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溶液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溶液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溶液及其应用
 溶液的形成
1.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土 B.蜡烛
C.食盐 D.花生油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浑浊的液体一定不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植物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
 溶液的组成
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氯化钠注射液中(生理盐水),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5)碘酒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5.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和烧杯之间的水结了冰(如图),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NH4NO3 B.Ca(OH)2
C.NaCl D.NaOH
 溶液的应用
6.(2025石家庄赵县月考)在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试剂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其主要原因是(  )
A.便于观察现象
B.操作更简单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提高了反应速率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它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质只能是固体
D.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属于溶液
2.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3.在水中滴加红墨水后振荡,得到液体①;再用滴管沿试管内壁(注意滴管不要接触试管内壁)缓缓加入乙醇,得到液体②,振荡后得到液体③。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体①②③都是溶液
B.液体②的现象说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C.液体③的现象说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D.该实验说明溶液的溶质可以是液体
4.(2025唐山路南区期末)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硝酸铵和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5.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固体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  )
A.将固体研磨成粉末
B.静置溶液
C.用玻璃棒搅拌
D.升高温度
6.实验是化学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验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序号 溶质 溶剂 现象
① 碘 水 不溶解
② 碘 汽油 形成紫红色溶液
③ 高锰酸钾 水 形成紫色溶液
④ 高锰酸钾 汽油 不溶解
A.①②实验对比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②④实验对比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②③实验说明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D.②③实验分析说明溶质在溶剂中都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
7.按要求写物质的化学式。
(1)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将足量的铁放入该溶液中,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将一定量的铁放入过量的该溶液中,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生石灰(CaO)放入足量水中,溶质是________。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到的溶液溶剂是________。
8.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2)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9.(科学探究与实践)某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操作示意图如下:
该同学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25 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 ℃。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均为8 g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示④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 ℃的是________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________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C 2.A
3.(1)氯化钠 水 (2)酒精 水
(3)硫酸铜 水 (4)硫酸锌 水
(5)碘 酒精
4.D 5.A 6.D
能力提升
1.B 解析:水为常见的溶剂,能溶解大部分物质,而不是所有物质,故A不正确;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一定为混合物,故B正确;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故C不正确;植物油难溶于水,则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不属于溶液,故D不正确。
2.A 解析:A.用冰水溶解,抑制溶解的速度,不能达到目的,故符合题意;B.用热水溶解,加快溶解的速度,能达到目的,故不符合题意;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加快溶解的速度,能达到目的,故不符合题意;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的速度,能达到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3.A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试管①③中的液体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试管②中液体分层,不均一,不是溶液,故A错误;试管②中液体分层,乙醇处于上层,水处于下层,说明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小,故B正确;试管③中的液体全都变为红色,且不分层,该现象说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正确;乙醇被水溶解,乙醇是溶质,乙醇是液态的,所以该实验说明溶液的溶质可以是液体,故D正确。
4.B 解析: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试管内压强增大,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②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体生成,试管内压强增大,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④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⑤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不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①②③④符合要求。
5.B 解析: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方法有搅拌、将固体研磨成粉末、升高温度等。A.将固体研磨成粉末,可以增大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故选项正确;B.静置溶液不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故选项错误;C.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故选项正确;D.升高温度,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故选项正确。
6.D 解析:A.由①②实验对比可知,碘难溶于水,能溶于汽油,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②④实验对比可知,碘能溶于汽油,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②③实验分别形成紫红色溶液、紫色溶液,说明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②③实验分析可知,碘能溶于汽油,高锰酸钾能溶于水,溶质分别是碘、高锰酸钾,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说明溶质在溶剂中有的以分子形式存在,有的以离子形式存在,该选项符合题意。
7.(1)CuSO4 H2O FeSO4
FeSO4、CuSO4
(2)Ca(OH)2
(3)CS2
解析:(1)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把足量的铁放入该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亚铁易溶于水,故溶质是硫酸亚铁。如果铁的量不足,即一定量的铁放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反应后有剩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硫酸亚铁和剩余的硫酸铜,化学式为FeSO4、CuSO4。(2)生石灰(CaO)放入足量水中,溶质是氢氧化钙。(3)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白磷是溶质,二硫化碳是溶剂,其化学式为CS2。
8.(1)碘 汽油 (2)甲
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作溶质。(1)碘是固体,汽油是液体,所以碘是溶质,汽油是溶剂。(2)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甲图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9.(1)加快固体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
(2)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3)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4)氯化钠
解析:(1)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固体溶解;图示④中不应用温度计搅拌,应用玻璃棒搅拌。(2)水的初温为20 ℃,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故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 ℃的是氢氧化钠溶液。(3)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烧杯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