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放热反应的是
A. 笃学好古 B. 悬梁刺股 C. 秉烛达旦 D. 逆水行舟
2.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最近从地沟油中提炼出航空燃油;我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自主成功开发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航空燃油不完全燃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 液氧汽化过程是吸热反应
C. 煤油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D. 航空燃油和煤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3. 下列做法的目的与改变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将豆腐置于冰箱中存放 B. 食品包装袋中放置小包的活性铁
C. 用含杂质的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 D. 食品中添加着色剂
4. 下列有关反应中,一定是放热反应的是
A. 需要催化剂才能发生的反应
B. 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的反应
C. 与合成的反应
D.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5. 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加入催化剂后下列选项不改变的是
A. 反应速率 B. 焓变 C. 活化能 D. 反应历程
6. 工业上常用硫制取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B. , ,
C. ,是硫的燃烧热
D. ,是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7. 四种物质的燃烧热如图所示。
生成等量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最多的是
A. B. C. D.
8. 利用铝热反应能焊接钢轨,相关反应为。已知: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
C.
D. 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足够的热量才能使反应发生
9.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大炭的质量,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浓度一直增大
D. 的消耗速率与的生成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10.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由指定的单质生成纯物质的热效应为生成热,可以用物质生成热表示物质的相对能量。几种物质的生成热如表所示。
物质
生成热 0 128
已知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键能为,假设中键能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的生成热大于
B.
C. 稳定性:
D. 上述物质中,键能为
11. 二甲醚是一种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用和合成二甲醚的反应为,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B. 恒温恒容下,增大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 及时分离出二甲醚,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12. 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实际上是氯自由基()与甲烷的取代反应,其中两步反应的机理如下:
第一步: (慢反应)
第二步: (快反应)
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上述两步机理的是
A. B.
C. D.
13. 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SO2、S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c(SO2)/(mol·L-1) 3 a b c 0.6
c(S2)/(mol·L-1) 0 0.6 b 1.2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
B. 平衡后充入1mol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6min比2min时刻小
D. 6min时刻反应速率:
14. 氧化制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稳定性:
B. 上述转化过程中,断裂和形成了非极性键
C. 上述逆反应的反应热
D. 是放热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醋酸为常见的有机弱酸,某化学小组利用醋酸进行实验。
某化学实验小组分别用盐酸、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分别为和。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写出盐酸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中碱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实验时酸碱混合方式是迅速倒入,而不是缓缓滴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 醋酸溶液实验前后温度差/℃ 盐酸溶液实验前后温度差/℃
1 3.0 3.3
2 29 3.2
3 3.1 3.4
已知:溶液密度均近似为,反应后生成溶液比热容均约为,基于上述数据计算的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16. 利用催化的二氧化碳与重整反应可生产高纯度合成气(+CO),实现碳资源的二次利用,主要反应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_______(填“>”“=”或“<”)断开生成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反应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
(2)下列措施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降低温度 B. 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C. 及时排出、CO D. 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3)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代表CO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1”或“2”);a、b、c三点中,的点是_______(填字母)。
(4)保持温度T不变,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和1mol 发生上述反应,1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的转化率为25%,则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开始时与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
17. 某温度下,甲醛(HCHO)催化氧化历程如图所示(各物质均为气态,部分物种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历程中,最大活化能为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HCHO氧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已知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几种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共价键
键能/ 413 745 498 467
根据上述信息,值为___________。
(4)该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a、b、Q点中,逆反应速率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填字母)。在a、b、Q点中,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催化剂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②达到平衡时体系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___热量(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8. 已知:氧化的反应是溶于水后,溶液呈棕黄色。某实验小组拟探究外界条件对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0.1 0.1 0.1 0.2 0.3 0.2
0.1 0.2 03 0.1 0.1 c
反应温度/℃ 25 25 25 25 25 35
从混合到出现棕黄色的时间/s 13 6.5 4.3 6.6 4.4 t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⑤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实验①经时测得,则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mol。
(3)实验⑥中c=______,实验⑥的目的是______。
(4)有人认为上述反应分两步进行:第1步反应为,则第2步反应为__________。
(5)该小组用替代验证上述实验结论。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溶液变棕黄色,却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于是,该小组提出假设:KI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①该小组提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KI能提高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____________(仪器和试剂可自选)。
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温度计 ②.
(2) ①. 保证酸完全被中和,减少误差 ②. 防止反应时热量散失
(3)+5.02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吸热 ②. > ③.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2)BD
(3) ①. 1 ②. a、b
(4) ①. 0.25 ②. ③. 4∶5
【17题答案】
【答案】(1)255 (2)
(3)778.49 (4) ①. b ②. b ③. 不能 ④. 放出 ⑤. 295.4
【18题答案】
【答案】(1)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合理即可)
(2)
(3) ①. 0.1 ②.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合理即可)
(4)
(5) ①. 最终没有产生,但产生了(合理即可) ②. 常温下,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双氧水,甲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乙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甲试管中较快产生气泡,乙试管中不明显(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