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学案课件(共39张PPT)+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学案课件(共39张PPT)+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二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课前梳理
1.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1)人是______________的人。我们都是______________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______________。如果把个人看成______________,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______________,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______________”,每个人都是______________这张“大网”上的一个“______________”。
(2)人的身份是在______________中确定的。在不同的______________中,我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例如,我们是父母的______________,是老师的______________,是祖国未来的______________……
社会
社会
位置

线
大网
社会
结点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
身份
子女
学生
建设者
2.社会对人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社会为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______________发生着千丝万缕的______________,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生存
发展
社会
联系
物质支持
精神滋养
【做一做】下面是同学们参加研学活动后的一次主题分享。
  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海   在家里,作为父母的女儿,我关心体贴父母;研学时,作为班长,我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小朝   研学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共同解决各种问题,培养了沟通能力。这让我们对团队合作、换位思考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丰
对同学们的感受,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
①研学活动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解决教育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②学生只有在研学活动中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点拨 本题是一道材料类选择题,以图表形式呈现内容不同的材料。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读懂图表中的材料,其次要从中提炼主题,结合设问与选项或题肢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选出正确答案。从材料可知,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学活动不能帮助青少年学生解决教育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①错误;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只有在“研学活动”中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②错误;在参观、居家、研学等活动中,我们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③正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可以从社会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获得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④正确。
3.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1)社会的发展离不开______________的努力。
(2)社会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没有______________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
(3)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______________的结果。
每个人


共同努力
【辨一辨】有人认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
辨析 错误。“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的说法正确,因为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同时,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例如子女、学生、建设者等角色,脱离社会则无法确定身份。但后面“社会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的说法错误,因为社会是由人
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若没有个人的参与,社会既无法形成,也无法维系。社会是由“点”(个人)和“线”(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大网”,若没有每个“点”的支撑,社会网络的整体结构将不复存在。
4.主要社会关系的分类是怎样的?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依据其建立的______________可分为以下三类:
血缘关系是以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地缘关系是以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______________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行、同事等。
基础
血统
生理联系
空间
地理位置
社会分工
课堂探究
议题:从张桂梅事迹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被誉为“燃灯校长”。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省,年轻时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华坪县中心学校、华坪县民族中学等多个单位任教。2001年,张桂梅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①
在教学中,张桂梅看到当地许多女孩因贫困而失学,于是她决心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她们改变命运。她是一名教师、一名校长,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般的引路人。没有资金,她四处筹集经费;缺乏老师,她带病授课;学生基础差,她每天5点起床陪读。②20多种疾病缠身,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
张桂梅最初创办女子高中时,面临资金短缺、资源匮乏等困难,但她的坚持感动了社会各界。政府拨款扩建校舍,企业捐赠教学设备,无数志愿者加入支教队伍,共同助力她实现了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③
张桂梅的付出和努力,让2 000多名女孩考上大学。学生周云丽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华坪女子高中任教。她说:“我们要继续她的事业。”如今,华坪女子高中的毕业生遍布各行各业,她们像火种一样,反哺家乡、回报社会。④
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社会中成长―→认识社会身份与责任―→体验社会对个人发展的支持―→理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探究任务1 张桂梅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承担了哪些身份与责任?张桂梅的身份和社会中其他角色如何共同推动大山女孩改变命运?
【答案】①身份与责任:作为教师,她教书育人,在多个单位的任教经历,使她积累了教育实践经验;作为福利院院长,她深切体会到贫困儿童的生存困境,树立教育公平信念;作为母亲般的引路人,她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超越师生关系的亲情纽带,呵护学生成长;作为公益倡导者,她关心他人,服务社会,通过向社会募捐建立多方协作网络,将个人理想
转化为社会行动。②做法:教师的身份使她具备专业能力,福利院院长的身份使她深化对社会的认知,母亲般的引路人的身份强化了她的情感动力,公益倡导者的身份帮助她整合社会资源;政府拨款扩建校舍、企业捐赠物资、志愿者补充师资、毕业生反哺家乡,最终编织起改变2 000多名大山女孩命运的教育扶贫网络。
·探究任务2 张桂梅的事迹展示了个人如何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请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你认为自己现在和未来可以为社会作出哪些贡献?
【答案】①认识到我是社会的一员,在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理解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应该学会感恩和回报。②现在可以努力学习知识、培养品德,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等方式为社会作出贡献。未来可以通过选择有意义的职业、参与公益事业等方式回报社会。
·拓展任务 华坪女子高中的毕业生反哺母校,这一现象如何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动态关系?
【答案】①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政府拨款扩建校舍、企业捐赠物资、志愿者补充师资,张桂梅的精神和品行影响着无数人。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华坪女子高中的毕业生遍布各行各业,她们像火种一样,反哺家乡、回报社会。③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支点,成长后的个人将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
【教师提醒】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我们既是个体,又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与社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每个人的付出,无论大小,都是编织这张社会之网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独特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力量融入集体,才能谱写出最美妙的生命乐章,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课后练习

基础巩固
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个人决定社会发展
B.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
D.个人需要从社会中获得滋养
2025年1月28日,春节前夕,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向全国人民拜年。神舟十九号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计划在中国空间站驻留工作约6个月。阅读材料,回答2-3题。
2.在这约6个月的太空驻留时间里,3名航天员(  )
A.脱离了人类社会,不再是我们社会的一员
B.不在地球上生活,可以摆脱各种人际关系
C.不再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结点”
D.依然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3.3名航天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
A.业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血缘关系   D.亲缘关系



4.有同学说:“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对于同一个人,我们的身份是固定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精神滋养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使我们更加理解他人,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为个人提供“精神滋养”的有(  )
①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书籍
②国家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③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④春节联欢晚会播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快递员小王每天为不同家庭送货,医生李阿姨救治各种病人,农民张伯伯种植粮食供应市场。这些事例共同说明(  )
A.不同的人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B.社会进步只能依靠高科技人才
C.不同的职业都在为社会作贡献
D.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有价值

能力达标
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这是因为(  )
①社会生活既丰富多彩,又不断变化发展
②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③社会发展与群体有关,与个体无关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社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国家
B.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C.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D.青少年的进步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他们活跃在乡村振兴、扶弱济困、社区服务、应急救援、大型赛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共建美好社会、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社会公益是获取精神回报的最佳方式
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③青少年可以在志愿活动中更好地融入社会
④社会公益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5年3月,某市举办了“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月”活动,鼓励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初中生小华参加了活动,在学校科技社团中,他担任小组长,带领同学完成了一项环保发明;在社区服务中心,他担任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在家里,他是父母的儿子,经常和父母一起做家务。
结合材料,分析小华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是什么,这些身份对他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①身份:在学校科技社团,小华是小组长;在社区服务中心,小华是志愿者;在家里,小华是父母的儿子。②意义:这些身份帮助小华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增强了他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参与不同活动,小华获得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小华的努力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例如通过环保发明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志愿服务促进社区和谐。
素养提升
11.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八年级(3)班组织了一次“我的课堂我分享”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假期分享】
不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快乐。暑假期间很多同学的生活多姿多彩,旅游、研学、志愿服务、劳动锻炼、兴趣体验……同学们都经历了很多有趣的、值得分享的事情。
(1)你对暑假里的哪次见闻印象深刻?
【答案】如参加研学活动、到农业基地进行劳动锻炼等。
(2)结合你的假期经历,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答案】观看新闻、参观博物馆、参加志愿活动、浏览网页等。
【见闻分享】
见闻一 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电影市场捷报频传,上演各种破纪录好戏。多部题材各异、风格独特的春节档大片给全国观众奉献了一道道精彩的视觉盛宴。从国产神话动画到中国神话史诗,从悬疑探案到热血江湖,从军事题材到科幻喜剧,观众纵情享受心仪的电影,中国电影人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现。
见闻二 今年5月,我参观了北京某智能汽车工厂。这个工厂拥有完善的研发试验设施,它的车间涵盖了冲压、压铸、车身制造、涂装、电池组装及总装等流程,展现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先进工艺。其自主研发的超大型压铸设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数百台工业机器人精确协作,实现了从压铸到总装的高度自动化。高效的生产节奏展现了现代工业的极致魅力,也彰显了中国坚持自主创新的科技自信。
(3)通过上述见闻,你体会到了哪些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答案】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国科技发展,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课堂分享】
(4)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明晰自己的社会角色、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请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答案】方法步骤如下。①绘制中心点:在纸的中心位置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整个网络图的中心点。②列出主要社会关系类别:围绕中心点,列出自己主要的社会关系类别,如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等。③绘制具体关系点:在每个社会关系类别下,具体列出与自己有直接联系的
个人或群体。例如,在家人类别下,列出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以示不同身份。④绘制关系线:用线条将中心点与各个具体关系点连接起来,表示自己与他们的联系。线条可以用不同的样式或颜色来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或性质。例如,实线表示非常亲密的关系,虚线表示一般的关系。
(5)结合所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这句话的。
【答案】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第二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1)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2.社会对人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做一做】下面是同学们参加研学活动后的一次主题分享。
  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小海   在家里,作为父母的女儿,我关心体贴父母;研学时,作为班长,我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小朝   研学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共同解决各种问题,培养了沟通能力。这让我们对团队合作、换位思考有了更深的认识。——小丰
对同学们的感受,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
①研学活动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解决教育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②学生只有在研学活动中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点拨 本题是一道材料类选择题,以图表形式呈现内容不同的材料。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读懂图表中的材料,其次要从中提炼主题,结合设问与选项或题肢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选出正确答案。从材料可知,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学活动不能帮助青少年学生解决教育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①错误;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只有在“研学活动”中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②错误;在参观、居家、研学等活动中,我们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③正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可以从社会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获得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④正确。
答案 D  
3.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1)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2)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
(3)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辨一辨】有人认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但社会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
辨析 错误。“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的说法正确,因为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同时,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例如子女、学生、建设者等角色,脱离社会则无法确定身份。但后面“社会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的说法错误,因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若没有个人的参与,社会既无法形成,也无法维系。社会是由“点”(个人)和“线”(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大网”,若没有每个“点”的支撑,社会网络的整体结构将不复存在。
4.主要社会关系的分类是怎样的?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依据其建立的基础可分为以下三类:
血缘关系是以血统或生理联系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地缘关系是以空间与地理位置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行、同事等。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议题:从张桂梅事迹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被誉为“燃灯校长”。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省,年轻时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华坪县中心学校、华坪县民族中学等多个单位任教。2001年,张桂梅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①
在教学中,张桂梅看到当地许多女孩因贫困而失学,于是她决心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她们改变命运。她是一名教师、一名校长,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般的引路人。没有资金,她四处筹集经费;缺乏老师,她带病授课;学生基础差,她每天5点起床陪读。②20多种疾病缠身,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
张桂梅最初创办女子高中时,面临资金短缺、资源匮乏等困难,但她的坚持感动了社会各界。政府拨款扩建校舍,企业捐赠教学设备,无数志愿者加入支教队伍,共同助力她实现了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③
张桂梅的付出和努力,让2 000多名女孩考上大学。学生周云丽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华坪女子高中任教。她说:“我们要继续她的事业。”如今,华坪女子高中的毕业生遍布各行各业,她们像火种一样,反哺家乡、回报社会。④
INCLUDEPICTURE "要点链接.TIF" INCLUDEPICTURE "要点链接.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要点链接.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要点链接.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要点链接.TIF" \* MERGEFORMAT
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INCLUDEPICTURE "探究路径.TIF" INCLUDEPICTURE "探究路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探究路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探究路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探究路径.TIF" \* MERGEFORMAT
在社会中成长―→认识社会身份与责任―→体验社会对个人发展的支持―→理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INCLUDEPICTURE "探究任务.TIF" INCLUDEPICTURE "探究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探究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探究任务.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探究任务.TIF" \* MERGEFORMAT
·探究任务1 张桂梅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承担了哪些身份与责任?张桂梅的身份和社会中其他角色如何共同推动大山女孩改变命运?
【答案】①身份与责任:作为教师,她教书育人,在多个单位的任教经历,使她积累了教育实践经验;作为福利院院长,她深切体会到贫困儿童的生存困境,树立教育公平信念;作为母亲般的引路人,她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超越师生关系的亲情纽带,呵护学生成长;作为公益倡导者,她关心他人,服务社会,通过向社会募捐建立多方协作网络,将个人理想转化为社会行动。②做法:教师的身份使她具备专业能力,福利院院长的身份使她深化对社会的认知,母亲般的引路人的身份强化了她的情感动力,公益倡导者的身份帮助她整合社会资源;政府拨款扩建校舍、企业捐赠物资、志愿者补充师资、毕业生反哺家乡,最终编织起改变2 000多名大山女孩命运的教育扶贫网络。
·探究任务2 张桂梅的事迹展示了个人如何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请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你认为自己现在和未来可以为社会作出哪些贡献?
【答案】①认识到我是社会的一员,在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理解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应该学会感恩和回报。②现在可以努力学习知识、培养品德,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等方式为社会作出贡献。未来可以通过选择有意义的职业、参与公益事业等方式回报社会。
·拓展任务 华坪女子高中的毕业生反哺母校,这一现象如何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动态关系?
【答案】①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政府拨款扩建校舍、企业捐赠物资、志愿者补充师资,张桂梅的精神和品行影响着无数人。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华坪女子高中的毕业生遍布各行各业,她们像火种一样,反哺家乡、回报社会。③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支点,成长后的个人将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
【教师提醒】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我们既是个体,又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与社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每个人的付出,无论大小,都是编织这张社会之网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独特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力量融入集体,才能谱写出最美妙的生命乐章,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zw.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zw.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zw.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zw.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zw.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基础巩固
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C )
A.个人决定社会发展
B.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
D.个人需要从社会中获得滋养
2025年1月28日,春节前夕,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向全国人民拜年。神舟十九号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计划在中国空间站驻留工作约6个月。阅读材料,回答2-3题。
2.在这约6个月的太空驻留时间里,3名航天员( D )
A.脱离了人类社会,不再是我们社会的一员
B.不在地球上生活,可以摆脱各种人际关系
C.不再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结点”
D.依然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3.3名航天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A )
A.业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血缘关系   D.亲缘关系
4.有同学说:“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B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对于同一个人,我们的身份是固定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精神滋养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使我们更加理解他人,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为个人提供“精神滋养”的有( C )
①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书籍
②国家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③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④春节联欢晚会播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快递员小王每天为不同家庭送货,医生李阿姨救治各种病人,农民张伯伯种植粮食供应市场。这些事例共同说明( C )
A.不同的人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B.社会进步只能依靠高科技人才
C.不同的职业都在为社会作贡献
D.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有价值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能力达标
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这是因为( C )
①社会生活既丰富多彩,又不断变化发展
②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③社会发展与群体有关,与个体无关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B )
A.社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国家
B.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C.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D.青少年的进步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他们活跃在乡村振兴、扶弱济困、社区服务、应急救援、大型赛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共建美好社会、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D )
①社会公益是获取精神回报的最佳方式
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③青少年可以在志愿活动中更好地融入社会
④社会公益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5年3月,某市举办了“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月”活动,鼓励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初中生小华参加了活动,在学校科技社团中,他担任小组长,带领同学完成了一项环保发明;在社区服务中心,他担任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在家里,他是父母的儿子,经常和父母一起做家务。
结合材料,分析小华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是什么,这些身份对他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①身份:在学校科技社团,小华是小组长;在社区服务中心,小华是志愿者;在家里,小华是父母的儿子。②意义:这些身份帮助小华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增强了他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参与不同活动,小华获得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小华的努力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例如通过环保发明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志愿服务促进社区和谐。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素养提升
11.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八年级(3)班组织了一次“我的课堂我分享”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假期分享】
不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快乐。暑假期间很多同学的生活多姿多彩,旅游、研学、志愿服务、劳动锻炼、兴趣体验……同学们都经历了很多有趣的、值得分享的事情。
(1)你对暑假里的哪次见闻印象深刻?
(2)结合你的假期经历,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见闻分享】
见闻一 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电影市场捷报频传,上演各种破纪录好戏。多部题材各异、风格独特的春节档大片给全国观众奉献了一道道精彩的视觉盛宴。从国产神话动画到中国神话史诗,从悬疑探案到热血江湖,从军事题材到科幻喜剧,观众纵情享受心仪的电影,中国电影人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现。
见闻二 今年5月,我参观了北京某智能汽车工厂。这个工厂拥有完善的研发试验设施,它的车间涵盖了冲压、压铸、车身制造、涂装、电池组装及总装等流程,展现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先进工艺。其自主研发的超大型压铸设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数百台工业机器人精确协作,实现了从压铸到总装的高度自动化。高效的生产节奏展现了现代工业的极致魅力,也彰显了中国坚持自主创新的科技自信。
(3)通过上述见闻,你体会到了哪些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课堂分享】
(4)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明晰自己的社会角色、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请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5)结合所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这句话的。
【答案】(1)如参加研学活动、到农业基地进行劳动锻炼等。
(2)观看新闻、参观博物馆、参加志愿活动、浏览网页等。
(3)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国科技发展,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4)方法步骤如下。①绘制中心点:在纸的中心位置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整个网络图的中心点。②列出主要社会关系类别:围绕中心点,列出自己主要的社会关系类别,如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等。③绘制具体关系点:在每个社会关系类别下,具体列出与自己有直接联系的个人或群体。例如,在家人类别下,列出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以示不同身份。④绘制关系线:用线条将中心点与各个具体关系点连接起来,表示自己与他们的联系。线条可以用不同的样式或颜色来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或性质。例如,实线表示非常亲密的关系,虚线表示一般的关系。
(5)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