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七上语文期中检测卷
语 文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1-3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南的靓(liàng)丽名片。巧夺天工的剑川木雕、闻名遐迩的鹤庆银器、流传久远的腾冲皮影戏、跻身国际时装展的楚雄彝族刺绣……它们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是融入云岭儿女______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皆有传习声,非遗繁花缀(zhuì)云南。近年来,云南不断发掘出一批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盟县的佤族织锦______古法技艺,一经一纬循环往复,色彩以黑、红为主,黄、绿、白、蓝、粉、棕相间(jiān),像极了挂在佤山苍穹(qióng)下的彩虹。佤族织锦融入了绿水青山、彩霞云霓等元素,以丰富的色彩和纹样形成独竖一帜的风格。贡山独龙族妇女手工编织而成的独龙毯“约多”,以连续的直线条纹拼接而成,同样色彩绚丽。编织毯子的独龙族妇女也被称为“织彩虹的人”。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德昂酸茶分饮用茶和食用茶,食用茶是德昂餐桌上一道______的美食……
不论现在还是未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在世界舞台上______。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靓(liàng) B.缀(zhuì) C.间(jiān) D.穹(qió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巧夺天工 B.传习 C.独竖一帜 D.绚丽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血液 承载 不可或缺 大放异彩 B.血脉 承载 不可多得 精彩纷呈
C.血液 传承 不可或缺 精彩纷呈 D.血脉 传承 不可多得 大放异彩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风味。
B.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使它具有独特的风味。
C.芒市德昂族的酸茶,经过传统工艺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
D.芒市德昂族以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的酸茶,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的劳动教育让人终身受益。要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就要上好每一节劳动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
 ②好的劳动课注重实践,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
 ③一堂好的劳动课,还要注重教育效果
 ④上好劳动课,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⑤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②①③⑤④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学习,是一段孤独的坚守,正如马致远“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坚韧而决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每一步足迹,每一处风景,都是研学路上最珍贵的印记。
(2)古人常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之情。王湾行舟江上,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之景,引发了对新旧交替的人生思索;
(3)李白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在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奇妙想象,遥寄对友人的牵挂;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7.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8.如果由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些活动形式?(至少写出3种)(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9.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五猖会》记叙“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体现了孩子在父母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B. 《朝花夕拾》充满温情童趣,以简洁的文字描述往事;洞察人情世故,用犀利的笔锋批判现实。
C. 《朝花夕拾》重提旧事,朴素叙述中渗透作者真挚感情;记录生命,洗练文笔中饱含笔者深长意味。
D.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10. 调动阅读积累,完成下列表格。(3分)
标题 情节 主题
《无常》 (1)____       辛辣讽刺现实生活中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
(2)____    “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批判(3)____      
《阿长和<山海经>》 (4)____        表达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三、阅读(11~23题,共3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③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乙】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①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②为至于此?”
子路愠,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
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③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④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⑤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节选自《孔子家语 在厄》
【注释】①藜羹:用藜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②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为什么”。③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二子,为古代贤者。④比干:因劝谏纣王而被剖心。⑤关龙逢:夏桀的臣子,因忠言进谏被杀。⑥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
13.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字词。(2分)
绝粮七日 词典释义:①断;②停止,中止,没有出路的。 A绝:_____
从者皆病 联系课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B从者:_________
子路愠 联系课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愠:__________
奚居之穷 结合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D穷:____________
1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 B.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
C.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 D.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②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16.孔子是个知行合一的人。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一则语段,说明这则语段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并分析这一思想在【材料二】如何得以体现。(2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19题。(8分)
济南的冬天(节选)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7. 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写出冬日的济南城有什么特点?第⑤段写出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3分)
                                          
                                         
18. 在第③段中找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并说明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雪后小山的?(2分)
                                          
                                          
19. 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2分)
蟋蟀的歌声
孙博璇
①秋天敞开怀抱的时候,蟋蟀跳出憋闷了一夏的巢穴。它摩擦着翅膀,令清澈的秋光里,一下子落满了快意的抒情。你望不见它,却挡不住“唧唧唧唧”之声破空而来。
②脑海里,瞬间想起来的是齐白石画蟋蟀的佳话,以及齐白石画笔下的那些蟋蟀:善鸣者、善斗者、善舞者、善友者……形态各异,煞是传神。
③要说与蟋蟀结缘,我也有份。儿时顽皮好动的我,假日里无所事事,便抱着玻璃瓶去逮蟋蟀玩。一望无际的田畈里,拖拉机拽着铧犁①轰鸣着,为大地掀起一波波泥土的浪花。蟋蟀一涌而出,蹦蹦跳跳,迅即四散。我欣喜若狂,在松软的土壤上追捕着体型肥硕的蟋蟀。本以为个头越大,肯定身强力不亏,可高高兴兴带回家,全家人聚拢一瞧,都大笑起来。原来我在田野里闪展腾挪了半天,捉来的虫儿根本就不是蟋蟀,莫说斗蟋蟀,连蟋蟀能歌善舞的才艺,也是望尘莫及。
④的确,秋色之中,蟋蟀的歌声是诱人的虫鸣。在熬过酷夏、天地澄澈、风清气爽的夜晚,听一听此起彼伏的唧唧声,是很诗意的享受。仿佛大地上的清秋凉夜,此刻由它们主持。草丛、院落、田野、老城墙的根基,都是栖息和表演之地。尤其是月光皎洁的夜晚,最是它们兴致盎然的时光。
⑤那时,我家居于校园,住着土坯砌起的教师宿舍。门窗单薄的骨架,任由年复一年的风霜雨雪拍打,仿佛是有预谋似的开裂些缝隙,为许多可爱的小虫留出与人类互动的通道。
⑥蟋蟀在屋里安家,会选择潮湿的墙皮剥落处、地砖的缝隙、家具灶台的犄角旮旯,建洞造穴。当夜晚灯息人歇,月光透过玻璃或穿过门窗缝隙投射一地时,蟋蟀便从隐藏的地方纷纷现身。于是,每夜规模不一的金秋晚会,便一点点从断断续续的独白、对歌、聊天,渐渐地持久、清晰、嘹亮起来,以至满屋子都是虫声荡漾。
⑦作为忠实的听众,我总是卧床假寐、轻声呼吸,静静地聆听这有趣的声音。直到“表演者”们哼起催眠的小夜曲,我才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
⑧在我看来,蟋蟀的歌声,洋溢着多样的内涵:有欢快的嘶鸣,有赛歌的高亢,有忧郁的抒怀,也有日常生活的交谈。有时一只蟋蟀将要说的事情说了一半,然后想一想或是歇口气,接茬再说下去;有时还有应答,你一句、我一句,各抒己见,已分不清是谁在引导着话题的无限延展。
⑨长大后,当我读到诗经里的《七月》时,才发现,其实先辈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用质朴、优美的诗歌,将蟋蟀这种小小的生物纳入了文学的囊中。那时的蟋蟀,是这样度过秋日时光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寥寥数笔,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内心。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9月02日第20版,有删改)
【注释】①铧(huá)犁:用于翻土的农具。
20.下列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儿时条件艰苦,虫子钻入屋内昼伏夜出,作者深受其苦。
B. 第③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犁地时翻起的土壤比喻成浪花。
C. 结尾引用《诗经》,说明蟋蟀早已走进祖辈的生活,也为本文增添文学色彩。
D. 本文语言平实却不单调,对质朴的童年生活场景的回忆,蕴含着无限的童趣。
21.本文围绕蟋蟀回忆一些“我”的儿时往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我”与“蟋蟀”的故事一表。(3分)
“我”与“蟋蟀”的故事
“蟋蟀” “我”
假日里 一涌而出,蹦蹦跳跳,迅即四散。 ①_____________
秋色中 在夜里发出悦耳的虫鸣。 “我”不觉得吵,而觉得②____________
宿舍里 在屋里安家。 “我”卧床聆听,③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赏析文中的划线句。(4分)
①你望不见它,却挡不住“唧唧唧唧”之声破空而来。(赏析角度:加点词)
                                          
②有欢快的嘶鸣,有赛歌的高亢,有忧郁的抒怀,也有日常生活的交谈。(赏析角度:修辞手法)
                                          
23.文章结尾句“寥寥数笔,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内心”。结合全文,任选一个角度说说为什么“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内心”。(3分)
                                        
                                     
四、作文(40分)
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同学们,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你应该对爱有了认识、有了理解,本书中,我们跟随史铁生感受到令人潸然泪下的慈母之爱,跟随诸葛亮感受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爱……爱无处不在,也许就在父母的一个眼神里,也许就在老师的一句鼓励里,也许就在伙伴的一次帮助里……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滋养万物,沁润心田。请你用文字来表达爱吧。
请以“爱就在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二:阅读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有意思”有这样一种解释:有意义,耐人寻味。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
请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如选题目一,选补全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D
6.(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示例:读最经典的书,做有根基的人。
示例:品读国学经典,铸就美好人生。
8.示例:开展读书阅卷调查;请新华书店相关工作人员到学校办一次书展;请作家作一场“走进名著”报告会;在全校(或班级)举办“读书交流会”或“读书演讲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举行名著知识竞赛;“读书故事”大家讲;“读书经验谈”专题墙报展等。
9.A
10. ①. 看到母亲因为儿子的死去哭得伤心,决定让儿子“还阳片刻” ②. 《二十四孝图》 ③.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④. 长妈妈给我买来了热切盼望的《山海经》
11.描绘了一幅高峻的峨眉山顶,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的美丽画面。12.人想念友人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3.①. A.① ②. B.跟随的人 ③. C.生气,发怒 ④. D.困顿,处境艰难
14.B
15.①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的生活,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②况且,兰花生长在深山老林里,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就不再散发芳香。
16.选择语段①;表达了孔子关于学习、交友和修养的思想主张;在材料二中,孔子在绝粮七日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学习、热情交友、不生气怨恨,体现了这一思想主张。
参考译文:
乙文:孔子不能前行,断粮七天,也无法和外边取得联系,连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跟随他的人都病倒了。这时孔子更加慷慨激昂地讲授学问,用琴瑟伴奏不停地唱歌。还找来子路问道:“《诗经》说:‘不是野牛不是虎,却都来到荒野上。’我主张的治国之道难道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困顿到了这个地步啊?”
子路一脸怨气,不高兴地回答说:“君子是不会被什么东西困扰的。想来老师的仁德还不够吧,人们还不信任我们;想来老师的智慧还不够吧,人们不愿推行我们的主张。而且我从前就听老师讲过:‘做善事的人上天会降福于他,做坏事的人上天会降祸于他。’如今老师您积累德行心怀仁义,推行您的主张已经很长时间了,怎么处境如此困穷呢?”
孔子说:“由啊,你还不懂得啊!我来告诉你。你以为仁德的人就一定被人相信?那么伯夷、叔齐就不会被饿死在首阳山上;你以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被任用?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你以为忠心的人必定会有好报?那么关龙逢就不会被杀;你以为忠言劝谏一定会被采纳?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迫自杀。遇不遇到贤明的君主,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是才能的事。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但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只我呢!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17. 冬日的济南城有暖和安适的特点;济南冬天的水有温暖、绿、澄清(清亮)的特点。
18.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空间顺序。
19. 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喜爱、赞美,结构上照应标题。
20.A
21.①. 在田畈里追捕蟋蟀 ②. 是很诗意地享受 ③. 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
22.①“破空而来”形象地描绘了蟋蟀叫声的穿透力和突然性,表达了作者对蟋蟀叫声的喜爱和惊喜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蟋蟀歌声的多样内涵,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23.选择角度一:内容角度。因为《诗经》中的描述简洁而生动地展现了蟋蟀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栖息地的自然现象,这与作者儿时观察蟋蟀的经历相契合,触动了作者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选择角度二:情感角度。因为《诗经》中的文字简洁而富有诗意,让作者感受到了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情感与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对童年的怀念相呼应,使作者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4.写作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