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答案一、积累运用(24分)请你参与班级开展的"山水寄情"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活动一:集诗文览山河美】同学们分组梳理了描绘山水的诗句,制成下面表格。组别 内容第一组 第一组 山,蕴藏着诗人的情怀。(1)"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勾勒秋意;(2)"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展现山势巍峨。第二组 水,流淌着诗人的情思。它是李白眼中的(3)" ,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的依依不舍;是崔颢笔下的(4)"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的浓浓乡愁;是陶弘景心中的(5)"____________,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的清澈明净。第三组 山水相映,意境悠远。白居易用(6)"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早春的生机;王维以(7) ", "(《使至塞上》)勾勒边塞的壮丽;苏轼借(8)" , "(《记承天寺夜游》)营造月夜的静谧。【小结】山水有情,我们当存( )之心,与自然相惜。1.将表格中的三组诗文补充完整。(10分)(1)树树皆秋色 (2)重岩叠嶂 (3)仍怜故乡水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高峰入云(6)浅草才能没马蹄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 )。(1分)A.敬畏 B. 怜悯 C. 功利 D. 征服A 。(1分)【活动二: 】同学们参与了阅读家书的活动,下面是有关资料。(导读阅读家书,那份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令人震撼。虽然岁月流逝,有些书信已字迹模糊,让人深感遗憾,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却(1)míng jì于心。这些家书是我们感悟历史、了解(2)chìrè亲情的重要窗口。)(家书选读鲁迅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四月廿四日来示,已经收到,第二次所寄小包,也早已收到了。上海一切如常,只身子尚好,请勿念。”朱德致妻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辈当以国家为重,个人感情次之。”)3.请根据导读部分的两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2分)(1)míng jì( )(2)chì rè( )(1) 铭记 (2)炽热4.请结合家书资料,仿照【活动一】的句式,为【活动二】拟写名称。(2分)【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读家书悟家国情(2分)5.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搭配不当,修改意见:把“感悟”和“了解”互换位置。(2分)6.本次阅读活动以"家书传情"为主题,以同学们为参与对象。选段中的鲁迅家书是否适合作为阅读素材?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适合。(1分)理由:鲁迅家书体现了对母亲的孝心,符合"家书传情"的主题;鲁迅是八年级学生熟悉的名人,其家书内容贴近学生理解水平,能引发共鸣。(2分)7.有同学在阅读分享中提出:"人生的成长,需要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念。"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简要论述这一观点。(4分)鲁迅(《朝花夕拾》) 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示例一(鲁迅):(1分)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从家乡到南京求学,再到日本学医,最后弃医从文,每一次人生转折都体现了他明确的救国方向和坚定的信念。(2分)特别是在《藤野先生》中,他毅然放弃医学,选择用文艺改变国民精神,展现了他为民族新生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1分)示例二(彭德怀):(1分)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彭德怀从小就有反抗意识,后来找到共产主义这个明确方向,无论面对多么艰苦的环境都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2分)在长征途中,他带领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这正是明确方向和坚定信念推动人生成长的体现。(1分)二、阅读(46分)(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余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节选自苏轼《书上元夜游》)【丙】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8.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过",拜访,与《陈太丘与友期行》"过中不至"的"过"意思相同。B."从",跟随,与《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从"意思相同。C."盖",大概,与【甲】"盖竹柏影也"的“盖”意思相同。D."走",跑,与《木兰诗"双兔傍地走"的"走"意思相同。A 。(3分)点拨:拜访 超过,不同。9.【乙】文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断句,正确的两处是( )。(2分)归舍A已三鼓B矣C舍中掩关D熟睡E已再鼾矣C E 。(2分)10.请将【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予欣然从之。(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2)我高兴地跟随他们去了。(2分)11.【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苏轼的"闲适"心境。请简要分析两文中这种心境的具体表现。(3分)【甲】文中苏轼月夜寻友赏景,享受闲适;(1分)【乙】文中苏轼夜游归来,笑对得失,体现超脱。(2分)12.【甲】【乙】【丙】三篇诗文中人物的共同点让人联想到“豁达”这个词,请结合三篇诗文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示例:苏轼在贬谪中仍能欣赏月色(【甲】文),(1分)夜游笑对人生得失(【乙】文)(1分);王维表面是出使边塞,慰问将士,实则被贬出朝廷,但他描绘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展现其开阔胸襟(【丙文】)(1分)。三人都表现出在逆境中的豁达心境。(1分)【乙】文翻译: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拜访我说:“如此美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走走吗?”我高兴地跟随去了。走到城西,进了和尚的庙宇,穿过小巷,只见汉族和少数民族混杂相处,屠夫和卖酒的人熙熙攘攘。回到家中已经三更天了。家里的人关门熟睡,已经重新响起鼾声。我放下拐杖不禁笑起来,究竟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若有人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在笑自己吧。不过也顺便笑韩愈钓鱼钓不到,还想到更远的地方去,却不知道跑到大海边的人也不一定能钓到大鱼呢。(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香港传递:沿途设多个观赏点。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香港赛区火炬传递路线设计充分展现了香港特色,涵盖香港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包括添马政府总部、金紫荆广场和香港启德体育园等。除跑步方式外,火炬传递亦会使用渡轮和开篷巴士等香港特色交通工具进行。 启德体育园是香港近来最具标志性的体育新地标,设计先进,其主场馆拥有最大型的开合型天幕、灵活转换的草坪系统,可满足不同天气情况下举办的大型活动。自今年年初启用以来,启德体育园已成功举办多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和盛事。十五运会开幕后,启德体育园还将迎来多项比赛项目,包括在主场馆举行的七人制橄榄球以及在启德体艺馆举行的男子手球和击剑。 此外,为方便市民游客观赏火炬传递活动,香港赛区在火炬传递沿途设置了多个观赏点。 “十五运会的火炬传递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展现,象征三地同心,共同为体育事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香港首次作为承办城市,可以参与火炬传递,香港市民倍感荣耀。火炬传递代表着体育精神的传承,不仅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体育合作交流,也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杨德强说。 【材料二】澳门:串联众多历史文化地标。 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介绍,十五运会澳门赛区首项比赛项目空手道将于11月6日开始,而火炬传递活动于11月2日举行,正好为各地的体育迷提供了“预览”澳门美景的机会。 潘永权表示,希望广大观众能够在火炬传递期间,提前欣赏到澳门独特的风景,感受澳门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世界遗产的多元文化魅力,体验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热情。 十五运会火炬在澳门的传递路线特意选在澳门半岛,途经澳门旅游区,串联澳门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生动展现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据介绍,火炬传递途经的每一个景点都与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二十周年及“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的系列活动相结合,这不仅促进了体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 【材料三】广州:“无人驾驶”将参与传递。 十五运会火炬在广州的传递路线以“千年羊城 新彩广州”为主题,突出岭南首府、千年商都、美丽花城城市特色,深度融合城市历史文脉与新时代发展活力,立体展现广州的千年底蕴与时代新姿。 传递路线以镇海楼为起点。作为广州近现代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地标,镇海楼见证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营城格局,而解放路、海珠广场更是承载了广交会等重要历史记忆,让火炬传递开篇便浸润千年商都的底蕴,在古今变迁中展示岭南首府的独特魅力。 通过无人驾驶方式穿行核心老城区,是路线设计的点睛之笔。这一安排既呼应了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发展命题,在历史街区注入智能元素,实现传统风貌与现代功能的共生,更直观展现了广州的科技创新实力。 火炬传递的后半程路线转向文化与生态交融的新空间,途经二沙岛、星海音乐厅等,最终在海心沙亚运公园收火,既体现了对亚运记忆的传承,更象征着火炬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点燃全城共赴盛会的热情。 【材料四】 深圳:近90%路线设在低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站火炬传递路线总长45公里,其中跑动约5公里、空中传递约40公里。 十五运会火炬在深圳的传递呈现四大设计理念——致敬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改革之路”、书写粤港澳大湾区图景的“融合之路”、展现特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路”、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路”。 唐国华介绍,深圳火炬传递路线设计以“三站联程·山海连城”为主线,全程分为三段,采用“陆空联动、山海贯通”方式,融入低空经济元素,立体展现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与城市特色,生动诠释深圳“改革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的精神内核。 其中,第一段是“改革之路”,从莲花山下出发,彰显深圳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第二段是“开放之路”,随直升机进行空中传递,飞越深圳的山脊与海岸,环绕前海,眺望香港,纵览粤港澳大湾区,象征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气度;第三段是“创新之路”,从空中回归陆路传递,穿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火炬传递展现深港协同、湾区共融的创新图景,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选自2025年10月28日的《羊城晚报》)13.【信息辨析】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香港火炬传递使用渡轮和开篷巴士等特色交通工具,体现了香港的地方特色。B.澳门火炬传递路线串联历史文化地标,主要目的是展示其现代化的城市风貌。C.广州火炬传递采用无人驾驶方式穿行老城区,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D.深圳火炬传递近90%路线设在低空,体现了其科技创新和改革精神。B 。(3分)点拨:B项理解错误。材料二明确提到澳门火炬传递"串联澳门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生动展现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主要目的是展示其历史文化底蕴,而非"主要展示其现代化的城市风貌"。14.【思路梳理】请根据四则材料,补充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火炬传递的设计理念。(3分)城市 设计理念/特色香港 展现香港特色,使用特色交通工具,设置观赏点。澳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串联历史文化地标,促进体育文化融合,增强文化国际传播。(2)突出千年商都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共生,展现科技创新实力。(3)采用陆空联动方式,展现改革、开放、创新、生态之路。(一点1分)点拨:本题考查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需要准确抓住各城市火炬传递的核心设计理念。15.【内容理解】四则材料都提到火炬传递促进了哪些方面的融合与发展?请简要概括。(4分)①促进了体育与文化的融合(如澳门将火炬传递与文化遗产相结合);②促进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如广州在老城区采用无人驾驶技术);③促进了区域融合发展(如香港体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深圳展现深港协同);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如香港材料中提到的)。(一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点拨:本题考查对多材料共同主题的把握能力,需要从四则材料中提炼出共性内容。16.【学以致用】请结合材料中火炬传递的设计理念,联系《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分析"火炬"和"红星"作为象征物有何共同的意义价值。(4分)①火炬和红星都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十五运会火炬象征体育精神和未来发展希望,《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和人民的希望。②都具有精神引领价值。火炬传递象征着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引领,激励人们追求卓越;"红星"象征着革命理想和信念,指引革命者前进方向。③都体现了团结凝聚的作用。火炬传递凝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团结力量,"红星"凝聚了中国革命者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④都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火炬传递融合了各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星"承载着革命文化的传承,体现了革命精神的延续。(一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点拨:本题需要结合材料中火炬传递的象征意义,联系《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象征意义,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共同的价值内涵。(三)(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忽然来到灯塔山 □叶开吃完午饭,本打算去灯塔镇溜达一下,结果一不小心来到了灯塔山脚下。 去年秋天,看漫山红遍,从后院悠然看见的,就是这座灯塔山。考虑到缺乏锻炼、四体不勤,我只从停车场行到山脚下。稍微体会一下秋天的深意,呼吸了一级新鲜度的空气,有一种涤荡心肺的愉悦,我感觉心旷神怡,就回来了。 今天天气凉爽,少云间阴,正是深秋登高、远眺怀思的好时候。虽然也没有什么人可想的,没什么事可忧的。朋友们都岁月静好,彼此相忘于江湖。只不过,深秋的叶子,正是最红艳的时候,充满了诱惑力。 就走到山脚下,拍几张照片,打打卡吧。没想到越走越深,越爬越高。 灯塔山是美国纽约州哈德逊高地最高峰,海拔不过490米。虽然绝对高度不高,但是相对高度不低。哈德逊河谷周边的群山,都是这样的直性子,挺拔起来,一点都不啰嗦。 灯塔山上本来有一条缆车道,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环保主义高潮期被拆除了。山上的缆车站也只剩下了一堆废墟,仅有四堵墙在目睹江流婉转,感叹时光流逝。 灯塔山的步道是纯天然的,周边既没有收费站,也没有小卖部,完全靠徒步者自觉选择。上山步道既没有铺设柏油路,也没有修建人行台阶,只是一条铺满石子的小道。在山脚小道开始处,搁置了很多就手的木棍,可以做拄杖。 灯塔山环境保护好,树木葱郁挺拔,落叶堆积了一层又一层,踩在上面松松软软的。一路上山,植被丰富,森林茂密,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高。就在这密林中,不断地洗肺,不断地山行。 虽然上山小道陡峭崎岖,但最初气喘几次过后,慢慢地就适应了。可能是因为呼吸着浓氧,解了身体之乏,略加休息,竟然越来越轻松,越走越有劲。一路上红叶满眼满山,随处都有红叶招摇,惊喜的景色从不同角度涌出,双眼倍感润泽,应接不暇。 在不断的赞叹中,在几次停下来拍照中,不知不觉竟然一鼓作气上到了山顶。 登临极目,四周丛莽连绵,一览无遗。眺望辽阔的哈德逊河谷,大江盘绕,气势恢宏。南起冷泉镇,北到波基普西大桥,这段江面尤其开阔。在山顶观景平台,一束红艳得灿烂的叶丛,为眺望做了优美的铺垫,犹如《如歌行板》的序曲。山峦起伏,红叶连绵,视野平旷,江天一色,一时有夫复何言之感。 灯塔山山顶上有好几个湖泊,其中一个是灯塔水库。我们顺着绕山小道,逐渐深入,往往不知深在何处,却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转过一处山峦,忽有几个陡弯,直冲而下,脚步几乎收不住,一路小跑向下,来到灯塔水库旁。 灯塔水库四面环山,山光水影彼此交融,天上白云绵绵软软,投射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有一种绚烂的光影效果。这时山中正无人,红叶纷纷开且落,四下静寂,甚至没有听见鸟啭,更觉美到了凛冽,而不容靠近。 沿着一条简陋的盘山车道下山。这条盘山道没有铺设柏油,而是碎石沙子路面,坑坑洼洼,有些地方还突兀着大石头。移步换景中,不时能看到枯死老树倒在山坡中,也没有人去处理,它们就这样随着山风与朗月,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重新融入山林中,颇合自生自灭复归其根之道。 回到家里,焖上一锅腊肠煲仔饭,炖上一锅酸菜鱼,算是对这一天辛苦的犒劳。(选自2025年10月28日 的《羊城晚报 》)17.【梳理内容】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作者登山行程的梳理。(4分)行程 地点/景物 特点描述登山前 山脚下 ① 。② 上山步道 ②纯天然石子路,陡峭崎岖但越走越轻松。登顶后 山顶观景平台 ③ 。下山过程 ④ 四面环山,山光水影交融,寂静凛冽。①空气清新,心旷神怡 ②登山中③视野开阔,可眺望哈德逊河谷,景色壮观 ④灯塔水库(一点1分)18.【品味语言】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4分)在山顶观景平台,一束红艳得灿烂的叶丛,为眺望做了优美的铺垫,犹如《如歌行板》的序曲。运用比喻修辞,将红艳的叶丛比作《如歌行板》的序曲,(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叶为壮丽景色做铺垫的美感,(1分)既突出了红叶的鲜艳美丽,又赋予景色以音乐般的韵律美,表达了作者的欣赏和陶醉之情。(2分)19.赏析写法】请分析选文以家常美食结尾的妙处。(4分)①与前文登山辛苦形成呼应,体现劳逸结合的满足感;②以日常生活的温馨画面收束全文,使文章在壮丽景色描写后回归生活本真;③通过美食犒劳的细节,强化了登山体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④给读者以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一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0.【文化参与】学校公众号"美景推荐"栏目正在征集稿件,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知识卡片,为灯塔山写一段推荐语。要求:突出景物特点与游览价值,语言准确、有吸引力。(4分)(知识卡片推荐语是向他人介绍某个地方、事物或活动,突出其特色和价值,以引起兴趣和向往的一种应用文体。)示例:推荐语——想要体验纯天然登山乐趣吗?灯塔山是你的不二之选!(1分)这里有原始自然的登山步道,铺满松软落叶;登顶后可俯瞰壮丽的哈德逊河谷,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山顶的灯塔水库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美得令人窒息。在这里,你不仅能锻炼身体、洗涤心灵,还能收获无数惊艳美景。(2分)快来灯塔山,开启你的登山之旅吧!(1分)三、作文(5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①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陶行知②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③真正的成长,始于独自面对风雨的时刻。请根据你对上述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在成长中学会独立的故事。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2)通过具体事件展现成长历程;(3)不少于7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例文:那一次,我独自翻越山岭清明时节,雨丝如织。父亲因急事返城,留下我和七十三岁的祖父守着老家。次日清晨,祖父旧疾复发,急需镇上诊所的药剂。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我知道,这次必须独自翻越那道熟悉又陌生的山岭。“娃,等雨停再去。”祖父虚弱地阻拦。我摇摇头,套上雨衣,把药方小心地塞进内袋。山路在雨中显得格外泥泞,每一步都踩出深深的水洼。记得小时候,这条路总是父亲走在前面,我骑在他的肩上,伸手就能触到板栗树的枝丫。如今,我独自一人,雨点打在雨衣上噼啪作响,像极了成长的鼓点。最险峻处是“鹰嘴岩”,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深涧。雨水顺着岩壁流淌,脚下的青苔滑得让人心惊。我学着父亲的样子,手脚并用,手指深深抠进岩缝。雨水模糊了视线,内袋里的药方仿佛在发烫——那是祖父的期盼,是我必须完成的任务。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向下坠去!千钧一发之际,我抓住岩缝里伸出的树根,掌心传来刺骨的疼痛。悬在空中的瞬间,童年记忆涌现:学骑车时父亲悄悄放手,第一次做饭烧糊了锅,熬夜复习时母亲默默的热牛奶……原来,所有的“第一次”都在为这一刻做准备。我用尽力气攀回岩路,雨水混着泪水流进嘴里,咸涩中带着甘甜。到达镇诊所时,我已浑身湿透。老医生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又看看紧攥在手中的药方,轻轻点头:“长大了。”回程的路似乎平坦了许多,雨也渐渐停了。怀中的药瓶随着步伐发出轻微的碰撞声,那是我听过最动听的音乐。推开家门,祖父仍靠在床头等待。看到我安全归来,他浑浊的眼中闪过泪光。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独立不是标榜自我的口号,而是在责任面前挺身而出的勇气。就像山间的板栗,必须挣脱带刺的外壳,才能露出坚实的果实。如今,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那个雨天的山岭。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能够独自翻越生活中的每一座“鹰嘴岩”。那些曾经以为无法跨越的艰难,终将成为生命中最坚硬的基石。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题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做非选择题时,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括号里,或者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24分)请你参与班级开展的"山水寄情"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活动一:集诗文览山河美】同学们分组梳理了描绘山水的诗句,制成下面表格。组别 内容第一组 第一组 山,蕴藏着诗人的情怀。(1)“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勾勒秋意;(2)“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展现山势巍峨。第二组 水,流淌着诗人的情思。它是李白眼中的(3)“ ,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的依依不舍;是崔颢笔下的(4)“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的浓浓乡愁;是陶弘景心中的(5)“____________,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的清澈明净。第三组 山水相映,意境悠远。白居易用(6)“乱花渐欲迷人眼 , ”(《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早春的生机;王维以(7)“ , ”(《使至塞上》)勾勒边塞的壮丽;苏轼借(8)“ , ”(《记承天寺夜游》)营造月夜的静谧。【小结】山水有情,我们当存( )之心,与自然相惜。1.将表格中的三组诗文补充完整。(10分)2.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 )。(1分)A.敬畏 B. 怜悯 C. 功利 D. 征服【活动二: 】同学们参与了阅读家书的活动,下面是有关资料。(导读阅读家书,那份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令人震撼。虽然岁月流逝,有些书信已字迹模糊,让人深感遗憾,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却(1)míng jì于心。这些家书是我们感悟历史、了解(2)chìrè亲情的重要窗口。)(家书选读鲁迅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四月廿四日来示,已经收到,第二次所寄小包,也早已收到了。上海一切如常,只身子尚好,请勿念。”朱德致妻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辈当以国家为重,个人感情次之。”)3.请根据导读部分的两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2分)(1)míng jì( )(2)chì rè( )4.请结合家书资料,仿照【活动一】的句式,为【活动二】拟写名称。(2分)【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5.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6.本次阅读活动以“家书传情”为主题,以同学们为参与对象。选段中的鲁迅家书是否适合作为阅读素材?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7.有同学在阅读分享中提出:“人生的成长,需要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念。”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简要论述这一观点。(4分)鲁迅(《朝花夕拾》) 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二、阅读(46分)(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余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节选自苏轼《书上元夜游》)【丙】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8.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过”,拜访,与《陈太丘与友期行》“过中不至”的“过”意思相同。B.“从”,跟随,与《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从”意思相同。C.“盖”,大概,与【甲】“盖竹柏影也”的“盖”意思相同。D.“走”,跑,与《木兰诗》“双兔傍地走”的“走”意思相同。9.【乙】文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断句,正确的两处是( )。(2分)归舍A已三鼓B矣C舍中掩关D熟睡E已再鼾矣10.请将【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予欣然从之。11.【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苏轼的“闲适”心境。请简要分析两文中这种心境的具体表现。(3分)12.【甲】【乙】【丙】三篇诗文中人物的共同点让人联想到“豁达”这个词,请结合三篇诗文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香港传递:沿途设多个观赏点。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香港赛区火炬传递路线设计充分展现了香港特色,涵盖香港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包括添马政府总部、金紫荆广场和香港启德体育园等。除跑步方式外,火炬传递亦会使用渡轮和开篷巴士等香港特色交通工具进行。 启德体育园是香港近来最具标志性的体育新地标,设计先进,其主场馆拥有最大型的开合型天幕、灵活转换的草坪系统,可满足不同天气情况下举办的大型活动。自今年年初启用以来,启德体育园已成功举办多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和盛事。十五运会开幕后,启德体育园还将迎来多项比赛项目,包括在主场馆举行的七人制橄榄球以及在启德体艺馆举行的男子手球和击剑。 此外,为方便市民游客观赏火炬传递活动,香港赛区在火炬传递沿途设置了多个观赏点。 “十五运会的火炬传递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展现,象征三地同心,共同为体育事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香港首次作为承办城市,可以参与火炬传递,香港市民倍感荣耀。火炬传递代表着体育精神的传承,不仅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体育合作交流,也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杨德强说。 【材料二】澳门:串联众多历史文化地标。 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介绍,十五运会澳门赛区首项比赛项目空手道将于11月6日开始,而火炬传递活动于11月2日举行,正好为各地的体育迷提供了“预览”澳门美景的机会。 潘永权表示,希望广大观众能够在火炬传递期间,提前欣赏到澳门独特的风景,感受澳门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世界遗产的多元文化魅力,体验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热情。 十五运会火炬在澳门的传递路线特意选在澳门半岛,途经澳门旅游区,串联澳门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生动展现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据介绍,火炬传递途经的每一个景点都与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二十周年及“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的系列活动相结合,这不仅促进了体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 【材料三】广州:“无人驾驶”将参与传递。 十五运会火炬在广州的传递路线以“千年羊城 新彩广州”为主题,突出岭南首府、千年商都、美丽花城城市特色,深度融合城市历史文脉与新时代发展活力,立体展现广州的千年底蕴与时代新姿。 传递路线以镇海楼为起点。作为广州近现代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地标,镇海楼见证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营城格局,而解放路、海珠广场更是承载了广交会等重要历史记忆,让火炬传递开篇便浸润千年商都的底蕴,在古今变迁中展示岭南首府的独特魅力。 通过无人驾驶方式穿行核心老城区,是路线设计的点睛之笔。这一安排既呼应了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发展命题,在历史街区注入智能元素,实现传统风貌与现代功能的共生,更直观展现了广州的科技创新实力。 火炬传递的后半程路线转向文化与生态交融的新空间,途经二沙岛、星海音乐厅等,最终在海心沙亚运公园收火,既体现了对亚运记忆的传承,更象征着火炬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点燃全城共赴盛会的热情。 【材料四】 深圳:近90%路线设在低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圳站火炬传递路线总长45公里,其中跑动约5公里、空中传递约40公里。 十五运会火炬在深圳的传递呈现四大设计理念——致敬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改革之路”、书写粤港澳大湾区图景的“融合之路”、展现特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路”、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路”。 唐国华介绍,深圳火炬传递路线设计以“三站联程·山海连城”为主线,全程分为三段,采用“陆空联动、山海贯通”方式,融入低空经济元素,立体展现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与城市特色,生动诠释深圳“改革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的精神内核。 其中,第一段是“改革之路”,从莲花山下出发,彰显深圳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第二段是“开放之路”,随直升机进行空中传递,飞越深圳的山脊与海岸,环绕前海,眺望香港,纵览粤港澳大湾区,象征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气度;第三段是“创新之路”,从空中回归陆路传递,穿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火炬传递展现深港协同、湾区共融的创新图景,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选自2025年10月28日的《羊城晚报》)13.【信息辨析】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香港火炬传递使用渡轮和开篷巴士等特色交通工具,体现了香港的地方特色。B.澳门火炬传递路线串联历史文化地标,主要目的是展示其现代化的城市风貌。C.广州火炬传递采用无人驾驶方式穿行老城区,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D.深圳火炬传递近90%路线设在低空,体现了其科技创新和改革精神。14.【思路梳理】请根据四则材料,补充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火炬传递的设计理念。(3分)城市 设计理念/特色香港 展现香港特色,使用特色交通工具,设置观赏点。澳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内容理解】四则材料都提到火炬传递促进了哪些方面的融合与发展?请简要概括。(4分)16.【学以致用】请结合材料中火炬传递的设计理念,联系《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分析"火炬"和"红星"作为象征物有何共同的意义价值。(4分)(三)(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忽然来到灯塔山 □叶开吃完午饭,本打算去灯塔镇溜达一下,结果一不小心来到了灯塔山脚下。 去年秋天,看漫山红遍,从后院悠然看见的,就是这座灯塔山。考虑到缺乏锻炼、四体不勤,我只从停车场行到山脚下。稍微体会一下秋天的深意,呼吸了一级新鲜度的空气,有一种涤荡心肺的愉悦,我感觉心旷神怡,就回来了。 今天天气凉爽,少云间阴,正是深秋登高、远眺怀思的好时候。虽然也没有什么人可想的,没什么事可忧的。朋友们都岁月静好,彼此相忘于江湖。只不过,深秋的叶子,正是最红艳的时候,充满了诱惑力。 就走到山脚下,拍几张照片,打打卡吧。没想到越走越深,越爬越高。 灯塔山是美国纽约州哈德逊高地最高峰,海拔不过490米。虽然绝对高度不高,但是相对高度不低。哈德逊河谷周边的群山,都是这样的直性子,挺拔起来,一点都不啰嗦。 灯塔山上本来有一条缆车道,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环保主义高潮期被拆除了。山上的缆车站也只剩下了一堆废墟,仅有四堵墙在目睹江流婉转,感叹时光流逝。 灯塔山的步道是纯天然的,周边既没有收费站,也没有小卖部,完全靠徒步者自觉选择。上山步道既没有铺设柏油路,也没有修建人行台阶,只是一条铺满石子的小道。在山脚小道开始处,搁置了很多就手的木棍,可以做拄杖。 灯塔山环境保护好,树木葱郁挺拔,落叶堆积了一层又一层,踩在上面松松软软的。一路上山,植被丰富,森林茂密,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高。就在这密林中,不断地洗肺,不断地山行。 虽然上山小道陡峭崎岖,但最初气喘几次过后,慢慢地就适应了。可能是因为呼吸着浓氧,解了身体之乏,略加休息,竟然越来越轻松,越走越有劲。一路上红叶满眼满山,随处都有红叶招摇,惊喜的景色从不同角度涌出,双眼倍感润泽,应接不暇。 在不断的赞叹中,在几次停下来拍照中,不知不觉竟然一鼓作气上到了山顶。 登临极目,四周丛莽连绵,一览无遗。眺望辽阔的哈德逊河谷,大江盘绕,气势恢宏。南起冷泉镇,北到波基普西大桥,这段江面尤其开阔。在山顶观景平台,一束红艳得灿烂的叶丛,为眺望做了优美的铺垫,犹如《如歌行板》的序曲。山峦起伏,红叶连绵,视野平旷,江天一色,一时有夫复何言之感。 灯塔山山顶上有好几个湖泊,其中一个是灯塔水库。我们顺着绕山小道,逐渐深入,往往不知深在何处,却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转过一处山峦,忽有几个陡弯,直冲而下,脚步几乎收不住,一路小跑向下,来到灯塔水库旁。 灯塔水库四面环山,山光水影彼此交融,天上白云绵绵软软,投射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有一种绚烂的光影效果。这时山中正无人,红叶纷纷开且落,四下静寂,甚至没有听见鸟啭,更觉美到了凛冽,而不容靠近。 沿着一条简陋的盘山车道下山。这条盘山道没有铺设柏油,而是碎石沙子路面,坑坑洼洼,有些地方还突兀着大石头。移步换景中,不时能看到枯死老树倒在山坡中,也没有人去处理,它们就这样随着山风与朗月,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重新融入山林中,颇合自生自灭复归其根之道。 回到家里,焖上一锅腊肠煲仔饭,炖上一锅酸菜鱼,算是对这一天辛苦的犒劳。(选自2025年10月28日 的《羊城晚报 》)17.【梳理内容】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作者登山行程的梳理。(4分)行程 地点/景物 特点描述登山前 山脚下 ① 。② 上山步道 ②纯天然石子路,陡峭崎岖但越走越轻松。登顶后 山顶观景平台 ③ 。下山过程 ④ 四面环山,山光水影交融,寂静凛冽。18.【品味语言】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在山顶观景平台,一束红艳得灿烂的叶丛,为眺望做了优美的铺垫,犹如《如歌行板》的序曲。19.赏析写法】请分析选文以家常美食结尾的妙处。(4分)20.【文化参与】学校公众号“美景推荐”栏目正在征集稿件,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知识卡片,为灯塔山写一段推荐语。要求:突出景物特点与游览价值,语言准确、有吸引力。(4分)(知识卡片推荐语是向他人介绍某个地方、事物或活动,突出其特色和价值,以引起兴趣和向往的一种应用文体。)三、作文(5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①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陶行知②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③真正的成长,始于独自面对风雨的时刻。请根据你对上述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在成长中学会独立的故事。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2)通过具体事件展现成长历程;(3)不少于7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作文(50分) 题目:600700760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