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年级第九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年级第九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年级第九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蓝眼泪”现象是在适宜的温度、盐度、潮流等环境下,因海浪扰动使大量夜光蒤和海蛍发出蓝点光的奇妙现象。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适合夜光藻和海萤生长繁殖,这让“蓝眼泪”景观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近年来,美国佛罗里达州在观赏季的夜晚吸引无救人“闻泪而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佛罗里达州吸引无数人“闻泪而动”的观赏季在( )
A.2~4月 B.5~7月 C.8~10月 D.9~12月
2.关于“蓝眼泪”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海水搅动使浅海区营养盐更丰富②海萤和海藻受海浪刺激发出蓝光
③大风浪利于海萤与海藻大量聚集④暴雨稀释海水盐度利于海藻繁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世纪,纽芬兰岛附近海域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20世纪50年代后,该海域鱼群的数量急剧下降。如图为纽芬兰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6世纪,纽芬兰岛附近海域鱼群密集的原因是( )
A.有寒流经过B.寒暖流交汇C.人工养殖 D.海域禁止开发
4.下列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与流经M处洋流特征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世纪50年代后,纽芬兰岛附近海域鳕鱼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 )
A.过度捕捞 B.全球变暖 C.水质变差 D.饵料不足
暑假期间,小明到海边旅游,发现海滩上有大量原本生活在较深海底贝类的贝壳,同时看到远处海水总是不停地起伏变化,近岸地区海水起伏变化更加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小明看到的海水起伏变化的现象属于( )
A.波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
7.下列关于海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浪是海水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产生的B.风暴潮不是海浪
C.海啸只能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引起D.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海啸波从远海传播到近岸,海水深度变浅,海啸波波高急剧增大,形成巨浪,对近岸造成极大破坏。修建海堤可以抵御海浪,与直立式海堤相比,岛礁阶梯式地形对阻挡海啸波有显著作用。研究海啸波在岛礁的传播特征,可以指导人们更科学地修建海堤。如图示意不同水深情况下海啸波在岛礁传播的波高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8.海啸对近岸造成极大破坏的原因是海啸波( )
A.波长较长 B.波高较高 C.波速较快 D.波峰较陡
9.水深较深的情况下海啸波在礁坪台阶和礁坪波高特征分别为( )
A.台阶和礁坪均较高 B.台阶较高,礁坪较低C.台阶和礁坪均较低 D.台阶较低,礁坪较高
2019年2月下旬,小明一家来到美丽的渤海湾长兴岛(下图中甲处)观看当地极富特色的莲叶冰。莲叶冰是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缘略向上隆起,漂浮在起伏的海面上形似一朵朵圆盘的“莲叶”而得名。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在气温低于-4℃的条件下,辽东湾每年可采冰7.4~13次,渤海湾可采冰3.7~7.4次,莱州湾可开采1.9~3.7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甲地的海冰块形成类似圆盘“莲叶”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盐度 C.海浪 D.洋流
11.莱州湾到辽东湾采冰次数逐渐增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降水 D.潮汐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适合赶海的时间是开始涨潮前的两个小时。下图示意我国某海滨城市某日的潮汐时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产生潮汐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
A.日月引力B.风力作用C.海水惯性 D.地转偏向力
13.下列时刻中,适合赶海的时间是( )
A.4时、16时 B.10时、22时 C.2时、14时 D.8时、20时
14.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气变化时没有潮汐现象 B.一天有一次海水涨落现象
C.海水上涨为潮,海水下降为汐 D.海水上涨最高,落最低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甲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图乙中能表示图甲中d洋流的是( )
A.A B.B C.C D.D
16.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分布的世界著名渔场是( )
A.北海道渔场 B.纽芬兰渔场 C.北海渔场 D.秘鲁渔场
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北端的江厦潮汐发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发电站,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某学校地理社团前去研学之后,画出了该发电站的平面图(左图)和水库水位变化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左图所示水流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海水密度 B.海陆轮廓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18.图示时段,涨潮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
A.a B.b C.c D.e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水系,水量丰富,径流量变率大,其下游是福州市的重要水源地,但该河段受咸潮影响严重,尤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最为严重。如图示意闽江下游水厂水源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12月至次年1月闽江下游咸潮上溯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水水位高 ②河流流量小 ③受东北季风控制 ④河口为喇叭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当咸潮严重时,每日可取水时段最长的水源地是( )
A.义序 B.城门 C.炎山 D.马尾
海潮是海水有规律涨落的自然现象,因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加之受到沿海地形、盛行风、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海潮潮位呈现一定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天津沿海海域近40年的平均潮位整体呈上升趋势。下图示意天津沿岸海域平均潮位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天津沿岸海域最近40年来平均潮位整体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沿岸海域( )
A.地壳间歇抬升 B.入海泥沙增多 C.海面整体上升 D.洋流势力增强
22.与天津沿岸海域平均潮位年内变化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日地距离 B.盛行风向 C.地表径流 D.海水温度
23.天津沿海海域平均潮位整体上升将会增加该地( )
①洪涝灾害 ②水土流失 ③生物类型 ④海岸侵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上升流是指海水由中、深层向海表的垂直运动,能够垂向输送营养物质、污染物及沉积物,影响着局地水体特征和生态环境,其形成受风向、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山东威海湾南岸上升流显著,如图示意威海湾位置及某年8月7日至14日威海湾风向与风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上升流使海洋表层( )
A.海水温度降低 B.生物多样性降低 C.海水密度降低 D.海水浑浊度降低
25.观测期间威海湾南岸上升流最显著的日期为( )
A.8月8日 B.8月10日 C.8月12日 D.8月14日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要求作答)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以来,最强台风“贝碧嘉”于9月16日7:30前后在上海浦东登陆,后向陆地方向移动,给沪浙苏皖等地区带来强风雨天气。受其影响,部分城市树木折断倒伏,甚至连根拔起。这些树多为梧桐、杨柳等温带大叶或浅根性绿化树种,深根性的香樟树多数安然无恙。
材料二:下图为某时段“贝碧嘉”台风中心移动路径和气压中心变化图。
(1)概述图中所示台风中心的整体移动方向和强度变化。
(2)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贝碧嘉”过境时使所处海域表层水温明显下降的原因。
(3)评价台风对苏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该地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巴丹吉林沙漠沙丘规模宏大,且以高大沙山为主,沙山之间分布有100多个湖泊,其中多数为盐湖。湖水终年不冻,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图1为巴丹吉林沙漠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2为该地某沙山示意图。
(1)分析该地湖水终年不冻的原因。
(2)有专家认为该地湖泊水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地。据此说明从冰雪融水到湖水的迁移过程。
(3)推断该沙山西北坡和东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斯海峡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受不同类型洋流的影响,海水性质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巴斯海峡的位置及洋流系统。
(1)指出该海域夏季洋流的性质,并说出判断依据。
(2)说出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3)指出洋流系统对该地地理环境及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差是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高度差。芬迪湾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湾。芬迪湾位于加拿大东南岸,三面被陆地包围,呈东北—西南走向。湾长约250千米,面积1.6万平方千米,湾口宽约90千米,向湾内收缩,至东北端分为两条狭窄小湾。潮水自大洋涌入,曾观测到21米的世界最大潮差记录。如图为芬迪湾位置示意图。
推测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芬迪湾涨潮时与落潮时(海)水位的两岸差异。
30.读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洋流M、D都是自北向南流,指出其各自洋流性质。
(2)E处海区的海水盐度较低,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A A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D D C A C B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A D
26.(1)移动:先向西北移动,后向南移动。强度:先增强后变弱。
(2)台风风力大,蒸发加强,散热加快;海水扰动,下层冷水上泛;台风带来大量云层遮挡太阳辐射,减少海水吸收的热量。
(3)不利: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河湖水位上涨,影响渔业生产;大风导致农作物被吹倒;大风和暴雨导致农业设备受损。有利:缓解旱情、高温;降水将大气中营养物质带入土壤,提升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长;为喜湿生物提供生存空间,提高生物多样性。
27.(1)湖水主要受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冻结;周围高大沙山阻挡冷空气侵袭,减少湖面热量散失。
(2)祁连山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汇入河流,沿断裂带下渗,深层地下水沿断裂带向东北输送,在沙漠腹地遇到次级断裂上涌,通过湖底泉眼补给湖泊。
(3)西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原因:西北坡为迎风坡,随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东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原因:东南坡为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滑落到下部。
28.(1)暖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加上东侧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其洋流为东澳大利亚的水平补偿流,因此为暖流。
(2)夏季盐度较高,冬季盐度较低。夏季为暖流,盐度较高;冬季为增强型寒流,盐度较低。
(3)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调节沿岸气候;影响海洋生态,带来营养盐,利于渔场形成,利于渔业发展;影响航海,顺洋流航行节省燃料、加快速度,逆洋流则相反 。
29.涨潮时,东南岸(海)水位高于西北岸;落潮时,西北岸(海)水位高于东南岸。
30.(1)M为寒流;D为暖流。
(2)E海区位于赤道附近,降水丰富,且降水大于蒸发量;亚马孙河流径流量大,大量淡水汇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