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1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气候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中国的地形湘教八上P26~37;人教八上P24~301.地形特征及分布: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都有分布;山区面积广大。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山地、高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2.主要山脉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走向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 昆仑山脉 秦岭南列 南岭南北走向 贺兰山 、六盘山、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 西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雪峰山中间 长白山脉 、武夷山脉东侧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 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3.主要地形区地形区 名称 特点四大高原 黄土高原 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青藏高原 位于我国西部及西南部,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 位于我国北部,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云贵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 位于新疆北部,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地势东高西低柴达木盆地 我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气候干旱,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 气候暖湿,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饶。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华北平原 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也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 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三大丘陵 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4.地势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1)地势特征:地势 西 高 东 低,大致呈 阶梯 状分布。(2)三级阶梯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 4 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 1 000~2 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知识点2 中国的气候 (省卷5年1考;兰州卷5年4考) 湘教八上P38~49;人教八上P31~411.气温(1)特点特点 影响因素 气温之最冬季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 低 纬度位置、冬季风 海南岛气温最高,漠河最低夏季 除 青藏高原 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地形地势 青藏地区气温最低,吐鲁番盆地最高(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2.降水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1)分布规律及成因(2)干湿地区划分: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类干湿地区。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 主要植被类型 农业类型湿润地区 >800 mm 森林 种植 业半湿润地区 400~800 mm 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 200~400 mm 草原 畜牧 业干旱地区 <200 mm 荒漠草原、荒漠3.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气候复杂多样①原因②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热带季风 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 秦岭—淮河以南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大陆性 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终年低温,气温日较差大 青藏高原(3)季风气候显著①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②我国冬、夏季风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源地 太平洋 印度洋 蒙古—西伯利亚风向 东南风 西南风 西北风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对气候 的影响 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气温差异加大;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海陆位置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自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地形地势 高大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山地区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课时重点字词,注意规范书写!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 我国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详见本课时P82知识拓展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探究资料资料一 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资料二 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及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图1 图2探究思考:(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以高原、山地为主;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对河流的影响: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降水。(3)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并说明原因。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该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4)从农业、交通运输业中,任选一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众多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向交通。重难点2 我国气候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其性喜温暖、不耐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30℃,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下图是我国不同品种西瓜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西瓜在我国可以广泛种植,是因为我国( C )A.冬季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2.反季节西瓜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 C )A.山东和河南 B.新疆和甘肃C.广西和海南 D.湖北和陕西【思路点拨】2.由“西瓜性喜温暖、不耐寒,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4~30℃”可知,反季节西瓜种植需要在气温相对较高的地区。广西和海南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适合种植反季节西瓜。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1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气候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中国的地形湘教八上P26~37;人教八上P24~301.地形特征及分布: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都有分布;山区面积广大。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山地、高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2.主要山脉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走向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 昆仑山脉南列 南岭南北走向 、六盘山、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 西侧 大兴安岭、 、巫山、雪峰山中间 、武夷山脉东侧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 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弧形山脉 (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3.主要地形区地形区 名称 特点四大高原 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青藏高原 位于我国西部及西南部,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位于我国北部,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云贵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 位于新疆北部,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地势东高西低我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气候干旱,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 气候暖湿,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饶。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三大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华北平原 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也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 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三大丘陵 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4.地势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1)地势特征:地势 高 低,大致呈 状分布。(2)三级阶梯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 4 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 1 000~2 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知识点2 中国的气候 (省卷5年1考;兰州卷5年4考) 湘教八上P38~49;人教八上P31~411.气温(1)特点特点 影响因素 气温之最冬季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 纬度位置、冬季风 海南岛气温最高,漠河最低夏季 除 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地形地势 青藏地区气温最低,吐鲁番盆地最高(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2.降水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1)分布规律及成因(2)干湿地区划分: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类干湿地区。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 主要植被类型 农业类型湿润地区 >800 mm 森林 业半湿润地区 400~800 mm 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 200~400 mm 草原 业干旱地区 <200 mm 荒漠草原、荒漠3.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气候复杂多样①原因②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秦岭—淮河以南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秦岭—淮河以北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终年低温,气温日较差大 青藏高原(3)季风气候显著①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 ,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②我国冬、夏季风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源地 太平洋 印度洋 蒙古—西伯利亚风向 东南风 西南风 西北风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对气候 的影响 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气温差异加大;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海陆位置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自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地形地势 高大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山地区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课时重点字词,注意规范书写!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 我国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详见本课时P82知识拓展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探究资料资料一 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资料二 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及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图1 图2探究思考:(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3)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并说明原因。(4)从农业、交通运输业中,任选一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重难点2 我国气候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其性喜温暖、不耐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30℃,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下图是我国不同品种西瓜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西瓜在我国可以广泛种植,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2.反季节西瓜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 )A.山东和河南 B.新疆和甘肃C.广西和海南 D.湖北和陕西【思路点拨】2.由“西瓜性喜温暖、不耐寒,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4~30℃”可知,反季节西瓜种植需要在气温相对较高的地区。广西和海南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适合种植反季节西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1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 - 学生版.docx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1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