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八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锦州八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辽宁省锦州八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年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春节,下列春节民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鞭炮 B. 贴春联 C. 剪窗花 D. 包饺子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3.化学实验中如果不遵守规则、不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就有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扇闻盐酸的气味 B. 取用固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滴加液体
4.在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A.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B.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低
C. 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烧更旺 D. 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酒精的包装箱上印制的安全标识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为空气受热实验。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分子体积变大 B. 分子总数增多 C. 分子间隔变大 D. 分子种类增多
7.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法煮盐的工艺“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中“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微观粒子是( )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电子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 阿伏加德罗 B. 门捷列夫 C. 道尔顿 D. 拉瓦锡
9.下图中“”、“”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铜在空气中加热由黑色变成红色
C. 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白烟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二、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人体内碘分布在甲状腺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不同年龄人群对碘的生理需求量如表所示数据来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年龄岁
碘量
碘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除在海水和海带、海鱼、贝类等动植物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食用加碘盐是摄入碘的重要途径。所谓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碘化钾或海藻碘。通常食盐的碘添加剂选用碘酸钾而不选碘化钾,主要是碘化钾受保存和烹饪等环境因素影响,碘化钾能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碘,碘单质易升华造成损失。年月日起,我国新食用盐碘含量规定,碘盐中碘含量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
加碘盐要注意正确的保存和使用方法,因保存方式和烹饪方式不同,碘的损失率会有大幅度的波动。图和图是研究人员对添加碘酸钾食盐的研究结果。
海藻碘盐是新一代的碘盐产品,热稳定性好,海藻碘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是理想的天然补碘品。
请根据文中信息回答:
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或“元素”。
加碘食盐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人体缺碘产生的后果有______答一条即可。
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图微粒与碘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
通常食盐的碘添加剂不选碘化钾的原因是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根据信息分析,影响加碘食盐碘损失率的因素有______写一个即可。
请从烹饪时加入含碘酸钾食盐的时机或注意事项说明碘盐的使用方法______。
下列关于碘盐的食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为了健康,补碘越多越好
B.海藻碘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C.人体需要的碘元素只能通过食用加碘盐得到补充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一基础实验
不需要垫陶土网就可以进行加热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A.集气瓶
B.蒸发皿
C.锥形瓶
D.试管
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实验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食盐的质量为______。
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取走适量试剂
D.继续添加试剂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二探究水的组成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氢氧化钠,再接通直流电源。
电解时,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
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断开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结论: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氢气所需时间如图。
电解浓度为的溶液时,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______。
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试剂及条件是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3.空气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某兴趣小组对空气进行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认识空气及其成分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潮,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活动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据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红磷点燃,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对应的变化情况。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点燃的红磷未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实验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结合图中、两条曲线解释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实验结束打开活塞的过程中,压强曲线对应的线段是______填序号。
图中曲线表示的是_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
实验结束测得装置内氧气浓度为,后改用足量的白磷,实验结束测得氧气浓度为。利用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用______填“白磷”或“红磷”能使测定结果较准确,其原因是______。
实验前集气瓶中的水为,若集气瓶的容积为燃烧匙所占体积忽略不计,实验结束后理论上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
【活动三】防治空气污染
如图所示是某市近三年除夕夜和正月初五的峰值浓度,从图中可知,从年到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填“变差”或“变好”,你认为达到这一效果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是______。
14.三氯异氰尿酸可作杀菌剂,在受热或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实验小组对影响三氯异氰尿酸灭菌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进行实验】
分别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入无菌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有效氯含量不同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混合后置于恒温容器中,记录不同作用时间下的灭菌效率灭菌效率越高,灭菌效果越好。
序号
作用时间
有效氯含量
灭菌效率
【解释与结论】
三氯异氰尿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数
根据表格数据,有效氯含量为时达到灭菌效率的有效时间为______。
实验中,应为______。
探究作用时间对三氯异氰尿酸灭菌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三氯异氰尿酸作为杀菌剂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温度过高或光照,其原因是______。
除了探究作用时间和有效氯含量对灭菌效率的影响,还可以探究的因素有______写一个即可。
【拓展延伸】
实验证明三氯异氰尿酸对大肠杆菌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效果好。实验方案:向一支无菌试管中加入的大肠杆菌,再向其中加入______,混合后置于恒温容器中,后测定灭菌效率高于。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元素;
混合物;
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或儿童缺碘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
碘化钾水氧气氢氧化钾碘;
保存方式或存放时间或煮沸时间;
待食物烹饪好后再放入碘盐,勿长时间炖炒答案不唯一;

12.;


丙;
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反应;
:;
燃烧更旺;
氢元素和氧元素;

相同条件下,电压越大,电解水速率越快;
溶液、电压
13.;

偏大;
红磷燃烧放热导致压强增大的因素大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压强减小的因素;;
温度;
白磷;足量的白磷比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更充分;

变好;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或大量使用清洁能源等答案不唯一
14.四;



或或;
作用时间相同时,有效氯含量越高,灭菌效果越好;
三氯异氰尿酸在受热或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温度或细菌种类答案不唯一;
有效氯含量为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