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身边的化学-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身边的化学-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化学(科学版)
1.1身边的化学
同学们对新学科——化学,好奇吗?
化学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用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化学有趣吗
柯柯 悦悦
1.通过阅读分析科学家研究历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2.通过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体会化学变化的多姿与神奇,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观念、建立科学探究意识与实践的意识,同时学习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思路和方法。
3.通过阅读了解在国家发展中的化学家事迹与化学在其中的贡献,初步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责任感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任务一: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2-6页,谈谈你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
图 1.1-3 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新型化学电池
图1.1-4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高速列车
图1.1-5用特种材料建造的国家体育场(左)和国家游泳中心(右)
任务一: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2-6页,谈谈你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
图1.1-7 商代“后母戊”青铜方鼎
《天工开物》中“生熟炼铁炉”
图1.1-8航天员穿的航天服用化学合成材料制成
图 1.1-9太阳能电池板为生产、生活提供绿色能源
任务一: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图1.1-6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
(获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学习活动:阅读、分析材料归纳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研制双氢青蒿素的历程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为人类抗疟药物的开发拓展了新方向。屠呦呦接受中药抗疟研究任务后,便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用3个月的时间,收集到 2000多个药方并在此基础上精选编辑包含青蒿素在内的640个药方的《疟疾单秘验方集》。
之后进行多次筛选,屠呦呦团队高强度地筛选了100多个中药的水提取物和200多个乙醇提取物,但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不理想。
重新查阅,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发现葛洪《肘后备急方》治疗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启示。
查阅文献资料
任务二:归纳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多次实验
查阅文献资料
学习活动:阅读、分析材料归纳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又经过反复实验,1971年10月4日,药物研究序号为第191号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展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
此后,屠呦呦及其研究组又不断完善提取精制方案,反复实验证明了青蒿素的药用部位。
经过熔点、旋光度值、元素分析、红外、MS、NMR、X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了青蒿素的元素组成和结构,又通过化学方法对青蒿素进行修饰,得到了疗效更好的双氢青蒿素。
反复多次实验修正方案
元素组成和结构
分子、原子水平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任务二:归纳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学习活动:阅读、分析材料归纳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运用化学方法
多次实验
白醋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任务三: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
提出问题:紫甘蓝遇家庭中常见的溶液 是否会变色?
形成假设:紫甘蓝遇家庭中常见的溶液会/不会变色。
学生活动1:提出问题形成假设
白醋
学习活动2:设计并实施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仪器:
试剂:
其他:
实验步骤1
明确要做什么实验
如何做这个实验
完成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实验仪器、试剂或其他物品
溶解性
提取紫甘蓝汁液
研钵、烧杯
酒精
紫甘蓝、纱布
取几片紫甘蓝叶,在 研钵 中捣烂,加入 酒精(或酒精度大于50%的白酒),浸泡约1小时至汁液呈紫色,用 纱布 过滤或挤出紫甘蓝汁液。
任务三: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
学习活动2:设计并实施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仪器: 试剂: 其他: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2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配制实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溶液
试管
洗衣粉
取少量洗衣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至固体物质溶解
洗衣粉溶解于水中
洗衣粉能溶于水
蒸馏水
依据
证据推理
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获取证据
任务三: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仪器: 试剂:蒸馏水、白醋、洗衣粉水、紫甘蓝汁液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2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对比实验
分别取 紫甘蓝汁液、
、白醋、洗衣粉水于四支试管(按顺序编号为a、b、c、d)中,滴加
紫甘蓝汁液
蒸馏水
3mL
相同滴数
检验紫甘蓝汁液遇不同溶液是否变色
试管、量筒、胶头滴管
两个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
学习活动2:设计并实施实验
任务三: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
控制变量
通过观察
获取证据
任务三: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
学习活动2:设计并实施实验
任务三: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仪器: 试剂:蒸馏水、白醋、洗衣粉水、紫甘蓝汁液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2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 紫甘蓝汁液、
、白醋、洗衣粉水于四只试管(按顺序编号为a、b、c、d)中,滴加
紫甘蓝汁液
蒸馏水
3 mL
相同滴数
检验紫甘蓝汁液遇不同溶液是否变色
试管、量筒、胶头滴管
紫甘蓝汁液滴入蒸馏水中颜色变浅,滴入白醋中变成红色,滴入洗衣粉水中变成绿色
通过观察
获取证据
依据证据推理得出结论
任务三: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
学生活动3:证据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紫甘蓝汁液滴入蒸馏水中颜色变浅,滴入白醋中变成红色,滴入洗衣粉水中变成绿色
实验结论:(1)白醋和洗衣粉水性质不同,能使紫甘蓝汁液呈现不同颜色,白醋使紫甘蓝汁液变成红色,洗衣粉水使紫甘蓝汁液变成绿色。(2)白醋能与洗衣粉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推理
证据
比较、分类、分析、归纳、综合等也是学习化学学科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
学习活动4:评价反思
提出新问题:生活中的其他各种溶液能使紫甘蓝汁液变色吗?哪些植物汁液能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液变成红色,哪些能像洗衣粉水一样使紫甘蓝汁液变成绿色?可否据此将物质分类?这两类物质间是否也能发生反应?
任务三: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
化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通过探究“紫甘蓝变色”之谜,我们了解了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同时了解到了白醋、洗衣粉水、能使紫甘蓝变色,那么紫甘蓝汁的重要性质就是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呈现出不同颜色,那么就可以使用紫甘蓝汁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而它们的性质由组成、结构决定,这也是化学学科要研究的: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转化及其应用。
1.调查与交流
“人物传记”:化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都离不开化学家艰苦奋斗做出的贡献。请查找我国化学家的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科研事迹和贡献。
2.实践作业
应用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完成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如寻找某种能“变色”花朵(或某植物),并利用这种物质给生活常见物质分类,也可以寻找你感兴趣的现象进行探究。
作业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