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多校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多校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 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十月调研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4 Al 27 S 32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19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汉弗莱·戴维发现了、、、、、等元素,并确认为一种元素。上述七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2.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技的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的发展仅依赖于实验探究,与理论计算无关
B. 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不涉及微观结构
C. 化学研究的目的仅限于解释自然现象,无需关注实际应用
D. 从古代陶瓷烧制到现代纳米材料合成,均体现了化学“创造物质”的学科价值
3. 化学实验要注意安全。下列安全图标与实验室制取胶体无关的是
A. B. C. D.
4. 关于物质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氧化物一定碱性氧化物,如
B.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 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物质,例如和
D. 盐类可以根据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交叉分类,例如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硝酸盐
5. 常温下,下列物质易溶于水且易电离是
A. B. C. D.
6. 现有下列物质:①固体;②熔融;③溶液;④液态氯化氢;⑤;⑥碱石灰。关于这几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①④是电解质 B. 只有②③易导电
C. 只有①④的水溶液能导电 D. 只有③④⑥是混合物
7. 从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角度分析所给出的四个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反应iv:
A. 反应i和反应iii满足电荷守恒 B. 反应i和反应ii满足质量守恒
C. 反应ii和反应iii满足质量守恒 D. 反应iii和反应iv满足电荷守恒
8. 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属于碱性氧化物 可作食品干燥剂
B 固体不导电 不是电解质
C 石墨能导电 石墨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D 化学性质稳定 可作某些反应的保护气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与稀盐酸反应:
B. 氧化铁溶于稀硫酸:
C.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
11. 向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数目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代表
B. b代表或
C. 溶液中、、的数目之比可能为
D. 溶液中、、的数目之比可能为
12. 将少量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甲 乙 丙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黄色均一液体 红褐色均一液体 ___________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中“黄色均一液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B. 乙中反应可表示为(胶体)
C. 乙中的分散系与云、烟、雾具有相似的性质
D. 丙中实验现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13. 某同学用稀盐酸、碳酸钠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i.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ii.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盛有氯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iii.将实验i和ii两试管内所有物质倒入烧杯中,搅拌,溶液变澄清。
则关于实验iii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水的电离)
A. 一定无 B. 一定无大量的
C. 一定有大量的 D. 一定有大量的、、
14. 镁铝合金是现代工业中“轻量化”材料的代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某化学小组按下列流程检测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各反应充分进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镁、铝均能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B. 消耗的与生成的个数比为
C. 稀硫酸中的质量分数为
D. 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用稻壳(含量为)制备纳米硅是一种农业废弃物高附加值利用典型路径,其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和均难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通过焙烧稻壳等一系列操作获得,“焙烧”时除了下图所给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为玻璃棒、___________。
(3)纳米___________(填“不属于”或“属于”)胶体
(4)制备纳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该反应需要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其目的为___________。
(5)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流程中盐酸的作用:___________。
(6)和的相互转化可实现的高效存储和利用,则用存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6. 分类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分类的方法处理问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请回答下列问题:
(1)、、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这三种酸和(氢硫酸)均属于二元酸。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依此类推,则与足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都属于酸式盐,其中___________(填化学名称)是强酸形成的酸式盐。根据类推,则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向和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依次发生的离子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次磷酸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此推测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 一元强酸 B. 一元弱酸 C. 二元弱酸 D. 二元强酸
17. 明矾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醇易挥发),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生活中常用于净化水质,在实验室中可用如下流程制备:
i.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搅拌至完全溶解;
ii.加热至,持续搅拌20分钟,滤出晶体;
iii.向滤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冷却至室温,过滤出晶体;
iv.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或“混合”)物;按树状分类法,乙醇和甲烷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_化合物。
(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
(4)第iv步中,与水相比,用乙醇洗涤晶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一点)。
(5)明矾净化原理:明矾溶于水生成胶体,该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使水变澄清。某同学将明矾投入自来水中后,发现此时水中并未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随后用红色激光笔照射液体,从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可判断生成的体系属于胶体。
(6)已知能被溶液溶解,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写出该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明矾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后,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深紫色沉淀(经测定,该沉淀仅含有三种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8. 实验室有一包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质,为探究其具体成分以及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I和Ⅱ的现象,可判断样品中一定没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Ⅱ中白色沉淀A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实验Ⅳ所得固液反应体系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实验Ⅲ中“操作X”指___________;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无色溶液乙中含有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忽略水的电离)。
(6)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高一年级十月调研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4 Al 27 S 32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2)酒精灯
(3)不属于 (4) ①. ②. 置换 ③. 隔绝空气,避免镁(和硅)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合理即可)
(5)
(6)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①. ②.
(3) ①. 硫酸氢钠 ②.
(4) ①. ②. (5)B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纯净 ②. 有机
(2)
(3)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合理即可)
(4)减少明矾损失;乙醇易挥发,便于后续干燥(答一点,合理即可)
(5)液体中出现了一条光亮的“通路”(合理即可)
(6)
(7)
【18题答案】
【答案】(1)、
(2)
(3) ①.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完全(合理即可) ②.
(4) ①. 洗涤、干燥 ②. 71
(5)、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