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湘教版)

资源简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甘肃5年真题精选
命题点1 土地资源
(2021 金昌)2019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总量不足 B.人口数量庞大
C.国土面积狭小 D.山区面积广大
2.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   )
A.扩大牧区耕地规模 B.增加围湖造田面积
C.切实保护现有耕地 D.提高山区耕地比重
命题点2 水资源
(2025兰州)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21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其中东线工程巧妙利用京杭运河将水北调送至缺水的北京、天津等地。据此完成3~4题。
3.为缓解北京、天津地区用水紧张,当地还可以(   )
A.开采地下水,补充河流 B.将高耗水工业全部迁离
C.循环用水,提高利用率 D.扩大城市规模,增加人口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京杭运河沿线带来的效益有(   )
①带动运河沿线旅游业发展 ②保障运河沿线水资源供给
③彻底解决运河沿线缺水问题 ④直接带动运河沿线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命题点3 自然资源概况及合理利用
(2025兰州)生物柴油与太阳能、风能同属新能源,是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作物、动物油脂、地沟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柴油,在我国使用广泛。据此完成5~6题。
5.生物柴油(   )
A.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使用范围小
C.安全风险大 D.对环境污染小
6.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将(   )
A.缓解能源紧缺 B.增加煤炭消耗
C.增加餐饮企业成本 D.导致地沟油增多
(2023 陇南)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2023年,我国多地用电量整体实现了正增长。发电量更加绿色,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超过80%都来自可再生能源。跨区输送电量快速增长,西北送华中、西南送华东、东北送华北,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50%。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77.6%,核电同比增长53.5%,有力支持了2023年电源尤其是非化石能源的建设,推动了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7~9题。
7.用电量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经济呈现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
B.我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量过大
C.生产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D.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用电效率低下
8.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9.我国跨区域输电的特点是(   )
①西电东送 ②南电北送
③东电西送 ④北电南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 金昌)金昌市许多人家的屋顶上有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读图,完成10~11题。
10.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向应当与当地正午时分太阳位置相对。则当地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11.使用太阳能的优势是(   )
①可再生 ②无污染 ③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④可四季均衡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后提升练
  (2025张掖模拟)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读中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2012—2018年粮食产量描述正确的是(   )
A.粮食产量每年都在增加
B.2014—2015年粮食产量增加最多
C.2016—2017年粮食产量不增不减
D.2018年粮食产量最多
2.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可能有(   )
①城市扩建 ②围湖造田
③开荒种地 ④退耕还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5河南安阳)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下图为我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 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4.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保护和合理开发稀土资源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
(2025山西)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其回收利用潜力巨大,相关产业发展正在逐步规范。下图示意废旧手机的“回收路”。据此完成5~6题。
5.生产手机所需的原材料大多来自(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
6.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产业主要体现的理念是(   )
A.低碳环保 B.因地制宜
C.开放包容 D.合作共享
(2025贵州遵义)我国永兴岛位于南海,距海南岛约350千米,面积约3.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 000人。2012年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市政府驻地。当地居民采取措施,克服土地资源紧张、淡水资源短缺等困难,使永兴岛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永兴岛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岛屿狭小,储水困难 B.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C.全年高温,降水量少 D.工矿较多,需水量大
8.缓解永兴岛淡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修建雨水收集设施 ②处理污水并再利用
③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④修建海水淡化工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陇南模拟)2025年3月22日至28日为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图为我国东部四条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四条河流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量,图中所示信息体现了我国水资源分配的特点是(   )
A.各地区分配均匀 B.季节变化大
C.冬季水流量最大 D.年际变化大
11.针对该现象,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建水库 D.污水达标排放
(2025陇南模拟)风能环保清洁,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 “十四五”将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东海风电场是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下图示意东海风发电场位置。据此完成12~13题。
12.东海风电场建设的优势有(   )
①节约土地资源 ②距离消费市场近
③施工技术较低 ④受冬季风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东海风电场的建设,利于我国(   )
①缓解能源短缺 ②减少能源需求
③改善空气质量 ④优化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5河南新乡)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相关数据。下图为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较上年比重变化图和2020—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情况。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较上年占比增长最多的能源属于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2)描述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的发展趋势。
(3)列举我国可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类型。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产业调整、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方式,在一定时间内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零排放”。
(4)列举一件中学生在生活中可为早日实现“碳中和”做的事。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甘肃5年真题精选
命题点1 土地资源
(2021 金昌)2019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B )
A.耕地总量不足 B.人口数量庞大
C.国土面积狭小 D.山区面积广大
2.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 C )
A.扩大牧区耕地规模 B.增加围湖造田面积
C.切实保护现有耕地 D.提高山区耕地比重
命题点2 水资源
(2025兰州)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21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其中东线工程巧妙利用京杭运河将水北调送至缺水的北京、天津等地。据此完成3~4题。
3.为缓解北京、天津地区用水紧张,当地还可以( C )
A.开采地下水,补充河流 B.将高耗水工业全部迁离
C.循环用水,提高利用率 D.扩大城市规模,增加人口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京杭运河沿线带来的效益有( B )
①带动运河沿线旅游业发展 ②保障运河沿线水资源供给
③彻底解决运河沿线缺水问题 ④直接带动运河沿线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命题点3 自然资源概况及合理利用
(2025兰州)生物柴油与太阳能、风能同属新能源,是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作物、动物油脂、地沟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柴油,在我国使用广泛。据此完成5~6题。
5.生物柴油( D )
A.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使用范围小
C.安全风险大 D.对环境污染小
6.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将( A )
A.缓解能源紧缺 B.增加煤炭消耗
C.增加餐饮企业成本 D.导致地沟油增多
(2023 陇南)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2023年,我国多地用电量整体实现了正增长。发电量更加绿色,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超过80%都来自可再生能源。跨区输送电量快速增长,西北送华中、西南送华东、东北送华北,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50%。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77.6%,核电同比增长53.5%,有力支持了2023年电源尤其是非化石能源的建设,推动了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7~9题。
7.用电量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A.我国经济呈现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
B.我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量过大
C.生产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D.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用电效率低下
8.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D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9.我国跨区域输电的特点是( D )
①西电东送 ②南电北送
③东电西送 ④北电南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 金昌)金昌市许多人家的屋顶上有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读图,完成10~11题。
10.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向应当与当地正午时分太阳位置相对。则当地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朝向为( B )
A.东 B.南
C.西 D.北
11.使用太阳能的优势是( A )
①可再生 ②无污染 ③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④可四季均衡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后提升练
  (2025张掖模拟)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读中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2012—2018年粮食产量描述正确的是( D )
A.粮食产量每年都在增加
B.2014—2015年粮食产量增加最多
C.2016—2017年粮食产量不增不减
D.2018年粮食产量最多
2.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可能有( C )
①城市扩建 ②围湖造田
③开荒种地 ④退耕还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5河南安阳)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下图为我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C )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 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4.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C )
A.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保护和合理开发稀土资源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
(2025山西)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其回收利用潜力巨大,相关产业发展正在逐步规范。下图示意废旧手机的“回收路”。据此完成5~6题。
5.生产手机所需的原材料大多来自( B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
6.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产业主要体现的理念是( A )
A.低碳环保 B.因地制宜
C.开放包容 D.合作共享
(2025贵州遵义)我国永兴岛位于南海,距海南岛约350千米,面积约3.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 000人。2012年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市政府驻地。当地居民采取措施,克服土地资源紧张、淡水资源短缺等困难,使永兴岛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永兴岛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 )
A.岛屿狭小,储水困难 B.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C.全年高温,降水量少 D.工矿较多,需水量大
8.缓解永兴岛淡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措施有( B )
①修建雨水收集设施 ②处理污水并再利用
③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④修建海水淡化工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陇南模拟)2025年3月22日至28日为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图为我国东部四条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四条河流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量,图中所示信息体现了我国水资源分配的特点是( B )
A.各地区分配均匀 B.季节变化大
C.冬季水流量最大 D.年际变化大
11.针对该现象,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C )
A.开采地下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建水库 D.污水达标排放
(2025陇南模拟)风能环保清洁,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 “十四五”将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东海风电场是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下图示意东海风发电场位置。据此完成12~13题。
12.东海风电场建设的优势有( A )
①节约土地资源 ②距离消费市场近
③施工技术较低 ④受冬季风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东海风电场的建设,利于我国( C )
①缓解能源短缺 ②减少能源需求
③改善空气质量 ④优化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5河南新乡)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相关数据。下图为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较上年比重变化图和2020—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情况。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较上年占比增长最多的能源属于 非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2)描述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的发展趋势。
2020—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逐渐增大,其中,2023—2024年增加幅度最大。
(3)列举我国可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类型。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产业调整、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方式,在一定时间内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零排放”。
(4)列举一件中学生在生活中可为早日实现“碳中和”做的事。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多乘坐公共交通或步行,绿色出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