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同步作业单】20、青山不老——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乐学同步作业单】20、青山不老——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20、青山不老
※基础巩固
一、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雄伟 宏伟 伟大
1、科学的( )进步,来源于大胆的想象与创新。
2、远望着那气魄( )的万里长城,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自豪之情。
3、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 )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他是大山深处的普通人,义无反顾地坚守在我国的晋西北沙漠。他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lüè nüè)、沙暴盘踞(jū jù)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你瞧,老人用铁锹(qiū qiāo)种下的树如臂如股,劲(jìn jìng)挺在山山洼洼。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lín líng)粼的波光。
老人用生命捍卫着青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的名字必将载(zǎi zài)入史册,如一面高擎(qín qíng)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我们的心间。
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语段中“ ”“ ”两个词语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我还积累了很多关于描写环境恶劣的四字词语,如 、 等。
3、语段中画“ ”的语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从侧面表明了老人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 )( )同舟 ( )番( )次 不( )不慢 ( )( )同辉
1、再写出两个与画“ ”词语这样的ABAC 式词语: 、

2、与“( )( )同舟”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木已成舟 B.顺水推舟 C.同舟共济 D.破釜沉舟
3、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他 地找人调查取证。(选词填空)
四、选择题。
1、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载 A.zǎi ①年;②记在书报上。
B.zài ①用交通工具装;②充满;③且,又。
刊载( ) 怨声载道( ) 千载难逢( ) 载歌载舞( )
2、辨一辨,选择恰当的字填空。(填序号)
A.裁 B.截 C.载 D.栽
别出心( ) ( )赃嫁祸 历史记( ) 直( )了当
3、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换
C.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话语中断
(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
(2)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
(3)“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
(4)“顺——山——倒——”林子里传来了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
4、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近些年来,我国雾霾天数逐渐减少,现在人们会三番五次地遇到。”这句话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B.“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 )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这句话中的( )里应填的标点是“;”。
C.“绿风荡漾的小院”中,“荡漾”一词的意思是“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被植被围绕,到处充满着绿色。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2、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改为反问句)
3、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句)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 和生活条件的 ,义无反顾地投身到 的工作中,用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后代的故事。
※阅读提升
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青山不老(节选)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就这样”指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实现他的价值的
2、文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 ,实际上包含着他
精神和 精神。
3、为什么说老人“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4、“青山是不会老的”的含义是( )。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其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由于有阳光雨露的滋润,这片青山会永远苍翠。
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马永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伐木工人。1959年,为响应党中央“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号召,他积极投身绿化事业,决心要把自己伐的36000多棵树补栽上。1991年,78岁高龄的他带领一家三代18口人,到荒山坡上植树造林,当年栽树1500多棵,终于完成了夙愿。截至1999年,他带领全家共义务植树5万多棵。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的绿色植被增长有目共睹。近数十年,中国人已经新种了数以十亿计的树木,来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至2020年年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23.04%,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森林增长最快的国家。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研究发现,中国的森林碳吸收量对全球的贡献被低估了,这一报告已发表在《自然》国际学术期刊。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马永顺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 )
(2)研究发现,我国的森林碳吸收量对全球的贡献被低估了。( )
2、观察材料二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我知道

3、结合两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你能为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做些什么。
※综合实践
九、语文实践。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木木在读完文章后,想为老人写一副对联,他从上面这句话中得到了灵感,写出了上联。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尝试对出下联。
上联:碧水有情风皱面
下联:
十、小练笔。
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怎么看 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参考答案
一、伟大 雄伟 宏伟
二、1、nüè jù qiāo jìng lín
2、狂风肆虐 沙暴盘踞 示例:不毛之地 荆棘丛生
4、比喻 树的坚韧挺拔 对植树造林的
坚守与奉献
三、风雨 三 五 紧 日月
1、无边无际 没头没脑
2、C
3、三番五次
四、1、ABAB
2、ADCB
3、ABDC
4、A
五、1、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绚丽多彩。
2、他难道不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吗 3.老头创造了绿洲。
六、恶劣 艰苦 植树造林 十五 绿洲
七、1、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
2、绿洲 与环境斗争的不屈 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奉献
3、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4、A
八、1、①√ ②√
2、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呈递增趋势
3、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纸、用水、用电;爱护花草树木。
九、青山不老雪白头
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 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环境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即自然环境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也可以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自然环境可以提供旅游资源、农产品、水资源等,从而带来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可以用于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等。
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环保技术、加强环境监管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同时,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环保意识,减少浪费、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绿水青山”的美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