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八 酸、碱、盐的相互转化 同步练习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训练八 酸、碱、盐的相互转化 同步练习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专题训练八 酸、碱、盐的相互转化
 物质的分类
1.(2025石家庄月考)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酒精、碳酸钙
B.金属材料:金刚石、氧化铜
C.可再生能源:可燃冰、风能
D.氧化物:煤气、干冰
2.分类是研究和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B.混合物:生铁、空气、赤铁矿
C.单质:液氧、黄铜、水银
D.酸:硝酸、盐酸、碳酸氢铵
3.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类物质的相互关系,甲包含全部乙、部分丙及其他物质,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B 含金属元素的盐 钾盐 硫酸盐
C 含氢元素的化合物 碱 盐
D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4.如图是小宇同学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________。
(2)小宇同学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_。
(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试剂: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盐的相互转化
5.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
A.氧化铁 B.碳酸钙
C.碳酸钠 D.硝酸钾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①C→CO2→CO ②NaOH→NaNO3→NaCl
③H2SO4→HCl→H2O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只有③
7.(2025天津河北区一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Fe H2SO4 NaOH CuSO4
B O2 H2 Fe2O3 C
C K2CO3 Ba(NO3)2 CuSO4 NaOH
D HCl Na2CO3 H2SO4 Fe2O3
8.已知某溶液X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硝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加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
所加溶液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 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溶液X是稀盐酸
B.甲是K2CO3溶液
C.乙是NaNO3溶液
D.丙是FeCl3溶液
9.(2025西安碑林区模拟)小雪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有关酸、碱、盐知识的五角星,五个角和中心的X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其中“→”表示相邻两个角代表的物质能够按顺时针的方向实现转化,且这5种物质均能与X反应。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向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适量CaO能使其饱和
B.图中共涉及了3种基本反应类型
C.将X的浓溶液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且原因相同
D.Ca(OH)2→甲、Na2CO3→乙均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10.有一包固体样品M,可能由硝酸钾、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取适量样品M按下图进行实验(碳酸镁视为可溶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②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B.滤渣X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
C.滤液Y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和钡离子
D.样品M中可能含有硝酸钾、硫酸钠
11.如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物质均不相同。
(1)图中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甲属于______(填“酸”“碱”或“盐”)。
(3)写出图中反应②和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验室有Na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为分别得到两种溶质的溶液,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
B.若不考虑操作过程中的损失,最终溶液中MgSO4比初始溶液中MgSO4多
C.若要得到Na2SO4固体、MgSO4固体,需增加的操作是蒸发
13.工业上可利用物料循环的方法实现烟气的脱硫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Ⅰ是________。
(2)吸收室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的反应,类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只需不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便可持续实现烟气的脱硫处理。
【详解答案】
1.A 解析:酒精、碳酸钙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故A分类正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金刚石是碳单质,氧化铜是化合物,它们都不是金属材料,故B分类错误;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故C分类错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不是氧化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D分类错误。
2.B 解析:熟石灰属于碱,烧碱属于碱,纯碱属于盐,故A错误;生铁、空气、赤铁矿中都含有多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液氧、水银(汞)是单质,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硝酸、盐酸都属于酸,碳酸氢铵属于盐,故D错误。
3.C 解析:氧化物包含酸性氧化物,也包含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含金属元素的盐包含钾盐,有的硫酸盐含金属元素如硫酸钾等,但硫酸铵不含金属元素,故二者属于交叉关系,由于硫酸盐可以为硫酸钾,故乙、丙之间也属于交叉关系,故B错误;含氢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碱,原因是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含氢元素,但盐不一定含有氢元素,如氯化钠不含氢元素,但碳酸氢钠含氢元素,因此属于交叉关系,故C正确;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包含关系,故D错误。
4.(1)氧化物 (2)C2H5OH (3)硫化钠、氯酸钾
解析:(1)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镁都是氧化物。(2)C2H5OH属于有机物而不是碱。(3)硫化钠、氯酸钾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5.C 解析:A.氧化铁与酸能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盐不反应,故选项错误。B.碳酸钙难溶于水,与碱、盐均不能反应,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钙等碱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钡等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选项正确。D.硝酸钾与其他物质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钾盐,而硝酸盐和钾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能反应,故选项错误。
6.B 解析:①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氢氧化钠能与硝酸中和,生成硝酸钠和水,硝酸钠若要生成氯化钠,需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另一个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氯化钠可溶,含有硝酸根离子的盐也可溶,反应不能发生,即硝酸钠不能一步转化成氯化钠;③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水,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综上所述,能够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③。
7.A 解析:A.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符合图示关系,故选项正确。B.氧气能与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氧气能与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碳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氧化铁反应;氢气不能转化为碳,不符合图示关系,故选项错误。C.K2CO3能与Ba(NO3)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钾,但不与NaOH反应,不符合图示关系,故选项错误。D.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不能转化为氧化铁,不符合图示关系,故选项错误。
8.B 解析:稀盐酸与NaNO3溶液、FeCl3溶液均不反应,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气体,X不可能是稀盐酸;X是Ca(OH)2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与NaNO3溶液不反应,则甲是K2CO3溶液,乙是FeCl3溶液,丙是NaNO3溶液,观察选项,B说法正确。
9.C 解析: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乙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甲为氢氧化钠,X能与金属氧化物氧化钙反应,也能与碱和碳酸盐反应,所以X为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向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适量CaO,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减少,所以能使其饱和,故A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所以图中共涉及了3种基本反应类型,故B正确;X可能为盐酸,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X可能为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原因不同,故C错误;Ca(OH)2→甲、Na2CO3→乙均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均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故D正确。
10.D 解析: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现象②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法正确;B.向3.0 g滤渣X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全部溶解,产生无色气体,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不含硫酸钡,根据生成气体为0.88 g,可知碳酸钙质量为2.0 g,滤渣中含有1.0 g氢氧化镁,则滤渣X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说法正确;C.滤渣中含有氢氧化镁,可知固体样品M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镁,通入适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根据产生白色沉淀Z,可知固体样品M中还一定含有氯化钡,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则一定不含硫酸钠,故固体样品M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镁、氯化钡,一定不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故滤液Y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钡,则滤液Y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和钡离子,说法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样品M中可能含有硝酸钾,一定不含有硫酸钠,说法不正确。
11.(1)H2SO4 (2)盐
(3)H2SO4+BaCl2===BaSO4↓+2HCl
Ba(OH)2+Na2SO4===BaSO4↓+2NaOH(两空均合理即可)
解析:(1)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故酸为硫酸。(2)可以与盐、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可见甲属于盐。(3)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12.(1)2NaOH+MgSO4===Mg(OH)2↓+Na2SO4
(2)H2SO4 (3)C
解析:Na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则白色沉淀Y是氢氧化镁,溶液X中含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加入试剂A得到硫酸钠溶液,则A为稀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1)反应①: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SO4===Mg(OH)2↓+Na2SO4。(2)综上分析,试剂A是稀硫酸,化学式为H2SO4。(3)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A错误;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不考虑操作过程中的损失,最终溶液中MgSO4和初始溶液中MgSO4相等,故B错误;蒸发可以将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C正确。
13.(1)过滤
(2)2NaOH+SO2===Na2SO3+H2O
(3)Ca(OH)2
解析:(1)操作Ⅰ后得到了固体和液体,则是过滤。(3)根据流程图,NaOH可循环使用,理论上只需不断加入Ca(OH)2便可持续实现烟气的脱硫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