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学情调研(一)
I卷(选择题)
一 . 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钢铁生锈B.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C.食物的腐败D.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2. 下列关于自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的过程才是自发过程
B.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
C. 非自发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变为自发过程
D. 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的可能
3. 从一种植物的花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可用 HIn 表示,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黄色),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在该有机物的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其显黄色的是( )
A.HCl 气体 B. 碳酸钠 C. 氯化钠 D. 过氧化钠
4.在不同情况下测得的下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B.
C.·
5. 过量的铁粉与 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而不改变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固体 ②加固体 ③将盐酸用量减半,浓度不变
④加 固体 ⑤ 加溶液⑥加入硝酸钾溶液⑦降低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A .①⑤⑦ B.②④⑥ C. ⑤⑦ D. ①⑤⑥⑦
6.对于以下基元反应2HI(g)→H (g)+2I·(g); 2I·(g)→I (g),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变化可用右图表述上述反应历程
B.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H
C.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会增加,从而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
D. 增大压强(缩小容器的容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7.已知反应: 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 快 ② 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下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 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
D. 增大 浓度能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加快反应速率
8.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 逐渐减小
B.反应体现达到平衡后,压缩体积混合物焰色变深
C. 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氨
D. 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9. 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B.
C.
D.
10. 一定温度下,反应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 则相同温度时反应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
11.在25℃时,密闭容器中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 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 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2:3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2.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浓度均为的溶液和稀硫酸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反应温度/℃ 液体体积/mL
Na S O 稀硫酸 H O
① 25 10 20 0
② 25 V 20 5
③ 50 10 20 0
A .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B. 该实验可通过产生浑浊的时间或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
C. 实验①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③的反应速率更快
D. 实验①和②是探究 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V=10
19,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下列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 ②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③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④ 的浓度之比为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⑦键断裂的同时有键断裂
⑧体系温度不再变化
A.3 B.4 C.5 D.6
14. 以下图像对应反应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已知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 气体,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内液面上升能说明与水发生反应
B. 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无明显变化,说明在水中已达到饱和
C. 向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与下列反应有关
D. 将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 下降,说明SO 易挥发
16.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合成氨方面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合成氨的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增大压强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原料转化率
B. 升高温度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平衡转化率
C. 冷却过程中采用热交换有助于节约能源
D. 原料循环使用可提高其利用率
已知: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 在水溶液中呈绿色。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橙色)(黄色)。用 溶液进 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为黄色
B.② 中 被 还原
C. 对比②和④可知, 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 若向④中加入 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18.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230℃时,该反应的 平衡常数。已知:的沸点为,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反应转化成气态;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分解消耗(CO)
B. 第一阶段应选择稍高于的反应温度
C.第二阶段,时分解率较高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c(CO), 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19. 将固体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 ; ②。
达到平衡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的平衡常数为
C. 同温时和②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D. 温度升高①的平衡常数增大,则①为放热反应
20.研究与氯自由基(用表示表)的反应有助于保护臭氧层。已知 +反应有4条可能的反应路径,如图所示。图中TS表示过渡态,IM 表示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相同条件下,路径①的反应速率最慢
B. 路径是基元反应
C. 路径④属于放热反应 D.过渡态中最稳定的是TS3, 产物最稳定的是路径④的
Ⅱ卷(非选择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硫酸与 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
I. 配置 溶 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LNaOH 溶液,则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配制溶液除了使用托盘天平、烧杯、药匙、量筒、玻璃棒以外还需要哪些仪器
.
Ⅱ.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取溶液和 硫酸溶液进行实
(
温度计一
外盖
内简一
隔热层一



璃搅拌

)
(
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某学生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已知:实验中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 ,中和反应后溶液
的比热容c=4.18J··)
实验序 号 起始温度T /℃ 终止温度T /℃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2 24.3
2 20.2 20.4 24.4
3 20.3 20.5 25.4
4 20.4 20.6 24.8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测得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4)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标号)。 a 用量筒量取氢氧化钠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倒入盐酸中
c.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温度
d.大烧杯的杯盖中间小孔太大
22. 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1)写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
(2)反应平衡常数与 有何关系 =
(3)反应的平衡常数K是多少
(用表示)
△H= ;K= ;
23. 对于反应已达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分别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的影响与图像相符的分别是哪个选项
A
B
C
D
(1)增大压强 ; (2)加入催化剂 ;
(3)增加氧气的 量 ;(4)升高温度 。
24. 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后,再压缩容器体积,则平衡逆向移动,再次达平衡后 (填“变小”、“变大”、“不变”)
(2)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蓝色)+(黄色)
向 绿色的 溶液中加水,溶液颜色变为 (填“蓝绿色”、“黄绿色”)
(3)分别向甲容器(恒温恒容)中充入, 乙容器(绝热恒容)充入和各, 发生反应平衡时平衡常数
(4)现有 , 若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C (压强不变), 则B的体积分数 (填“变小”、“变大”、“不变”)
25. (1)我国科学家开发铜催化剂实现由N,N二甲基甲酰胺[(CH ) NCHO, 简称 DMF]制备三甲胺:[N(CH )3]:(CH ) NCHO(g)+2H (g)N(CH ) (g)+H O(g) △H=-144kJ·mol-1。
①在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g 气态水,放出 kJ 的热量。
②向体积相等的I、Ⅱ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DMF(g)和2mol发生上述反应,其中一个容器中是绝热过程,另一个容器中是恒温过程。反应体系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
n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 (填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2)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如下两个竞争反应I 、Ⅱ。
I. 4NH (g)+50 (g)4NO(g)+6H O(g)
II. 4NH (g)+3O (g)2N (g)+6H O(g) △H<0
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在1L 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H 和2 mol O ,测得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催化剂在低温时选择反应 (填“Ⅰ”或“Ⅱ”)。
②时, 的平衡常数 (不要求得出 计算结果,只需列出数字计算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