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四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四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人生如逆旅,苦难如山海。在时代的洪流下,诗人与我们都是微尘。山河难安、壮志难酬、佳偶难成、恩义难全……纵然身处坎坷、际遇多舛,诗人仍能走出心灵的 ,收获旷达超脱的生命 ,留下一篇篇绝世美文。相隔千年,他们的面容依然鲜活可敬,他们的诗词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礼物【甲】当遭遇苦难、迷惘、焦虑、páng( )徨、不安时,它可以慰藉( )心灵,让我们笑看人生山海【乙】向阳而生。这种诗文的力量于无形中渗透进我们的内心,点亮了我们的人生。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1)慰藉( ) (2)páng( )徨
2. 为选文【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3.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A. 困顿/感受 B. 困境/感悟 C. 困顿/感悟 D. 困境/感受
4. 结合选段内容,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佳偶”“微尘”都是名词。 B. “遭遇”“点亮”都是动词。
C. “我们”“他们”都是代词。 D. “苦难”“迷惘”都是形容词。
5. 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
走进古诗文的世界,我们惊喜地发现:诗中有生气,曹操在登山望海时写出了海岛“(1) ,”(《观沧海》)的朝气蓬勃;诗中有离恨,李白在好友遭贬谪时以“(2)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道尽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诗中有牵挂,岑参以“(3) ,”寄托着诗人对饱受战乱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中有乡情,李白在离开故乡的小船上发出“(4),”(《峨眉山月歌》)的不舍与留恋。
二、阅读(45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材料二: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②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③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④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注释】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③箧(qiè):书柜、书箱。④薨(hō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6. 材料一选自《论语译注》,《论语》是____________经典著作,是记录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言行的一部书。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思而不学则殆( )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普少习吏事( ) (4)及次日临政( )
8.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曲肱而枕之 B. 可以为师矣/及为相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读之竟日 D. 可以为师矣/太祖常劝以读书
9. 请用“/”给材料二中画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11. 材料二中写赵普晚年对《论语》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材料一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满满的父母情
①父母年事渐高,嘴里念叨盼望我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每次通电话,母亲总喜欢“张家长李家短”地东拉西扯,比如,村里最近谁家娶了媳妇,谁家老人走啦,我心里明白,母亲又想我们回去了。我在外工作20多年,母亲越来越喜欢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她在乎的不是给了多少吃穿用的,而是我们一年回了几趟家。尤其他们看重的节日,如果没回去,她会“耿耿于怀”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回家挺方便,高铁通了,高速也到了家门口。我们多选择开车回去,路上车程不到3个小时。
②每次一到家,母亲便会问清楚我们回城的时间,从回到家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琢磨给我们带些回城的东西。这些年,母亲多了一个爱好,看到大大小小的袋子和瓶瓶罐罐,她都会留心攒下来。家里有两只用得比较久、适合装鸡蛋的小竹篮,每次回家前,母亲都会打电话特意提醒我,别忘了带回来,可以继续派上用场。
③在家里,除了街坊四邻的新鲜事、家里的人情往来“账”,节气、天气和菜地是父母不变的话题。每天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他们会雷打不动准点收看。有了这第一手的天气信息,他们就开始热烈地讨论开来,哪块地计划种什么、哪块地需要浇水施肥、地里蔬菜长势怎么样等等,对这项“菜篮子工程”他们可谓如数家珍,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得意之色。父亲扛起锄头、背着篮子去菜地的时候,会叫上他的几个孙子,孩子们像尾巴一样跟在身后,扑到地里拔萝卜、捉蚂蚱、看蚂蚁搬家,玩得不想回家。这是孩子们的“百草园”,也是父母亲为我们辛辛苦苦操持了大半生,重新开辟的“主战场”。
④新鲜蔬菜瓜果采摘的时候,遇上我们没有时间回去,母亲会着急地四下里打听,看看有没有去城里的熟人、亲戚,好托他们顺路捎过来,实在没有就寄包裹。母亲为此学会了寄快递,她一辈子都很节俭,每次看到快递的费用,她总会咂吧咂吧嘴:“怎么会这么贵!”然后又咬咬牙,选择用最快的方式给我们寄过来。东西寄出去之后,母亲会反复地打电话跟我们确认,东西有没有收到。直到我们告诉她收到了,她心里的一块石头才总算落了地。有时候在饭桌旁,我脑海里会浮现出母亲抓起衣服下摆,从缝在裤子里面的口袋里掏钱付快递费的画面,就像小时候我们缠着要买喜欢吃的零食,母亲埋怨一两句后,又心满意足地看着我们享受着“胜利的果实”的那样熟悉和温暖。
⑤为了有更多的“供货”给我们,母亲还养鸡、养鸭、养猪,数量还不少。蛋下得多的时候,每天哪几只母鸡有蛋下,母亲都能挨只数出来。每次来城里,她总待不住,老挂念家里的菜地和鸡鸭。父亲时不时调侃道:“家里鸡啊猪啊,它们伙食比人的还好呢。”
⑥地里摘回来的菜,装后备箱前,父亲和母亲会仔仔细细地挑挑拣拣,一点点黄的、蔫的他们都会择出来,然后一袋袋、整整齐齐装好。他们很舍得为此花时间和精力,一来是想更有效地利用后备箱空间,二来想我们平常工作忙,或许可以帮着我们省点洗菜做饭的时间。
⑦从小看着我们长大的街坊邻居,有时也会把自家地里种的萝卜、白菜,手工做的红薯粉,拿过来塞在我们手里。满满当当的后备箱里全是自产的蛋禽蔬菜,还有母亲亲手做的坛子菜,这是小时熟悉的味道,它总在不经意间牵动着内心难以割舍的某种情愫。出发回城前,母亲会在车窗边反复叮嘱,到家后要及时打电话回来,好让她放心。我鼻子一酸,赶紧让孩子们和爷爷奶奶打招呼、说再见,然后拼命忍着泪水,慢慢将车朝村外开去。
⑧下高速进城后,加入到穿梭来往的人潮车流,我在想,这里面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车尾都有一个带着家乡味道、总是装得满满的后备箱。
12. 为了给“我们”“供货”,父母都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13. 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这是孩子们的“百草园”,也是父母亲为我们辛辛苦苦操持了大半生,重新开辟的“主战场”。(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我在想,这里面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车尾都有一个带着家乡味道、总是装得满满的后备箱。(这个句子有什么含义?)
14.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有关父母的许多事,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15. 我们在学习《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两篇同写母亲的课文时,将本文作为哪一篇的课外补充材料来阅读最合适?请简要分析。
(三)(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从春天出发
丁立梅
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茸茸的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呢,冲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候一下河边的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油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春风里,争相张开了笑脸,星星点点。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油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呢,它们一样是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⑤去问候一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蚂蚱……一个冬天过去了,它们过得好吗?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籁之音。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⑥去问候飘荡的春风。“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其实,它何止是吹在手中?它是吹在心里面。于是,草绿了,花开了,人的脸上,荡起微笑。严冬终于过去了,所有的生命,在春风里欣欣向荣。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我们学会感恩与珍惜。
⑦去问候一些种子。葵花,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种子,它们的身体里,积蓄着阳光和梦想。泥土的怀抱,已变得湿润柔软,它们迫不及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而到了夏秋,会有果实累累的喜悦。
⑧只有在春天种下梦想,才能在夏秋收获。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
(选文有删改)
16. 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在春天应该学会什么?
17. 本文的语言优美生动,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①段和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1)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茸茸的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
(2)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
18. 文中第④段中“桃花、梨花、油菜花”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
19. 题目“从春天出发”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名著阅读(5分)
20. 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问题。
举一个例子吧,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1)选段中孩子们给沈四太太起绰号这一情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特点?
(2)阅读《朝花夕拾》后,你对其中的哪位人物有较深的印象呢?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吧。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1. 百善孝为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句子,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的是( )
A.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相比于传统的“孝”,“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发现的四个新特点。
材料一: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材料二: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回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材料三: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3)请阅读右面这幅漫画,写出你的理解和感悟。
(二)写作(5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
22. 题目:金秋的故事
作文要求:
(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对于刘湛秋来说,四季雨中的自然世界,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李白来说,高悬峨眉的家乡月,是一缕芬芳;对于冰心来说,风雨中护卫红莲的荷叶,是一缕芬芳;对泰戈尔来说,真挚守候的金色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也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作文要求:
(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参考答案
【答案】1. ①. jiè ②. 彷 2. C 3. B 4. D
5.【答案】 ①. 树木丛生 ②. 百草丰茂 ③.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④. 遥怜故园菊 ⑤. 应傍战场开 ⑥. 夜发清溪向三峡 ⑦. 思君不见下渝州
【答案】6. ①. 儒家 ②. 孔子 ③. 弟子
7. ①. 疑惑 ②. 以……为快乐 ③. 熟悉 ④. 等到 8. B
9.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10. (1)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2)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11.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个人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论述,对他处理政务帮助很大。
【答案】12. ①母亲留心积攒袋子和瓶瓶罐罐,提醒“我们”回家带小竹篮。②关注节气、天气和菜地,尽心投入“菜篮子工程”。③托人捎带或邮寄新鲜蔬菜瓜果给“我们”,并反复地确认是否收到。④养了不少鸡、鸭、猪。⑤将菜装后备箱前,父母会仔细挑拣再整齐装好。(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13. (1)“百草园”象征着自由、快乐,这里用“百草园”表现了孩子们在菜地玩耍的无忧无虑;“主战场”在这里指父母为“我们”重新开辟出的菜地,表现了操劳的父母对子女的浓浓亲情。
(2)穿梭来往的人潮车流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他们的后备箱里也装着从家乡带来的、父母用心准备的东西,带着的是父母满满的心意与牵挂,写出了天下父母的深情。
14. ①以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之情为线索,将这些事组织在一起。②按照“回家一离家”的顺序回忆了父母对“我们”的想念、担忧、操心、叮嘱等。③略写父母盼望“我们”回家的事情,详写父母为了给“我们”“供货”所做的种种事情。(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5. 示例:将本文作为《荷叶 母亲》的课外补充材料来阅读最合适。《金色花》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表现了儿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荷叶 母亲》则使用象征手法,既表现出母爱的动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本文通过写父母盼望“我们”回家、为“我们”准备吃食、反复叮嘱“我们”等事情,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子女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激之情。
【答案】16. 学会收藏希望;学会收藏美丽;学会收藏歌声;学会感恩与珍惜;学会播种。
17.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刚出土的小草短小、细密又柔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天柳枝的动态美,使之富有人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充满希望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18. 不能。因为桃花、梨花、油菜花是次第开放的,有先后顺序,且和下文中的“粉红,莹白,鹅黄”“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油菜花的恢宏”等语句相照应。
19. 这里的“春天”既指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也指人生中的美好时光,所以“从春天出发”是指在人生旅途的启程时要播种梦想,一路收藏美好与快乐,同时学会感恩与珍惜,收获成长的幸福。
20.【答案】(1)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幼稚,直率任性的特点。
(2)示例:我最喜欢无常。他虽然是鬼,可是有人情味,诙谐幽默,聪明正直,而且同情冤魂,惩办恶人。
21.【答案】(1)D (2)示例: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
(3)示例:“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一定会一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心父母,敬爱老人。
22、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