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北方地区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北方地区 (见本书P113知识点2)知识点2 东北地区 (省卷5年1考;兰州卷5年1考) 湘教八下P28~46;人教八下P18~26东北地区示意图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中纬度地区;东南部与 接壤,东部、北部与 接壤;南临 海和黄海;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2.自然环境(1)地形:山河大势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以平原(东北平原)、丘陵和山地(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 状。(2)气候:属 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具有 的特点(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的冬季风源地)。(3)河流: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中朝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界河),松花江等。(4)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宜农业耕作。(5)资源:森林、动植物、渔业、湿地、矿产等资源丰富。3.农业(1)发展条件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作物 ;主要有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甜菜等。(3)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4)生态问题与保护措施:垦荒扩大耕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应停止开荒,恢复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4.工业(1)发展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2)分布特点:靠近原料产地和铁路沿线附近。(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 能耗大,能源资源面临枯竭 设备和技术老化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措施 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能源结构,资源型工业转型 加快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 发展耗水少的产业,加强环境治理5.人口与城市: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的人口多,北部山区人口相对稀疏。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知识点3 黄土高原 (省卷5年1考;兰州卷5年1考) 湘教八下P110~116;人教八下P27~36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1.位置:北起长城,南至 及渭河平原,西抵洮河和 ,东到太行山脉。2.自然环境(1)地表形态: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地貌类型。(2)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3)河流:主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渭河等,河流径流量 ,含沙量 , 结冰期。(4)土壤:以 为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5)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因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开采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3.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治理措施4.黄土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5.黄土风情:传统民居是 ,传统文化有剪纸、腰鼓、秦腔、白羊肚头巾、陕北民歌信天游等。知识点4 北京市 (省卷5年2考;兰州卷5年1考) 湘教八下P78~87;人教八下P37~46北京市地形分布图1.位置:位于 平原北缘,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与河北省、天津市为邻。2.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部是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地势 高, 低。(2)气候: 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3)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海河,最终注入渤海。3.城市职能: 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中心。4.历史名城:共有北京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大运河和北京中轴线(2024年新增)8处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建筑——四合院、胡同、牌楼等。5.城市建设(1)建设与保护: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面貌,对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进行保护和修缮;迁出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2)功能分区:建设以首都核心区与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两翼,充分发挥首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水资源短缺 降水总量少,地表径流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调整产业结构;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跨流域调水等风沙危害 冬春季节季风强盛,距沙源地近 营造防护林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及生活产生大量污染物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环保产业交通拥堵 人口急剧膨胀,人均汽车保有量增加;道路设施和公共交通建设不足等 错峰上下班;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公交优先政策;完善道路、地铁、轻轨等基础设施建设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章重点字词,注意规范书写!重难点突破重难点 地方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北方地区某地为例)郝堂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村内有河湖分布,年均日照时数2 000小时左右。下图为郝堂村在信阳市的位置、信阳市气候资料和郝堂村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荷花是一种喜光、喜热、不耐低温的水生植物,适宜生长在稳定的静水环境中。郝堂村坚持生态发展,现有荷田500亩(1亩≈666.67平方米),收获的农产品给村里带来了经济收入,且荷田的水生生物和淤泥可以净化水体。(1)郝堂村种植荷花的自然条件优越,结合材料完成下面框图。(2)根据材料说出荷花为郝堂村带来的资源和效益。郝堂村发展时始终坚持本土文化的挖掘:房屋建设中注重体现豫南民居特色,屋顶坡度比豫北更大,房屋多开洞口或窗户;挖掘了龙王寨、七龙溪等诸多自然景观资源;积极整理本地革命故事,兴建烈士故居等。(3)结合当地气候特征说出郝堂村豫南民居的特色。(4)请你为郝堂村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出合理化建议。【思路点拨】第六章 北方地区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北方地区 (见本书P113知识点2)知识点2 东北地区 (省卷5年1考;兰州卷5年1考) 湘教八下P28~46;人教八下P18~26东北地区示意图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中纬度地区;东南部与 朝鲜 接壤,东部、北部与 俄罗斯 接壤;南临 渤 海和黄海;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2.自然环境(1)地形:山河大势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以平原(东北平原)、丘陵和山地(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 半环 状。(2)气候:属 温带季风 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具有 冷湿 的特点(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的冬季风源地)。(3)河流: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中朝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界河),松花江等。(4)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宜农业耕作。(5)资源:森林、动植物、渔业、湿地、矿产等资源丰富。3.农业(1)发展条件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作物 一年一熟 ;主要有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甜菜等。(3)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4)生态问题与保护措施:垦荒扩大耕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应停止开荒,恢复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4.工业(1)发展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2)分布特点:靠近原料产地和铁路沿线附近。(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 能耗大,能源资源面临枯竭 设备和技术老化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措施 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能源结构,资源型工业转型 加快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 发展耗水少的产业,加强环境治理5.人口与城市: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的人口多,北部山区人口相对稀疏。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知识点3 黄土高原 (省卷5年1考;兰州卷5年1考) 湘教八下P110~116;人教八下P27~36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1.位置:北起长城,南至 秦岭 及渭河平原,西抵洮河和 乌鞘岭 ,东到太行山脉。2.自然环境(1)地表形态: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地貌类型。(2)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3)河流:主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渭河等,河流径流量 小 ,含沙量 大 , 有 结冰期。(4)土壤:以 黄土 为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5)自然资源: 煤炭 资源丰富,因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开采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3.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治理措施4.黄土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5.黄土风情:传统民居是 窑洞 ,传统文化有剪纸、腰鼓、秦腔、白羊肚头巾、陕北民歌信天游等。知识点4 北京市 (省卷5年2考;兰州卷5年1考) 湘教八下P78~87;人教八下P37~46北京市地形分布图1.位置:位于 华北 平原北缘,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与河北省、天津市为邻。2.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部是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地势 西北 高, 东南 低。(2)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3)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海河,最终注入渤海。3.城市职能: 政治 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科技创新 中心。4.历史名城:共有北京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大运河和北京中轴线(2024年新增)8处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建筑——四合院、胡同、牌楼等。5.城市建设(1)建设与保护: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面貌,对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进行保护和修缮;迁出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2)功能分区:建设以首都核心区与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两翼,充分发挥首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水资源短缺 降水总量少,地表径流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调整产业结构;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跨流域调水等风沙危害 冬春季节季风强盛,距沙源地近 营造防护林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及生活产生大量污染物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环保产业交通拥堵 人口急剧膨胀,人均汽车保有量增加;道路设施和公共交通建设不足等 错峰上下班;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公交优先政策;完善道路、地铁、轻轨等基础设施建设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章重点字词,注意规范书写!重难点突破重难点 地方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北方地区某地为例)郝堂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村内有河湖分布,年均日照时数2 000小时左右。下图为郝堂村在信阳市的位置、信阳市气候资料和郝堂村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荷花是一种喜光、喜热、不耐低温的水生植物,适宜生长在稳定的静水环境中。郝堂村坚持生态发展,现有荷田500亩(1亩≈666.67平方米),收获的农产品给村里带来了经济收入,且荷田的水生生物和淤泥可以净化水体。(1)郝堂村种植荷花的自然条件优越,结合材料完成下面框图。(2)根据材料说出荷花为郝堂村带来的资源和效益。资源:提供旅游资源;提供莲子、莲藕、莲蓬等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生态效益:净化水体,改善生态环境。郝堂村发展时始终坚持本土文化的挖掘:房屋建设中注重体现豫南民居特色,屋顶坡度比豫北更大,房屋多开洞口或窗户;挖掘了龙王寨、七龙溪等诸多自然景观资源;积极整理本地革命故事,兴建烈士故居等。(3)结合当地气候特征说出郝堂村豫南民居的特色。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当地气候较潮湿,房屋多开洞口或窗户,便于通风透气。(4)请你为郝堂村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增加吸引力;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当地知名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改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的便捷性等。【思路点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章北方地区 - 学生版.docx 第六章北方地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