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级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限时练习地理答案1-5 AACDA 6-10 BDCBD 11-15 BBAAD 16-20 DCDBA21-25 CDBCB 26-30 DDCDB 31-33 AAC34. (每空2分)(1)24 8 120°W 向东至180°(2)冬至 ; ( 23°26′S,60°E )(3)53.5°(或53°26′) ; 小(4)东35.(1)沿贺兰山东麓呈带状分布;分布在河流、沟谷附近。(4分)(2)断层活动使贺兰山东麓断裂下陷,形成地势低洼地带,为洪积扇堆积提供空间;断层抬升使山体相对高差增大,河流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为洪积扇提供充足砾石等堆积物;断层活动导致地表破碎,易引发水土流失,增加堆积物来源。(6分)(3)山地相对高度小;河流较长。(补充:河流流速慢,侵蚀搬运能力弱)(4分)(4)洪积扇边缘地势较低平,便于耕作;扇缘堆积物颗粒较细,土壤较肥沃;扇缘地下水较丰富,灌溉条件较好。(4分)2024级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限时练习地理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选择题:本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摄影师在进行拍摄时,镜头朝向为( )A.北方 B. 南方 C.东方 D. 西方2.据上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 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3.上图中 a 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3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30分钟 B.60分钟 C.2小时 D.24小时右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本次考试期间,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在向南移动B.位于北半球,在向北移动C.位于南半球,在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5.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的时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33.5°N)的考古研究发现,古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观测正午日影的原始“圭表”,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的正午时的日影末端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当贾湖先人观测到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 )A.在①处时,我国各地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B.在②处时,我国各地观测到日出的方位为正东C.在③处时,我国各地正午影长达一年中最小值D.考试当日,位于②③之间7.若在澳大利亚悉尼(33.5°S)使用此“圭表”进行观测时,应将( )A.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 B.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西端C.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 D.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家住湖南长沙(112°E,28°N)的王老师于2025年5月22日到美国洛杉矶参加会议,并在5月26日从洛杉矶(118°W,34°N)返回长沙。下表为长沙和洛杉矶之间的航班时间表(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HU7923CSXIAX 23:00 20:00长沙 洛杉矶HU7924LAXCSX 1:20 6:40洛杉矶 长沙8.与洛杉矶相比,长沙( )A.自转线速度小 B. 自转角速度小 C. 自转线速度大 D. 自转角速度大9.王老师从长沙飞至洛杉矶,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A.3小时 B.13小时 C. 17小时 D.21小时10.王老师返回长沙当天( )A.长沙昼长大于洛杉矶 B. 长沙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洛杉矶C.飞机降落时,洛杉矶与长沙处于同一天 D. 飞机降落时,长沙已日出读110°E经线M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0°,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1.M地的纬度位置为( )A.23°26′N B.20°N C.23°26′S D.20°S12.M地6月22日至12月22日的昼长变化情况为( )A.逐日变长 B.逐日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下图为12月21日某地日出和日落时间(伦敦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当地的经度为( )A.1.5°E B.12.25°WC.121.5°E D.118.5°W14.当地该日太阳轨迹最可能为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某地(66°34′N,120°E)一天24小时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太阳直射赤道 B.我国北方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该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 D.②时刻该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16.在①时刻,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岱崮地貌是我国五大岩石地貌景观之一,顶平、身陡、麓缓,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地区。下图依次为岱崮地貌景观图、地质剖面图、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形成该景观的岩石与图中岩石类型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 B.乙—② C.丙—④ D.丁—⑤18.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A.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重力崩塌—外力侵蚀B.沉积作用—外力侵蚀—重力崩塌—地壳抬升C.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19.“危岩体”形成晚于“悬空区”是因为( )A.页岩岩性较硬,抗侵蚀能力强 B.页岩岩性较软,易受风化侵蚀C.石灰岩岩性较硬,岩体质量更大 D.石灰岩岩性较软,易受风化侵蚀海蚀凹槽是指基岩海岸下部的岩石在遭受海水侵蚀后形成的凹槽。芬迪湾位于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湾,海湾附近有大片的海蚀柱群。下图为芬迪湾好望角海蚀柱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示a、b、c、d四座海蚀柱中,海蚀凹槽形成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 )A.d、c、b、a B.c、d、b、a C.b、d、c、a D.a、b、e、d21.e海蚀柱无海蚀凹槽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被海水淹没,受海水侵蚀作用弱 B.海蚀柱基部较低,出露海平面较少C.受海水侵蚀严重,基部之上石柱坍塌 D.海蚀柱基部光滑,海浪摩擦力较小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据图可推断( )A.甲地是向斜成山B.①岩层垂直抬升C.②是花岗岩 D.③可能是石灰岩23.图中地区( )A.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乙地可能有丰富矿藏C.丙地适宜修建大型水库 D.丁地宜扩大耕地面积下图为丹霞丘陵构造地貌简图,其中J岩层富含红砂岩。红砂岩较松软,古代多开采红砂岩用于建筑装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层界线)24.古代开采红砂岩的采石场位置最可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25.甲地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谷 D.向斜山26.关于乙地说法合理的是( )①内力作用使其高于两侧②岩层不易受到侵蚀③该地区可能有小溪④岩层受挤压发生弯曲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新疆库车温宿大峡谷奥奇克盐底辟构造为中国最典型的盐底辟构造。岩盐属粘弹性流体,密度相对较低且极易发生塑性变形,由各种地质因素引发盐岩上拱挤入上覆盖层形成各种盐底辟构造(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引发新疆库车盐层向上运动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风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挤压作用28.盐底辟构造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该地区可能出现的地貌是( )A.连绵起伏的叠嶂丘陵 B.陡峭直立的断块山地C.顶部平缓的穹状高地 D.幽深狭长的V形裂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图中Ⅰ、Ⅱ、Ⅲ三大板块对应正确的是()A. 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 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C.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D.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30.图中①处(地中海)板块边界类型及其水域面积变化趋势为()A. 消亡边界;变大 B. 消亡边界;变小 C. 生长边界;变小 D. 生长边界;变大某科研团队进行某河道迁移调查,发现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滩,向内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该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基本无人为干扰。完成下面小题。3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滩植被的演替顺序为( )A.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 B.草本植被-湿生植被-灌木植被C.灌木植被-草本植被-湿生植被 D.灌木植被-湿生植被-草本植被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b-c33.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A.分布在①河漫滩,离水源较近 B.分布在阶地②,植被丰富C.分布在阶地③,土壤肥沃 D.分布在阶地④,地势较高二、综合题:本题共2大题,共34分。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左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晨线。右下图为30°N某地一楼顶上安装的可调整倾角的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该日A地夜长为_______小时,B地昼长大约为_______小时,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此时正值我国的_____(节气),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4分)(3)该日集热板与楼顶的夹角α应是__________;若黄赤交角变成20°,则夹角α全年的调整幅度会变____(填“大”或“小”) 。(4分)(4)由C点向正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时将偏转向______(填“东”或“西”)方飞行。(2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众多,其形成与断层活动密切相关。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材料二:左下图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右下图为“贺兰山东坡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1)描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空间分布格局。(4分)(2)说明断层活动对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形成的影响。(6分)(3)分析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4分)(4)分析贺兰山东麓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的自然原因。(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限时练习+地理.docx 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限时练习+地理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