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疆域(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疆域(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疆域(第2课时)
1.能够说出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理解行政区划的意义。
2.能够根据地图和表格,准确找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并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并能在地图上指出其位置,培养地理空间记忆能力。
3.通过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命名规律和记忆方法,理解行政区划与地理事物的关联,增强对国家疆域的整体认知,强化国家版图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1.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2.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构成及特殊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的性质。
1.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及记忆。
2.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与相对位置的准确识记。
多媒体课件(含中国省级行政区地图、三级行政区划示意图、各省级行政区景观图片、安徽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水系图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提问:我们国家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诺大的国家在国家行政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我们国家却做得很好,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是怎么在行政上管理国家的吗?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回顾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新知探究
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教师活动】展示三级行政区划示意图,讲解:我国疆域辽阔,为了方便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实行三级行政区划。请观察示意图,说说有哪三级?
【学生活动】读图后回答:省级、县级、乡级。
【教师活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民族自治地方。我们学习了三级行政区划,知道了自治区属于省级行政区,自治县属于县级行政区,那么自治州呢?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教材并思考。
【教师活动】展示自治州所属层级示意图,引导学生归纳:自治州是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之间的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展示的示意图,理解并记忆自治州的行政划分。
【教师活动】展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除民族自治地区外,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体现在哪里?我国有哪几个特别行政区?
【学生活动】结合课件和所学的内容回答:特别行政区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享有高度自治权;我国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师活动】强调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展示王小明的身份证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地址“安徽省XX市XX街道 XX 号”,分别对应三级行政区划的哪一级?强调:现阶段,市分县级市和地级市,地级市是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之间的行政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得出:安徽省对应省级、XX市对应县级、XX街道对应乡级。
【教师活动】简单讲解身份证后续号码的含义。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讲解内容,理解自己身份证号码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将抽象的行政区划概念具象化,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图,提问:我国共有 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哪些?各有多少个?
【学生活动】结合课件内容回答: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总数:23+5+4+2=34。
【教师活动】在地图上指出各类行政区的分布,重点强调直辖市多位于东部,自治区多位于边疆。
【学生活动】结合地图理解记忆。
【教师活动】分别展示各省级行政区在地图上的位置,结合地图和表格,逐一讲解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辅以省级行政区景观图片帮助学生记忆。
【学生活动】同步在地图上圈出对应位置,记忆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教师活动】在我国省级行政区中,有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人们常用“两湖两广两河山”加以概括。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为什么会成对出现?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材料,小组讨论后举例:湖南、湖北因位于洞庭湖南北得名;河南、河北因位于古黄河南北得名。
【教师活动】归纳命名规律:以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为参照,如太行山、黄河,或沿用历史名称,如广东、广西源于宋代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学生活动】理解命名规律,强化记忆。
【教师活动】展示安徽省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图,引导学生找出与安徽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引导学生找出沿长江干流的省级行政区;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引导学生找出沿黄河干流的省级行政区;展示顺口溜歌诀,引导学生说出每句顺口溜中涉及的省级行政区名称,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
【教师活动】展示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区域简单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图示,得出东北三省呈一字线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黄河下游四省二市区域简单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图示,得出黄河下游四省二市以黄河、太行山为界,呈十字形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长江中下游六省二市区域简单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图示,得出长江中下游六省二市以长江为轴,呈对称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西南三省一市区域简单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图示,得出西南三省一市呈梯形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西部二区一省区域简单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图示,得出西部二区一省呈三角形分布的特点。
【设计意图】图示法记忆通过展示区域图示,引导学生观察省级行政区的分布特点,如东北三省的“一字线”分布、长江沿线的对称分布等,将抽象的名称转化为具象的空间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关联意识。让学生自主绘制简易区域示意图并标注名称,能进一步强化对区域内省级行政区相对位置的记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绘图能力。
课堂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