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土地资源(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 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土地资源(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 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土地资源(第1课时)
1.能够运用我国土地面积数据、土地景观照片、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示意图等相关地图和资料,从数量、构成、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2.归纳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掌握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征,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培养。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通过读图获取我国土地分布知识,并从中分析成因。
多媒体课件(含世界面积前六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图(2020年)、中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图、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图、中国主要林地的分布图、中国主要草地的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国主要地形区图、其他景观图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提问:你觉得什么是土地?你身边的土地都有哪些用途?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土地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建设城镇、修路、采矿等等。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总结: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一同探究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新知探究
总量大,种类全
1.数量特征
(1)总量大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前三的国家(俄罗斯1 710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平方千米、中国960万平方千米)”数据,提问: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排名第几?这体现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回答: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总结“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的特征。
(2)人均占有量偏低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面积前六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人均土地面积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观察数据,得出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偏低。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偏低?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回答: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
2.构成特征
(1)种类全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8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图(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湿地、园地、交通运输用地),提问:这些类型可以分为哪几类功能(农业、建设、生态)?
【学生活动】分类梳理:农业用地(耕地、园地、草地)、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生态用地(湿地、林地)。
【教师活动】出示“耕地”与“园地”景观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生活常识,从种植作物和用途两方面,说出两者的区别。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耕地满足居民对粮食的基本需求,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等;园地则是满足居民对饮食结构多样化的需求,主要作物有水果、蔬菜等。
【教师活动】出示“沙漠”和“戈壁”景观图片,补充:我国还有一些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梳理,帮助学生理解“种类全”的含义及不同土地资源类型的功能,培养归纳能力。
(2)耕地紧缺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构成特征。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草地、林地占比较大,耕地资源占比小。
【教师活动】出示“小麦”“蔬菜”“大豆油”“蔗糖”图片,强调:“民以食为天”,我们食用的粮食、蔬菜、油、糖等主要产自耕地。引导学生分析出:在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中,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片,分析得出:在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中,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进一步认识到耕地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珍惜和保护耕地的意识。
【教师活动】出示“俄罗斯、美国、印度、中国的陆地、耕地总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20年)”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总结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紧缺的特征,结合数据理解现状。
【教师活动】补充:此外,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学生活动】感受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理解“后备耕地不足”的现实,增强资源珍惜意识。
【教师活动】出示“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梯田风光”图片,讲解我国的耕地有的分布在平原,有的分布在山区。山区的耕地多以梯田形式出现,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修筑梯田是缓解我国耕地不足的措施之一。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60页的“思与学”,理解梯田的修建方式和主要作用。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图,布置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引导学生根据生产生活的需求,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培养辩证思维,客观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分布不均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中国主要林地的分布”“中国主要草地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我国不同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地图,分析得出: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
1.耕地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学生活动】读图并结合教材,说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主要地形区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的地形类型。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
2.林地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主要林地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林地的主要分布区。
【学生活动】读图并结合教材,说出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4个省级行政区,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林地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主要地形区”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区的地形类型。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3.草地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主要草地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草地的主要分布区。
【学生活动】读图并结合教材,说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草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94%。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我国草地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
【教师活动】检查学生作答情况,总结:不同地形类型、干湿状况会影响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其他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也会受到环境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梳理,系统整合分布特征,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空间记忆。
课堂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