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答案
题号
123456
78
910
1112
1314
15
答案
BABDCBDCD D
0
0
16.(1)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
引发工地内涝和淤塞,影响施工进度与安全;夏季高温天气多发,易引发工人中暑或建筑材
料变形,影响施工进度与安全。
(2)(旅服夹层、商业夹层、停车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地铁站、换乘层、候机楼)实现
交通互联,提高运营效率;(功能丰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垂直空间开发)提升土地集约
利用效率;(商业夹层、发达交通)扩大经济腹地,激发经济活力,促进产业升级。
(3)社会:无障碍与全龄友好设计;文化融合;一站式数字服务。经济:吸引酒店、零售、
餐饮、办公等企业入驻,建设高铁站消费中心。生态:增加站内绿化空间:可再生能源利用:
雨水收集与利用;绿色出行方式;垃圾回收与利用。
17.(1)墨西哥湾暖流,增温增湿,海水蒸发旺盛,为飓风提供充足的水汽;大量水汽在上
升过程中冷却凝结,释放大量的潜热,进一步增强上升气流;洋面低压中心的气压更低,使
外围更多暖湿气流向低压中心辐合。
(2)风向:在盛行西风的影响下,“海伦妮”未来最可能向东北方向行进。风速:由于水汽供
应减少,陆地摩擦力增大,未来风速将进一步减小。
(3)“海伦妮”登陆时风速在17级或以上,为四级飓风,破坏力大:受飓风影响,增加了风暴
潮、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概率,加剧损失;美国东南部人口、城市聚集,飓风
对农业、工业、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破坏力大,经济损失大,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18.(1)福建梅花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59月为雨季,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森林
覆盖率高: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10月至翌年3月为雨季,以热带稀树
草原为主,植被季节变化较大。
(2)南非拥有面积广阔、生态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区,野生环境空间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经验丰富,能够为华南虎提供接近原生环境的野化训练条件;当地的食草动物种类和数量较
多,可满足华南虎的捕食需求,帮助其快速恢复野性。
(3)识别地形能力差;应对恶劣天气能力差;寻找水源能力差;捕食与竞争能力差。
(4)避免物种灭绝,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其他濒危物种的
保护提供借鉴,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保障国家安全的潜在战略资源;培养公众生态文
明观,提升公众保护意识等。
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重庆一中高2026届高三10月月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由微"整理排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安徽黟县西递古村坐落于皖南山区丘陵间的相对平坦处。2025年9月下旬,用秋收的玉米堆砌成50米的巨龙盘踞在牌楼旁,将传统晒秋文化与素雅的徽派建笾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据此完成1~2题。
1.西递古村堆砌成50米巨龙的晒秋景观的基础条件是玉米
A.晾晒必要性高 B.种植规模较大
C.堆砌可塑性强 D.视觉冲击力强
2.西递古村堆砌成50米巨龙的晒秋景观,直接提高了当地旅游景观的
A.美学价值 B.历史价值
C.科学价值 D.经济价值
图1为2000~2020年中国省级尺度上的少子——老龄化变化统计图,自左到右依次为2000年、2010年、2020年人口数据。据此完成3~5题。
3.2000~2020年,我国少子——老龄化程度整体最小的是
A.东北地区 B.西部地区
C.东部地区 D.中部地区
4.2000~2020年,我国少子——老龄化的空间扩散路径及其部分原因正确的是
A.东扩 东部人口净流入 B.西扩 东部人口净流入
C.东扩 西部人口净流出 D.西扩 西部人口净流出
5.短期来看,缓解我国少子——老龄化程度加剧的最佳措施是
A.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B.推广社区互助养老
C.推行育儿补贴制度 D.实施弹性退休制度
碳排放交易是指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促进环境保护的机制,企业襾通过市场手段进行碳排放支持从而达到控制瘯排放总量的目的。超出排放量的企业必须从交易市场购买其他企业多余配额或者能抵减碳排放量的碳汇产品。图2示意碳排放交易原理。据此完成6~7题。
6.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火力发电厂,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且年发电量相差不大,以下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厂煤炭运输量更大 B.甲厂煤炭使用效率更高
C.乙厂占土地面积更大 D.乙厂生产工艺水平更高
7.为了有效提升碳汇产品的供给量,下列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A.企业加大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
B.政府引导大规模建设城市绿色用地
C.公众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D.企业开展科学规范的造林合作项目
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智博会)在重庆举办。展会秉承"智汇八方,博采众长"办会理念,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办会方向,以人工智能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两个年度主题,设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字城市、智能机器人、智能居家、低空经济五个板块。据此完成8~10题。
8.在下列重庆的优势区位因素中,影响其成为智博会会址的关键因素是
A 水路交通便利 B.制造业基础好
C.辐射范围广阔 D.自然环境优美
9.2025智博会的成功举办,对重庆产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提升旅游业的比重 B.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C.吸引外资企业布局 D.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10.某同学于9月6日17:30结束了智博会的参观,以下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刻会场外的树影与树高等长
B.明日同时刻在会场外观测到的太阳高度角更大
C.该同学将看到太阳于西南方向日落
D.全球大部分地区属于新的一天
季节性冻土是指地表层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 (岩)层,其分布主要受区域冬季平均气温影响。近年来,观测发现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季节性冻土发生了显著变化。图3示意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冬季季节性冻土平均厚度 (单位:m)。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a地季节性冻土层较厚,其原因不包括
A.纬度高气温低
B.离冬季风发源地较近
C.积雪厚度较大
D.地形利于冷空气堆积
12.推测近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季节性冻土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冻土分布南界南移
B.山区冻土下界降低
C.冻结时间开始提前
D.最大冻结深度减小
滑坡堵江是指山区沿江两岸的斜坡体或高边坡,在地震、降雨、火山喷发、冰川融雪等自然因素诱发作用下失稳堵塞河谷后形成堰塞坝的过程。滑坡堰塞坝为天然坝体,其寿命往往较短,很多堰塞湖未蓄满就可能溃坝。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河段中,滑坡堵江发生频率最大的是
A.长江上游 B.黄河上游
C.珠江上游 D.松花江上游
14.堰塞湖溃坝之前,影响滑坡堵江坝体上游集水区面积的直接因素有
①堰塞坝高度 ②上游河谷形态 ③上游植被覆盖率 ④主河道的流量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5.在滑坡发生一滑坡堵江一堰塞湖溃坝过程中,坝体下游距离坝体不远处的河道水质
A.一直浑浊
B.初期清澈 中期浑浊 后期清澈
C.一直清澈
D.初期浑浊 中期清澈 后期浑浊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站城融合"也称"站城一体化",是指将交通枢纽与其所在的城市功能区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将"城市的交通枢纽"升级为"枢纽上的城市"。2025年6月27日,我国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重庆东站开通运营,成为中国交通强国"站城一体化发展"试点工程。该站选址于重庆东部槽谷地带,占地约122万平方米。该站以"山水千里,黄桷参天"为设计主题,深度融合重庆人文符号,成为重庆又一个地标性建筑。站房包含地面5层、地下4层,其四大核心板块如下表所示。
功能板块 核心组成 空间定位
站房核心枢纽 铁路站台层、高架候车层、旅服夹层 270~249米垂直功能区
高架候车系统 落客平台、进站厅、候车大厅 270米架空层
立体换乘网络 地铁站台、综合换乘层、出站换乘层 220~243米叠合空间
配套服务设施 商业夹层、候机楼、停车场 243~278米及地下层
(1)简述重庆东站在建设中需要重点应对的自然挑战。
(2)根据重庆东站的核心功能组成,简述重庆东站实现站城融合的意义。
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维度,为重庆东站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1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9月26日晚上,飓风"海伦妮"在佛罗里达州西北部墨西哥湾沿岸登陆,在接下来的几天,"海伦妮"席卷美国东南部,造成了巨大破坏。截至10月20日,"海伦妮"已造成至少237人死亡,成为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以来在美国本土致死人数最多的飓风。据美国气象预报公司初步估计,"海伦妮"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在950亿至1100亿美元之间。图4为"海伦妮"于2024年9月27 日08时至28日08时 (北京时间)的路径预报图。
(1)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飓风"海伦妮"进入墨西哥湾后其强度进一步增强的原因。
(2)推测"海伦妮"到达甲地后,未来最可能的行进方向及风速变化,并分析原因。
(3)分析"海伦妮"给美国东南部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
18.(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物种之一。华南虎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福建、湖南、江西、广东等省的森林山地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已无可靠的野生华南虎个体的目击记录。华南虎从 1998年开始,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史无前例的野放工程,工程采用两个"预备队",一队6只种虎在福建梅花山进行散养,另一队4只小虎则前往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里一个330平方公里的"老虎谷"。两支队伍有着共同的目标:让这些在动物园中生活的老虎们找回野性,能在野外独立生存,形成种群。图5是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推测福建梅花山与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植被差异。
(2)推测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对华南虎野化训练的有利条件。
(3)从自然地理角度,列举华南虎野放初期面临的主要挑战。
(4)说明华南虎野放工程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