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惠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 学本试卷共4页,1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得折叠。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过点(1,2)和点(3,0)的倾斜角为 ( )A. 45° B. 60° C. 135° D.150°2.若方程 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为()A.(2,3) B.(1,3) C. (-1,2) D.(-1,1)3. 如图, 在三棱锥O-ABC中, 若点M,N分别在棱OA,BC上,且 则4.过点A(1,4)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零,则该直线方程为()A. x-y+3=0 B. x+y-5=0C. 4x-y=0或x-y+3=0 D. 4x-y=0或x+y-5=05.直线 直线l :x+(a+1)y-2=0,若l ∥l ,则两直线的距离为 ()A. C. / D.6.点M(x,y)在曲线上运动, 且t的最大值为b,若a, 则 的最小值为()A. 1 B. C. 2 D.第1页(共4页)7.教材44页第17题(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平面α经过点. 且以 为法向量,P(x,y,z)是平面α内的任意一点,求证: 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 解决下面的问题: 已知平面α的方程为x-y+z-7=0, 直线l是平面x+2y-3=0与x+z+1=0的交线,则直线l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8. 如图, 在四棱锥E-ABCD中, CE⊥底面ABCD, BC=BD=CD=2, CE=4, F是棱AE的中点, 则三棱锥B-DEF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9.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向量 则向量 在上的投影向量为(2,-2,4)B.若对空间中任意一点O,有 则P,A,B,C四点共面C. 若 是空间的一组基底,若 则 也是空间的一组基底D.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 平面α的法向量 则直线l⊥α10. 已知圆O: 则( )A. 圆O与直线 mx+y-m-1=0必有两个交点B.圆O上存在4个点到直线l: 的距离都等于 1C.若圆O与圆 恰有三条公切线,则m=16D. 已知动点P在直线x+y-4=0上, 过点P向圆O引两条切线, A, B为切点, 则|OP||AB|的最小值为811.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 B C D 中, E为棱CD的中点, F为棱A B 上一动点, 点P在平面C EF 内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棱锥D-C EF 的体积为定值B.在动点F由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二面角E-FM-B先增大后减小C.平面C EF截正方体 所得截面图形可能是等腰梯形D.若F为棱A B 的中点,D P与平面C EF所成角为,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第2页(共4页)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 分,共15 分)12.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 点P(1,2,4)到 Ox轴的距离为 .13.已知椭圆 的左焦点为F ,点P是椭圆上异于顶点的任意一点,O为坐标原点,若点M 是线段PF 的中点, 则△MOF 的周长为 .14. 已知点P (0, 2),圆上两点M(x ,y ), N(x ,y )且M,P,N三点共线, 则 的最小值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3分)求下列直线方程:(1)已知B(3,1), C(-1,-1),(i)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ii)求 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2)已知点P(3,-1),求过点P 且与原点距离为3的直线l的方程.16. (15分) 如图,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B'C'D'.(1)若AB=4,AD=2,AA'=2,∠BAD=90°,∠BAA'=60°,∠DAA'=60°, 求.AC'的长度;(2)若AB=AD=AA'=2,∠BAD=∠BAA'=∠DAA'=60°, 求AC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17. (15分)(1) 如图, 已知圆E 点 ,P是圆E上任意一点.线段PF的垂直平分线和半径PE相交于Q,求动点Q的轨迹Γ的方程;(2)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点M在椭圆C上运动.若 求点N 的轨迹方程.第3页(共4页)18.(17分)立德中学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在一次社团活动过程中,一个数学兴趣小组发现《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刍薨(méng)”这个五面体,于是他们仿照该模型设计了一道数学探究题,如图1,E,F,G分别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三边AB,CD,AD的中点,先沿着虚线段FG将等腰直角三角形FDG裁掉,再将剩下的五边形ABCFG沿着线段EF 折起,连接AB、CG 就得到了一个“刍薨”(如图2).(1)若O是四边形EBCF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 AO//平面GCF;(2)若二面角A-EF-B的大小为 求直线AB与平面GCF所成角的正弦值;(3)在(2)的条件下,在棱AG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平面EBP与平面GCF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若存在,求出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 (17分)已知圆 圆O 与圆O 关于直线y=x+2对称,圆(1)求圆O 与圆O 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和圆O 的方程;(2)Q为平面内一动点,QC,QD分别为圆O 与圆O 的切线(C,D为切点)且 求点Q的轨迹方程;(3)斜率为k(k≠0)的直线l过点(-1,0)与圆O 交于A,B两点(A在x轴上方). 将平面xOy沿x轴折叠, 使平面AOx⊥平面BOx,设折叠后|AB|的长度为f(k),求函数f(k)的解析式,并求函数的值域.第4页(共4页)惠州中学2025一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9不AABCACDACD12.2513.814.486.【解】曲线C:x2-4x+y2-21=0可化为(x-2)+y2=25,表示圆心为A(2,0),半径为5的圆.t=(x+6)2+(y-6)2-222-a,(x+6)2+y-6)2可以看作圆C上一点M到点N(-6,6)的距离的平方,而圆C上一点M到N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W+5=10+5=15,.1max=152-222-a=225-222-a=b,∴.a+b=3,+合+a+b治++222+2)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故选B.7.【解】:平面a的方程为x-y+z-7=0,∴.平面a的一个法向量m=(1,-1,),同理,可得平面x+2y-3=0的一个法向量n=(1,2,0),平面x+z+1=0的一个法向量p=(1,0,1),设平面x+2y-3=0与平面x+z+1=0的交线的方向向量为9=(x,y,z),9i=x+2y=0可万=x+2=0,取y=1,则9=(←2,12)则设直线1与平面a所成角为0,则sin0=os(m,9》m.q 39,故选:A8.【解】因为AB=AD,BC=CD,所以AC⊥BD,设AC∩BD=M,则M为BD的中点,因为CE⊥平面ABCD,AC,BDC平面ABCD,所以BD⊥CE,AC⊥CE,因为AC,CEC平面ACE,AC∩CE=C,所以BD⊥平面ACE,由题意知MB=MD=BD=1,2所以三棱锥B-DEF的外接球的球心O在平面ACE上.BC=BD=CD=2,故△BCD为等边三角形,故MC=BCsin60°=√3,AB=AD=27,MA=AB2-BM2=33,AC=MA+MC=43,又CE=4,故AE=VCE2+AC2=8,A如图,取棱AE的靠近E的四等分点Q,则Q为线段EF的中点,QM∥CE,因为F为AE的中点,所以CF=】AE=4,所以CF=CE,所以QC⊥EF,所以三棱锥B-DEF的外接球的球心O在直线QC上.2以M为坐标原点,MA,MB,MQ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Mz,则A3W5,0,0),B(01,0),C(-V3,0,0),E(V5,0,4),(0,0,3),所以C0=(W5,0,3),因为0在0C上,设Co=C@=(V5元,0,3入,所以0的坐标为(V5(2-1),0,32),又0B=0,即5a-+1+9=5+6以-4,解得=号故o9a2所以0-590-16所以S=4,0B=4元16_64怀故选:A3310.【解】对于A,将直线mx+y-m-1=0整理得(x-1)m+y-1=0,-18解得x=1.y=1,x-y+√2=0所以直线mx+y-m-1=0过定点(1,1),因为12+12<4,所以该定点在圆内,则圆0与直线mx+y一m一1=0必有两个交点,故A正确:府干B,圆x2+y上4的圆心到直线:X二y+V2=0的距离为D过圆心且与直线1平行的直线,与圆相交,且两个交点到直线1的距离为1,与直线1平行且与直线1在圆心同侧,若此直线与圆相切,则切点到1的距离为1,所以圆上只有三个点满足题意,故B错误:对于C,将圆x2+y2-6x-8y+m=0化成标准形式为(x-3)2+(y-4)2=25-m,因为两圆有三条公切线,所以两圆外切,所以√(0-3)2+(0-4)2=√25-m+2,解得m=16,故C正确:对于D,连接OP,OA,OB,因为A,B为切点,所以OA⊥PA,OB⊥PB,所以S四边形PAOB=2S△POA=2S△POB,且当P0最小时,SAPOA最小,所以当P0与直线x+y-4=0垂直时,1P0lmin=0t0-=2√2,V12+12又因为半径为2,所以IPAlmn=、(22)2-1OA2=2,(SAPOA)min=左PAlinI0(A|=2,又IPA=PB1,IOA=IOBI,所以PO垂直平分AB,所以S四边形PAOB=IPOIIAB,所以(IOPIIABI)min=2(S四边形PAoB)min=4(SAPOA)min=8,故D正确.故选:ACD.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数学试题.docx 高二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