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 关于普通中学生,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正常体温是39℃ B. 质量约为
C. 身高约为 D. 走路速度约为
2. 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3.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小宇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 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原因之一是汤上面覆盖了一层油脂,减缓了热量散失
5.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汽车都配备有定速巡航系统.司机可以不用踩油门踏板,车辆自动地以固定速度直线行驶。如图中,描述这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甲与丙 B. 乙与丙
C. 乙与丁 D. 甲与丁
6. 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 周末,小明去购物广场购买学习用品,进门时需要进行扫码测温,测温枪是利用__________工作的;小明在乘坐观光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感到周围建筑物在“上升”,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8. 暑假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强在松花湖湖边看到鱼在云中游,其中“云”是光的______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______现象。
9. 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气是通过__________方法液化的;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____而影响观察。
10. 小丽的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看到的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放大镜离报纸__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
11. 一些公共场所提倡轻言轻语,禁止大声喧哗,是为了降低声音的____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2. 如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中的一个画面,琴声是由古代乐师右手拨动琴弦___________产生的;乐师调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 为了保证人们从公交车后门上下车时的安全,公交公司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透镜(选填“凹”或“凸”),它工作时能产生倒立、__________、实像。
14. 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15. 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石块的密度为_____g/cm3。(ρ水=1.0×103 kg/m3)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6. 炎热的夏季,某工人在一次运送水果时,一共使用了的冰块来给水果降温保鲜。求:
(1)这些冰块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冰块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
17. 有一块花岗岩碑石,其体积是,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28g,体积为。求:
(1)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
(2)这块碑石的质量是多少kg?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18. 从游泳池出来后,风吹在身上感觉特别凉,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9. 北方冬天暴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冻裂,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五、作图与实验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4分)
20.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既有反射也有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如图丙所示,请把光路补充完整。
21. 如图甲,小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s。
2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_____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或“c”);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 如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此时气泡上升的情形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
(3)加热6分钟后,水开始沸腾,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和“不变”)。
2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上图所示,光源放在3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的清晰像,此时光屏在__________cm刻度处;若用纸片将透镜的上半部遮挡住,则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2)把光源右移至35cm刻度处时,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可得到的清晰像;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小明借用物理老师的眼镜继续探究,他将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像变模糊了,接着保持光源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后又能观察到清晰的像,则可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__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5. 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移动游码
C.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20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__;
(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__g,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
(4)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在保证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的情况下,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题答案】
【答案】 ①. 红外线 ②. 电梯
【8题答案】
【答案】 ①. 反射 ②. 折射
【9题答案】
【答案】 ①. 压缩体积 ②. 液化
【10题答案】
【答案】 ①. 正立 ②. 远
【11题答案】
【答案】 ①. 响度 ②. 声源
【12题答案】
【答案】 ①. 振动 ②. 音调
【13题答案】
【答案】 ①. 凸 ②. 缩小
【14题答案】
【答案】 ①. 凝华 ②. 放热
【15题答案】
【答案】 ①. 30 ②. 3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6题答案】
【答案】(1)9×103kg
(2)9m3
【17题答案】
【答案】(1)2.8×103kg/m3
(2)1.12×105kg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18题答案】
【答案】有风吹来时,加快人体表面空气的流速,加快水蒸发,蒸发(汽化)吸热,人会觉得凉
【19题答案】
【答案】见解析
五、作图与实验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4分)
【20题答案】
【答案】(1) (2)
(3)
【21题答案】
【答案】 ①. 3.10 ②. 217.5
【22题答案】
【答案】(1)便于确定像位置
(2)c (3)不变
【23题答案】
【答案】(1)自下而上
(2) ① 94 ②. b
(3)不变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70 ②. 完整
(2)右 (3)近视
【25题答案】
【答案】(1)C (2)40
(3) ①. 48 ②.
(4)偏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