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海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均与自由电子有关②水结成冰密度减小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③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减弱④共价键的强弱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⑤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升高⑥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A. 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⑤⑥【答案】D【解析】①给金属晶体加电压时,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自由电子的移动能传递热能,因此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均与自由电子有关,①正确;②冰和水的密度不同主要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氢键在液态水中使一个水分子与4个水分子相连,而当水凝固时,水分子排列得很规则,氢键会拉伸水分子,使得水分子之间距离增大,体积也就增大,密度减小,②正确;③F、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其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则HF、HCl、HBr、H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热稳定性依次减弱,③错误;。④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与共价键强弱无关,④错误;⑤S、Se、Te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是、、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其熔沸点依次升高,⑤正确;。⑥三种晶体为共价晶体,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硬度越大,键长:C—C<C—Si<Si—Si,则硬度: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⑥正确。故选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同温度下,在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 B. 和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 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相等 D.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答案】B【解析】是非极性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两者相似相溶,水为极性分子,因此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A项正确;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而熔化时破坏共价键,B项错误;电子总数为,而中子数为,C项正确;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可知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的结构,D项正确。选B。3.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具有光学活性。有机化合物有光学活性。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 与NaOH水溶液共热C. 与银氨溶液作用 D. 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答案】C【解析】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后,—CH2OH转化为—CH2OOCCH3,生成的有机物不含有手性碳原子,没有光学活性,故A不符合题意;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后,—CH2OOCCH3转化为—CH2OH,生成的有机物不含有手性碳原子,没有光学活性,故B不符合题意;与银氨溶液作用发生银镜反应后,—CHO转化为—COOH,分子中仍含有手性碳原子,仍有光学活性,故C符合题意;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发生加成反应后,—CHO转化为—CH2OH,生成的有机物不含有手性碳原子,没有光学活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需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该有机物可能是( )A. C3H7OHB. CH3CHOC. CH3COCH3D. C2H4【答案】D【解析】设有机物分子式为CxHyOz,燃烧的通式为CxHyOz+(x+-)O2xCO2+H2O,由题意得,x+-=3,x=2,则y-2z=4。由x=2知A、C项不合题意;把y=4,z=1代入y-2z=4知,B项不合题意。5.化学处处呈现美,宏观世界的美由微观结构决定。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和结构表达正确的是( )A. Fe原子结构示意图: B. 反丁烯的球棍模型为:C. 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D. 石英的分子式为:【答案】A【解析】Fe为26号元素,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是顺-2-丁烯的分子的球棍模型,是反-2-丁烯的分子的球棍模型,故B错误;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故C错误;二氧化硅不存在分子,石英的化学式为SiO2,故D错误。选A。6.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答案】C【解析】制备的乙炔含有,H2S能使溴水褪色,产生干扰,需先通过硫酸铜溶液洗气,A错误;液溴易挥发,会与溶液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有干扰,应该先通过溶液除去液溴,B错误;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有防止倒吸装置,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析出,C正确;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支管口处,D错误。故选C。7.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78℃ 时可直接升华为气体,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 CO2分子中含有2 molπ键 B. 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CO2分子C. 每个CO2分子周围有8个紧邻CO2分子 D. 干冰升华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答案】C【解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两个π键,故1 mol CO2分子中含有2 molπ键,A正确;根据晶胞结构可知,该晶胞中有8个分子在顶点,6个分子在面心,故分子总数为,B正确;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在该晶体中每个每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CO2分子,C错误;干冰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故其升华时需要克服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D正确。故选C。8.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孔明灯 B. 用树皮、棉、麻造纸 C. 烧制彩陶 D. 淘黄金【答案】D【解析】孔明灯是利用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将灯放入高空,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造纸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机物逐渐被除去,无机氧化物之间进行反应生成硅酸盐类物质,涉及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打捞起河里或湖里的淤泥后,用淘盘将淤泥洗去,可以得到金,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项符合题意。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Z和W是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Q与Y同族。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W>Q>R>YB. X、Z、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C. X的氢化物沸点低于Y的氢化物沸点D. Z2Y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答案】D【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核外有6个电子,X为C;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为O;Q与Y同族,则Q为S;R原子序数大于S,且为短周期,为Cl;Z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为Na;W为金属,为Mg或Al,X、Y、Z、W、Q、R分别为C、O、Na、Mg或Al、S、Cl。Y、W、Q、R分别为O、Mg或Al、S、Cl,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离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半径的大小顺序:S2->Cl->O2-> Mg2+或Al3+,A说法错误;Z的氧化物为氧化钠,若W为Mg时,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镁不反应,B说法错误;X的氢化物为烃类,沸点不一定低于水的沸点,C说法错误;Z2Y2为Na2O2,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说法正确。10.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CBr2F2 B. CH3CH2CH2OH C. CH3CH2CH3 D. CH3CH(NO2)COOH【答案】D【解析】在有机物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题目所给4个选项中,只有CH3CH(NO2)COOH中从左数第二个碳原子连接了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故D项正确。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的VSEPR模型: B. NaCl溶液的中水合钠离子:C. 中共价键的电子云图: D. 基态硒的简化电子排布式:【答案】A【解析】的价电子对数为,VSEPR模型为四面体,A正确;NaCl溶液的中水合钠离子为,B错误;中共价键类型为s-s 键,其电子云图为,C错误;基态硒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D错误。故选A。12.某款香水中的香氛主要由以下三种化合物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月桂烯 柠檬醛 香叶醇A. 月桂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柠檬醛和香叶醇是同分异构体C. 香叶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D. 三种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均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C【解析】月桂烯分子含有4个—CH3,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项错误;柠檬醛的分子式为C10H16O,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分子式不同,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香叶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OH,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C项正确;月桂烯、香叶醇的一氯代物有7种,柠檬醛的一氯代物有6种,D项错误。13.已知有机物A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有机物A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 其分子式为C9H8O2 B. 所有的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C. 可发生取代、加成、酯化、聚合反应 D. 一定条件下,1 mol有机物A可与5 mol氢气反应【答案】C【解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A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立体构型的,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B错误;化合物中含有甲基、苯环、碳碳双键和羧基,其中甲基、苯环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C正确;1 mol苯环能与3 mol氢气加成,1 mol双键能与1 mol氢气加成,所以1 mol该有机物可与4 mol氢气加成,D错误。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答案】C【解析】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则该实验可验证乙烯的生成,A正确;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水解后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则取冷却后反应液滴加硝酸酸化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卤素原子种类,B正确;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等,乙炔和硫化氢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不能说明乙烯被氧化,C错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则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可说明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15.以X为原料制备缓释布洛芬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不存在顺反异构B. 试剂a为CH3CH2OHC. N→缓释布洛芬为加聚反应D. 布洛芬的结构简式为【答案】B【解析】分子中碳碳双键右侧碳原子连有两个相同的氢原子,不存在顺反异构,故A正确;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一定条件下,与HOCH2CH2OH反应生成,则a为HOCH2CH2OH、M为,故B错误;N→缓释布洛芬的反应为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故C正确;在浓硫酸作用下,M与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N,则布洛芬的结构简式为,故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高纯超细氧化铝是重要的功能材料,利用废铝催化剂可以制备( 既降低环境污染又可提高铝资源的利用率。已知废铝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含少量杂质 其制备实验流程如图:(1)焙烧应在 (填仪器名称) 中进行,焙烧温度与的溶出率如图所示,焙烧的最佳温度为 。(2)酸溶温度对溶出率的影响如表所示:最佳溶出温度为 ,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3)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在该步骤中的作用是 。(4)向 中加入 和 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1∶1.5, 过量的原因是 。但 不能过量太多,过量太多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5)写出高纯硫酸铝铵生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分解产物中无单质)。【答案】(1)坩埚 800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此温度下,氧化铝的溶出率达到了82%,溶出率较大对反应设备腐蚀较少(3)Fe(OH)3 、SiO2 将Fe2+氧化为Fe3+(4)利用同离子效应降低硫酸铝铵的溶解度,促进其析出,增大产率 硫酸铝铵中残留硫酸铵杂质,使产品不纯(5)【解析】(1)焙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根据焙烧温度与的溶出率曲线图可知,在800 ℃条件下达到最大的溶出率,故最佳温度为800 ℃;(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氧化铝的溶出率逐渐增大,但温度达到100~110 ℃,氧化铝的溶出率达到了82%,溶出率较大且对反应设备腐蚀较少,故该温度最佳;(3)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1中主要含有Al3+、Fe2+、Fe3+和SiO2,加入过氧化氢将Fe2+氧化为Fe3+,加入氨水调节pH可将其转化为Fe(OH)3沉淀,SiO2性质稳定在此过程中不发生反应,过滤后滤渣1为Fe(OH)3和SiO2;(4)制备硫酸铝铵使硫酸铵稍微过量可增大铵根离子浓度,利用同离子效应降低硫酸铝铵的溶解度,促进产品析出,增大产率,但是过量太多会使硫酸铝铵中残留硫酸铵杂质,使产品不纯;(5)根据题中提示分解产物中无单质,推测高纯硫酸铝铵高温分解生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17.常温下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各量如何变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变大 变大 变大 (2)不变 不变 【解析】(1)=,加水稀释HF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增大,n(HF)减小,故增大;加水稀释c(F-)、c(H+)减小,c(OH-)增大,故增大;加水稀释,n(F-)增大,n(HF)减小,故=,增大。(2)=Ka(HF),不变,==,不变。18.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浓硫酸的用量远远超过作为催化剂的正常用量,原因是 ,某次实验中,给出了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铁夹、三芯酒精灯、圆底烧瓶、双孔橡皮塞和导管等实验用品,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 。(2)验证乙烯加成反应性质时,需对乙烯气体中的干扰物质进行处理,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写化学式);能确定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事实是 。(选填编号)a.溴水褪色 b.有油状物质生成c.反应后水溶液酸性增强 d.反应后水溶液接近中性【答案】(1) 浓硫酸还具有吸水性,反应生成的水被浓硫酸吸收,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 温度计(2)NaOH d【解析】(1)实验室用乙醇的消去制备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醇制取乙烯的同时还生成水,浓硫酸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和脱水剂,浓硫酸的用量远远超过作为催化剂的正常用量,原因是:浓硫酸还具有吸水性,反应生成的水被浓硫酸吸收,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实验室制备乙烯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在170℃,需要温度计精准测量反应温度;(2)乙醇生成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浓硫酸还有强氧化性,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产物中有可能存在SO2,会对乙烯的验证造成干扰,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a.若乙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使溴水褪色;b.若乙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也有油状物质生成;c.若反应后水溶液酸性增强,说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取代反应;d.反应后水溶液接近中性,说明反应后没有HBr生成,说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符合题意。19.金属铝晶体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若铝的原子半径为1.42×10-10m,相对原子质量为27。(1)晶胞中铝原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铝原子个数为________,一个晶胞中金属铝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2)试求金属铝晶体中的晶胞长度,即图丙中AB的长度为________m,一个金属铝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_cm3。(3)金属铝的密度为________。【答案】(1)12 4 (2)4.02×10-10 6.48×10-23 (3)2.77 g·cm-3【解析】(1)根据金属铝晶胞结构,一个铝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铝原子共12个;一个晶胞中金属铝原子的数目为8×+6×=4。(2)金属铝晶胞棱长(a)和铝原子的半径(r)的关系为a=4r,故a=2r,一个金属铝晶胞的体积为V=a3=16×(1.42×10-10)3m3≈6.48×10-29m3。(3)ρ==≈2.77 g·cm-3。南海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均与自由电子有关②水结成冰密度减小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③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减弱④共价键的强弱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⑤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升高⑥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A. 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⑤⑥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同温度下,在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 B. 和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 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相等 D.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3.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具有光学活性。有机化合物有光学活性。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 与NaOH水溶液共热C. 与银氨溶液作用 D. 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4.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需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该有机物可能是( )A. C3H7OHB. CH3CHOC. CH3COCH3D. C2H45.化学处处呈现美,宏观世界的美由微观结构决定。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和结构表达正确的是( )A. Fe原子结构示意图: B. 反丁烯的球棍模型为:C. 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D. 石英的分子式为:6.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7.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78℃ 时可直接升华为气体,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 CO2分子中含有2 molπ键 B. 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CO2分子C. 每个CO2分子周围有8个紧邻CO2分子 D. 干冰升华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8.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孔明灯 B. 用树皮、棉、麻造纸 C. 烧制彩陶 D. 淘黄金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Z和W是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Q与Y同族。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W>Q>R>YB. X、Z、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C. X的氢化物沸点低于Y的氢化物沸点D. Z2Y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10.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CBr2F2 B. CH3CH2CH2OH C. CH3CH2CH3 D. CH3CH(NO2)COOH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的VSEPR模型: B. NaCl溶液的中水合钠离子:C. 中共价键的电子云图: D. 基态硒的简化电子排布式:12.某款香水中的香氛主要由以下三种化合物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月桂烯 柠檬醛 香叶醇A. 月桂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柠檬醛和香叶醇是同分异构体C. 香叶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D. 三种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均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13.已知有机物A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有机物A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 其分子式为C9H8O2 B. 所有的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C. 可发生取代、加成、酯化、聚合反应 D. 一定条件下,1 mol有机物A可与5 mol氢气反应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15.以X为原料制备缓释布洛芬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不存在顺反异构B. 试剂a为CH3CH2OHC. N→缓释布洛芬为加聚反应D. 布洛芬的结构简式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高纯超细氧化铝是重要的功能材料,利用废铝催化剂可以制备( 既降低环境污染又可提高铝资源的利用率。已知废铝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含少量杂质 其制备实验流程如图:(1)焙烧应在 (填仪器名称) 中进行,焙烧温度与的溶出率如图所示,焙烧的最佳温度为 。(2)酸溶温度对溶出率的影响如表所示:最佳溶出温度为 ,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3)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在该步骤中的作用是 。(4)向 中加入 和 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1∶1.5, 过量的原因是 。但 不能过量太多,过量太多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5)写出高纯硫酸铝铵生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分解产物中无单质)。17.常温下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各量如何变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18.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浓硫酸的用量远远超过作为催化剂的正常用量,原因是 ,某次实验中,给出了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铁夹、三芯酒精灯、圆底烧瓶、双孔橡皮塞和导管等实验用品,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 。(2)验证乙烯加成反应性质时,需对乙烯气体中的干扰物质进行处理,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写化学式);能确定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事实是 。(选填编号)a.溴水褪色 b.有油状物质生成c.反应后水溶液酸性增强 d.反应后水溶液接近中性19.金属铝晶体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若铝的原子半径为1.42×10-10m,相对原子质量为27。(1)晶胞中铝原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铝原子个数为________,一个晶胞中金属铝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2)试求金属铝晶体中的晶胞长度,即图丙中AB的长度为________m,一个金属铝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_cm3。(3)金属铝的密度为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南海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解析.docx 南海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