校为观测点,结合方向、角度、距离,根据小红家与学校的位置关系,在图中标出小红家的位置即可。
(3)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去图书馆,图上距离是2+4=6厘米,实际距离是500×6=3000米,已知每分钟骑行200米(速度),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3000÷200=15分钟求出骑行时间,用开始的时间加上骑行的时间,即可求出到达时间。
【详解】(1)500×4=2000(米)
图书馆在学校的东偏南30(或南偏东60°)方向,距离学校2000米处。
(2)750÷50=1.5(厘米)
小红家的位置如图:
(3)500×(2+4)÷200
=500×6÷200
=15(分钟)
9:45+15分=10:00
他到达图书馆的时间是10:00。
28.870千克
【分析】把运来的梨的质量看作单位“1”,运来的苹果质量是梨的,已知梨的质量是420千克,用乘法计算出运来的苹果质量,然后与运来的梨的质量相加即可。
【详解】
(千克)
(千克)
答:运来的苹果和梨一共870千克。
29.30棵
【分析】樟树是柳树的,所以柳树的棵数乘等于樟树的棵数,樟树是桂花树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可知,樟树的棵数除以即等于桂花树的棵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5×÷
=20÷
=20×
=30(棵)
答:校园里有桂花树30棵。
30.24页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将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第一天看的分率,求出剩下的分率。将总页数乘剩下的分率,求出第一天看了之后剩下多少页没看。再将第一天之后余下没看的看作单位“1”,将其乘,求出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再将第二天看的看作单位“1”,将其乘,求出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详解】240×(1-)
=240×
=150(页)
150××
=60×
=24(页)
答:第三天看了24页。
31.本
【分析】把作文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 买回的科普书比作文书少,那么科普书是作文书的()
根据故事书本数的()=作文书本数的()列方程解决。
【详解】解:设买回作文书x本。
答:买回作文书200本。
32.400吨
【分析】分析题目,把这批货物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比的意义可知:第一天和第二天运走的货物质量占货物总质量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90+70)÷
=160÷
=160×
=400(吨)
答:这批货物共有400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