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期中复习(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含思维导图及材料题答题策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统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期中复习(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含思维导图及材料题答题策略)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篇 材料题答题策略
1.为什么(原因)类:
【题型特点】:一般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的原因”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意义,角度可以从地位、对个人的意义、对企业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对国家的意义。
【特别提醒】
2.启示警示类:
【题型特点】:以典型事件为背景,要求谈谈启示(启发),重点考查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
【解题技巧】:启示/警示=是什么+怎么办(重点)
A.是什么=材料说明什么问题/道理?
B.怎么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怎么办?(重点)
3.怎么办(对策、建议)类:
【解题技巧】:无角度则多角度,有角度则多层次。怎么办=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个人。
例如:解决某类社会问题:
A.政府国家立法执法,加大投入。(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生态等措施)
B.社会=宣传检查,营造环境。
C.企业/经营者=提高道德,守法经营。
D.学校=加强教育引导。
E.家庭=监护职责,教育引导。
F.个人=公民如何做=意识+具体行动(增强法律意识/观念,诚信意识等)
4.认识评价/评析类:
【题型特点】:用所学知识谈对某个社会现象、个人言行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看待,谈谈看法,分析现象”。
【解题技巧】:三步走
第一步:判对错。
第二部:说理由。评价个人言行,指出错在哪里。结合书本理论,谈为什么。
第三步:正确做法。国家、社会、学校、企业、个人等准备怎样做。
【举例】小芳和同学约好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去参加本次活动。早晨,闹钟响了,但是小芳翻 身又睡了。妈妈来催她:“赶紧起床,要迟到了!”“没事,我不到,他们不会走的。”小芳到 校门口时,有同学抱怨说:“你怎么迟到十分钟!”
(2)请你对小芳的言行进行评析。
答案:①小方的言行都是不对的。(2 分)
②和同学约定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闹钟响了,不起床,还说“没事,我不到,他们不会走的 ”,表明她缺乏时间观念和自控能力,诚信意识淡漠。(2 分)
③我们要诚实守信,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师事,做老实人。(2 分)
5.案例评析类:
【题型特点】:通常先给出一个法律案例,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认识、看法或评析。
【解题技巧】:评析=判断表态+法律依据+材料分析+指出结果。(注意与非法律案例认识、看法、评价的区别)
范例:
①......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犯罪行为。
②我国法律规定:.....合法权益不容侵犯。
③材料中...行为侵害了xx权,违反我国法律的规定。
④......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6.新题型解题技巧:
(1)新闻/活动/事件点评型(或写一则短评)
【解题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①是什么:说明言行是XX的表现,如:是缺乏诚信意识、法律观念淡薄的表现。
②为什么:理论分析(课本知识——材料是积极的写地位、作用、意义,材料是消极的写危害等)。
③怎么做:回答怎么做(国家或青少年怎么做)
【案例】对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写一则短评
示例:①到敬老院、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是亲社会行为的具体体现。②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④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了解社会,积极融入社会,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解说词
【解题思路】归纳材料主旨,结合材料角度,从“是什么”、“为什么”角度答。
【案例】根据文化墙内容:“不学礼,无以立”,“礼,经国家,定社稷”
示例: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礼貌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③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3)宣讲提纲型
【解题思路】
①如果有示例,仿照示例。
②如果没有示例,一般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重要性、意义等)、“怎么做”
③还需从情境材料中提取相关的知识角度,围绕知识角度撰写宣讲提纲。
(3)倡议书型
【解题思路】从“怎么做”角度答。倡议书一般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活动由个人或集体带头发起,倡导做具有某种意义的事,并呼吁人们积极响应。
(4)宣传标语,黑板报标题,取名型
【解题思路】
①审清题目,关注导语,如果有仿写参照示例,注意字数匹配
②关注材料漫画中关键词,抓住试题主旨
③文字表述要简洁清晰易懂,是非分明,注重创新
例:自觉遵守规则,主动维护秩序
(5)演讲稿:
【解题思路】要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重点) 注意格式!!!
【案例】以“做尊法守法的中学生”为主题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身为中学生,我们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谢谢大家!
二、第一单元名言警句
1.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人们通常喜欢群体生活,厌恶孤独;在群体中,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这是人们内心所乐于见到的。——关联点:养成亲社会行为重要性。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成就,而且要使别人成就,自己要显达,而且要使别人显达——关联点:亲社会行为:帮助他人。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关联点:亲社会行为:关心国家发展,关心社会。
三、第一单元高频考点
第一课 第二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第一框 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内容及作用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
作用:我们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 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
作用: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作用: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 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
④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
第二框 养成亲社会行为
☆1.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必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重要性: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①个人成长: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社会进步: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
③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第三课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
②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
③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A、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B、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第二框营造清朗空间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提升媒介素养。 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破除“信息茧房”
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
⑤传播网络正能量。
二、第二单元名言警句
1."欲知平直,则必准绳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7%86%E7%BB%B3 / 3585042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6%AC%B2%E7%9F%A5%E5%B9%B3%E7%9B%B4%EF%BC%8C%E5%88%99%E5%BF%85%E5%87%86%E7%BB%B3%EF%BC%9B%E6%AC%B2%E7%9F%A5%E6%96%B9%E5%9C%86%EF%BC%8C%E5%88%99%E5%BF%85%E8%A7%84%E7%9F%A9 / _blank );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A7%84%E7%9F%A9 / 180221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6%AC%B2%E7%9F%A5%E5%B9%B3%E7%9B%B4%EF%BC%8C%E5%88%99%E5%BF%85%E5%87%86%E7%BB%B3%EF%BC%9B%E6%AC%B2%E7%9F%A5%E6%96%B9%E5%9C%86%EF%BC%8C%E5%88%99%E5%BF%85%E8%A7%84%E7%9F%A9 / _blank )":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则。——关联点: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
2.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道理不可以坐着讨论,品德不能只是嘴上空谈——关联点:要践行道德规则。
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人不遵循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遵循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遵循礼就不得安宁。——关联点:礼对个人、国家的重要性。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关联点:做文明有礼人,要以礼相待,尊重对方,说话和气,不盛气凌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关联点:友善待人,要换位思考。
6.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赠予他人玫瑰后手上仍留香气,引申为帮助他人时自身亦可获得快乐与满足——关联点:友善待人,要助人为乐。
7.“六尺巷”典故——关联点:友善待人,文明礼让、友善、促进邻里和谐。
8.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关联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我们要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
三、第二单元高频考点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一框 维护秩序靠规则
1.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
☆2.社会规则的作用:
①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
☆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第二框遵守规则
☆1.我们应如何遵守规则?
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④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2.他律和自律的关系:区别:( 1 )他律,即监督、提醒 、惩戒等外在约束。(2)自律就是自我约束。
联系: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3.为什么要完善规则?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 改进。
4.我们应怎样改进和完善规则?
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 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框 文明有礼
☆1.文明有礼有何重要性?
①含义: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②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④国家: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2.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尊重对方,说话和气;要着装得体,注重仪表。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第二框 诚实守信
☆1.我们为什么要讲诚信?
(1)地位:诚信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 2 )个人: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3)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4)社会: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增进社会互信,促进社会和谐。
☆2.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①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我们要增强诚信意识,真心实意地与他人交往,对自己的言 行负责。
②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我们应遵循道德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为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着想,又恪守诚信的要求,做一个有智慧的诚实守信者。
③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
第三框 友善待人
☆1.我们为什么要友善待人?
①地位: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对个人: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
③对社会: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2.我们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①宽容他人。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 们应不让步 、不迁就。
②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③助人为乐。具体做法: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予 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第一框 树立法治意识
1.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 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我们应如何树立法治意识?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具体做法:a、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 则做起。B、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第二框 学会依法办事
☆1.如何学会依法办事?
( 1 )自觉守法。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遇事找法。找专业人士、专门机构,如:人民调 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获得及时有效 的法律帮助。
(3)解决问题靠法。具体做法:
①当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非法侵 害时,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 律武器加以解决。
②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举报 ,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