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质量监测考试卷(1-12课)(A3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情境新趋势】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质量监测考试卷(1-12课)(A3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2017版)苏教版五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考试卷(1-12课)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欣赏光与色彩
有了光,就能看到我们周围的一切。天空的七色彩虹、美丽的湖面倒影、礼花的绚丽多彩、夜晚的灯光璀璨……无不因为光的存在。
1.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每题2分,共14分)
(1)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中月亮象征着团圆和思念。下面对月光的阐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自己发光照到大地 B.月球反射太阳光照到大地 C.太阳光直射到大地
(2)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对比是( )。
A.变小 B.变大 C.没变化
(3)运气好的时候,科科还能在路上看到彩虹。彩虹通常呈弧状,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为了弄懂彩虹原理,科科制作了一个彩虹走马灯。当他使用白光作为光源,并快速旋转走马灯顶部彩色盘时,能看到彩色盘变成( )。
A.红色 B.黑色 C.灰白色
(4)坐飞机出游时,科科喜欢通过做科技小制作来度过无聊的时间。今年出游科科打算做一个能看到身后事物的装置,下面哪个设计符合他的设想?( )
A. B. C.
(5)阳光明媚时,平静的湖面总是看起来波光粼粼。科科知道这是因为当太阳光照射到湖面上时,太阳光会被水面反射到人眼。这个过程中光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
A. B. C.
(6)如图所示,在两块木板之间放一块倾斜的三棱镜,太阳光从左上角射到三棱镜上,则( )。
A.在右边木板出现圆形光斑
B.在右边木板出现彩色光带
C.在右边木板没有出现圆形光斑和彩色光带
(7)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许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下面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手影 B.彩虹 C.天鹅的倒影
2. 下面是小孔成像实验操作,请你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4分)
A.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
B.用笔尖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
C.准备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和蜡烛。
D.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
3.色光混合实验(共10分)
(1) 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玻璃纸分别蒙在三只手电筒上,打开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光斑,观察光斑颜色。
观察到蒙红色玻璃纸的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的光斑颜色为 _______色;
蒙绿色玻璃纸的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的光斑颜色为 _______色;
蒙蓝色玻璃纸的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的光斑颜色为 _______色。
(2) 将任意两种光斑重叠,观察重叠光斑的颜色。
将红光与绿光重叠,观察到重叠光斑呈 ________色。
将红光与蓝光重叠,观察到重叠光斑呈________ 色。
将绿光与蓝光重叠,观察到重叠光斑呈________ 色。
(3) 将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观察重叠光斑的颜色。观察到重叠光斑的颜色是 ________ 色。
(4)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光的三原色。
感悟热的传递
热,是可以传递的。太阳把温暖传给了土壤,土壤把温暖传给了种子;太阳把温暖传给了小溪,小溪把温暖传给了鱼儿;太阳把温暖传给了空气,空气把温暖传给了你我……
4. 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每题2分,共10分)
(1)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过程,实验中发现( )。
A.①号火柴先掉落 B.②号火柴先掉落 C.③号火柴先掉落
(2)如图热水杯中是小科家三种不同材料做的勺子,哪种材料的勺子传热更快( )。
A.塑料 B.木头 C.不锈钢
(3)如图,将冷藏的牛奶装入玻璃杯,放入 70℃的热水中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容器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B.牛奶的升温速度先慢后快
C.牛奶的温度可以升高到 70℃D.牛奶的温度有时会比热水略高
(4)走马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底座、灯笼罩和转筒组成,如图所示。它利用灯笼内部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热来加热空气、热空气上升从而推动内部转筒旋转。在这个过程中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方式是(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5)北方建筑的窗户所用的玻璃通常是双层的,甚至是三层的,这是因为( )。
A.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玻璃层数越多保温效果越好
B.玻璃和玻璃之间的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多层叠加可以使保温效果更好
C.玻璃之间的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5.判断题:下面的描述正确的在( )内。(每题1分,共6分)
(1)烧开水时,只要火不熄灭,水中的热对流便不会停止。( )
(2)暖手宝传热让手暖和是固体与固体接触。( )
(3)冬天走到暖气室内穿短袖,是因为开的暖气具有热辐射的原因。( )
(4)加热试管中的水时,上方冷水向下方移动。( )
(5)夏天,用棉被包裹雪糕,雪糕不易融化。( )
(6)把 20℃水和 50℃的水放在一起后,发现 50℃的水的温度先下降后上升。( )
6. 连线题:请将生活现象与对应的热传递方式用线连起来。(共5分)
电暖器取暖
暖手宝暖手 热对流
晒太阳 热辐射
用空调降温 热传导
加热的水
7. 探究物体的传热方式和本领,回答下面问题。(共9分)
①给下面的金属棒和金属圆盘加热,用 “→” 在金属棒和金属圆盘上画出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②给水加热 (右图)。在液体中,热传递的方式是什么?
③右图,在烧杯上用 “↓↑” 画出加热过程中冷水、热水流动情况。
8. 我们常用热水瓶来储存烧开的热水,它的构造如图所示,最外面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壳,里面有一个内胆,由两层玻璃组成,玻璃层中间是真空的。(共6分)
(1)热水瓶能较好的保温,主要是因为( )。
A.塑料材料传热能力好 B.内胆真空,保温效果好 C.外壳坚硬,热量不易散失
(2)小明口渴了,现有同样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的三种杯子,要想热水凉得最快,应该把热水倒入( )。
A.不锈钢杯 B.塑料杯 C.瓷杯
(3)我推测软木塞是( )。
A.热的不良导体 B.热的良导体 C.无法推测
观察地球的表面和内部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它的表面有雄伟的高山、辽阔的海洋、无垠的草原和茫茫的沙漠,它的内部有岩浆。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9. 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每题2分,共12分)
(1)地球在不断运动,有时会发生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时为了快速撤离,选择跳窗逃生
B.只要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便会发生地震
C.地震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难
(2)以下不属于火山为人类带来好处的是( )。
A.净化空气 B.预防水土流失 C.减少污染
(3)下列陆地地形中,丘陵是( )。
(4)东东小组用实验来模拟地震成因及其对地形的影响。以下哪种施加力的做法模拟了 “地震岩层褶皱” 的情况?( )。
(5)风、温度变化、流水等外部力量会影响地表的变化,下列地表形态的形成与水的作用有关的是( )。
A.岩石女王头像 B.破碎的岩石 C.海蚀拱桥
(6)法国作家儒勒 凡尔纳的长篇科幻小说《地心游记》描写了探险家从地表到达地心的探险故事,探险家在探险过程中会依次经过地球的( )。
A.地幔 - 地壳 - 地核 B.地壳 - 地幔 - 地核 C.地核 - 地幔 - 地壳
10.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6分)
(1)火山喷发有可能引起地震,地震也有可能引起火山喷发。( )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大理岩。( )
(3)地球的内部结构像个鸡蛋,蛋壳相当于地幔。( )
(4)地球内部的变化都是剧烈短暂的。( )
(5)在亿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可能是海洋。( )
(6)沙漠和戈壁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很大关系。( )
11. 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在下面几个小题的括号里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共10分)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1) 请在下图的括号内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
(2) 当 ( ) 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这就是地震形成的原因。
(3) 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岩浆的发源地是 ( )。
12. 如图为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魔鬼城内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有的像野兽,有的像古堡。每当刮风的时候,天昏地暗,怪影迷离,让人不寒而栗。(共8分)
(1)从图片和题干中可以推测出,魔鬼城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干旱少雨,植被丰富 B.潮湿多雨,植被丰富 C.干旱少雨,植被稀少
(2)小科进行魔鬼城形成的模拟实验。如下图所示用沙子捏成了一块块岩石 (B 区),岩石右边铺上沙子和
小石子 (C 区),沙子右边放了一个电风扇,调整角度吹往沙子和小石子。
① ______ 的流动会形成风。
②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推测,由于风的搬运作用,C 区域细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 C 区域容易形成 ______ ,被带走的沙子由于风速减弱,在 A 区域会沉积下来,从而 A 区域容易形成 ______ 。(两空均填 “戈壁滩” 或 “沙漠”)
参考答案
1. BACBABC
2.CABD
3. (1) 红 绿 蓝 (2) 黄 紫 青 (3) 白色 (4) 红 绿 蓝
4.ACAA B
5. √√√ √
6.
7.BAA
8.BAA
9.CCCC CB
10. √ √√
11.ABC A B
12.(1)C (2)空气 戈壁滩 沙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