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世界的发展差异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世界的人口 (兰州卷5年1考)湘教七上P62~67;人教七上P92~971.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1)人口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人口增长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 慢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 快 。2.人口分布差异世界人口分布图(1)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 中、低 纬度气候湿润的 沿海 地带。(2)人种: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肤色特征 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 肤色及发色浅 肤色黝黑毛发特征 头发又黑又直,体毛中等 头发波状,体毛较多 头发卷曲,体毛很少面部特征 眼睛呈棕色,脸型宽平 鼻梁高,嘴唇薄 嘴唇较厚分布地区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定数量3.人口问题知识点2 世界的聚落 (兰州卷5年1考)湘教七上P68~73;人教七上P98~102、106~1081.聚落的差异乡村 城市特征 规模较小,建筑低矮且分散,道路小而窄 规模较大,建筑高且 密集 ,道路多而宽生产方式 一般从事 农业 生产活动 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存在问题 交通不便,生活服务设施较少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2.聚落与环境(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民居与自然环境传统民居 干栏式建筑 冰屋 西亚民居 蒙古包建筑特点 背山或临水,底部架空,木质建筑 就地取材,牢固结实,不透风 墙厚、窗小、顶平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和拆卸移动环境特征 气候湿热,依山傍水 气候寒冷,冰雪深厚 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 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草场广布典型地区 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 北极地区 西亚、北非 我国内蒙古高原知识点3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兰州卷5年1考) 湘教七上P74~80;人教七上P103~1061.语言(1) 汉语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联合国官方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三大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的基督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3.世界文化遗产(1)意义: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2)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现代建筑;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对于破损严重的遗迹遗产要修旧如旧;濒危文化遗产必要时迁址异地保护等。知识点4 世界的发展差异 (兰州卷5年1考) 湘教七上P116~128;人教七上P110~119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1)划分依据:根据 经济发展水平 的高低,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发展差异与分布①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②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 中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3)南北关系①“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②“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2.国际合作(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途径: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②意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建立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享共赢的伙伴关系,有助于实现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2)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①全球性的组织: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②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EU)、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3.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经济交流,降低成本,缩短运输时间;促进资源的全球调配;扩大经济贸易合作和人员往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章重点字词,注意规范书写!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分析哥伦比亚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使其生产生活独具特色,国内72%的人口分布于安第斯山区,而加勒比海沿岸和东部平原人口仅占5%。下图示意哥伦比亚位置和地形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哥伦比亚位于 南美洲 (大洲),地处 热带 (五带)。(2)哥伦比亚的首都是 波哥大 ,地形以 高原 为主。(3)结合资料,分析哥伦比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区的原因。哥伦比亚纬度低,低海拔地区气温高(太阳辐射强),海拔较高的山区(高原山地地区)气温较低(气候较凉爽),适合人类居住。重难点2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见本书P29知识梳理(2025武威)马里是位于非洲西北部的国家,多贡是马里中部的一个部落。左图为马里地理位置及多贡气候资料图,右图为多贡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据左图可知,多贡 1 月气温最低,该地气温全年较 高(或热、炎热等) 。(2)据左图描述多贡全年降水的变化特点。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分干、湿两季;6月(或7月)至9月降水多,10月至次年5月(或6月)降水少;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多贡为热带草原气候,多贡民居屋顶采用多层茅草覆盖,形成锥形或人字形结构,坡度较陡。(3)民居建筑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简要说明多贡民居屋顶这样建造的原因。(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草类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降水集中,屋顶坡度陡,便于排水。中国和马里两国有贸易往来。以下两组是两国部分进出口货物清单: A.机电产品、通讯设备、轻工日用品、茶叶等;B.黄金、棉花、花生等农矿产品。(4)中马两国货物贸易存在差异,我国从马里进口货物清单是 B (填A或B)。甘肃5年真题精选命题点1 世界的人口(2022天水)下表为2021年甘肃省和全国人口数据统计(不包括港澳台居民)。据此完成1~2题。区域 甘肃省 全国人口数量 2 490万 141 26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 1.42‰ 0.34‰常住人口比2020年净增 -11万 48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13.05% 14.2%1.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A.甘肃省还没进入老龄化社会B.我国还没进入老龄化社会C.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D.我国和甘肃省均未进入老龄社会2.甘肃省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但常住人口却减少了,合理的解释是( D )A.人口死亡率上升 B.新出生人口数量全国最少C.人口出生率全国最低 D.迁出到外地的人口相对较多3.(2022兰州)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等地,其特征是( B )A.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 B.鼻梁细高,嘴唇较薄,身材高大C.头发卷曲,鼻型扁平,嘴唇较厚 D.头发黑直,脸型宽平,身材中等命题点2 世界的聚落4.(2024白银节选)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B )A.干旱少雨的气候 B.高温多雨的气候C.寒冷干燥的气候 D.多风沙的环境5.(2022兰州)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以下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D )①高纬度地带 ②河流干支流交汇处 ③山地、高原地带 ④中低纬沿海地区 ⑤温暖的平原地带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⑤命题点3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2025天水)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是大漠深处的艺术瑰宝,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应对文物不可逆转的衰退,1980年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技术给文物拍照。据此完成6~7题。6.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A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地处热带,蒸发旺盛C.植被稀少,风力强劲 D.河流稀少,土壤缺水7.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B )A.丰富甘肃省网络旅游资源B.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C.促进数字旅游经济的发展D.促进计算机影像技术发展8.(2022兰州)兰州地铁广播报站时,在汉语后还要用英语再播报一遍的原因是( C )A.英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D.英语是在兰州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命题点4 世界的发展差异9.(2025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郑和下西洋途经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并带回檀香、肉桂、辣椒、茴香等香料。这些植物不仅在香料工业和食品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医药、皮革等日用工业中也有广泛的用途。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中说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2014年至2016年,中国企业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的大国担当赢得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材料三:郑和航海线路图和A地气候资料图。(1)郑和船队途经A地附近时,当地盛行图示风向,此时正值 旱季 (雨季/旱季)。当地种植檀香、肉桂、胡椒、茴香等香料的优势气候条件有 热量充足 、 降水丰富 。(2)郑和船队返程时带回福鹿(斑马),麒麟(长颈鹿),说明船队最远到达 非洲 (大洲)。(3)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促进贸易往来;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政治合作。课后提升练 (2025陇南模拟)人类大陆图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地图,图上省略了海陆轮廓,仅显示人口密集区域。其中,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示意人类大陆分布。据此完成1~2题。1.人类大陆的分布特征是( C )A.集中在赤道地区和极地地区 B.高纬度比低纬度地区多C.主要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大陆内部比沿海地区多2.世界人口密集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B )A.季风气候,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水源充足C.地形复杂,资源丰富 D.高温多雨,植被茂密(2025河北节选)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81亿。下表为2024年四个大洲的人口数据比较。据此完成3~4题。大洲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人口总数(亿) 48.1 7.5 15.2 6.10~14岁人口占比(%) 22.6 15.3 39.1 20.015~59岁人口占比(%) 62.9 57.4 55.2 60.060岁以上人口占比(%) 14.5 27.3 5.7 20.03.非洲0~14岁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C )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基数大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低4.欧洲、北美洲共同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B )A.人口增长过快 B.老龄化程度高C.性别比例失衡 D.劳动力过剩[镬耳屋](2025陇南模拟)镬(huò)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据此完成5~6题。5.“镬耳屋”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D )A.夏季炎热干燥 B.冬季寒冷漫长C.终年温暖湿润 D.雨热同期6.关于如何做好传统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D )A.禁止开发,保持原貌 B.全部拆除,原样重建C.全面开发,扩容改造 D.精心修缮,保护传承(2025江西节选)中吉乌铁路连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国承担了该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读中吉乌铁路规划线路图,完成7~9题。7.中吉乌三国均为( D )A.南半球国家 B.内陆国家C.西半球国家 D.亚洲国家8.我国承担该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主要是因为我国( A )A.技术先进 B.矿产丰富C.交通便利 D.人口众多9.该铁路建成后,对中吉乌三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有( B )A.减少资源浪费 B.促进经贸合作C.消除贫富差异 D.加强文化交流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世界的发展差异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世界的人口 (兰州卷5年1考)湘教七上P62~67;人教七上P92~971.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1)人口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人口增长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 。2.人口分布差异世界人口分布图(1)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 纬度气候湿润的 地带。(2)人种: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人种肤色特征 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 肤色及发色浅 肤色黝黑毛发特征 头发又黑又直,体毛中等 头发波状,体毛较多 头发卷曲,体毛很少面部特征 眼睛呈棕色,脸型宽平 鼻梁高,嘴唇薄 嘴唇较厚分布地区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定数量3.人口问题知识点2 世界的聚落 (兰州卷5年1考)湘教七上P68~73;人教七上P98~102、106~1081.聚落的差异乡村 城市特征 规模较小,建筑低矮且分散,道路小而窄 规模较大,建筑高且 ,道路多而宽生产方式 一般从事 生产活动 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存在问题 交通不便,生活服务设施较少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2.聚落与环境(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民居与自然环境传统民居 干栏式建筑 冰屋 西亚民居 蒙古包建筑特点 背山或临水,底部架空,木质建筑 就地取材,牢固结实,不透风 墙厚、窗小、顶平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和拆卸移动环境特征 气候湿热,依山傍水 气候寒冷,冰雪深厚 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 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草场广布典型地区 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 北极地区 西亚、北非 我国内蒙古高原知识点3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兰州卷5年1考) 湘教七上P74~80;人教七上P103~1061.语言(1)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联合国官方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三大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的基督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3.世界文化遗产(1)意义: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2)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现代建筑;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对于破损严重的遗迹遗产要修旧如旧;濒危文化遗产必要时迁址异地保护等。知识点4 世界的发展差异 (兰州卷5年1考) 湘教七上P116~128;人教七上P110~119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1)划分依据:根据 的高低,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发展差异与分布①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②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 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3)南北关系①“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②“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2.国际合作(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途径: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②意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建立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享共赢的伙伴关系,有助于实现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2)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①全球性的组织: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②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EU)、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3.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经济交流,降低成本,缩短运输时间;促进资源的全球调配;扩大经济贸易合作和人员往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章重点字词,注意规范书写!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分析哥伦比亚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使其生产生活独具特色,国内72%的人口分布于安第斯山区,而加勒比海沿岸和东部平原人口仅占5%。下图示意哥伦比亚位置和地形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哥伦比亚位于 (大洲),地处 (五带)。(2)哥伦比亚的首都是 ,地形以 为主。(3)结合资料,分析哥伦比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区的原因。重难点2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见本书P29知识梳理(2025武威)马里是位于非洲西北部的国家,多贡是马里中部的一个部落。左图为马里地理位置及多贡气候资料图,右图为多贡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据左图可知,多贡 月气温最低,该地气温全年较 。(2)据左图描述多贡全年降水的变化特点。多贡为热带草原气候,多贡民居屋顶采用多层茅草覆盖,形成锥形或人字形结构,坡度较陡。(3)民居建筑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简要说明多贡民居屋顶这样建造的原因。中国和马里两国有贸易往来。以下两组是两国部分进出口货物清单: A.机电产品、通讯设备、轻工日用品、茶叶等;B.黄金、棉花、花生等农矿产品。(4)中马两国货物贸易存在差异,我国从马里进口货物清单是 (填A或B)。甘肃5年真题精选命题点1 世界的人口(2022天水)下表为2021年甘肃省和全国人口数据统计(不包括港澳台居民)。据此完成1~2题。区域 甘肃省 全国人口数量 2 490万 141 26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 1.42‰ 0.34‰常住人口比2020年净增 -11万 48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13.05% 14.2%1.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甘肃省还没进入老龄化社会B.我国还没进入老龄化社会C.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D.我国和甘肃省均未进入老龄社会2.甘肃省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但常住人口却减少了,合理的解释是( )A.人口死亡率上升 B.新出生人口数量全国最少C.人口出生率全国最低 D.迁出到外地的人口相对较多3.(2022兰州)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等地,其特征是( )A.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 B.鼻梁细高,嘴唇较薄,身材高大C.头发卷曲,鼻型扁平,嘴唇较厚 D.头发黑直,脸型宽平,身材中等命题点2 世界的聚落4.(2024白银节选)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A.干旱少雨的气候 B.高温多雨的气候C.寒冷干燥的气候 D.多风沙的环境5.(2022兰州)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以下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①高纬度地带 ②河流干支流交汇处 ③山地、高原地带 ④中低纬沿海地区 ⑤温暖的平原地带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⑤命题点3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2025天水)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是大漠深处的艺术瑰宝,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应对文物不可逆转的衰退,1980年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技术给文物拍照。据此完成6~7题。6.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地处热带,蒸发旺盛C.植被稀少,风力强劲 D.河流稀少,土壤缺水7.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A.丰富甘肃省网络旅游资源B.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C.促进数字旅游经济的发展D.促进计算机影像技术发展8.(2022兰州)兰州地铁广播报站时,在汉语后还要用英语再播报一遍的原因是( )A.英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D.英语是在兰州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命题点4 世界的发展差异9.(2025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郑和下西洋途经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并带回檀香、肉桂、辣椒、茴香等香料。这些植物不仅在香料工业和食品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医药、皮革等日用工业中也有广泛的用途。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中说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2014年至2016年,中国企业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的大国担当赢得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材料三:郑和航海线路图和A地气候资料图。(1)郑和船队途经A地附近时,当地盛行图示风向,此时正值 (雨季/旱季)。当地种植檀香、肉桂、胡椒、茴香等香料的优势气候条件有 、 。(2)郑和船队返程时带回福鹿(斑马),麒麟(长颈鹿),说明船队最远到达 (大洲)。(3)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课后提升练 (2025陇南模拟)人类大陆图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地图,图上省略了海陆轮廓,仅显示人口密集区域。其中,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示意人类大陆分布。据此完成1~2题。1.人类大陆的分布特征是( )A.集中在赤道地区和极地地区 B.高纬度比低纬度地区多C.主要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大陆内部比沿海地区多2.世界人口密集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A.季风气候,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水源充足C.地形复杂,资源丰富 D.高温多雨,植被茂密(2025河北节选)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81亿。下表为2024年四个大洲的人口数据比较。据此完成3~4题。大洲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人口总数(亿) 48.1 7.5 15.2 6.10~14岁人口占比(%) 22.6 15.3 39.1 20.015~59岁人口占比(%) 62.9 57.4 55.2 60.060岁以上人口占比(%) 14.5 27.3 5.7 20.03.非洲0~14岁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基数大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低4.欧洲、北美洲共同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老龄化程度高C.性别比例失衡 D.劳动力过剩[镬耳屋](2025陇南模拟)镬(huò)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据此完成5~6题。5.“镬耳屋”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炎热干燥 B.冬季寒冷漫长C.终年温暖湿润 D.雨热同期6.关于如何做好传统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A.禁止开发,保持原貌 B.全部拆除,原样重建C.全面开发,扩容改造 D.精心修缮,保护传承(2025江西节选)中吉乌铁路连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国承担了该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读中吉乌铁路规划线路图,完成7~9题。7.中吉乌三国均为( )A.南半球国家 B.内陆国家C.西半球国家 D.亚洲国家8.我国承担该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主要是因为我国( )A.技术先进 B.矿产丰富C.交通便利 D.人口众多9.该铁路建成后,对中吉乌三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有( )A.减少资源浪费 B.促进经贸合作C.消除贫富差异 D.加强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六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 学生版.docx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六章世界的发展差异.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