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 提升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 提升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 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演奏结束后,小科停止拨动橡皮筋,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主要原因是(  )。
A.他还沉浸在音乐中
B.空气传播声音比较慢
C.橡皮筋还在振动
2.小科小组调试完后,在班级中进行演奏,乐器弹奏的声音传递到同学们的大脑中所经过的路径是 (  )。
A.耳郭—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大脑—鼓膜
B.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大脑—耳蜗
C.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
3.太空中的航天员需要通过电子通信设备来沟通,这是因为(  )。
A.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B.太空中陨石撞击的声音太大
C.航天服过于厚重,导致声音无法传播
4.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听到的声音要比没贴在桌子上听到的声音更清晰,说明(  )。
A.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好
B.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固体好
C.固体、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是一样的
5.电视机的声音太小了,我们用遥控器把音量调大,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声音的(  )。
A.强弱发生了改变
B.高低发生了改变
C.高低和强弱都发生了改变
6.弹拨吉他的某根琴弦时,要使这根琴弦发出的声音更强,我们可以(  )。
A.把琴弦调松一些
B.把琴弦调紧一些
C.用更大的力度弹拨琴弦
7.课堂上,小秋总能声音响亮地回答问题,他的声音可以用(  )来描述。
A.很弱 B.很低 C.很强
8.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它是(  )。
A.牙齿 B.声带 C.气管
9.引起杯子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的原因是(  )。
A.杯中的水量不同 B.敲击的力度不同 C.杯子的材料不同
10.如下图所示,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走后,闹钟发出的声音(  )。
A.会变得很轻,甚至听不见
B.会比原来更响
C.和原来的一样响,没有变化
11.古筝独奏时,在乐曲激昂的部分,演奏者应该(  )。
A.轻轻拨动琴弦 B.拨动最粗的琴弦 C.用力拨动琴弦
12.吉他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与(  )无关。
A.弦的粗细 B.弹拨的力量 C.弦的松紧
二、填空题
13.我们听到的风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的耳中。
14.人的发声器官是   。吹奏笛子时笛子中的   在振动。
1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轻轻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   ,用力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    。
16.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我们能听到声音,是耳朵结构中的   可将鼓膜的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17.物体振动时,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   ;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就越   。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声音的高低也叫作音调。
三、判断题
18.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
19.琴弦的粗细不同,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也不同。(  )
20.同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不会改变。(  )
21.汽车的喇叭声是自然界的声音。(  )
22.无论什么声音我们的耳朵都能听到。(  )
23.停止对钢条进行弹拨后,钢条仍有余音,这是因为钢条仍在振动。(  )
四、连线题
24.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鼓膜 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五、简答题
25.航天员在月球上面对面时,为什么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直接对话?如果想对话可以借助什么?
26.让正在发声的音叉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好方法
27.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观察到的哪些现象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28.生活中的噪声来源有哪些
29.我们做的“土电话”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如果将其中的棉线改为铁丝,效果会怎么样?为什么?
六、实验探究题
30.声音的传播。
为了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小秋做了图1~3所示实验。
(1)如图1所示,小秋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抽出玻璃罩内的空 气后,他可以听见闹钟的铃声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 原因是     。
O
(2)当小秋往这个真空玻璃罩内逐渐注入空气时,会产生的现象是(  )。
A.听不见闹钟的铃声
B.听见的闹钟铃声越来越弱
C.听见的闹钟铃声越来越强
(3)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小秋将气球皮固定在圆筒的右端,并
在气球皮上 方挂一个泡沫小球,然后在圆筒的左端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
①在这个装置中,气球皮模拟的是人耳中的    (填结构名称)。 这个结构的功能是   。
②敲击音叉时,泡沫小球会产生的现象是   。
(4)实验中,音叉产生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气球皮上的。
A.圆筒内的空气 B.手 C.圆筒外的空气
(5)泡沫小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B.检测声音的高低
C.证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6)在图3所示的实验中,与图2中的气球皮功能类似的结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空气
14.【答案】声带;空气柱(空气)
15.【答案】弱;强
16.【答案】振动;听小骨
17.【答案】强;弱;高;低
18.【答案】错误
19.【答案】正确
20.【答案】错误
21.【答案】错误
22.【答案】错误
23.【答案】正确
24.【答案】
25.【答案】宇航员月球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都能作为介质,而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声。
26.【答案】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
27.【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学生可以通过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或者其他生活中的现象,表述出在使物体振动的同时可以听到声音,物体振动消失,声音消失即可。
28.【答案】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29.【答案】“土电话” 的工作原理是声音通过中间的棉线传播, 如果将其中的棉线改为铁丝,效果会更好,因为铁丝传声能力比棉线强。
30.【答案】(1)不可以;声音无法在真空状态下传播
(2)C
(3)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向右摆动
(4)A
(5)A
(6)丙
2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