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总结提升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 溶液 总结提升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叫作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作_______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________;溶质可以是________体、________体或固体。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如________;有的吸收热量,如________;有的热量变化不明显,如________。
二、溶解度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________下,向________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该物质,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3)转化方法(对大多数物质来说)
(4)结晶
饱和溶液结晶
方法:陡升型(如硝酸钾)采用________的方法;平缓型(如氯化钠)采用________的方法;下降型(如氢氧化钙)采用________的方法。
5.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的关系:对于不同溶质的溶液而言,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6.固体的溶解度
(1)含义: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g溶剂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
(2)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_______,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氢氧化钙。
7.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________。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8.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到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溶液的稀释类题的计算
依据:溶液稀释前后________的质量不变。
公式:若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要点: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溶液及其应用
1.(2025云南中考)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糖水
C.盐水 D.泥水
2.(2025长沙中考)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溶液都是无色液体
B.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C.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D.无土栽培的蔬菜能依靠营养液生长
 溶解度及应用
3.(2025新疆中考)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60 ℃时,M点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降低温度可以使硝酸钾溶液的状态从M点转化为N点
D.60 ℃时,向50 g水中加入60 g硝酸钾,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10 g
4.(2025河北中考)感探究之趣,赏化学之美——制作美丽硫酸铜晶体。图1所示为硫酸铜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为制作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过程(不考虑水的蒸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0~60 ℃,温度越高,硫酸铜的溶解度________。
(2)A点的意义:60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3)②中溶液是60 ℃时硫酸铜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比较①③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①________(填“>”“=”或“<”)③。
(5)写出一种处理③中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
5.(2025威海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可以用溶解度判断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C.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食盐水会有不同的性质,从而有不同的应用
6.(2025成都中考)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并用该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稀溶液,可能用到的仪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6%的溶液选择仪器①③⑤⑥
B.将NaCl固体倒入量筒中溶解
C.稀释时,用量筒量取48.5 mL水
D.量取6%的溶液时仰视读数,所配稀溶液浓度偏大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1.均一 稳定 混合物
2.溶质 溶剂 溶质 溶剂 气 液
3.氢氧化钠 硝酸铵 氯化钠
4.(1)一定温度 一定量 不能继续溶解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
(2)该物质不能继续溶解
(3)溶质 溶剂 溶剂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蒸发结晶 升高温度
5.不一定
6.(1)温度 100 饱和 质量
(2)增大 很小 减小
7.小 大
8.(1)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2)×100%
9.(1)计算 称量和量取 溶解 装瓶贴标签
(2)烧杯 量筒 玻璃棒 胶头滴管
(3)溶质 m浓×a%=m稀×b%
10.(1)溶解 过滤 蒸发
(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高频考点过关
1.D 解析: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误;糖水是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泥水是泥土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D正确。
2.D 解析: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错误;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其他液体,例如酒精、汽油等,故B错误;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C错误;无土栽培的蔬菜依靠营养液中的矿物质和养分生长,故D正确。
3.D 解析:由题给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60 ℃时,M点在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M点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降低温度可以使硝酸钾溶液的状态从M点转化为N点,故C正确;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向50 g水中加入60 g硝酸钾,只能溶解55 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5 g,故D错误。
4.(1)越大 (2)40 (3)不饱和 (4)=
(5)倒入指定容器中(或回收再利用等,答案不唯一)
解析:(1)由硫酸铜的溶解度曲线可知,0~60 ℃,温度越高,硫酸铜的溶解度越大。(2)A点的意义:60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 g。(3)60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 g,即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40 g硫酸铜,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为36 g,是60 ℃时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4)③中溶液是20 ℃时取出晶体后得到的,①③溶液均为20 ℃时硫酸铜的饱和溶液,则①③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相等。
5.C 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故A说法正确。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 ℃(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可以用溶解度判断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故B说法正确。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如采用的是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说法错误。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食盐水会有不同的性质,从而有不同的应用,如农业生产中常用15%~20%的氯化钠溶液选种,0.9%的氯化钠溶液可用作生理盐水,故D说法正确。
6.D 解析: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A错误;将NaCl固体倒入烧杯中溶解,故B错误;稀释时,需要水的质量为50 g-=25 g,按水的密度为1 g/mL计算,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是25 mL,故C错误;量取6%的溶液时仰视读数,浓溶液体积偏大,所配稀溶液浓度偏大,故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