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教材知识梳理(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北地区教材知识梳理(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湘教版)

资源简介

西北地区
教材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西北地区 (见本书P114知识点3)
知识点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塔里木盆地)(省卷5年1考;兰州卷5年1考)
湘教八下P95~102;人教八下P84~88
新疆位置及地形简图 塔里木盆地示意图
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边境线漫长,与8个国家接壤。
2.自然环境
(1)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 准噶尔 盆地、天山山脉、 塔里木 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 三山夹两盆 ”的地形大势。
(2)气候:以 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典型特征是 干旱 。
(3)河流:绝大部分河流是 内 流河,主要依靠 高山冰雪融水 和山地降水补给。 塔里木 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4)资源: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风能资源丰富。
3.人口与城市分布:受水源影响,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绿洲上。
4.经济发展
(1)农业:优势产业有棉花、小麦、甜菜、瓜果和畜牧业等;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以塔里木盆地为重要基地的林果园艺业快速发展;水利设施—— 坎儿井 。
(2)工业: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3)交通运输业:铁路、公路呈 环 状分布在盆地边缘;西气东输、疆电外送工程线路等能源通道将石油、天然气、电力输送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4)旅游业:高山风光、湖泊等;古丝绸之路、民族风情等。
(1)特色农业: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的边缘。
(2)有利条件:①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5.生态环境保护
(1)问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2)措施: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等。
6.西气东输工程(见本书P98知识拓展)
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章重点字词,注意规范书写!
甘肃5年真题精选
1.(2025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并引至周边绿洲的水利设施。
材料二:火焰山是吐鲁番盆地中的著名景点,人称“火洲”,这里曾测得49.6℃的极端气温。
材料三:新疆简图、坎儿井示意图及火焰山景观。
(1)从海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火焰山出现极端高温的原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盆地地形,空气不易流通。
(2)坎儿井地下暗渠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夏季 ,简述原因。
夏季降水多,且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对地下水的补给多。
(3)简述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输水的设计意图。
气温高,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污染。
2.(2024定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和田至若羌的铁路——“和若铁路”,是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534千米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65%,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图1为新疆局部简图,图2为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景观图,和若铁路有近50千米的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设计。
图1 图2
(1)塔里木盆地中部降水稀少,气候异常干旱,主要原因是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高大山脉阻挡水汽的进入 。
(2)流动沙丘是指位置容易变化的沙丘。简要分析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多流动沙丘的原因。
沙漠广布,风力强;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对风沙的阻挡作用弱。
(3)简要分析在风沙路段,和若铁路多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的目的。
“以桥代路”建设可避免沿途风沙掩埋铁路。
(4)某同学运用结构图探究塔里木盆地现代城镇、铁路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请将结构图中划线部分补充完整① 冰雪(或冰川)融水 ,② 大 ,③ 环 。
课后提升练
  (2025陇南模拟)新疆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全长约561千米,近一半路段穿过海拔2 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沿线各种景观让人目不暇接。下图为新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独库公路穿越了( B )
A.阿尔泰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2.夏季穿越独库公路,可领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观景色,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每年11月初到次年5月,独库公路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通行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A )
A.多雪灾 B.多暴雨
C.多台风 D.多地震
(2025定西模拟)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锁边“合龙”顺利完成,该项目的完工将强化当地生态屏障功能,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性。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采取以“防风、阻沙、控尘”为治理目标的锁边“合龙”工程,其可能实施的措施有( A )
①实施沙化土地分类保护 ②修筑梯田,建设防护林草带
③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 ④加强区域内陆河综合治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锁边“合龙”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有( A )
①保护周围绿洲 ②减少流沙对铁路、公路的侵袭
③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④便利了与东部地区的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塔里木盆地的铁路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原因是盆地边缘( B )
①人口城市集中 ②水资源丰富
③地形平坦开阔 ④石油资源丰富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八下教材素材改编)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地下水利工程。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等主要组成部分。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读坎儿井示意图,完成7~8题。
7.坎儿井工程所在省级行政中心简称( B )
A.宁 B.新
C.青 D.甘
8.采用暗渠输水的主要原因是( C )
A.减少工业废水的污染
B.能够得到更深处的水源补给
C.避免风沙影响,减少水分大量蒸发
D.避免流水冲刷,引起山体滑坡
(2025河南新乡模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新疆塔里木盆地附近阿克苏的壮阔景象。阿克苏因水得名,人们择水而居,依水而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高甜度的冰糖心苹果。据此完成9~10题。
9.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甜度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B )
A.技术先进,品种优良 B.夏季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C.降水丰富 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10.“择水而居,依水而生”体现了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多分布在( A )
A.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B.盆地东部的沼泽内
C.盆地内部的沙漠中 D.盆地周围的山峰上
(2025河北唐山模拟)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新疆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非常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太阳能发电工程。新疆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已有20年历史,已成为热门投资项目。但光伏发电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因而保持电池板受光表面清洁尤为重要。下图示意新疆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1~13题。
11.甲所在的广阔区域太阳能资源( D )
A.最为丰富 B.最为贫乏
C.地区差异大 D.地区差异小
12.新疆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太阳能发电工程的原因主要有( C )
①太阳能资源无季节变化 ②太阳能资源丰富
③太阳能开发历史悠久 ④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土地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新疆太阳能电池板的维护应重点关注的天气是( A )
A.扬尘 B.梅雨
C.台风 D.多云西北地区
教材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西北地区 (见本书P114知识点3)
知识点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塔里木盆地)(省卷5年1考;兰州卷5年1考)
湘教八下P95~102;人教八下P84~88
新疆位置及地形简图 塔里木盆地示意图
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边境线漫长,与8个国家接壤。
2.自然环境
(1)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 准噶尔 盆地、天山山脉、 塔里木 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 三山夹两盆 ”的地形大势。
(2)气候:以 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典型特征是 干旱 。
(3)河流:绝大部分河流是 内 流河,主要依靠 高山冰雪融水 和山地降水补给。 塔里木 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4)资源: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风能资源丰富。
3.人口与城市分布:受水源影响,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绿洲上。
4.经济发展
(1)农业:优势产业有棉花、小麦、甜菜、瓜果和畜牧业等;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以塔里木盆地为重要基地的林果园艺业快速发展;水利设施—— 坎儿井 。
(2)工业: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3)交通运输业:铁路、公路呈 环 状分布在盆地边缘;西气东输、疆电外送工程线路等能源通道将石油、天然气、电力输送到中部和东部地区。
(4)旅游业:高山风光、湖泊等;古丝绸之路、民族风情等。
(1)特色农业: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的边缘。
(2)有利条件:①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5.生态环境保护
(1)问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2)措施: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等。
6.西气东输工程(见本书P98知识拓展)
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章重点字词,注意规范书写!
甘肃5年真题精选
1.(2025兰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并引至周边绿洲的水利设施。
材料二:火焰山是吐鲁番盆地中的著名景点,人称“火洲”,这里曾测得49.6℃的极端气温。
材料三:新疆简图、坎儿井示意图及火焰山景观。
(1)从海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火焰山出现极端高温的原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盆地地形,空气不易流通。
(2)坎儿井地下暗渠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夏季 ,简述原因。
夏季降水多,且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对地下水的补给多。
(3)简述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输水的设计意图。
气温高,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污染。
2.(2024定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和田至若羌的铁路——“和若铁路”,是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534千米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65%,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图1为新疆局部简图,图2为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景观图,和若铁路有近50千米的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设计。
图1 图2
(1)塔里木盆地中部降水稀少,气候异常干旱,主要原因是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高大山脉阻挡水汽的进入 。
(2)流动沙丘是指位置容易变化的沙丘。简要分析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多流动沙丘的原因。
沙漠广布,风力强;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对风沙的阻挡作用弱。
(3)简要分析在风沙路段,和若铁路多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的目的。
“以桥代路”建设可避免沿途风沙掩埋铁路。
(4)某同学运用结构图探究塔里木盆地现代城镇、铁路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请将结构图中划线部分补充完整① 冰雪(或冰川)融水 ,② 大 ,③ 环 。
课后提升练
  (2025陇南模拟)新疆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全长约561千米,近一半路段穿过海拔2 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沿线各种景观让人目不暇接。下图为新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独库公路穿越了( B )
A.阿尔泰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2.夏季穿越独库公路,可领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观景色,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每年11月初到次年5月,独库公路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通行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A )
A.多雪灾 B.多暴雨
C.多台风 D.多地震
(2025定西模拟)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锁边“合龙”顺利完成,该项目的完工将强化当地生态屏障功能,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性。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采取以“防风、阻沙、控尘”为治理目标的锁边“合龙”工程,其可能实施的措施有( A )
①实施沙化土地分类保护 ②修筑梯田,建设防护林草带
③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 ④加强区域内陆河综合治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锁边“合龙”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有( A )
①保护周围绿洲 ②减少流沙对铁路、公路的侵袭
③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④便利了与东部地区的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塔里木盆地的铁路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原因是盆地边缘( B )
①人口城市集中 ②水资源丰富
③地形平坦开阔 ④石油资源丰富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八下教材素材改编)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地下水利工程。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等主要组成部分。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读坎儿井示意图,完成7~8题。
7.坎儿井工程所在省级行政中心简称( B )
A.宁 B.新
C.青 D.甘
8.采用暗渠输水的主要原因是( C )
A.减少工业废水的污染
B.能够得到更深处的水源补给
C.避免风沙影响,减少水分大量蒸发
D.避免流水冲刷,引起山体滑坡
(2025河南新乡模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新疆塔里木盆地附近阿克苏的壮阔景象。阿克苏因水得名,人们择水而居,依水而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高甜度的冰糖心苹果。据此完成9~10题。
9.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甜度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B )
A.技术先进,品种优良 B.夏季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C.降水丰富 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10.“择水而居,依水而生”体现了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多分布在( A )
A.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B.盆地东部的沼泽内
C.盆地内部的沙漠中 D.盆地周围的山峰上
(2025河北唐山模拟)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新疆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非常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太阳能发电工程。新疆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已有20年历史,已成为热门投资项目。但光伏发电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因而保持电池板受光表面清洁尤为重要。下图示意新疆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1~13题。
11.甲所在的广阔区域太阳能资源( D )
A.最为丰富 B.最为贫乏
C.地区差异大 D.地区差异小
12.新疆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太阳能发电工程的原因主要有( C )
①太阳能资源无季节变化 ②太阳能资源丰富
③太阳能开发历史悠久 ④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土地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新疆太阳能电池板的维护应重点关注的天气是( A )
A.扬尘 B.梅雨
C.台风 D.多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