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2 中国的河流 中国的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与发展甘肃5年真题精选命题点1 长江(2025天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据此完成1~2题。1.据材料可知,长江三峡河段( C )A.江阔水深,水流平缓 B.含沙量大,结冰期长C.高岸深谷,水流湍急 D.水量较大,河网密集2.长江水量丰富,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B )①降水丰富 ②面积广大③地形复杂 ④支流众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3金昌)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 青藏 高原,自西向东注入 东 海。(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试分析长江水量丰富的原因。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流域内降水丰富。(3)由长江所处的大致纬度判断,长江 无 (有/无)结冰期,其南岸的支流比北岸的支流较 早 (早/晚)进入汛期。(4)长期以来,长江流域围湖造田现象较为严重,你是否赞成,请写出理由。不赞成。湖泊失去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易带来洪涝灾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等。(5)长江被誉为水运的“黄金水道”,谈谈长江发展水运的优势条件。水量丰富,无结冰期,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货运量大等。命题点2 黄河4.(2023 兰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中有许多能反映地理环境的诗句,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其一》)。诗句体现了黄河的特征是( D )A.支流众多,水量巨大,流速缓慢B.支流较少,含沙量大,有结冰期C.河道曲折,流速较快,东流入海D.河道曲折,含沙量大,流程较长5.(2025陇南)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已发现的距今约300万年至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约70%分布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也诞生了诸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古老文化。读黄河流域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观察图,描述黄河流域古老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分布在黄河干支流附近(或河流沿岸;或分布在河流两侧;或沿河流分布等)。(2)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在黄河 中 游河段,该河段河水含沙量大,简述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古至今对流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简要列举两点。提供水源;塑造地表形态;为沿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提供水运条件;提供水产品;发电等(或答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不利影响也可)。6.(2024武威)读黄河流域(图1)、长江流域(图2)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图1图2(1)由长江、黄河的流向可以判断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西高东低 。(2)两条河流中无结冰期的是 长江 ,含沙量较大的是 黄河 ,汛期较长的是 长江 。(3)一般来说,河流对流域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请任选一条河流,简要叙述其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贡献。(至少三点)长江(或黄河)。贡献:水力发电,提供清洁能源;发展水产养殖;为工农业提供水源;发展内河航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等。命题点3 自然灾害7.(2022兰州)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南方地区是洪涝灾害多发区B.干旱灾害仅发生在北方、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不受寒潮灾害的影响D.台风灾害仅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课后提升练(2025福建)唐朝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描述的是晋朝大将军王濬率水军从益州(今成都)出发,沿长江东进,攻取东吴都城建业(唐称金陵,今南京)的历史事件。下图示意长江水系。据此完成1~3题。1.晋朝水军出发地位于现今长江的( B )A.源头地区 B.上游地区C.中游地区 D.下游地区2.晋朝水军从益州到建业,途经的地形区现称为( B )A.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南丘陵、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3.晋朝水军顺江而下,直达建业,充分利用了长江的( C )A.供水功能 B.防御功能C.水运功能 D.生态功能[黄河古渡口](2025陕西渭南模拟)黄河古渡口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节点,多分布在中下游河段。随着现代桥梁的建设,多数渡口已消失,但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日益凸显。下图为黄河古渡口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4.黄河古渡口多分布在中下游河段,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B )A.水流湍急,航运价值高 B.水流平缓,易于渡河C.河道狭窄,便于架桥 D.含沙量小,对船磨损小5.现代桥梁建设导致多数黄河古渡口消失,说明( A )A.科技发展改变了交通布局B.渡口文化遗产价值丧失C.黄河水量减少导致航运衰落D.传统交通方式完全被淘汰6.下列保护黄河古渡口文化遗产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D )A.拆除现代桥梁,恢复渡口功能B.扩建渡口规模,发展现代航运C.禁止游客参观,减少人为破坏D.建立遗址公园,传承历史文化(2025山东日照模拟)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月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7.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D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春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 ③峰值出现时间自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峰值出现时间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8.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 )A.巴西高原草木颜色枯黄 B.黄河局部河段凌汛使灾情加剧C.山东省农民正在种植小麦 D.山东省教室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2 中国的河流 中国的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与发展甘肃5年真题精选命题点1 长江(2025天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据此完成1~2题。1.据材料可知,长江三峡河段( )A.江阔水深,水流平缓 B.含沙量大,结冰期长C.高岸深谷,水流湍急 D.水量较大,河网密集2.长江水量丰富,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①降水丰富 ②面积广大③地形复杂 ④支流众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3金昌)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 高原,自西向东注入 海。(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试分析长江水量丰富的原因。(3)由长江所处的大致纬度判断,长江 (有/无)结冰期,其南岸的支流比北岸的支流较 (早/晚)进入汛期。(4)长期以来,长江流域围湖造田现象较为严重,你是否赞成,请写出理由。(5)长江被誉为水运的“黄金水道”,谈谈长江发展水运的优势条件。命题点2 黄河4.(2023 兰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中有许多能反映地理环境的诗句,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其一》)。诗句体现了黄河的特征是( )A.支流众多,水量巨大,流速缓慢B.支流较少,含沙量大,有结冰期C.河道曲折,流速较快,东流入海D.河道曲折,含沙量大,流程较长5.(2025陇南)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已发现的距今约300万年至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约70%分布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也诞生了诸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古老文化。读黄河流域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观察图,描述黄河流域古老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2)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在黄河 游河段,该河段河水含沙量大,简述其主要的自然原因。(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古至今对流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简要列举两点。6.(2024武威)读黄河流域(图1)、长江流域(图2)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图1图2(1)由长江、黄河的流向可以判断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2)两条河流中无结冰期的是 ,含沙量较大的是 ,汛期较长的是 。(3)一般来说,河流对流域内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请任选一条河流,简要叙述其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贡献。(至少三点)命题点3 自然灾害7.(2022兰州)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是洪涝灾害多发区B.干旱灾害仅发生在北方、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不受寒潮灾害的影响D.台风灾害仅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课后提升练(2025福建)唐朝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描述的是晋朝大将军王濬率水军从益州(今成都)出发,沿长江东进,攻取东吴都城建业(唐称金陵,今南京)的历史事件。下图示意长江水系。据此完成1~3题。1.晋朝水军出发地位于现今长江的( )A.源头地区 B.上游地区C.中游地区 D.下游地区2.晋朝水军从益州到建业,途经的地形区现称为( )A.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南丘陵、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3.晋朝水军顺江而下,直达建业,充分利用了长江的( )A.供水功能 B.防御功能C.水运功能 D.生态功能[黄河古渡口](2025陕西渭南模拟)黄河古渡口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节点,多分布在中下游河段。随着现代桥梁的建设,多数渡口已消失,但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日益凸显。下图为黄河古渡口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4.黄河古渡口多分布在中下游河段,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A.水流湍急,航运价值高 B.水流平缓,易于渡河C.河道狭窄,便于架桥 D.含沙量小,对船磨损小5.现代桥梁建设导致多数黄河古渡口消失,说明( )A.科技发展改变了交通布局B.渡口文化遗产价值丧失C.黄河水量减少导致航运衰落D.传统交通方式完全被淘汰6.下列保护黄河古渡口文化遗产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A.拆除现代桥梁,恢复渡口功能B.扩建渡口规模,发展现代航运C.禁止游客参观,减少人为破坏D.建立遗址公园,传承历史文化(2025山东日照模拟)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月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7.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春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 ③峰值出现时间自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峰值出现时间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8.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巴西高原草木颜色枯黄 B.黄河局部河段凌汛使灾情加剧C.山东省农民正在种植小麦 D.山东省教室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2中国的河流中国的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与发展 练习 - 学生版.docx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2中国的河流中国的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与发展 练习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