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十一长假外地游客纷纷打卡武汉。下列充满武汉城市特色的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试穿汉绣服饰 B. 编织蔡甸草编 C. 打磨木雕船模 D. 煎制老通城豆皮
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添加酒精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取用固体 D. 闻气味
3.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香水要密封保存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加压分子间隔减小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 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受热分子体积增大
4.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氧气可用作航空航天的燃料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D.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是微粒构成的 B.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C. 空气组成 D. 原子结构模型
6.在哪吒: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经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保持物质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方案
现象 石蜡熔化 上方的棉花先变红 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石蜡的熔点不高于 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证明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 蜡烛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
A. B. C. D.
8.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教材上用红磷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某化学小组利用传感器对这个实验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以此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的燃烧及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同学们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足量,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图是从开始实验到最后白磷熄灭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实验中,进行到点时,燃烧的红磷熄灭
B. 图实验中,足量红磷燃烧后,足量的白磷继续燃烧至熄灭,瓶中氧气未消耗完
C. 对比图中曲线段和段,可得出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
D. 图的数据说明课本上用图的方法不能精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9.年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启幕,开幕式的烟花、无人机及楼宇灯光秀打造了精彩视觉体验。
长江两岸楼宇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 ______选填“氧气”“氮气”或“稀有气体”。
传统烟花含硫,写出图实验中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______。
图是常见的实验安全提示图标,做图实验时,不需标注的图标是 ______填序号。
1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装置需要进行的一点改进是 _____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填写字母序号,从中选取。
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写出验满的方法 ______写出具体操作、现象和结论。
实验室用图中装置、制取并收集某气体,则下列相关推理一定正确的是 ______填标号。
A.制取气体的试剂中有液体
B.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较大
C.气体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组分反应
D.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11.A、、、、均为已学化学内容中涉及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通常情况下,只有是气体,且能供给呼吸,、、均为固体,为淡黄色。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反应的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会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
气体的名称是 ______。
若物质是液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工业上一般采用 ______的方法制取,该方法属于一种物理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标号。
物质也可以是固体
通常情况,物质、、均能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1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同学发现,在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有些同学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围绕这一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的作用。
取根材质、大小相同的铁丝,将一根拉直,另一根绕成螺旋状,进行下图实验引燃的火柴未画出。发现铁丝均能燃烧,但剧烈程度不同:Ⅱ较剧烈,较弱的是Ⅰ。
铁丝在氧气中能不能燃烧,与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 ______填“有”或“无”关。
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______。
活动二:探究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资料卡片: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的碳杂质。
取根长短相同、直径均为、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现象记录如下:
含碳量不同的铁丝 纯铁丝 含碳的铁丝 含碳的铁丝 含碳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无火星,熔断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标号。
A.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底部的水可以用细沙代替
B.表中“______”部分的现象可能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与铁丝的含碳量有关
D.如果铁丝的含碳量相同,但铁丝的直径不同,燃烧现象可能也不同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的氧气,预先应向的集气瓶中加水如图所示,水的体积约为 ______。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图是两个微观粒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粒子 ______填“是”或“不是”同种元素。
图对应的元素在图的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填序号。
图对应的粒子的符号是 ______。
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列出的种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一个电子的是 ______填元素符号。
芯片主要是硅材料制成,硅元素与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______。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一个硅原子的质量是 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稀有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或。

10.锥形瓶;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端管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11.过氧化氢水氧气或;
分离液态空气;

12.无;
提高铁丝局部温度,可以使燃烧更剧烈;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


13.不是。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