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乡土地理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地理概况 甘肃省在中国的位置甘肃省政区图1.省域与区划位置 海陆位置:地处我国 西部 地区,深居内陆 经纬度位置:位于32°11'N~42°57'N,92°13'E~108°46'E之间 相对位置:东接 陕西省 ,南邻 四川省 ,西连青海省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并与蒙古国接壤范围 东西蜿蜒1 600多千米,全省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行政区划 简称 甘 ,省级行政中心是 兰州市 。可划分为河西、陇中、陇东、甘南和陇南五个地区2.人口和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衡, 东多西少 。(2)城市分布:多沿重要的交通线分布,黄土高原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 河谷盆地 ,河西走廊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 绿洲平原地带 。3.民族:多民族共同生活的聚居区,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知识点2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地形地势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复杂多样,以 高原、山地 为主,地势起伏大, 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区 全省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六大地形区气候 深居内陆,气候的 大陆性 特征突出,大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 河流 (内流河为主) 内流区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是河西走廊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外流区 黄河流域(黄河干流、洮河、湟水等)和长江流域(嘉陵江、汉江)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 多发;应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护能力气象灾害 旱灾、冰雹、沙尘暴2.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山地多,草场面积广大,耕地、林地比重小,人均土地占有量、人均耕地占比高水资源 特征 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 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水能资源 相对丰富;有引硫济金、引黄提灌、引大入秦、引洮工程等调水工程生物资源 森林覆盖率低;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全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多,部分矿种储量大;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丰富;综合开发利用难度大;分布集中光能和风 能资源 光能资源分布广泛; 风能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酒泉瓜州素有“ 世界风库 ”之称;陇电入浙工程是继陇电入湘、陇电入鲁工程后的第三条特高压输电工程知识点3 经济发展 1.农业特点 以 种植业 为主,畜牧业次之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 经济作物:油菜、胡麻、甜菜、棉花、中药材农业发展 甘肃省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之路2.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重工业是甘肃省的支柱工业。3.交通运输业:现代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已发展为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兼备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同时,甘肃省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4.旅游资源特色旅游 自然旅游资源:大漠戈壁、高山草原、冰川雪峰、丹霞砂林、峡谷溶洞 人文旅游资源:古城遗址、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等文物古迹著名景点 黄河之滨 嘉峪关文物景区 扎尕那 麦积山 莫高窟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5.特色文化(1)民俗文化:甘肃花儿、甘南藏戏等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民居文化:大部分地区以合院式建筑为主,庆阳、平凉多窑洞,陇南、甘南多板屋建筑。知识点4 行政中心——兰州 1.地位:兰州是甘肃省省级行政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2.自然环境:兰州市区南北被群山环抱, 黄河 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为 温带大陆性气候 。3.兰州新区: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4.交通运输业:有陇海线、兰新线、宝兰线和兰青线经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位于兰州新区。5.特色农产品:百合、苦水玫瑰、黄河蜜、冬果梨等。知识点5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图位置 东起 乌鞘岭 ,西至 古玉门关 ,南北介于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呈 西北—东南 走向的狭长地带地形 南北两侧为山地,中间为平地;地势 南北高 , 中间低 气候 属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大,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农业 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之一,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脉的 冰雪融水 城市 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主要沿河、沿山麓、沿绿洲、沿铁路线分布地位 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走廊”甘肃5年真题精选 (2025兰州)读中山桥周边简图,回答1~2题。1.建设白塔山隧道的目的是( A )A.缓解交通压力 B.降低出行成本C.降低路面坡度 D.增加出行方式2.为更好地建设宜居城市,兰州可以( D )①恢复中山桥通车 ②完善配套设施 ③削山填沟,扩大城市用地 ④扩大绿地面积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2024白银)2024年“天水麻辣烫”火爆网络,满怀好奇的客人从天南地北涌来,品尝一碗冲上“顶流”的麻辣烫。天水麻辣烫里料汁是“灵魂”,菜品是“主体”,浓缩着甘肃味道。不仅有“双椒”(天水甘谷的辣椒,秦安的花椒),还有定西宽粉、兰州高原夏菜、康县木耳、河西走廊香菇……一碗碗看似简单的麻辣烫,实际上是对甘肃农业发展的全面展示。据此完成3~4题。3.甘肃不同地方盛产不同的农业特产,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地方( D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源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 D.自然环境不同4.“天水麻辣烫”火爆网络会直接带动当地( C )A.农业效益提高 B.工业发展加速C.旅游收入增加 D.房价快速上涨(2024兰州)甘肃景泰地处中国西北部,气候干旱,有大量盐碱地。当地利用盐碱地挖塘(鱼塘水经人工处理,类似于海水)养鱼,发展戈壁盐碱渔业,使撂荒盐碱地重焕生机。据此完成5~6题。5.当地养殖原产于南美洲周边海洋中的南美对虾,已经实现量产,变成甘肃的“新特产”,主要得益于( C )A.经济全球化发展 B.全球气候的变暖C.农业科技的进步 D.交通运输的发展6.甘肃景泰因地制宜发展戈壁盐碱渔业,可以( A )①增加经济收入 ②修复生态环境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彻底治理盐碱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022定西)甘肃省定西市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素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定西马铃薯外销量巨大,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广州等地出口到国外。据此完成7~8题。7.影响定西马铃薯生长最主要的条件是( A )A.温凉的气候 B.肥沃的黑土C.丰富的水源 D.平坦的地形8.将5 000吨定西马铃薯经广州出口到澳大利亚,最佳的运输方式为( C )A.先铁路运输,后空运 B.先公路运输,后海运C.先铁路运输,后海运 D.航空运输直接到达(2022定西)“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河西走廊的张掖曾经稻花飘香,出产稻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河西走廊是我国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现在仍为我省重要的粮食产区。据此完成9~11题。9.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主要来源于( C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湖泊水10.河西走廊发展种植业最具特色的优势条件是( A )A.光热充足 B.水源充足C.地势平坦 D.劳动力丰富11.河西走廊现今已淡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的名录。原因可能是( D )A.风力过强 B.耕地不足C.地形崎岖 D.水源缺乏12.(2025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主要包括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材料二:敦煌莫高窟保存有丰富的建筑、壁画、彩塑,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游客增多,对窟内的温、湿度产生影响,加剧文物的老化。材料三:河西走廊简图及敦煌气候资料图。(1)河西走廊地区的河流多为 内流河 (外流河/内流河),城镇的分布特点为 沿河流、山麓、绿洲分布 。(2)从气候角度分析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有利条件。敦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壁画不易受潮褪色、脱落。(3)有人建议,莫高窟景区应减少游客接待量,鼓励更多人线上游览。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赞同。可以减少对石窟的人为破坏;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增强互动性;扩大受众范围,创新传播方式;缓解景区压力,提高管理效率。不赞同。景区数字化难度高,设备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大;游客数量减少,影响当地旅游收入;游客空间体验感较弱。13.(2024兰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兰州市某学校要去参观兰州新区的光伏产业园。材料二:兰州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材料三: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新型绿色能源产业。在我国,年日照时数不小于2 200小时的地区,是光伏项目重点利用区域。(1)兰州新区位于该学校的 西北 方向。(2)兰州新区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优势资源条件是 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3)兰州新区年平均降水量远小于年平均蒸发量,气候干旱,主要原因是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 兰州新区在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相对不足,请你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各提出一条可行性的建议。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防止和治理水污染。14.(2022武威)读我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处在 青藏 高原、 内蒙古 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2)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判断,我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说出河西走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 有祁连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缓,土壤肥沃等 。(写出两点)(4)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能够保存上千年之久,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C 。A.季风气候,空气湿润 B.人类干扰少C.气候干燥,不易受潮 D.维护手段先进15.(2023兰州)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兰州市享有“黄河明珠”“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材料二: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中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次整修、加固、抬升,2019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材料三:2023年“五一”假期兰州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大幅增加。兰州市通过牛肉面制作技艺展示、“秦韵流光——秦腔服饰文化展”、书香非遗——陶土世界阅读推广等活动,营造了浓厚节日消费氛围,激发了游客消费热情。(1)兰州地处“两山一河”之间,享有“黄河明珠”之誉,黄河兰州段河水水位较高的季节是 夏季 ,河水水位年际变化较 大 (大/小)。(2)兰州中山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桥梁修缮时,应当 修旧如旧 (整旧如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3)为促进兰州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请提两点合理化的建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地区接待能力;依托特色文化,寻求新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增长点;加强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等。(言之有理即可)课后提升练 沙漠里的“万人星空演唱会”,已成为甘肃敦煌月牙泉景区夏季夜间的新晋文旅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图1是月牙泉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游客拍摄的万人星空演唱会现场照片。据此完成1~3题。图1 图21.月牙泉的海拔可能是( B )A.1 100 m B.1 150 mC.1 200 m D.1 250 m2.从图2的拍摄角度可以推断,该游客拍摄照片时站在图1中的( B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3.“万人星空演唱会”选择在夏季夜间举办,是因为当地( C )A.夏季昼短夜长,游玩时间更长B.气候高温多雨,星空可见度高C.夏季夜晚凉爽,适合户外活动D.正值旅游淡季,游客数量较少甘肃省位于三大高原交会处,是我国气候类型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该省依靠自然环境优势,发展节能产业,成绩斐然。其中,酒泉市瓜州县2025年可新增新能源开发量超1亿千瓦。“十五五”期间,瓜州县将进一步壮大新能源基地规模,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走向全国前列。下图为甘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瓜州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甘肃省是我国气候类型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其成因包括( C )①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 ②山河相间分布③东西跨经度广 ④南北跨纬度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5.酒泉瓜州太阳能资源丰富,得益于( C )A.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B.纬度较低,日照充足C.降水稀少,晴天较多 D.植被稀少,反射率高敦煌自古便是中西文明交往要地,早期为游牧民族所居,西汉时纳入中原版图后,设置郡县,中原农耕文明在此扎根。下图示意汉敦煌郡六个县城旧址位置。据此完成6~8题。6.汉敦煌郡各县城如图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D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C.防范风沙 D.取水方便7.敦煌市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A )A.(94°E,40°N) B.(96°E,40°N)C.(94°W,38°S) D.(96°W,38°S)8.敦煌自古以来便是中西文明交往要地,主要原因是( B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C.农业文明发达 D.海洋运输便利(2025天水模拟)甘肃省天水市古称“秦州”,天水的“麻辣烫”和“大樱桃”给全国人民留下了舌尖上最美好的记忆。读甘肃省干湿区分布图,完成9~10题。9.大樱桃喜光喜湿,对水分要求较高。由图可知天水市大部分地区位于( B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10.被称为天水麻辣烫“灵魂”的甘谷辣椒销售火爆,天水市甘谷县种出高质量辣椒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D )A.降水多,灌溉便利 B.海拔高,生长周期长C.人口多,市场广阔 D.光照足,昼夜温差大(2025白银模拟)在甘肃河西走廊,种植户在戈壁滩建立生态产业园,实现了从无土栽培、穴盘育苗到水肥一体化、病虫无害化绿色防控,从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到轻简化栽培。据此完成11~13题。11.当地建设生态产业园利用的土地属于( D )A.居住用地 B.工矿用地C.牧草地 D.难利用土地12.戈壁滩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D )A.光热 B.昼夜温差C.土壤 D.水源13.河西走廊的戈壁滩发展农业可以( A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 ②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④大力开垦耕地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5江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位于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镇,地形平坦,气候干旱。下图示意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模式。据此完成14~16题。14.在农区修筑蓄水池的主要目的是( A )A.保障灌溉用水 B.提供工业用水C.发展水产养殖 D.调节当地气候15.该地区种植玉米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B )A.降水丰沛 B.光照充足C.年温差小 D.黑土肥沃16.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优点是( A )A.提高农业效益 B.改良作物品种C.节约农业用水 D.减轻水土流失2025年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浙江杭州富阳区环山乡双林村正式动工建设,成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据此完成17~18题。17.甘电入浙利用的绿色能源主要有( D )①火电 ②核电 ③风电 ④光伏发电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8.甘电入浙工程建设有利于浙江( B )A.提升高耗能工业比重 B.缓解电力短缺问题C.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D.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甘肃甘南的扎尕(gǎ)那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农村落,峰岭高耸挺拔,峡谷幽深陡峭。这里的人们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形成了农林牧复合系统,造就了富有地区特色的传统村落民居,被评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读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19~20题。19.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生态价值突出表现在( C )①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③涵养水源,调节局部地区气候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20.为促进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A.发展生态旅游,融合非遗与文旅B.推广机械化种植,替代传统耕作C.扩大水稻种植,提高粮食自给D.建设大型水电站,开发水能21.近年来,甘肃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之路。下图为甘肃省地形及交通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甘肃夏季平均气温约20℃,是避暑的理想选择。(1)从地形和气候中任选一个角度说出甘肃是夏季避暑理想选择的原因。地形:甘肃海拔较高,夏季气温相对较低。气候: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昼夜温差较大,夜间较为凉爽。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兰州是西北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和“北菜南运”大型集散中心。(2)说出兰州成为西北最大蔬菜产销基地和“北菜南运”大型集散中心的有利条件。蔬菜品质优,产量较大;多条交通线路在此交会,交通便利;政府给予政策支持。(3)有人认为甘肃省应该扩大高原夏菜的种植面积,来满足市场需求,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赞成。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或不赞成。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大规模的农业活动也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22.(2025四川泸州)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异地借牧”是一种根据不同地区资源(饲草、气温等)特点和季节变化,将牲畜从原养殖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放牧的生产方式。“留茬”是指农作物收获后,将残留在田间的秸秆和根系一起留在土壤表面。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牲畜越冬时的补充饲料,过去常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材料二 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草原曾经因为过度放牧出现生态退化现象。甘肃省肃南县地处祁连山北麓,近年来,在全省率先推行“异地借牧”,区域内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材料三 下图为肃南县“异地借牧”示意图。(1)说出肃南县“异地借牧”的转移季节和转移空间。转移季节:秋冬季。转移空间:从山上牧区转移到绿洲牧区。(2)从资源角度,说明肃南县推行“异地借牧”的原因。山上牧区:夏季牧草生长茂盛,产草量大;但冬季牧草枯萎,产草量少,无法满足牲畜冬季过冬的草料需求。绿洲牧区:农作物收获后,有大量秸秆,可作为牲畜越冬的补充饲料 。(3)简述肃南县推行“异地借牧”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损失,增加牧民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益;有利于牧区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4)分析肃南县“异地借牧”后,对绿洲农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秸秆焚烧,降低大气污染;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生态系统。 甘肃乡土地理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地理概况 甘肃省在中国的位置甘肃省政区图1.省域与区划位置 海陆位置:地处我国 西部 地区,深居内陆 经纬度位置:位于32°11'N~42°57'N,92°13'E~108°46'E之间 相对位置:东接 陕西省 ,南邻 四川省 ,西连青海省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并与蒙古国接壤范围 东西蜿蜒1 600多千米,全省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行政区划 简称 甘 ,省级行政中心是 兰州市 。可划分为河西、陇中、陇东、甘南和陇南五个地区2.人口和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衡, 东多西少 。(2)城市分布:多沿重要的交通线分布,黄土高原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 河谷盆地 ,河西走廊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 绿洲平原地带 。3.民族:多民族共同生活的聚居区,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知识点2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地形地势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复杂多样,以 高原、山地 为主,地势起伏大, 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区 全省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六大地形区气候 深居内陆,气候的 大陆性 特征突出,大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 河流 (内流河为主) 内流区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是河西走廊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外流区 黄河流域(黄河干流、洮河、湟水等)和长江流域(嘉陵江、汉江)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 多发;应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护能力气象灾害 旱灾、冰雹、沙尘暴2.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山地多,草场面积广大,耕地、林地比重小,人均土地占有量、人均耕地占比高水资源 特征 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 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水能资源 相对丰富;有引硫济金、引黄提灌、引大入秦、引洮工程等调水工程生物资源 森林覆盖率低;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全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多,部分矿种储量大;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丰富;综合开发利用难度大;分布集中光能和风 能资源 光能资源分布广泛; 风能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酒泉瓜州素有“ 世界风库 ”之称;陇电入浙工程是继陇电入湘、陇电入鲁工程后的第三条特高压输电工程知识点3 经济发展 1.农业特点 以 种植业 为主,畜牧业次之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 经济作物:油菜、胡麻、甜菜、棉花、中药材农业发展 甘肃省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之路2.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重工业是甘肃省的支柱工业。3.交通运输业:现代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已发展为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兼备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同时,甘肃省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4.旅游资源特色旅游 自然旅游资源:大漠戈壁、高山草原、冰川雪峰、丹霞砂林、峡谷溶洞 人文旅游资源:古城遗址、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等文物古迹著名景点 黄河之滨 嘉峪关文物景区 扎尕那 麦积山 莫高窟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5.特色文化(1)民俗文化:甘肃花儿、甘南藏戏等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民居文化:大部分地区以合院式建筑为主,庆阳、平凉多窑洞,陇南、甘南多板屋建筑。知识点4 行政中心——兰州 1.地位:兰州是甘肃省省级行政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2.自然环境:兰州市区南北被群山环抱, 黄河 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为 温带大陆性气候 。3.兰州新区: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4.交通运输业:有陇海线、兰新线、宝兰线和兰青线经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位于兰州新区。5.特色农产品:百合、苦水玫瑰、黄河蜜、冬果梨等。知识点5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图位置 东起 乌鞘岭 ,西至 古玉门关 ,南北介于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呈 西北—东南 走向的狭长地带地形 南北两侧为山地,中间为平地;地势 南北高 , 中间低 气候 属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大,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农业 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之一,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脉的 冰雪融水 城市 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主要沿河、沿山麓、沿绿洲、沿铁路线分布地位 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走廊”甘肃5年真题精选 (2025兰州)读中山桥周边简图,回答1~2题。1.建设白塔山隧道的目的是( A )A.缓解交通压力 B.降低出行成本C.降低路面坡度 D.增加出行方式2.为更好地建设宜居城市,兰州可以( D )①恢复中山桥通车 ②完善配套设施 ③削山填沟,扩大城市用地 ④扩大绿地面积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2024白银)2024年“天水麻辣烫”火爆网络,满怀好奇的客人从天南地北涌来,品尝一碗冲上“顶流”的麻辣烫。天水麻辣烫里料汁是“灵魂”,菜品是“主体”,浓缩着甘肃味道。不仅有“双椒”(天水甘谷的辣椒,秦安的花椒),还有定西宽粉、兰州高原夏菜、康县木耳、河西走廊香菇……一碗碗看似简单的麻辣烫,实际上是对甘肃农业发展的全面展示。据此完成3~4题。3.甘肃不同地方盛产不同的农业特产,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地方( D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源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 D.自然环境不同4.“天水麻辣烫”火爆网络会直接带动当地( C )A.农业效益提高 B.工业发展加速C.旅游收入增加 D.房价快速上涨(2024兰州)甘肃景泰地处中国西北部,气候干旱,有大量盐碱地。当地利用盐碱地挖塘(鱼塘水经人工处理,类似于海水)养鱼,发展戈壁盐碱渔业,使撂荒盐碱地重焕生机。据此完成5~6题。5.当地养殖原产于南美洲周边海洋中的南美对虾,已经实现量产,变成甘肃的“新特产”,主要得益于( C )A.经济全球化发展 B.全球气候的变暖C.农业科技的进步 D.交通运输的发展6.甘肃景泰因地制宜发展戈壁盐碱渔业,可以( A )①增加经济收入 ②修复生态环境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彻底治理盐碱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022定西)甘肃省定西市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素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定西马铃薯外销量巨大,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广州等地出口到国外。据此完成7~8题。7.影响定西马铃薯生长最主要的条件是( A )A.温凉的气候 B.肥沃的黑土C.丰富的水源 D.平坦的地形8.将5 000吨定西马铃薯经广州出口到澳大利亚,最佳的运输方式为( C )A.先铁路运输,后空运 B.先公路运输,后海运C.先铁路运输,后海运 D.航空运输直接到达(2022定西)“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河西走廊的张掖曾经稻花飘香,出产稻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河西走廊是我国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现在仍为我省重要的粮食产区。据此完成9~11题。9.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主要来源于( C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湖泊水10.河西走廊发展种植业最具特色的优势条件是( A )A.光热充足 B.水源充足C.地势平坦 D.劳动力丰富11.河西走廊现今已淡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的名录。原因可能是( D )A.风力过强 B.耕地不足C.地形崎岖 D.水源缺乏12.(2025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主要包括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材料二:敦煌莫高窟保存有丰富的建筑、壁画、彩塑,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游客增多,对窟内的温、湿度产生影响,加剧文物的老化。材料三:河西走廊简图及敦煌气候资料图。(1)河西走廊地区的河流多为 内流河 (外流河/内流河),城镇的分布特点为 沿河流、山麓、绿洲分布 。(2)从气候角度分析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有利条件。敦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壁画不易受潮褪色、脱落。(3)有人建议,莫高窟景区应减少游客接待量,鼓励更多人线上游览。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赞同。可以减少对石窟的人为破坏;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增强互动性;扩大受众范围,创新传播方式;缓解景区压力,提高管理效率。不赞同。景区数字化难度高,设备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大;游客数量减少,影响当地旅游收入;游客空间体验感较弱。13.(2024兰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兰州市某学校要去参观兰州新区的光伏产业园。材料二:兰州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材料三: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新型绿色能源产业。在我国,年日照时数不小于2 200小时的地区,是光伏项目重点利用区域。(1)兰州新区位于该学校的 西北 方向。(2)兰州新区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优势资源条件是 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3)兰州新区年平均降水量远小于年平均蒸发量,气候干旱,主要原因是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 兰州新区在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相对不足,请你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各提出一条可行性的建议。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防止和治理水污染。14.(2022武威)读我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处在 青藏 高原、 内蒙古 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2)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判断,我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说出河西走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 有祁连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缓,土壤肥沃等 。(写出两点)(4)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能够保存上千年之久,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C 。A.季风气候,空气湿润 B.人类干扰少C.气候干燥,不易受潮 D.维护手段先进15.(2023兰州)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兰州市享有“黄河明珠”“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材料二: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中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次整修、加固、抬升,2019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材料三:2023年“五一”假期兰州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大幅增加。兰州市通过牛肉面制作技艺展示、“秦韵流光——秦腔服饰文化展”、书香非遗——陶土世界阅读推广等活动,营造了浓厚节日消费氛围,激发了游客消费热情。(1)兰州地处“两山一河”之间,享有“黄河明珠”之誉,黄河兰州段河水水位较高的季节是 夏季 ,河水水位年际变化较 大 (大/小)。(2)兰州中山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桥梁修缮时,应当 修旧如旧 (整旧如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3)为促进兰州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请提两点合理化的建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地区接待能力;依托特色文化,寻求新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增长点;加强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等。(言之有理即可)课后提升练 沙漠里的“万人星空演唱会”,已成为甘肃敦煌月牙泉景区夏季夜间的新晋文旅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图1是月牙泉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游客拍摄的万人星空演唱会现场照片。据此完成1~3题。图1 图21.月牙泉的海拔可能是( B )A.1 100 m B.1 150 mC.1 200 m D.1 250 m2.从图2的拍摄角度可以推断,该游客拍摄照片时站在图1中的( B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3.“万人星空演唱会”选择在夏季夜间举办,是因为当地( C )A.夏季昼短夜长,游玩时间更长B.气候高温多雨,星空可见度高C.夏季夜晚凉爽,适合户外活动D.正值旅游淡季,游客数量较少甘肃省位于三大高原交会处,是我国气候类型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该省依靠自然环境优势,发展节能产业,成绩斐然。其中,酒泉市瓜州县2025年可新增新能源开发量超1亿千瓦。“十五五”期间,瓜州县将进一步壮大新能源基地规模,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走向全国前列。下图为甘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瓜州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甘肃省是我国气候类型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其成因包括( C )①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 ②山河相间分布③东西跨经度广 ④南北跨纬度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5.酒泉瓜州太阳能资源丰富,得益于( C )A.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B.纬度较低,日照充足C.降水稀少,晴天较多 D.植被稀少,反射率高敦煌自古便是中西文明交往要地,早期为游牧民族所居,西汉时纳入中原版图后,设置郡县,中原农耕文明在此扎根。下图示意汉敦煌郡六个县城旧址位置。据此完成6~8题。6.汉敦煌郡各县城如图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D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C.防范风沙 D.取水方便7.敦煌市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A )A.(94°E,40°N) B.(96°E,40°N)C.(94°W,38°S) D.(96°W,38°S)8.敦煌自古以来便是中西文明交往要地,主要原因是( B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C.农业文明发达 D.海洋运输便利(2025天水模拟)甘肃省天水市古称“秦州”,天水的“麻辣烫”和“大樱桃”给全国人民留下了舌尖上最美好的记忆。读甘肃省干湿区分布图,完成9~10题。9.大樱桃喜光喜湿,对水分要求较高。由图可知天水市大部分地区位于( B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10.被称为天水麻辣烫“灵魂”的甘谷辣椒销售火爆,天水市甘谷县种出高质量辣椒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D )A.降水多,灌溉便利 B.海拔高,生长周期长C.人口多,市场广阔 D.光照足,昼夜温差大(2025白银模拟)在甘肃河西走廊,种植户在戈壁滩建立生态产业园,实现了从无土栽培、穴盘育苗到水肥一体化、病虫无害化绿色防控,从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到轻简化栽培。据此完成11~13题。11.当地建设生态产业园利用的土地属于( D )A.居住用地 B.工矿用地C.牧草地 D.难利用土地12.戈壁滩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D )A.光热 B.昼夜温差C.土壤 D.水源13.河西走廊的戈壁滩发展农业可以( A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 ②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④大力开垦耕地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5江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位于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镇,地形平坦,气候干旱。下图示意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模式。据此完成14~16题。14.在农区修筑蓄水池的主要目的是( A )A.保障灌溉用水 B.提供工业用水C.发展水产养殖 D.调节当地气候15.该地区种植玉米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B )A.降水丰沛 B.光照充足C.年温差小 D.黑土肥沃16.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优点是( A )A.提高农业效益 B.改良作物品种C.节约农业用水 D.减轻水土流失2025年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浙江杭州富阳区环山乡双林村正式动工建设,成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据此完成17~18题。17.甘电入浙利用的绿色能源主要有( D )①火电 ②核电 ③风电 ④光伏发电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8.甘电入浙工程建设有利于浙江( B )A.提升高耗能工业比重 B.缓解电力短缺问题C.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D.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甘肃甘南的扎尕(gǎ)那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农村落,峰岭高耸挺拔,峡谷幽深陡峭。这里的人们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形成了农林牧复合系统,造就了富有地区特色的传统村落民居,被评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读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19~20题。19.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生态价值突出表现在( C )①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③涵养水源,调节局部地区气候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20.为促进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A.发展生态旅游,融合非遗与文旅B.推广机械化种植,替代传统耕作C.扩大水稻种植,提高粮食自给D.建设大型水电站,开发水能21.近年来,甘肃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之路。下图为甘肃省地形及交通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甘肃夏季平均气温约20℃,是避暑的理想选择。(1)从地形和气候中任选一个角度说出甘肃是夏季避暑理想选择的原因。地形:甘肃海拔较高,夏季气温相对较低。气候: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昼夜温差较大,夜间较为凉爽。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兰州是西北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和“北菜南运”大型集散中心。(2)说出兰州成为西北最大蔬菜产销基地和“北菜南运”大型集散中心的有利条件。蔬菜品质优,产量较大;多条交通线路在此交会,交通便利;政府给予政策支持。(3)有人认为甘肃省应该扩大高原夏菜的种植面积,来满足市场需求,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赞成。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或不赞成。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大规模的农业活动也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22.(2025四川泸州)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异地借牧”是一种根据不同地区资源(饲草、气温等)特点和季节变化,将牲畜从原养殖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放牧的生产方式。“留茬”是指农作物收获后,将残留在田间的秸秆和根系一起留在土壤表面。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牲畜越冬时的补充饲料,过去常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材料二 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草原曾经因为过度放牧出现生态退化现象。甘肃省肃南县地处祁连山北麓,近年来,在全省率先推行“异地借牧”,区域内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材料三 下图为肃南县“异地借牧”示意图。(1)说出肃南县“异地借牧”的转移季节和转移空间。转移季节:秋冬季。转移空间:从山上牧区转移到绿洲牧区。(2)从资源角度,说明肃南县推行“异地借牧”的原因。山上牧区:夏季牧草生长茂盛,产草量大;但冬季牧草枯萎,产草量少,无法满足牲畜冬季过冬的草料需求。绿洲牧区:农作物收获后,有大量秸秆,可作为牲畜越冬的补充饲料 。(3)简述肃南县推行“异地借牧”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损失,增加牧民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益;有利于牧区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4)分析肃南县“异地借牧”后,对绿洲农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秸秆焚烧,降低大气污染;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乡土地理 - 学生版.docx 甘肃乡土地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