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方地区 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北方地区 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湘教版)

资源简介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甘肃5年真题精选
命题点1 东北地区
(2023金昌节选)东北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读图,完成1~2题。
1.近年来,国家在东北地区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这是因为(   )
A.我国粮食产量高,不需要再垦荒种粮
B.着力发展工业,无需加强农业生产
C.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
D.要实现经济转型,不再发展农业
2.以下不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优越条件的是(   )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平坦 D.气候湿热
(2024兰州)哈尔滨位于松花江畔,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资源丰富。读东北地区简图和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松花江夏季流量大,汛期明显,主要原因是(   )
A.平均气温低,蒸发量小
B.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丰富
C.温度高,周围高山冰雪融化量大
D.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
4.为更好地利用冰雪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哈尔滨应当(   )
A.提高门票价格,增加收入 B.人工造冰,延长旅游时间
C.举办好冰雪节,扩大宣传 D.砍伐森林,建滑雪场
(2023平凉)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来自该省。下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积雪厚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冬季气温低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雪期长 ④积雪厚 ⑤黑土广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6.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对黑龙江省雪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B.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C.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D.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2021武威)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7~9题。
7.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8.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
A.茶叶、小麦、花生 B.棉花、青稞、玉米
C.甘蔗、玉米、水稻 D.甜菜、小麦、大豆
9.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区是(   )
A.轻工业区 B.高科技产业区
C.重工业区 D.综合性工业区
命题点2 黄土高原
(2025武威)“在漫长的两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对黄土高原的描述。读黄土高原简图和延安气候资料图,完成10~11题。
1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表坡度大 ②夏季降雨集中
③河道蜿蜒曲折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能有效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
A.退田还湖 B.陡坡垦荒
C.退耕还林还草 D.扩大耕地面积
(2022天水)天水市某校初中学生为了解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同学们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读图,完成12~14题。
12.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恰当的是(   )
A.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B.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D.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
13.我国下列地区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农耕区 B.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
C.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区 D.黄土高原陡坡的耕作区
14.以下措施对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是(   )
A.用大型机械削山填沟 B.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
C.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 D.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15.(2024兰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利于挖洞聚居。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相对变清了。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站2021年实测输沙量较多年黄河平均输沙量减少了82%左右。黄河下游含沙量减少,主要归功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约31.6%。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约63.6%,翻了一倍多。高原变绿了,水也变清了。
(1)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 ,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
(2)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黄土高原地区居民利用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的特点,修建了 (传统民居)。
(3)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含沙量大。请从黄土特性、植被两方面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 。
(4)黄土高原变绿了之后,可以有效改善黄河下游的 问题。(填序号)
①寒潮 ②航运
③泥沙沉积 ④凌汛
命题点3 北京市
16.(2022兰州)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
现在(   )
①城区面积不断拓展,功能分区更加完善
②为缓解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大力开采地下水
③注重绿化建设,外围修建绿色生态屏障,中心修建生态公园等
④城市道路、地铁、轻轨组成了市内便捷的交通网络,对外陆路、航空运输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定西)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读北京市气候统计图,完成17~18题。
17.对北京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多雨
18.从气候角度看,北京冬奥会选择在2月举行是因为(   )
A.降水少,便于人们出行 B.气温低,积雪容易保存
C.春暖花开北京气候宜人 D.秋高气爽北京风景如画
课后提升练
   [北斗+智慧农业](2025四川乐山模拟)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推行“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省份。该生产模式通过使用“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可自动进行精准地整地、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等作业。读黑龙江省地形分布图,完成1~3题。
1.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能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多 B.地势平坦
C.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
2.“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能够自动精确(   )
①播种 ②施肥 ③收割 ④预报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促进(   )
①农业产量提高 ②农产品质量提升
③土地面积扩大 ④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5陕西渭南模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中重点指出“一区”是在西部、北部地区建立生态涵养区,其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下图示意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生态涵养区对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B.减少降水频率
C.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D.阻挡风沙,净化空气
5.北京城市规划中“一核”最可能是指(   )
A.首都功能核心区 B.远郊工业区
C.中心城区 D.港口物流区
6.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设立,主要体现了城市发展应遵循(   )
A.优先保障工业用地原则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C.交通布局最优化的要求 D.中心城区扩张的发展模式
7.(2025天水模拟)自黄土高原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以来,主色调实现了由“黄色”向“绿色”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富足。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达 (山脉),东至太行山脉,西抵乌鞘岭,地处半湿润区与 区交界处,自然环境脆弱。
(2)黄土高原历史上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李华制作了该生态环境问题的因果关系图。请你利用以下内容帮他补充完整:A.水土流失 B.过度放牧 C.土质疏松
① ,② ,③ 。
(3)请你列举黄土高原由“黄色”向“绿色”转变可采取的措施。第六章 北方地区
甘肃5年真题精选
命题点1 东北地区
(2023金昌节选)东北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读图,完成1~2题。
1.近年来,国家在东北地区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这是因为( C )
A.我国粮食产量高,不需要再垦荒种粮
B.着力发展工业,无需加强农业生产
C.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
D.要实现经济转型,不再发展农业
2.以下不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优越条件的是( D )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平坦 D.气候湿热
(2024兰州)哈尔滨位于松花江畔,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资源丰富。读东北地区简图和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松花江夏季流量大,汛期明显,主要原因是( B )
A.平均气温低,蒸发量小
B.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丰富
C.温度高,周围高山冰雪融化量大
D.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
4.为更好地利用冰雪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哈尔滨应当( C )
A.提高门票价格,增加收入 B.人工造冰,延长旅游时间
C.举办好冰雪节,扩大宣传 D.砍伐森林,建滑雪场
(2023平凉)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来自该省。下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积雪厚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A )
①冬季气温低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雪期长 ④积雪厚 ⑤黑土广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6.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对黑龙江省雪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B.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C.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D.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2021武威)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7~9题。
7.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8.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D )
A.茶叶、小麦、花生 B.棉花、青稞、玉米
C.甘蔗、玉米、水稻 D.甜菜、小麦、大豆
9.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区是( C )
A.轻工业区 B.高科技产业区
C.重工业区 D.综合性工业区
命题点2 黄土高原
(2025武威)“在漫长的两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对黄土高原的描述。读黄土高原简图和延安气候资料图,完成10~11题。
1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自然原因是( D )
①地表坡度大 ②夏季降雨集中
③河道蜿蜒曲折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能有效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C )
A.退田还湖 B.陡坡垦荒
C.退耕还林还草 D.扩大耕地面积
(2022天水)天水市某校初中学生为了解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同学们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读图,完成12~14题。
12.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恰当的是( B )
A.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B.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D.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
13.我国下列地区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是( D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农耕区 B.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
C.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区 D.黄土高原陡坡的耕作区
14.以下措施对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是( D )
A.用大型机械削山填沟 B.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
C.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 D.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15.(2024兰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利于挖洞聚居。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相对变清了。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站2021年实测输沙量较多年黄河平均输沙量减少了82%左右。黄河下游含沙量减少,主要归功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约31.6%。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约63.6%,翻了一倍多。高原变绿了,水也变清了。
(1)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 秦岭 ,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
(2)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黄土高原地区居民利用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的特点,修建了 窑洞 (传统民居)。
(3)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含沙量大。请从黄土特性、植被两方面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土质疏松 、 植被覆盖率低 。
(4)黄土高原变绿了之后,可以有效改善黄河下游的 ③ 问题。(填序号)
①寒潮 ②航运
③泥沙沉积 ④凌汛
命题点3 北京市
16.(2022兰州)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
现在( C )
①城区面积不断拓展,功能分区更加完善
②为缓解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大力开采地下水
③注重绿化建设,外围修建绿色生态屏障,中心修建生态公园等
④城市道路、地铁、轻轨组成了市内便捷的交通网络,对外陆路、航空运输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定西)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读北京市气候统计图,完成17~18题。
17.对北京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多雨
18.从气候角度看,北京冬奥会选择在2月举行是因为( B )
A.降水少,便于人们出行 B.气温低,积雪容易保存
C.春暖花开北京气候宜人 D.秋高气爽北京风景如画
课后提升练
   [北斗+智慧农业](2025四川乐山模拟)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推行“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省份。该生产模式通过使用“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可自动进行精准地整地、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等作业。读黑龙江省地形分布图,完成1~3题。
1.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能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主要原因是( B )
A.降水多 B.地势平坦
C.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
2.“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能够自动精确( A )
①播种 ②施肥 ③收割 ④预报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促进( C )
①农业产量提高 ②农产品质量提升
③土地面积扩大 ④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5陕西渭南模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中重点指出“一区”是在西部、北部地区建立生态涵养区,其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下图示意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生态涵养区对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D )
A.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B.减少降水频率
C.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D.阻挡风沙,净化空气
5.北京城市规划中“一核”最可能是指( A )
A.首都功能核心区 B.远郊工业区
C.中心城区 D.港口物流区
6.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设立,主要体现了城市发展应遵循( B )
A.优先保障工业用地原则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C.交通布局最优化的要求 D.中心城区扩张的发展模式
7.(2025天水模拟)自黄土高原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以来,主色调实现了由“黄色”向“绿色”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富足。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达 秦岭 (山脉),东至太行山脉,西抵乌鞘岭,地处半湿润区与 半干旱 区交界处,自然环境脆弱。
(2)黄土高原历史上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李华制作了该生态环境问题的因果关系图。请你利用以下内容帮他补充完整:A.水土流失 B.过度放牧 C.土质疏松
① C ,② A ,③ B 。
(3)请你列举黄土高原由“黄色”向“绿色”转变可采取的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