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阶段性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A2.B3.D4.B5.C6.B7.B8.C9.A10.B11.B12.D13.C14.A15.D16.A17.(1)时间分布特征:各样地的地表温度都是夏季最高(2分),春季、秋季次之,冬季最低(2分)。空间分布特征:从山峰向下到洼地,地表温度逐渐降低(山峰的地表温度最高,山脊较高,山坡居中,洼地最低)(2分)。(2)注地地势低,夜晚山坡降温,冷空气因密度大,易堆积至洼地(2分);洼地地表的表面积大,夜晚地面降温冷却快(2分);洼地地形封闭,夜晚降温后不易与外界大气开展热量交换(2分)。(3)增加并合理布置采样地(2分);增加采样次数(2分);使用不同的观测仪器互相印证比对(2分)。18.(1)树枝状侵蚀沟谷—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谷地一般与风向平行,树枝状更符合流水冲刷特征(水系形状)(2分);沟口洪积扇一洪积扇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说明沟谷的形成与流水作用相关(2分);沟谷断面呈“V”形一流水下蚀形成“V”形谷(2分);沟谷一侧陡立,另一侧平缓—流水具有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特征(2分)。(2)丹霞岩柱特殊形态的岩层结构特别,顶部岩层与下方岩层类型不同,顶部岩层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下方岩层抗侵蚀能力较弱(2分);丹霞岩柱形成后气候变干旱,风力作用增强(2分);近地面风沙含量较高,侵蚀作用更强,加上岩柱下部岩层抗蚀力弱,在风力侵蚀的持续作用下,下方岩层逐渐变细(2分)。(3)冰期气温较低,物理风化较强,促使红层形成大量节理和裂隙(2分);冰期山地冰川广布,冰川融水为红层侵蚀提供动力(2分)。19.(1)39°N。(2分)依据:赤道式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晷盘与地面夹角和当地纬度互余,该地晷盘与地面夹角为51°,则当地纬度为90°一51°=39°,又因在我国北方某地,故为39°N。(4分)(2)冬至日下午太阳照射下盘面(南盘面)(2分),夏至日下午太阳照射上盘面(北盘面)(2分)。(3)地球自转使太阳视运动(相对地球)呈现规律性,晷针北端指向北极星,与地球自转轴平行,太阳照射晷针产生投影(2分);随着地球自转,投影在平行赤道面的晷盘上移动(2分):因晷盘刻度等分分布,人们可以根据投影位置对应相应的时间,从而实现对时间的测量(2分)。【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高三阶段性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研究人员根据>20/s的强风出现记录,划定南非潜在强风区,并根据强风成因将其分为强对流区和冷锋区。图1示意南非不同成因潜在强风区的分布。据此完成1一3题。20920g20南回归线南回归线金伯利星方南o城市一国界开普敦开普取口强风区范围(a)强对流区(b)冷锋区图11.强对流区的形成与季节性气流辐合有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C.两岸洋流性质差异D.山体分布形势变化2.冷锋给南非带来强风主要发生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一次年2月3.与冷锋区相比,南非强对流区的强风天气A.风力更持久B.形成速度慢C.冬、春季多发D.常伴随雷暴某年7月24日,台风外围云带经过我国某地,该日甲站点附近出现超强暴雨。地形对甲站,点附近降水有增强作用,但此次强降雨未造成当地明显降温。该日有一股弱冷空气从西北方进入该地(如图2)。据此完成4一6题。【高三地理第1页(共4页)】弱冷空气主风向目山地…地形边界54mm站点及降水量图24.此次台风中心外围气流的主要运动方向是A.顺时针辐合B.逆时针辐合C.顺时针辐散D.逆时针辐散5.当地地形增强甲站点附近降水的关键原因是A.增加水汽含量B.降低空气温度C.促进气流抬升D.扩大风力范围6.此次强降雨未造成当地明显降温的原因可能是A.地面辐射增强B.水汽凝结放热C.冷空气势力强D.大气逆辐射弱华北东部古生代二叠纪地层中存在大量木炭化石。科研人员对这些木炭化石进行分析后,还原了当时华北地区野火的类型、爆发原因及时空演变情况,为理解目前全球变暖环境下野火的变化趋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图3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7一8题。b①②④岩浆e⑤图37.材料中的木炭化石大多数来源于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8.木炭化石的形成过程对应图中的A.faB.bdC.beD.de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的出露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8%,居全国第一,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应有尽有,如石林、落水洞、溶洞、瀑布等。图4为某喀斯特地貌爱好者绘制的喀斯特地貌简图。据此完成9一11题。9.图中标注序号的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依赖于A.流水溶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图D.海浪侵蚀作用10.研究发现①由②和③共同作用形成,区分它们的可靠依据是岩石的【高三地理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B000762559_76C_9地理答案.pdf 地理_扫描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